扼住沖動中的魔鬼!
有朋友給我一個偏方來控制沖動消費,就是當您購買的時候,您得想到賣的時候。其原理如同您對一個美女起了念想,為了不犯錯誤,就去想她沒化妝的時候的樣子。怎么講呢,比如說我想買一輛車,那車是全新的,等它真正屬于我的時候,已經(jīng)折價了30%;再比如我買了一個價值一萬塊錢的某品牌的包,當我不喜歡并拿去二手店想賣出去的時候,就已經(jīng)折價了40%。而假如我同樣花一萬塊錢買一個古董的梳妝臺,十年之后它可能會升值到一萬二千塊錢。這樣一看就很明了了,買那個品牌包屬于沖動型消費,而買那個梳妝臺則屬于投資型消費。
但實際上控制沖動消費的最好方式,就是要進行理財和消費規(guī)劃。您要把您的錢用到真正需要的事情上,而且一旦決定了就一定要把這些錢專項擱放在那,??顚S茫灰ポp易挪用(在這個意義上,找個當會計的老婆是有優(yōu)勢的)。另外,您需要有固定的投資項目,形成紀律性的約束,比如基金定投、甚至買房和一些對開放期有限制的信托產(chǎn)品。其次您還需要盡量減少您的信用卡數(shù)量,并且將信用卡的使用頻率減少到一個相對的底線。最后,我覺得最關(guān)鍵最基本的還是要釋放您的壓力,前面我們提到的購物狂的三個級別,其實總體來說都屬于一種情緒情感壓力。我們要學(xué)會釋放壓力,在釋放的過程中,要用各種方式去刺激多巴胺的分泌,而不是通過單一的方式--購物去刺激它。
針對對方集團軍的“陰謀”,我們也需要有一些防范措施。去超市的時候,先列購物清單,免得心猿意馬,該買的沒買,不該買的買了一堆;而且在超市要學(xué)會低頭,就是向貨架的下面幾層看,恐怕才是您最需要的物美價廉的東東。而且,通常大超市的自營商品性價比超高,自營商品是指掛著大賣場的品牌,委托廠商代制的商品,如洗手液、洗滌劑等家庭清潔用品等,便宜是因為仗著自己的底盤和渠道不用另付廣告費了。
換季要購新裝的時候,咱們先了解一下當季流行資訊,再清理一下庫存,盤活存量,巧用增量,用典型新品和配飾解決問題。我自己的體會說出來不知會不會找罵,我覺得對于經(jīng)常面對客戶的職場中人應(yīng)盡可能地買品質(zhì)好的衣服,當然它們通常價格較高,可帶來的感受會完全不同。因為價高,您不會買很多;因為感覺不同,您會慢慢地看不上其他的衣服,選定適合自己的品牌,既容易形成風(fēng)格,也方便互相搭配,會讓您每個時候都漂亮。我們買衣服的時候,常聽到的說法就是“又不貴,拿回去隨便穿”唄!聽聽,拿回去,真跟不要錢似的!哪能隨便穿呢,女人在任何時候都應(yīng)該整齊光鮮,哪怕只是出去散步、倒垃圾,都應(yīng)該是美麗的。
原因很簡單:誰知道您會不會碰到意中人呢,您總不希望他對您的第一眼印象是蓬頭垢面、邋里邋遢吧?或者,碰到您的舊愛,好像沒了他您就自毀長城,不管不顧了似的。我的一個做貿(mào)易的女友告訴我,她的很多機會來自機場,是她的著裝讓她如此讓人信賴和與眾不同。
我現(xiàn)在很少為買衣服去閑逛了,把以前的大多數(shù)衣服送了人,衣柜也輕松了不少,但卻比以前穿的更適合自己。
其實消費規(guī)劃在家庭理財規(guī)劃中,是一個特別重要的部分。大家平時總是能把賺錢等投資規(guī)劃做得很好,但是卻不是很注意消費規(guī)劃。然而對普通人來說,日常消費是非常大的一部分支出,是必須要做規(guī)劃的。很多人覺得財務(wù)有困難,不是因為掙得少,而是因為花得多。正是因為您花錢沒有節(jié)制,才會覺得財務(wù)出現(xiàn)問題。所謂“吃不窮,花不窮,算計不到才是窮”,您一定要把自己的消費進行一番合理規(guī)劃。
有時候沖動消費其實也不全是壞事,它可能會激勵您去更加努力地工作,積極向上地多賺錢,這一點我們下面會提到。我們不能說省錢省到摳門,降低自己的生活質(zhì)量,但有規(guī)劃的、理性的消費是需要提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