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 毛澤東智品古代史籍(11)

毛澤東品國學 作者:盧志丹


但毛澤東并沒有對這種壓力屈服,他不是極力把共產(chǎn)黨與秦始皇兩者分開,以回避人們的攻擊,而是從重新評價秦始皇開始。

在1958年2月23日的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毛澤東說:

一股風一來,本來是基本上好的一件事,可以說成不好的;本來是基本上一個好的人,可以說他是壞人。比如我們對于秦始皇,他的名譽也是又好又不好。搞了兩千多年,封建社會沒有人講他好的,自從資本主義興起來,秦始皇又有名譽了。但是,共產(chǎn)主義者不是每個人都說秦始皇有點什么好處,不是每個人都估計得那么恰當。這個人大概缺點甚多,有三個指頭。主要罵他的一條是焚書坑儒。一個古人,幾千年評價不下來,當作教訓談談這個問題,同志們可以想一想。③

這里,毛澤東讓大家“想一想”,實際上觀點的基本傾向已經(jīng)很清楚了?!叭齻€指頭”缺點,就是對秦始皇持基本肯定的態(tài)度,這段講話可以說是為重新評價秦始皇作輿論上的準備。

1958年5月8日,在中共八大二次會議上,毛澤東講破除迷信的問題,從“厚今薄古”轉到了秦始皇的話題。他說:

范文瀾同志最近寫的一篇文章,《歷史研究必須厚今薄古》,我看了很高興。[這時站起來講話了]這篇文章引用了很多事實證明厚今薄古是史學的傳統(tǒng)。敢于站起來講話了,這才像個樣子。文章引用了司馬遷、司馬光……,可惜沒有引秦始皇,秦始皇主張“以古非今者族”,秦始皇是個厚今薄古的專家。④

毛澤東在1958年8月在北戴河會議上又說:

要馬克思與秦始皇結合起來,民主與集中結合起來。⑤

這里,毛澤東似乎不是評價秦始皇個人,而是把他做為一種集中政策的象征,這是從正面來看秦始皇的。

1964年6月在接見外賓的一次談話中,毛澤東說:

孔夫子有些好處,但也不是很好的。我們應該講句公道話。秦始皇比孔子偉大得多??追蜃邮侵v空話。秦始皇是第一個把中國統(tǒng)一起來的人物。不但政治上統(tǒng)一中國,而且統(tǒng)一了中國的文字、中國各種制度如度量衡,有些制度后來一直沿用下來,中國過去的封建君主還沒有第二個超過他的??墒潜蝗肆R了幾千年。

同年8月,在一次談話時說到黃河流域的水利建設,他又聯(lián)系到秦始皇,他說:

齊桓公九合諸侯,訂立五項條約,其中有水利一條,行不通。秦始皇統(tǒng)一中國,才行得通。秦始皇是個好皇帝,焚書坑儒,實際上坑了四百六十人,是孟夫子那一派的。其實也沒有坑光,叔孫通就沒被殺么。孟夫子一派主張法先王,厚古薄今,反對秦始皇;我們有許多事情行不通,秦始皇那時也有許多事情行不通。⑥

此時毛澤東對秦始皇的評價是相當高的,稱他“偉大”,稱他“是個好皇帝”,“沒有第二個超過他的”。這些評價主要還是從秦始皇本身的歷史功績出發(fā)的。

在20世紀70年代的那場“評法批儒”運動中,秦始皇被全面抬高,他是法家的主要代表人物,貶低秦始皇就是反對法家路線,甚至指出秦始皇的缺點,就可能被認為是攻擊毛澤東。但在毛澤東晚年,他的態(tài)度略有改變,主張一分為二地評價秦始皇。

1975年,毛澤東曾對在他身邊為他讀書的蘆荻說:

秦始皇作為一個歷史人物,要一分為二地評論。秦始皇在歷史發(fā)展過程中的進步作用要肯定,但他在統(tǒng)一六國以后,喪失了進取的方面,志得意滿,耽于佚樂,求神仙,修宮室,殘酷地壓迫人民,無聊得很。陳勝、吳廣反對暴秦,就包括反對秦始皇,完全是正義的。⑦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