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突發(fā)事故(三)

調(diào)查組 作者:唐成


南方天氣有些怪,下雪不留雪,第二天就消失得無影無蹤。

鄧中康大半生留在北方,而且在大西北,冰天雪地的日子留在腦海中印象深刻。到南方三年只見過兩次下雪,第一次下雪還不知道是怎么回事,雪就不見了。這次下雪滿以為還能留住兩天,沒想到第二天下午就不辭而別……

在北方嫌雪太多,到南方希望看到雪,這種矛盾心理印證了人們常說的——得到的就不知道珍惜,失去的才知道可愛。

他并不是喜歡雪天,而是下雪能勾起美好回憶。

鄧中康的大半生交給雪的世界,如今看不到白雪好像生活缺點什么——活力和親情。在有雪的日子和有雪的世界,他是那么熱情奔放,那么陽光和朝氣。他的同學(xué)、朋友、親人連同友情、愛情、親情都留在了北方,都留在了有雪的世界。

看到雪就像回到從前。

秘書小石推門而入,說中央“三講”巡視組李組長來電話,想在晚上八時請他與王嘉駒主任在紫湖賓館見面……問他行不行。他說行,并要石秘書把這次“三講”期間群眾給省委提的意見找出來,讓他再看一遍。

石秘書將厚厚一沓材料放到桌上。

鄧中康翻到寫有他與王嘉駒不和的那一頁。他不得不承認,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這次“三講”群眾給省委提了許多條意見,其中涉及到他本人的意見就有兩百多條。當然有不少意見是重復(fù)的,措辭也是善意的。群眾意見最大的、最多的不是他能力問題,也不是他作風(fēng)問題,而是他和王嘉駒關(guān)系不和的問題,并一針見血地指出,這種不和勢必影響全省人民的安居事業(yè)。

鄧中康跟中央“三講”巡視組李組長解釋個中原因,并表示要以全省大局為重,與王嘉駒重歸于好,希望中央巡視組能做好調(diào)和工作。與此同時,王嘉駒也向中央巡視組作過類似表態(tài)。既然兩個人都有這層意思,中央巡視組何樂而不為?

晚上見面就是這個內(nèi)容,不能不準備,最好是打好腹稿。想起王嘉駒的犟脾氣,鄧中康有點不寒而栗。

王嘉駒當了十一年省委書記,在全省人民心目中很有地位很有威信,在省委書記這個層次也屬于老資格。相比之下鄧中康屬于小字輩,資歷聲望不能同日而語。王嘉駒當省委書記時他還在西北某廠當廠長,鄧中康當省長時王嘉駒已經(jīng)當了十年省委書記并開始兼任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前年中央決定,由鄧中康接替王嘉駒當省委書記。王嘉駒時年六十四歲,離省委書記的到點年齡還差一歲,下得有點不情不愿。

鄧中康當上書記后從工作穩(wěn)定性和連續(xù)性出發(fā),基本上沒有改變王嘉駒的工作思路,但沒有照搬照套。兩個人雖說在年齡上相差只有六七歲,但是在性格上、思想上完全是兩代人。王嘉駒有工農(nóng)干部敢打敢拼的性格,辦事果斷,雷厲風(fēng)行;鄧中康屬于學(xué)者型干部,辦事謹慎有原則。正由于性格互補,中央才決定王嘉駒留任省人大常委會主任。

王嘉駒從省委書記位置上退下來后一時難以適應(yīng),過去每天忙上忙下總是在忙碌,現(xiàn)在除了每個月一次例會外,其他日子基本是無事可干,多余的時間與精力只能用在看報看文件上……見鄧中康的講話越來越“離譜”,越來越與自己背道而馳,他就有想法,特別是他過去頗為得意的口號再也沒有人提起,王嘉駒感到自己的時代已經(jīng)久遠了。

下來干部最注重這些,自古英雄誰服輸?他發(fā)起“反攻”……

鄧中康這才意識到尊重不夠、溝通不夠,想上門“負荊請罪”卻沒有機會,也是王嘉駒根本不給他機會。于是兩人隔閡越來越深,誤會越來越多,到了半公開的程度。以后是不能見面,見面就有火藥味,群眾有目共睹。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