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德四年三月,夏王竇建德率精兵十余萬,自東 向西,攻陷榮陽,直抵成皋東原 ,依汜水立下營壘,遣使致唐營下書,讓唐軍退回潼關,夏、鄭、唐三家和好,休兵息民。
李世民將夏國派來的使者囚于后營,嚴令諸將不得泄露夏軍西來的消息。
可是夏軍西援洛陽的消息還是傳遍了軍中,士卒們頓時惶惶不安起來,許多人竟悄悄逃回了關中。
而李淵不僅未下新詔,反派人密令李世民退回關中,說州稽胡造反,欲威逼京師。李世 民堅不退兵,一邊令房玄齡拿出數(shù)十車金寶,請宇文士及買通后宮,勸說李淵。一邊上表, 推舉皇太子建成為帥,領蒲州兵北伐稽胡,安定京師。一邊又親自日夜巡視營壘,鎮(zhèn)懾軍心 。
終于,李淵讓宇文士及和封倫帶著三道新詔,同房玄齡一道,回到了軍中。
李世民仍是先看過了詔令,雖有不滿之意,還是立即招來了營中諸將,聽朝使宣示——
一、秦王李世民、齊王李元吉戰(zhàn)功卓著、忠勤武勇,甚慰朕心。著加授李世民為東討右元 帥 ,李元吉為東討左元帥,凡軍中事務,二王可會同便宜處置,不必上奏。若軍中爭議不決, 當以秦王之言為準。
二、封倫以本官兼行軍參謀、蕭王禹以本官兼 署秦王府司馬,議論東討軍務,凡軍中 有不法之事,可向封、蕭二人稟告,使其上達朝廷。稟告之人有功無過,任何人不得阻攔。
三、攻破洛陽,其乘輿法物,圖籍器械,非私家所有者,一齊委于秦、齊二王封存。其府 庫金銀、玉帛子女,俱可由秦、齊二王賞于東征有功將士。
三道詔令宣示之后,封倫又傳皇上口諭,道皇太子李建成已親率三萬勁卒,北伐稽胡。 諸關中將士不必憂慮家室,當盡心協(xié)力,聽從秦、齊二王號令,破賊立功。
眾將聞言,俱是山呼萬歲,稱頌圣恩,舞蹈跪拜。
李世民、李元吉隨著眾人一同下拜,神情都是異常冷漠,絲毫沒有得到元帥頭銜應有的欣 喜之意。
父皇若非迫不得已,絕不會改了詔令。此刻雖然勉強改了詔令,卻在字里行間處處貶低于 我,卻盡力抬高元吉,竟讓封、蕭二人有接受告密之權,這豈不是沖著我而來的嗎?李世民 在心中憤憤地想著。
既是當以秦王之言為準,升我為左元帥又有何用?哼!說什么‘凡軍中事務,二王可會同便 宜處置?!烂衲茏屛液退麜幹脝?封倫、蕭王禹二人都是趨炎附勢之徒,縱然有人稟告 李世民的不法之事,他二人又怎敢上達朝庭?且蕭王禹本身就兼為秦王府僚屬,唯世民之命是 從。父皇如此安排,豈不是太過糊涂。李元吉在心里恨恨地想著。
詔令宣示之后,李世民令諸將就眼前情勢議定戰(zhàn)守之策。
屈突通、殷開山、蕭王禹以及從長安回至軍 中的宇文士及和封倫諸將,都稱竇建德勢大,難 以爭鋒,不若全軍暫退,撤至洛陽城西七十里地的新安城中固守,待竇建德兵氣衰竭之后, 再一舉擊滅之。
秦瓊、程知節(jié)、李世責力、尉遲敬德等人歸 順唐室并不算久,都不便多說什么,俱默然無語。
唯有李世責力部下偏將郭孝恪及記室薛收等 位卑官佐,反倒力言應主動迎擊竇建德,說唐軍 若退,夏、鄭勢必兵合一處,更難對付。若能一舉擊敗竇建德,則王世充自是氣沮膽破,不 戰(zhàn)而降。
李世民心中早有主張,大大將郭孝恪、薛收二人夸獎一番,并立即傳命兵分左右兩軍, 左軍以左元帥李元吉為主將,領屈突通、封倫、宇文士及諸將,以兵卒五萬牢牢困住王世充 ,絕不能令其出城一步。其余七萬大軍為右軍,以右元帥李世民為主將,領蕭王禹、殷開山、秦瓊 、程知節(jié)、李世責力、尉遲敬德諸 將,急赴虎牢關,迎擊竇建德。
軍令一下,李世民即刻自帶三千精騎,連夜飛馳虎牢關,不容眾將有任何猶疑的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