中國人在申辦奧運的道路上走過了艱難的路程,中華全國體育總會名譽委員、北京2008奧組委高級顧問魏紀中就是一個重要的歷史見證人。從1986年至今,他擔任亞洲奧林匹克理事會體育運動委員會主席,國際排球聯(lián)合理事會第一副主席。他和很多國家領(lǐng)導人都有交往,和很多國際奧委會官員都是朋友。周總理給日本運動員送禮物,為日本運動員尋醫(yī)治病找的是魏紀中;國際奧委會官員為北京奧運友好磋商,找的是魏紀中;袁偉民帶領(lǐng)中國女排拼搏需要搭檔,找的是魏紀中;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薩特的書需要翻譯和總校訂,找的是魏紀中;1993年中國到蒙特卡洛申奧,找的是魏紀中;2001年中國到莫斯科申奧,找的是魏紀中;中體產(chǎn)業(yè)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需要懂經(jīng)濟的董事長,找的是魏紀中;北京奧組委需要高級顧問,找的還是魏紀中。澳大利亞總理親自給他買紅茶喝,斯里蘭卡總統(tǒng)在科倫坡與他一起觀看排球比賽,英國首相布萊爾的夫人和他一起觀看雅典奧運會羽毛球比賽,國際奧委會主席薩馬蘭奇見到他,熱情地打招呼:“魏,怎么樣,好嗎?我的朋友?!?/p>
他是一個福將,他抓中國女排,中國女排奪了個“五連冠”;他抓跆拳道,跆拳道連獲奧運會冠軍。他精通法語、英語、西班牙語和羅馬尼亞語,是一個博學多才熱情隨和的人;他精通體育文化,更是一個杰出的體育外交家。34年前,他就爭取薩馬蘭奇幫助中國把臺灣驅(qū)逐出國際奧委會,支持恢復(fù)中國奧委會在國際奧委會中的合法席位;他是兩次申奧的功臣,為了中國奧運之路,他嘔心瀝血,鞠躬盡瘁。
北京申奧的過程是施展體育外交才華的過程,是中國張開雙臂迎接八面來風的過程,是東西方文明擁抱交融的過程,是百年奧運中華圓夢的過程。
體委也需要懂得巴爾扎克和雨果嗎?
上世紀50年代中期的南京大學,有一個叫做魏紀中的年輕人來到了法語系。他一米九二的高個子在同學們中間顯得格外搶眼,大伙兒都覺得他應(yīng)該讀體育系,否則就屈才了。他沒有辜負爹娘遺傳給他的高身材,酷愛運動,參加了學校的排球隊后,并成為主力隊員,繼而成為南京市代表隊和江蘇省代表隊的隊員。
學習和運動在時間上鬧矛盾,因為打球耽誤了不少課程,他一度擔心畢不了業(yè)??釔圻\動的天性既給了他健康的體魄,也給了他聰明的頭腦。他居然學習運動兩不誤,不僅球打得漂亮,而且對法國古典文學和戲劇饒有興趣。巴爾扎克、雨果、司湯達、大仲馬、小仲馬、莫泊桑這些文學巨匠滋養(yǎng)了魏紀中的靈性。
也許是由于他出色的運動天賦,大學畢業(yè)時他被分配到國家體委工作。他有些茫然:真是亂彈琴,國家體委也需要懂得巴爾扎克和雨果嗎?
那個年代學外語還不普及,特別是法語這樣的語種,不經(jīng)過科班培養(yǎng)很難成材。魏紀中憑借懂法語的優(yōu)勢,在體委國際司扎下營盤。他是那種踏踏實實的人,干什么都要像個樣兒。在“知識無用”論橫行霸道的年代,他卻見縫插針地自學了英語、西班牙語和羅馬尼亞語,成為一專多能的人才。
在重大的國際比賽中,他能夠勝任多語種的翻譯工作,一個人可以干幾個人的活兒。機遇只垂青有所準備的頭腦,他不僅在體委受到重用,而且居然被人民文學出版社這個國家級出版社點將作為薩特書籍的翻譯和總校訂。他發(fā)現(xiàn)一個法國院士寫的參考書中有幾個法國古典文學上的錯誤,耿直的性格使他直言不諱地給那個院士寫了封信。沒想到那位院士是位有識之士,他不但沒有埋怨魏紀中的挑刺兒,而且親自給魏紀中寫了一封信,誠懇地說:“沒想到中國還有如此精通法國古文的人才?!?/p>
1981年,魏紀中擔任中國女排領(lǐng)隊。大學時代的排球功夫派上了用場,他和袁偉民搭檔,袁偉民嚴厲,他卻寬松,給女排姑娘們買她們愛吃的零嘴兒。孫晉芳愛吃魷魚絲,陳招娣愛吃大櫻桃,張蓉芳、曹慧英愛吃花生米……他牢記在心。他的理論是:“女孩子們嘴閑不住,比賽那么緊張,訓練一天,開完準備會,吃點可口的零食,對她們是種放松,上場打比賽也不緊張了?!倍嘤腥饲槲秲旱恼Z言,多么人性化的管理。魏紀中和袁偉民這兩個頭兒一個唱紅臉,一個唱黑臉,一張一弛配合默契,硬是讓女排奪了個五連冠。魏紀中也為此擔任了國際排聯(lián)第一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