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發(fā)瘋般地一夾馬腹,帶著幾百個親兵直朝督署大門沖去。才轉(zhuǎn)過街角,督署圍墻上面架著的機關(guān)槍就開火了,頓時將張勛的馬打倒,幾個兵士冒死將張勛拖了回來,他臉上已經(jīng)跌青了一大塊。張勛怒氣勃發(fā),就在街角大聲叫罵:“張人駿,你世受國恩,老來做賊,還要臉不要?你有臉見自己祖宗嗎?”
回答他的是一串串的機槍子彈,在青石路面上打出一道道的火光。幾個親兵死命將張勛拖得后退,大聲勸他:“大帥,現(xiàn)在民黨漸漸朝城北去了,這里算是完蛋了。趁著城北還在我們手里,快從那里走吧!回到淮北,再整舊部就是了!”張勛紅了眼睛,在那里死命掙扎:“老子死就死在南京城了!”親兵們不管大帥的呼喝,又將他架上了一匹馬,加了一鞭。百多個騎兵夾著張勛就朝城北的揖江門逃去。張勛回頭看了一眼滿城的流彈劃過的光芒,終于認命地垂下了頭。這大清,是真的完啦!
經(jīng)過一夜的混亂,到了快天明的時候,蘇滬革命軍已經(jīng)完全控制了南京城。江防軍根本沒有組織起有效的抵抗,被分割包圍繳械。白斯文在里面出了大力,跑前跑后地借著臉孔熟在那里勸降。
蘇滬革命軍的兵士也知道這位司令對財物是最感興趣的。什么藩庫、南京江海關(guān)道衙門、牙厘局厘封、鹽局鹽封、官銀號、造幣廠、銅圓局……都派了重兵把守,每一塊錢都看得緊緊的。而滿城閉門到了早上,當天保城炮兵發(fā)炮向滿城示威的時候,才開城門投降,而江寧將軍鐵良早已不見蹤影。
這一夜,鎮(zhèn)軍和浙軍也早發(fā)現(xiàn)了南京城的不對,急忙集結(jié)隊伍向城內(nèi)沖擊。但是他們當面的江防軍士兵還抵抗了一氣。想借路從雨辰那邊入城,卻被蘇滬革命軍的步哨線擋得死死的。直到快天明的時候,其他方向的江防軍守軍知道大勢已去,才向兩軍投降。而這時,南京精華,早已落入雨辰掌心。徐固卿和浙軍朱瑞等人唯有跌足長嘆,辛辛苦苦組織聯(lián)軍一場,卻是功勞和實惠都被雨辰搶走了。他如果想要這個江蘇都督,誰還攔得住?
雨辰這個時候也不管其他人怎么想,也不管張人駿在督署里拿著關(guān)防簿冊等著他交代,從凌晨兩三點城內(nèi)初定的時候,就帶著人和輜重營跑進了城里。顧不得這里還是流彈橫飛、潰兵亂竄,就跑到幾個有積儲的地方查點。南京藩庫存銀二百九十萬兩,江海關(guān)道十四萬兩,其他地方加起來也有一百三十萬兩之譜。雨辰大手一揮:“給這里留二十萬兩,其他的全部搬走!”他可不想把這些積儲貢獻給即將到來的短命臨時政府。
1911年12月4日,南京光復,長江一線,中國南部,大局已定。兩江總督張人駿被俘,張勛和鐵良帶著衛(wèi)隊繞道上游逃脫。逃到挹江門方向的江防軍大隊全部被繳械。是役殲滅南京清軍2萬余人,蘇滬革命軍傷亡不到100人。
鼓樂喧天,彩旗飛舞。
穿著鑲金線嶄新黃呢軍裝,戴著金邊大檐軍帽的軍樂隊走在最前面,從中華門緩緩入城。后面是整齊的連隊方陣,最前面的連隊就是中華蘇滬革命軍一團三營一連,經(jīng)過補充的一連神采飛揚地走在路上,克天險、復名城,第一連獲得了雨辰親自頒發(fā)的“南京連”的旗幟,這面旗幟就飄揚在整個蘇滬革命軍的最前列,和滬上先鋒這面旗幟一起先導。
雨辰帶著幕僚騎馬跟在三營一連后面,他特意穿了沒有勛章的一套黃呢軍裝,顯得樸素而又沉穩(wěn),在馬上不斷地向歡迎的民眾敬禮致意。一群年輕的軍官簇擁在他的身邊,在冬日陽光的照耀下,就是一幅大革命時期的油畫。青年、駿馬、筆挺的軍服,還有勃勃的生氣,什么都不缺少。
鎂光燈閃爍之下,雨辰年輕而精力充沛的身影就被定格在歷史的那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