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二

第三十五章 藿葉隨光轉(zhuǎn)(6)

貞觀長歌:大唐盛世創(chuàng)業(yè)史 作者:胡曉明著


  李世民一怔,又想了想,道:“是何三策,你且說來?!?/p>

  “一、故太子、故齊王縱有大罪,畢竟為新太子同胞兄弟,不宜過暴其惡。新太子當請皇 上降旨,以禮葬之,仍留其尊號,以示孝悌仁恕之意。征委東宮,備受恩遇,不能隨死,心 實難安。望新太子明社稷之大義,申骨肉之深恩,允征不情之請,卜葬之日,送至墓所。二 、新太子當請皇上下詔,大赦天下。明令罪止故太子、故齊王二人,其余黨羽,一概不問。 主動投歸者,并復原職。前年因慶州兵變流至州的王王圭、韋挺,也請加恩召回,示以誠心 。三、征若招撫山東,新太子當親書手詔,親授劍印,許以便宜行事,若有圖謀大功,誣良 為罪者,當能將其先斬后奏?!蔽赫骼事曊f道。

  李世民聽著魏征的話,先是一怒,細思之下,卻發(fā)覺這三策環(huán)環(huán)相扣,俱為必行之謀,極 是有理。

  依照眼前的情勢,他要穩(wěn)坐太子之位,化大亂于無形,威壓之策已是失敗,只能行招撫之 舉。

  欲行招撫,必取信于天下,才能收取功效。而欲取信于天下,最上之策,當是“申骨肉之 深恩”,以禮改葬建成、元吉,并保其尊號。

  他最大的仇敵就是建成、元吉。他連建成、元吉都能寬恕,又有何人不能寬恕?

  王王圭、韋挺是建成黨羽中最受信任者,且早已被定為“罪人”。李世民連過去的罪人都可以加恩召回,那么赦免之令必為不虛。

  每當朝廷發(fā)生變亂,總有一些州縣官吏借機大行誣告,或以此圖謀大功,博取富貴?;蛞?此陷害仇家,公報私怨。魏征若無便宜行事,先斬后奏之權(quán),作為建成的舊日謀士,又怎能 使州縣官吏畏服,收得招撫功效。

  魏征雖然沒有立刻向他李世民下跪,但這三策卻全是為他李世民而謀劃的。

  他李世民其實已經(jīng)收服了魏征,并已獲得了魏征進獻的“厚禮”。

  “魏公之言,忠義仁智俱全,世民深為敬服,安敢不從?!毙绿有廊徽f道。

  魏征撲通跪倒在地,淚流滿面:“新太子不念舊惡,寬宏大量,恩深似海。且英武明斷、 文德武功,名動宇內(nèi)。征落魄漂流數(shù)十年,至今方得真主,敢不肝腦涂地,以報萬一?!?/p>

  李世民連忙上前,扶起魏征,道:“今得魏征,使我如魚得水矣?!?/p>

  魏征渾身不禁一顫——

  新太子的這句話,和舊太子初見他所說的那句話,竟是一模一樣。

  李世民完全接受了魏征的三策,并大獲成功。

  在王王圭、韋挺被召回,并授以諫議大夫的顯要官職之后,東宮、齊府舊屬紛紛舊降。連逃至深山的悍將薛萬徹、馮世立等人也都回到了京城,前往東宮請罪。

  李世民按其所能,各授官職,并賜以錢物財帛。

  新太子寬厚仁愛之名傳遍天下,各地豪強有心造亂,又怕人心不從,俱是不敢輕舉妄動。 唯有幽州大都督廬江王李瑗冒險舉兵反叛,并在山東諸州廣發(fā)檄文,號召眾豪強奮起大義, 討伐世民奸賊,為故太子、故齊王報仇。

  但此時魏征已趕至山東,以諫議大夫的名義廣行招撫。李瑗的檄文竟是無人響應。其部將 王君廓見勢不妙,反設(shè)計斬殺李瑗,將主帥首級傳送京師,邀功請賞。

  李世民當即拜王君廓為幽州都督,將廬江王李瑗妻妾子女,盡賞給王君廓為奴。

  燕郡王李藝、

  長樂王李幼良聞聽廬江王李瑗慘遭敗亡,心中大為震驚,惶恐之下,紛紛上表朝廷,自申效 忠之情。

  本是處處激流潛伏,亂象雜生,經(jīng)過李世民恩威并施的一番梳理,終于風平浪靜,歸于安 寧。

  李淵見天下已歸于寧定,遂“自動”退居太上皇,下詔傳位太子。

  

  武德九年八月八日,李世民于東宮顯德殿中,南面升座,受文武百官朝賀,正式登上皇帝 大位。并遣大司徒裴寂與長孫無忌祭告南郊,大赦天下。然后賜宴百官,論功行賞。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