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講 煮酒論英雄(3)

管理三國志 作者:成君憶


  在人類的生活中,文化的領域比管理學更為廣泛。但令人奇怪的是,現(xiàn)代學者卻總是習慣于站在經(jīng)濟學的立場上談論管理學,站在管理學的立場上談論文化。他們似乎不知道,經(jīng)濟學本身就是一種文化現(xiàn)象。這種認識是錯誤的,我們應該把它倒過來。

  倒過來就對了。人類的文化中包含著管理學的理念,不同的文化就會有派生出不同的管理學。至于經(jīng)濟學,應該是隸屬于管理學的一門分支學科才對。

  我忘了是誰說過,說:“純粹的經(jīng)濟學是無恥的經(jīng)濟學?!奔兇獾慕?jīng)濟學其實就是一種惟利是圖的文化主張,它把一切都理解成投資與回報。有很多人對當前主流的經(jīng)濟學家不滿,罵他們是某些利益集團的狗腿子,為什么會這樣?因為經(jīng)濟學并不涉及道德問題的討論。但是,管理學卻要面對大量的非經(jīng)濟學難題。那些非經(jīng)濟學的難題,只有在文化的層面上才能找到答案。

  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管理學被稱為經(jīng)世之學。其中被奉為經(jīng)典的管理學讀本,就是人們常常提起卻未必理解的“四書五經(jīng)”。社會、政治、經(jīng)濟、工業(yè)、商業(yè)、軍事、乃至農(nóng)業(yè)……都屬于管理學的范疇。從前,在毛澤東時代,人們從政治這條路徑進入管理學。改革開放以后,人們換了一條路徑,從市場經(jīng)濟這條路徑進入管理學。所以,研究管理學有很多路徑,從社會、政治、經(jīng)濟、工業(yè)、商業(yè)、軍事、乃至于到農(nóng)業(yè)……都可以是管理學的路徑。我研究歷史,因為歷史也是一條很好地研究管理學的路徑。所謂“以史為鑒”,意思是說,人類的歷史就是管理學的案例。無論是民族的歷史、國家的歷史、或者企業(yè)的歷史,其實都是管理學的案例。

  甚至于中醫(yī)也屬于管理學的范疇。為什么呢?因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對管理學的理解,是從“修身”開始。非“修身”則無以“齊家”,非“修身”則無以“治國”,非“修身”則無以“平天下”。所以,“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在我們的這個系列講座中,會經(jīng)常講到“修身”這個話題。中醫(yī)的理論,對于“修身”是很有好處的。

  【成君憶的管理學理念?!?/p>

  5、人類的文化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漁夫文化,另一種是園丁文化。

  6、兩種不同的文化,也就產(chǎn)生了兩種不同的管理學:漁夫的管理學和園丁的管理學。

  指南針并不總是指向南方。在動蕩不安的狀態(tài)中,它的指針是搖擺不定的。如果它遇到了什么障礙,也會發(fā)生指向上的錯誤。只有在平靜的、放松的、自由的狀態(tài)中,它才能準確地找到那個方向。

  人類的文化也是如此。不同的文化會派生出不同的管理學,但并不是所有的文化都能派生出正確的管理學。因此,我們可以說:文化決定了管理學的形態(tài)。

  管理學專家們常常談到組織文化,也常常談到組織文化與管理技術之間的關系。亞伯拉罕?馬斯洛、彼得?德魯克、加里?德斯勒都用自己的眼睛看到了組織文化對于人的影響,雖然他們之間的觀點并不完全一致,甚至還會互相指責。更多的管理學專家卻只是一味地強調管理技術和管理工具的有效性,但他們直到現(xiàn)在也沒有找到一種長期有效的管理技術。

  那么,組織文化與管理技術之間究竟有著怎樣的關聯(lián)呢?我的觀點是,如果你的組織文化是正確的,那么你的管理技術就是正確的。與此相反,如果你的組織文化不正確,那么你的管理技術就沒有辦法用對。古人云:“正人用邪法,邪法亦正;邪人用正法,正法亦邪?!薄f的就是這個道理。

  道理,道理,有“道”才有理。同樣地,合乎“道”的文化才是正確的文化。那么,什么樣的文化才是合乎“道”的文化呢?

  我把人類的文化分為兩種,一種是漁夫文化,另一種是園丁文化。所謂漁夫文化,也可以稱為獵人文化,是一種崇尚掠奪和占有的文化。你可以用暴力的方式掠奪,也可以用欺騙的方式掠奪,對財富的掠奪和占有,形成了這種文化的最大特征。但園丁文化不一樣,它崇尚培養(yǎng)和創(chuàng)造。所謂園丁,我指的是那些用培養(yǎng)和創(chuàng)造的方式為社會奉獻財富的人。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