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幽默生活練喜簿

2、幽默的好本事·機械模仿幽默術

幽默生活100分 作者:李怡 編著


  "機械模仿幽默術"就是在瞬息萬變的生活中,不管情境如何變化,把運用于某一事物的東西生搬硬套在另一事物上,只是機械地模仿,使其笨拙可笑。

  柏格森在他的《論笑》一書中指出,滑稽是"鑲嵌在活東西上機械的東西。"在瞬息萬變的生活中,突然插進一個機械死板的表現(xiàn)當然好笑。在卓別林表演的喜劇中,利用人物的機械僵化表現(xiàn)出的笑話,俯拾即是。有一部電影表現(xiàn)了高度機械化、自動化的工作,一個工人的全部動作都被扳螺絲釘的動作同化了,以至于他看到女人衣服上的紐扣也要當螺絲釘去扳一下,結果笑話百出。

  請看下面的例子:

  有一個學生,老師教他三個字"你、我、他",并用它們造句。"你,你是我的學生;我,我是你的老師;他,他是你的同學。"學生回家后高興地把這些告訴父親,指著父親說:"你,你是我的學生;我,我是你的老師。"他又指了指他的母親,"她,她是你的同學。"父親聽了很生氣:"我怎么是你的學生呢?我,我是你的父親;你,你是我的兒子;她,她是你的媽媽。"受了委屈的學生來到學校,責怪老師:"先生,您教錯了,應該是這樣的:你,你是我的兒子;我,我是你的父親,她,她是你的媽媽。"

  這位學生與他的父親都傻到家了,不懂得情境的變化導致語言表達的變化,機械刻板,呆傻可笑。

  這種因呆傻而產生的幽默故事,在民間笑話中也有許多實例。

  有一個小伙子不善于說話。一天,鄰居家生了個兒子,大家都去祝賀,他也去了。父親特地叮囑他,千萬不要在喝喜酒時說出不吉利的話,他高興地答應了。

  喝喜酒時,他一言不發(fā),只管喝酒吃肉。直到吃完了,有人問他為何不說話,他說:"你們看見了吧,我今天可什么也沒說,這個孩子要是死了,可不關我什么事!"

  小伙子雖然喝喜酒時什么也沒說,但結尾處的假設還是沒有顧及到"此時不該說的話",教人哭笑不得。

  孩子們的思維一般是簡單的直線型,有其一貫性,因此常常鬧出笑話來。請看下例:

  湯姆說:"我看這位新來的數學教師不怎么樣。"比爾問:"為什么?"湯姆說:"昨天他對我們說5+1=6。"比爾問:"錯在哪兒呀?"湯姆說:"但他今天又說4+2=6。"

  威利的兒子到姑姑的房間里玩,回到爸爸身邊時拿著一小袋糖,說是姑姑給的。

  爸爸問:"你說了'謝謝'嗎?""啊,我忘了。"兒子馬上跑到姑姑的房間里道謝,回來后對爸爸說:"其實我不用去謝謝姑姑。""為什么呢?"爸爸問。

  "因為姑姑說,'好孩子,不用謝。'"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