笨鳥先飛:“夫妻店”有“免費午餐”
大巧若拙,大智若愚,千年前的老子深諳此理。萬事萬物相輔相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如天地大化,混沌不可截然分開。
真正的大智慧常人難以分辨,習慣了看在眼中的小聰明、小便宜,大智慧包含的寬容、隱忍、后退卻成為了愚笨和怯懦。吃虧是福,吃虧也是一種智慧。眼前的蠅頭小利盡管失去,卻贏得了時間和精力來思考大事業(yè)。眼光放得長遠,盡管起點低,到達的卻是“聰明”之人無法企及的遠方。
很多時候,成功者看上去并不鋒芒畢露,看不出精明與城府,那是因為他們有著內(nèi)斂的精華、潛伏的智慧。不顯山不露水,才能駛得萬年船。
夫唱婦隨:兩個人的公司
自然辯證法將偶然與必然歸為對立統(tǒng)一的關系,它們之間互相聯(lián)系、互相依存,沒有純粹的偶然性,也沒有純粹的必然性。而新東方的誕生,像俞敏洪當年考上北大一樣,就是一個偶然,也是一個必然。
說“偶然”,是因為俞敏洪從來沒有想過他會走上“落草”經(jīng)商之路。他本來是北大一名普普通通的英語教師,教教書、講講課,可以過著輕松的生活。后來刮來一股出國風,周圍的朋友們都陸陸續(xù)續(xù)出國,俞敏洪也想出去看看,順利的話,也許在國外謀個工作,物質(zhì)生活過得比常人優(yōu)越點。俞敏洪三次參加出國考試,卻天不遂人愿,屢戰(zhàn)屢敗,并且花光了所有的積蓄。除此之外,還因為在校外辦培訓班受到處分,教師做不成了,職工宿舍也沒有了,頃刻之間成了無家可歸的人。為了生計,俞敏洪只能到民辦培訓班去代課。這樣,在偶然之中,俞敏洪走上了“單干”的道路。
說“必然”,是因為俞敏洪付出了太多。俞敏洪吃了太多的苦,費了太多的心思,作了太多的努力,把自己的全部熱情和激情甚至生命都投入了進去。他在零下十幾度的寒夜里大街小巷地刷糨糊貼廣告,他在垃圾桶上作免費演講,他推出免費課程,點著蠟燭給學生上課,他激勵學生,給學生希望,為解決員工的安全問題請警察喝酒差點把命搭上……俞敏洪是全心全意地來辦他的培訓班的,是認真地來對待每一件事情的,這一切都注定了新東方的誕生,也注定了他必將發(fā)展壯大的光明前景。
誰能想像得到,今天的新東方是俞敏洪從中關村第二小學一間破敗的平房上建立起來的?只有幾把破桌子破椅子,借著民辦大學東方大學的名義,掛著“東方大學英語培訓部”的牌子,實際上是俞敏洪夫婦二人的“夫妻店”。昔日那個寄人籬下、毫不起眼、破破爛爛的“東方大學英語培訓部”正是今天輝煌燦爛的新東方的前身。
邁出北大校門后,俞敏洪找到他以前曾做過兼職的民辦學校東方大學,繼續(xù)教英語掙錢維持生計?!安贿^后來教了一段時間,發(fā)覺老是在他人屋檐下,自己的想法施展不開?!彼_始想自己單干,于是他和這所民辦大學商議,俞敏洪借用他們東方大學的牌子,在外面辦一個英語培訓部。東方大學對這件事情很樂意,他們只是提供一個牌子而又能夠得到一筆錢,這又何樂而不為呢?于是雙方最終達成協(xié)議,俞敏洪上交15%的管理費。
俞敏洪終于單飛了。1991年的冬天,是一個特別寒冷的冬天。夫妻倆在中關村第二小學租了間平房當教室,外面支一個桌子,放一把椅子,俞敏洪用錘子一砸,掛起了“東方大學英語培訓部”的招牌,干起了真正屬于自己的事業(yè)。
這一年,俞敏洪29歲,接近而立之年,他的目標是掙一筆學費,擺脫生活的窘境,然后像他的同學和朋友一樣到美國留學。整個培訓部只有兩個人——俞敏洪和他老婆。每天上午,俞敏洪騎著自行車,拎著糨糊桶,四處尋找電線桿子,在上面貼廣告;每天下午,夫婦倆就在辦公室虔誠守候,盼望著來報名的學生。
第一天,兩個學生試探性地走了進來,抬頭看看“東方大學英語培訓部”的大牌子,再看看俞敏洪夫妻兩人,環(huán)顧四周,只有破桌子、破椅子、破平房,再低頭看看登記冊上干干凈凈,連半個名字都沒有。這兩個學生對視一眼,毫不掩飾滿臉狐疑的表情,還以為遇到了騙子。俞敏洪用自己多年講臺生涯練就的口才,說得口干舌燥,終于讓兩個學生留下了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