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前對外大事 太平天國對外發(fā)生關系,始自壬子二年十二月駐軍武昌時,即派有使者到廣州,與歐洲國家的代表聯(lián)系,使他們知道革命軍的進展〔一〕。這是太平天國外交的開始。
癸好三年正月初,大軍下江南,直指南京,革命勢力即將與外國侵略勢力接觸,是跟在廣西山區(qū)的時候不同了。而這時候,清朝統(tǒng)治者與外國侵略者彼此還有很大的矛盾,清政府在廣州公開排外,在上海卻認為外國海軍的支援是事所當然〔二〕;侵略者卻打算趁清政府的困難,乘機勒索,于是革命、反革命與侵略者之間使展開鉤心斗角的活動。
首先是清朝統(tǒng)治者方面,欽差大臣向榮跟追太平軍到江西九江的時候,就迅速命令蘇松太道吳健彰在上海租借洋船,親督催趲,前赴江南助剿〔三〕。吳健彰是從前的行商〔四〕,以「于夷情最為熟悉」〔五〕著稱,正是靠拉攏外國侵略者起家。他奉到命令后,就在口頭上及函件上,有時用他個人名義,有時用省當局名義,頻頻地向上海英、法、美領事請求派遣兵艦救援南京〔一〕。他從美國一家大商行旗昌洋行租來一艘叫做賽因斯號(Science)的商艦,偽稱為外國兵艦,開往南京〔二〕。又買了幾艘外國船,置備武裝,在澳門雇了一批外國人,將派往南京助戰(zhàn)〔三〕。于是清朝統(tǒng)治者就大肆宣傳:公開的布告,奸細的廣播,用盡方法,使太平天國相信外國侵略者已經(jīng)幫助他們,企圖利用侵略者船堅炮利的虛聲向太平天國進行恫嚇〔四〕。到太平軍攻克南京后,吳健彰又假造一張說是貼在蘇州城墻上的太平天國的布告,說不日兵臨松江、上海,指斥外國人為:「丑夷亦非人類」,要把他們歸于「概行誅戮,雞犬不留」之列,企圖刺激起外國人對太平天國的惡感,以達到援助的目的〔五〕。
太平天國在向南京進軍的途中即接到清朝統(tǒng)治者勾結外國侵略者的情報。它并不曾為侵略者的虛聲所嚇倒,但面臨著這一個當前的形勢,卻十分迅速地采取正確的對策,在攻克南京內城第二天——二月十六日,東王楊秀清就在南京城外派了一員專使葉師帥秘密通過敵人重重封鎖,趕著遠赴敵管區(qū)的廣州十三行去與歐洲國家的代表接洽。葉師帥于四月初六日到廣州,初送公函于十三行,不收。又送去靖海門醫(yī)館,亦不收。又到廣東禮拜堂,大門不開。他趕上廣西梧州設法。五月初九日又到廣州,聞禮拜堂查訪這封公函,遂送去禮拜堂。外國人對這封公函感到懷疑。葉師帥寫了一篇由南京至廣州送信紀事舉出天父下凡詩句及金田起義前散布的童讖為證〔一〕。這是太平天國外交上一大事,說明了開始就定下力使外國侵略者不助清朝的決策。
在外國侵略者方面,以英國為首的資本主義國家,本來就打算利用中國內戰(zhàn)的機會加緊侵略中國?,F(xiàn)在蘇松太道吳健彰奉命向他求援了,阿禮國認為良機已到,就向在香港的文翰建議,把「當前的時機看做一個機會,以無限制進出最僻遠的禁區(qū)為條件,把皇帝從迫在眉睫的瓦解情勢中援救出來,從而大大地擴張自己活動領域」〔一〕。到了得到江蘇巡撫楊文定請援的照會后,他發(fā)出一封緊急公文,再向文翰申論英國應該立刻采取行動,建議「大不列顛一國,或是在中國海擁有艦隊的三個外強聯(lián)合起來,去制止這個毀滅性的戰(zhàn)爭,趁皇帝還據(jù)有能夠締結條約的地位時,向他取得這種干涉的報酬」。他企圖乘機勒索的主要內容是「無限制進入內地和沿海一切口岸,在北京建立直接外交關系,以及鴉片的合法化」。他堅決相信這些權益,「滿可以在今后兩個月以內,用正式條約獲致之」〔二〕。文翰得到阿禮國的緊急公文,一面向英國外務大臣報告,如果清政府要求英國兵船幫助守衛(wèi)南京,而英國能從而取得商業(yè)上的利益,清政府的建議是可以考慮的〔一〕。同時著手調配武力前來上海,他命令原已受命開往新嘉坡的兵艦哈爾米士號(Hermes)作為他的座艦,調原泊廈門的另一艘兵艦撒拉曼特號(Sylamander)開往上海,更令原泊寧波的兵艦拉特雷號(Rattler)留在原地待命,不要南開,準備實行阿禮國的「到揚子江的運河口去,宣布他們準備為北京皇帝掩護某些可以進出兵艦的重要地點」,并且「以三個簽約外強的名義占領鎮(zhèn)江府」的侵略計劃?!捕吃谔教靽タ四暇﹥瘸呛笠惶欤ㄌ鞖v二月十六日,陽歷三月二十一日),文翰乘兵艦到上海。第二天,他就命令阿禮國答覆吳健彰說,英國全權大臣已到上海,「高級當局之間的接洽比較方便了,如果兩江總督閣下要求援助,或就當前局勢與全權大臣有所洽商,應由總督正式行文致公使本人,而不要由次級官員轉達」;他并且聲明,「一經(jīng)收到來文,對其中內容當即予以最善意的考慮,并及早答覆」〔三〕。這就是明白的說只要那個帶有欽差大臣頭銜有權可與他談判條件的兩江總督向他求援,他是樂意即行援助的。
但是,再過三天,太平天國攻克南京的消息傳到了上海。與此俱來的是清朝的敗北,與太平天國百戰(zhàn)百勝的種種情報。這就給外國侵略者以地震般的打擊。于是上海英領事館翻譯密迪樂趕著根據(jù)這些情報作出他的書面報告,他的結論說:清朝在南中國的統(tǒng)治權已一去不復返了。他認為外國的干涉只會無限期地延長戰(zhàn)爭與增加混亂〔一〕。事實很清楚,新的情勢向他們提出新的問題:清朝政權還能不能繼續(xù)存在下去?他們對清政府的幫助能不能阻止太平天國的勝利?當這些問題不能作出肯定的答覆以前,他們唯一的政策是多等一些時候。因為他們如果現(xiàn)在幫助了清政府,而最后卻是太平天國成功了,他們在中國的地位就極其狼狽了。因此,文翰在收到密迪樂報告書后態(tài)度起了一個大轉變,趕忙于二月二十三日(陽歷三月二十八日)要求英國政府采取「不干涉」政策〔二〕。四月二十六日(陽歷五月三十一日)英國外務大臣克拉蘭登(Clarendon)批準了這一建議〔一〕。這樣,由于太平天國革命的勝利發(fā)展形勢,英國的侵略手段被迫從準備公開與太平天國為敵,轉變?yōu)榱硪环N形式——暫時等待和觀望。
文翰到上海后,就指示上海英領事阿禮國于三月初四日(陽歷四月八日)召開了一次上海全體英僑會議,討論正式組織防御武力問題。在會上決定成立「上海義勇隊」,由英國軍官任隊長。第二天阿禮國召集英商代表開會,成立協(xié)防委員會,幫助英海軍加強租界內軍事設備。四天后,阿禮國又邀集法、美領事、海軍軍官及各國重要商人開會,擴大協(xié)防委員會的組織。阿禮國強調各國合作的重要性,宣稱不準太平軍進入租界一步。法、美領事都支持阿禮國,美國副領事金能亨(E·Cunningham)擔任了這個組織的委員。于是在上海租界成立武裝,積極構筑工事,把這部分中國領土置于他們的直接控制之下?!捕澄暮舶堰@些工作大體安排妥當以后,決定到天京去探訪。
文翰探訪天京的主要目的在刺探太平天國對外態(tài)度。他在行前給英國外交部報告說:「此行目的是向各方面說明,目前英國是守中立的,藉此可對舉事者揭破上海道臺所捏造的無稽謠言,此舉也許會發(fā)生效果,誘使舉事者的領袖們宣布他們對待外國人的意向」〔一〕。三月十八日(陽歷四月二十二日),文翰乘哈爾米士艦前往天京。二十二日(陽歷四月二十六日),到鎮(zhèn)江,進入太平天國防線,炮臺即對英艦開炮,文翰派人送函上岸,述明系有事相商而來,并非幫助清朝打仗。第二天,英艦到天京,炮臺也對英艦開炮,文翰立即以書面送達江岸,通知來意,炮臺始?;稹?br/>
在炮臺?;鹬螅暮才擅艿蠘啡氤侵]見太平天國政府。密迪樂見了北王韋昌輝、翼王石達開。他首先說明英國公使前來的目的,在于申明英國政府的中立態(tài)度,接著詢問太平天國對英國的意向及將來進兵上海時的政策如何,并商談接見英使的儀式。韋昌輝對英國表示中立不助清朝的聲明,以充滿信心的冷靜態(tài)度表示說:「你們如幫助滿清,真是大錯,但即使幫助它,也是沒有用的」。但對所問太平天國對英國人的態(tài)度一點,卻欣然回答說:「我們今后不特彼此相安無事,而且還可以成為親密的朋友」〔二〕。
二十四日(陽歷四月二十八日),太平天國諭英使文翰說天王為萬國真主,凡來朝見,都須遵守禮制。著文翰先行奏明,己為何人,所操何業(yè),來自何處,始準朝見〔一〕。文翰因諭中有天王「為天下萬國之真主」等語,把來諭退回,并將南京條約中文本一份交來使帶回,以表示英國從清政府取得的條約權利。二十五日(陽歷四月二十九日),檢點賴漢英到英艦,對昨天諭文的語氣表示歉意,約定文翰在第二天上岸竭見東王楊秀清〔二〕。
二十六日(陽歷四月三十日)上午,賴漢英照約定時間來迎。文翰深恐在會見時禮儀上發(fā)生困難,遂托詞天氣不佳,不能履約,改用書面照會太平天國〔三〕,說:溯我英國與中國通商,在廣州已二百馀載。前十數(shù)年又新立和約并通商章程,議定廣州、福建(州)、廈門、寧波、上海五口凡英國商民均可建造房屋,攜眷居住,照令敘話記實一,與北王翼王敘話錄。例納稅貿(mào)易,不得稍有妨礙;各處俱設本國領事專管本國商民事件。又有本大臣奉我國君主旨駐扎香港,統(tǒng)轄五口英國商民事務,凡與中國官員交涉事宜,俱歸本大臣經(jīng)理,迄今十數(shù)載,并無變異。近來聞得中國人與滿州人興動干戈,又聞貴王已得守金陵,傳播不一。有滿洲官曉諭云,借西洋國火輪船十數(shù)雙,由長江直上,與貴王軍兵打仗等情,此皆滿洲官之假語謊言。查我英國往各國貿(mào)易居住,凡各該處有兵戈,向例均不干預。今在中國為有借用火輪船相幫之理?至于滿洲官雇廣艇,置買西洋船只,本大臣并不聞問。所有英國商民船只均不準其雇用。其買賣英國人商船者,與買洋布及各貸無異,難以禁止。如他國買賣船只,本大臣更難阻當(擋)。但買去之船,俱不許用我國之旗號。設有我國人民仍舊在船為滿洲官使用者,實屬不該,本國決不護庇??傊F王與滿洲相敵,我英國情愿兩不干預。獨是英國在上海建造許多房屋居住,并禮拜堂及堆貸機房,黃浦江內是有英船多只來往停泊??滔沦F王已抵金陵,與上海近在咫尺,聞得貴王軍兵欲到蘇、松一帶后,至上海時,貴王之存心立意,欲與英國如何辦理之處,先原聞知〔一〕。
這一個照會清楚地表明了文翰以中立做幌子來要求太平天國承認南京條約,承認英國已經(jīng)取得的特權。
二十七日(陽歷五月一日),英艦沿江西上,前行約十二英里,當晚回到天京。二十八日(陽歷五月二日)晨,太平天國以東王楊秀清、西王蕭朝貴名義答覆文翰照會的黃綢誥諭送到英艦〔二〕。其略道:我天父上主皇上帝六日造成天地、山海、人物、天兄耶穌代世人贖罪,天下本一家,四海皆兄弟。不料我天國為滿洲奪取,遍地立土木偶像,敬拜邪神,大失真道。耶蘇初顯圣外國,傳下圣書,英國信之;近又顯圣天國,遣使迎我主升天,封為天王,令將三十三天邪神驅入地獄。自戊申年三月天父降凡,九月天兄降凡,助我天王成萬國真主以來,六年于茲矣。爾遠人愿為藩屬,天王歡樂,天父、天兄亦歡樂,既忠心歸順,是以降旨爾頭人及眾弟兄,可隨意來天京,或效力,或通商,出入城門,均不禁阻,以順天意。另給圣書數(shù)種,欲求真道,可誦習之〔一〕。
文翰接了誥諭,見太平天國以藩屬待英人,他立刻兇狠地答覆了下面的一封使用恫嚇手段的照會,說:來文已收到,其中有為吾所不能明白者,尤其是暗指英人隸屬于貴君主一層。因來文所言如此,我不得不申言:敝國與中國政府曾簽訂條約,有在廣州、福州、廈門、寧波、上海五口岸經(jīng)商之權利。如貴軍或其他人等在任何形式之下對于英僑生命財產(chǎn)有所侵害,英國亦必采取與十年前抵拒各種侵之同樣手段,施以抵拒;彼時曾將鎮(zhèn)江、南京及其附近各城占據(jù),并簽訂和約。和約內容前日已送上抄本一份,京已得知矣〔一〕。
文翰發(fā)出照會,英艦即離天京回上海。在回經(jīng)鎮(zhèn)江時,他派密迪樂上岸謁見鎮(zhèn)江守將殿左一指揮羅大綱。羅大綱對密迪樂提出鴉片問題,嚴正地指出英人不應再賣鴉片〔二〕。
文翰回到上海后,命教士麥都思研究從天京帶回的太平天國書籍,并綜合各人觀察所得,向英國政府報告說:如果舉事者成功,至少傳教士的活動可望獲得完全的容忍。這些人看到外國人一般地都和他們遵奉同樣的教義,因而當他們得勢時,可能對外國人懷抱友善態(tài)度。他們無疑會允許通商的;不過從他們的出版品以及他們的行為上看,我們可以推斷他們將嚴禁鴉片——不像現(xiàn)在這樣的有名無實,而是真正的禁止。……目前唯一可行的政策,是保持不卷入這一斗爭中,力避與雙方發(fā)生正式的聯(lián)系,但外國人必須準備好足夠的武力,來擊敗舉事者們可能施與他們的任何攻擊〔二〕。
這就是文翰探訪太平天國實況之后得出的結論。這一個結論,反映了太平天國的對外政策,也反映了英國侵略者對太平天國的畏懼,而尤其是說明了英國所謂的「中立」,只是為了要觀望一下,好看清楚究竟用什么方法利用這一復雜的局勢為自己取得更多的權益。所以文翰露骨地說,「多等一些時候,如果不是唯一的政策,也是最聰明的政策」〔二〕。這就是當時英、法、美對太平天國革命暫時保持「中立」,觀察形勢發(fā)展的所謂「等著瞧」政策(a“Wait and See”Policy)〔三〕。
文翰那封具有恫嚇性的照會,在革命政府面前依然膽敢露出張牙舞爪的兇相,這就使太平天國對外國侵略者愈加警惕。在英艦去后,東王楊秀清下令在長江各處口岸派兵設防,在太平郡、蕪湖、東梁山作重點防守,以防備外國侵略者進犯長江〔四〕。
在英國公使文翰到天京后七個月,法國公使布爾布隆也于太平天國癸好三年十月廿六日(一八五三年十一月二十日)偕同使館秘書顧隨(C.de Courcy)及隨從人員并耶穌會士南格祿神父(P.Gotleiand)、葛必達神父(P.Clavelin)等乘賈西義(Cassini)軍艦從上海西上探方天京。
十一月初二日(陽歷十二月六日)早晨,賈西義艦抵天京。一座位于城外沙洲(與城坦隔護城河)的炮臺開炮示警,命令在遠處停泊。軍艦拋錨后,炮臺立即派一軍官乘小艇來詢問。法艦說明來意,提出明天雙方會晤的請求。太平天國允許,于傍晚把答覆送到艦上。
第二天早晨,法使館秘書顧隨偕翻譯官馬凱士(M.Marques)、葛必達神父及其問答式傳道師,并艦上軍官兩員登岸進城。夏官正丞相黃玉昆、夏官副丞相賴漢英接見顧隨。顧隨陳述賈西義艦來訪的動機,是法國皇帝對中國天主教表示關心。葛必達神父說明法國人不是以敵人的姿態(tài),而是作為朋友前來的。顧隨接著陳述法國公使就在賈西義艦上,他替布爾布隆提出與頂天侯秦日綱〔四〕,甚至天王會晤的請求。黃玉昆、賴漢英答應由頂天侯接見法國公使。
那時,因天氣不佳,法國公使請求會晤推遲于十一月初六日(陽歷十二月十日)舉行。這天早上九時,布爾布隆率領多人登岸。太平天國已派人等候,帶引先到前日顧隨所曾到的官衙,然后前往頂天侯官邸。會見的禮儀發(fā)生問題。布爾布隆以他被指定的座位為不合體統(tǒng),不肯坐下。頂天侯立即建議到隔壁的客庭去,在那里家愛可以不拘禮節(jié)地會談,把困解解決。
會談逾一小時,當時參加會談的葛必達神父記道:「我總覺得布爾布隆先生在他所有的舉動中抱著雙重的目的:首先盡可能多地搜集有關在中國進行的大變革,特別是有關宗教和天主教權益的確切情報;其次,讓人們對法國抱著一種公正的,并且與它的重要性和尊嚴性相協(xié)調的觀念」。布爾布隆早已知道不可能明言這一個自己之所以前來天京的真正動機,他把預先寫好的一張便條交給頂天侯,便條上概括地說明他想使太平天國知道他這次出使的目的。
頂天侯以彬彬有禮的禮貌接待法國公使,并留他在天京過夜,以便接著舉行宗教會義。布爾布隆說明他是偕同兩位天主教神父一起來的,舉行一次宗教會議正是他們求之不得的事,因此希望約定翌日會談。頂天侯答應這一提議,但是堅持當夜開始談判。于是葛必達神父及其問答式傳道師留了下來。這一點議定后,法國公使站起來向頂天侯告辭太平天國對法國公使來訪的真正目的感到莫解。在葛必達神父留在天京兩天兩夜里,大臣們和王侯們之間往往來來,查問和探聽這種舉動到底是什么意圖。對布爾布隆所遞的便條,認為在形式上感到屈辱:便條上沒有簽署。他們所要發(fā)出的咸豐,法國公使竟然把他稱作皇帝,而對他們的元首天王的稱呼,卻使用不那么意義重大的字眼,使他們憤怒。他們奇怪法國能有會什么權利來保護天王統(tǒng)治下的天主教徒。甚至對葛必達神父進行威嚇,他們誤以為他就是那張便條的執(zhí)筆者。
夏官正丞相黃玉昆把葛必達神父和其問答式傳道師叫來,歷數(shù)法國公使對太平天國和他們的革命事業(yè)的全部錯誤,其中他們所不能容忍的,就是對方曾在他們面前提到法國和清皇朝之問所締結的條約,尤其是稱咸豐為皇帝;這一稱號多么尊敬,他們只用來稱呼上帝,從來不敢把它給與他們的最高元首。接著黃玉昆又以怒盛的口氣說:「既然妖頭咸豐如此可敬,受到你們如此尊重,那么你們是他的朋友,我們是叛亂者啦。所以你們是我們的敵人啦;為了幫助你們的朋友,你們前來偵察我們的情況,探聽我們陣地的虛實啦」!黃玉昆轉過身來繼續(xù)說:「在這上面,砍掉你們的頭,或者至少把你們淪為奴隸,不是罪有應得的嗎」?葛必達神父辯解說由于法國公使的舉動所引起的種種看法,請跟公使直接請,他本人只是一名做宗教工作的神父而已,有權拒絕承擔一切責任。第二天早晨,夏官正丞相黃玉昆又把葛必達神父等帶來。他指責法國人對太平天國的一切無禮和侮辱行為,指責時聲色俱厲,怒氣沖天,侍從聽了也發(fā)抖。隨即讀問了葛必達神父幾句,就命令把他們軟禁起來,到十一月初八日(陽歷十二月十二日)下午才把他們釋放回艦。
十一月初九日(陽歷十二月十三日),北王韋昌輝給法國公使布爾布隆發(fā)出一封誡諭,命令他前來會談。布爾布隆拒絕會談,以不遜的語氣回覆,并仿照中國公文「仰各遵照」的套語,在結尾處用「仰即知照」四字以示報復。北王接到覆文后,立即勒令法國公使離境。第二天早上九時,法國軍艦離天京,十一月十四日(陽歷十二月十八日)回到上海。
在法艦抵達天京的第二天,駐軍在天京東門外孝陵衛(wèi)的清朝欽差大臣向榮派了一名特使上賈西義軍艦向法國公使致敬。軍艦司令卜拉(de pIas)拒絕接見清朝官員的方訪問,也不收受他們的禮物,表示只要不受侵犯,法國保持中立。
法國公使布爾布隆這次探訪天京,親眼看見天京儼然一大軍營,壁壘堅整,紀律嚴明,社會安恬,秩序井井,顯然表現(xiàn)出強大的統(tǒng)治力,使他驚異。卜拉司令論天京之行說:「在政治方面,盡管沒有取得人們所期待的成就,至少促使人們更加正確地評價那從廣西到北京,威協(xié)著中國皇帝的叛亂運動的趨向」。這就是說,他們探悉了太平天國革命的目的與動向〔一〕。布爾布隆面對著這種形勢,因此,他建議他的政府「保守中立」〔二〕,也采取了等著瞧的政策。
在布爾布隆到天京后五個月,甲寅四年四月十六日(一八五四年五月二十二日),美國公使麥蓮也乘蘇士貴限拿艦(Susquehanna)來探訪天京。十八日(陽歷五月二十四日),至鎮(zhèn)江,炮臺發(fā)炮命令停輪。麥蓮派人上岸,謁見鎮(zhèn)江守將殿左五檢點吳如孝,陳述為通好而來,請求轉達,并派人引導上天京。吳如孝命暫泊江迷濱,侯旨定奪。二十一日(陽歷五月二十七日)晨,美艦開往天京,下午到達,由艦長布嘉南(Buchanan)照會,有美使來通好。二十四日(陽歷五月三十日),太平天國以地官又正丞相、地官又副丞相名義札諭布嘉南,稱「天王為天下萬國太平真主,則天下萬國皆當敬天從主,知所依靠」,「爾等果能敬天識主,我天朝視天下為一家,合萬國為一體,自必念爾等之悃忱,準爾年年進貢,歲歲來朝,方得為天國之臣民,永沐天翰之恩澤」〔一〕。布嘉南接到札諭,認為叫他「詫異」,「盡非友誼之意」,憤然覆了一封照會,聲明暫止照會,「現(xiàn)只因奉本國欽差大臣著令達知,以后遇有必要與貴國天京大憲知會之事,有如講論,按照中華與本國所定立條約內所載,凡屬我國商民在中華所應得之利益公義等事款,本國欽差大臣自必早日以禮以尊敬事照會,并望所與互相照會之員,亦依樣以恭敬禮儀相答〔二〕。在這一封照會中,明白地要求太平天國承認美國從清政府所取得的特權。二十五日(陽歷五月三十一日),美艦上駛往蕪湖,二十七日(陽歷六月二日),折回天京,東王楊秀清頒給麥蓮誥諭送上美艦。東王在誥諭中嚴正地答覆麥蓮照會,說明太平天國的通商政策,不但許美國通商,至萬國亦許往來通商,但通商者務要凜遵天令。凡欲來天國通商者,準到鎮(zhèn)江焦山下聽守鎮(zhèn)江大員辦理〔三〕。東王這一道誥諭,斷然拒絕了麥蓮的要求,宣布了太平天國執(zhí)行捍衛(wèi)中國主權的外交政策。麥蓮等訪問天京的結果,清清楚楚地看出一旦太平天國在全國掌握政權以后,決不可能承認清政府與列強已經(jīng)締結的各項不平等條約。因此,他們回到上海后,就大聲叫囂太平天國的「傲慢」,用一個作為隨員的名義出面,兇狠地在北華捷報上向資本主義列強提出他們的主張,說:「這些統(tǒng)治天下的自尊自大是與欲與同外國通商的宗旨不符的。這是無知和驕傲的結果。其為訂立條約之障礙可以斷言,是故各條約國應速行糾正這一點」。又說:「蘇士貴限拿號之來,令我們得知許多事實,藉以證明太平軍已安全統(tǒng)治全國之大部——其領土之廣,足以保證終極的成功。他們已占有長江,遠至鄱陽湖,或至上游更遠之地。照現(xiàn)在形勢看來,沒有什么東西可以阻礙他們的勝利,有之,惟內江而已,但在目前尚未現(xiàn)此病徵,是故,這形勢對于各條約國成為重要問題——將趁此時對此新興的勢力取得相當?shù)牧私鈫幔恳值鹊剿麄冋碱I全國呢」〔一〕?美國侵略者居然兇狂地提議要聯(lián)合英、法各國起來趁著太平天國還未統(tǒng)一中國的時候,動用武力,「速行糾正」,使承認他們從清政府所攫得的權益。但是,當時太平天國方在興盛時期,外國侵略者究竟還不敢動手。麥蓮給美國國務卿麻西(W.L.Marcy)報告說:「直到現(xiàn)在仍然被認為是正確的政策是:一個嚴格的和不偏不倚的中立必須保持,直到戰(zhàn)斗的雙方之一取得了一個優(yōu)勢」〔一〕。他也跟英、法兩國之后,向政府建議采取等著瞧的政策。
這一年五月,英國新在駐華全權代表約翰·包令到上海,知美使麥蓮訪問天京事,也于初十日(陽歷六月十五日),派麥華陀和利韋士·包令帶領兩艘兵艦拉特雷號與斯底克士號(Styx)前來天京探訪。麥華陀等請求與太平天國領袖會談,被拒絕不見。他們以拉特雷艦長麥勒西名義致函東王,請求買煤,也不獲允許。當他們試圖把拉特雷艦靠近一個有一千噸煤的地方要搶劫的時候,看到炮臺上的大炮正對著他們。十九日(陽歷六月二十四日),麥勒西致函下關守衛(wèi)官員,請求太平天國對他們所提出的問題給予確定的答覆〔一〕麥勒西等提出三十一條問題,從軍事、政治、宗教、經(jīng)濟、文化等方面刺探太平天國的實況與動向,甚至對太平天國徵收關稅、糧餉也提出質問,英國侵略者心懷顛覆太平天國政權的意圖,至為明顯〔二〕。二十三日(陽歷六月二十八日),東王答覆他們所提出的三十一條問題,并向他們反質問五十條問題〔三〕。這是一篇十分重要的太平天國文件。在覆三十一條問題里,其中第一條和第十八條都是對通商政策的說明,道:一、覆平定時不惟英國通商,萬國皆通商,天下之內兄弟也。立埠之事,侯后方定。害人之物為禁。
一、覆前月花旗國炎(火)輪船來京者經(jīng)誥諭他,不但許伊國通商,至萬國亦許往來通商。但通商者務要凜遵天令。凡欲來天國通商者,準到鎮(zhèn)江焦山下,聽守鎮(zhèn)江大員辦理。
從這兩條覆文中,明確地說明太平天國三項重要的通商政策一、天下之內都是兄弟,故歡迎萬國通商;但外國來華通商的務要凜遵太平天國法令,準到鎮(zhèn)江焦山下通商,聽守鎮(zhèn)江大員辦理;二、立埠之事,就是指訂立通商條約的事,待到革命成功后再定,也就是表示所有以前清朝與外國訂立的條約都不承認;三、害人之物為禁,首先是指鴉片,并包括其他一切有害毒物。
太平天國在上月誥諭美使麥蓮之后,又一次向外國宣布通商政策。
太平天國向麥勒西等反質問五十條,全部都是用天父、天兄的宗教說法和一些基督教義指斥外國侵略者到中國來的橫行,尤其是最后三條更為聲色俱厲地責問道:一、問爾各國拜上帝、拜耶穌咁〔一〕久,是真心幫上帝、幫耶穌誅滅妖魔歟?遠是幫妖魔叛逆上帝、叛逆耶穌也?
一、問爾各國拜上帝、拜耶穌咁久,今一齊知得上帝、耶穌現(xiàn)在天國作主,天上重重天,一概兵權都齊會在天國。天下萬國眾臣民蒙上帝化心,曉得齊會天國朝上主皇上帝,朝救世圣主,朝萬國真主便是上帝兵權;有一國不到天國朝上主皇上帝,朝求世圣主,朝萬國真主便是妖魔。爾等知否?
一、問爾各國拜上帝、拜耶穌咁久,現(xiàn)今上帝同耶穌降凡作主,誅滅妖魔幾年,因何不見爾等各國具些圣物進貢上帝,進貢耶穌,進貢萬國真主。還敢大膽強瞞無禮,詭向天國討取煤炭。爾等各國自想叛逆上帝為何如?叛逆耶穌為何如?叛逆上帝真命萬國真主為何如?請問合得天情否?爾亦當自思也。
天王宣稱奉上帝及耶穌之命命下凡作主,而外國資本主義侵略者也以信奉基督教做招牌,所以太平天國就質問他們:「是真心幫上帝、幫耶穌誅滅妖魔(指清朝統(tǒng)治者)歟?還是幫妖魔叛逆上帝、叛逆耶穌也」?這就嚴重地給當時口口聲聲表示「中立」,而對太平天國卻心懷敵視的外國侵略者以當頭一棒。麥華陀等回到上海,說他們證實了美使麥蓮關于太平天國「傲慢」的報告。同樣,他們在天京因企圖搶劫煤塊而受到太平天國大炮對準的羞辱行為也遮掩不住〔一〕。不過,盡管外國侵略者對太平天國心懷憤恨,可是,約翰·包令回香港后卻還不能不宣布所謂「中立法案」,禁止英人不得參與中國內戰(zhàn)的任何方面,否則分別監(jiān)禁罰金〔一〕。因然,這仍然是等著瞧的政策,英國侵略者在頒布這一法案的時候,就明白地說是「時猶有待」,目前惟有「神手觀變」〔二〕。但是,也反映了當時英國侵略者想要咆哮起來還是有所顧慮的實情。
在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前,太平天國革命正處在全盛時期,外國侵略者雖然早已知道太平天國是一個比他們「一向所想像的還要可怕的團體」〔三〕,是他們要想在中國訂立不平等條約攫取特權的「障礙」,但是,他們還要等著瞧,還不得不偽裝中立。太平天國對外國侵略者的野心是很清楚的,由于北伐、西征正在激烈地進行,對外政策最重要的一著就是使外國侵略者不助清朝,不與己為敵,因此,一面布置江防,對外國侵略者提高,加緊戒備,另一面卻宣布友好往來、準許萬國通商的政策,以暫時籠絡外國侵略者。這就是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前太平天國與外國侵略者之間雙方斗爭的總形勢。
癸好三年正月初,大軍下江南,直指南京,革命勢力即將與外國侵略勢力接觸,是跟在廣西山區(qū)的時候不同了。而這時候,清朝統(tǒng)治者與外國侵略者彼此還有很大的矛盾,清政府在廣州公開排外,在上海卻認為外國海軍的支援是事所當然〔二〕;侵略者卻打算趁清政府的困難,乘機勒索,于是革命、反革命與侵略者之間使展開鉤心斗角的活動。
首先是清朝統(tǒng)治者方面,欽差大臣向榮跟追太平軍到江西九江的時候,就迅速命令蘇松太道吳健彰在上海租借洋船,親督催趲,前赴江南助剿〔三〕。吳健彰是從前的行商〔四〕,以「于夷情最為熟悉」〔五〕著稱,正是靠拉攏外國侵略者起家。他奉到命令后,就在口頭上及函件上,有時用他個人名義,有時用省當局名義,頻頻地向上海英、法、美領事請求派遣兵艦救援南京〔一〕。他從美國一家大商行旗昌洋行租來一艘叫做賽因斯號(Science)的商艦,偽稱為外國兵艦,開往南京〔二〕。又買了幾艘外國船,置備武裝,在澳門雇了一批外國人,將派往南京助戰(zhàn)〔三〕。于是清朝統(tǒng)治者就大肆宣傳:公開的布告,奸細的廣播,用盡方法,使太平天國相信外國侵略者已經(jīng)幫助他們,企圖利用侵略者船堅炮利的虛聲向太平天國進行恫嚇〔四〕。到太平軍攻克南京后,吳健彰又假造一張說是貼在蘇州城墻上的太平天國的布告,說不日兵臨松江、上海,指斥外國人為:「丑夷亦非人類」,要把他們歸于「概行誅戮,雞犬不留」之列,企圖刺激起外國人對太平天國的惡感,以達到援助的目的〔五〕。
太平天國在向南京進軍的途中即接到清朝統(tǒng)治者勾結外國侵略者的情報。它并不曾為侵略者的虛聲所嚇倒,但面臨著這一個當前的形勢,卻十分迅速地采取正確的對策,在攻克南京內城第二天——二月十六日,東王楊秀清就在南京城外派了一員專使葉師帥秘密通過敵人重重封鎖,趕著遠赴敵管區(qū)的廣州十三行去與歐洲國家的代表接洽。葉師帥于四月初六日到廣州,初送公函于十三行,不收。又送去靖海門醫(yī)館,亦不收。又到廣東禮拜堂,大門不開。他趕上廣西梧州設法。五月初九日又到廣州,聞禮拜堂查訪這封公函,遂送去禮拜堂。外國人對這封公函感到懷疑。葉師帥寫了一篇由南京至廣州送信紀事舉出天父下凡詩句及金田起義前散布的童讖為證〔一〕。這是太平天國外交上一大事,說明了開始就定下力使外國侵略者不助清朝的決策。
在外國侵略者方面,以英國為首的資本主義國家,本來就打算利用中國內戰(zhàn)的機會加緊侵略中國?,F(xiàn)在蘇松太道吳健彰奉命向他求援了,阿禮國認為良機已到,就向在香港的文翰建議,把「當前的時機看做一個機會,以無限制進出最僻遠的禁區(qū)為條件,把皇帝從迫在眉睫的瓦解情勢中援救出來,從而大大地擴張自己活動領域」〔一〕。到了得到江蘇巡撫楊文定請援的照會后,他發(fā)出一封緊急公文,再向文翰申論英國應該立刻采取行動,建議「大不列顛一國,或是在中國海擁有艦隊的三個外強聯(lián)合起來,去制止這個毀滅性的戰(zhàn)爭,趁皇帝還據(jù)有能夠締結條約的地位時,向他取得這種干涉的報酬」。他企圖乘機勒索的主要內容是「無限制進入內地和沿海一切口岸,在北京建立直接外交關系,以及鴉片的合法化」。他堅決相信這些權益,「滿可以在今后兩個月以內,用正式條約獲致之」〔二〕。文翰得到阿禮國的緊急公文,一面向英國外務大臣報告,如果清政府要求英國兵船幫助守衛(wèi)南京,而英國能從而取得商業(yè)上的利益,清政府的建議是可以考慮的〔一〕。同時著手調配武力前來上海,他命令原已受命開往新嘉坡的兵艦哈爾米士號(Hermes)作為他的座艦,調原泊廈門的另一艘兵艦撒拉曼特號(Sylamander)開往上海,更令原泊寧波的兵艦拉特雷號(Rattler)留在原地待命,不要南開,準備實行阿禮國的「到揚子江的運河口去,宣布他們準備為北京皇帝掩護某些可以進出兵艦的重要地點」,并且「以三個簽約外強的名義占領鎮(zhèn)江府」的侵略計劃?!捕吃谔教靽タ四暇﹥瘸呛笠惶欤ㄌ鞖v二月十六日,陽歷三月二十一日),文翰乘兵艦到上海。第二天,他就命令阿禮國答覆吳健彰說,英國全權大臣已到上海,「高級當局之間的接洽比較方便了,如果兩江總督閣下要求援助,或就當前局勢與全權大臣有所洽商,應由總督正式行文致公使本人,而不要由次級官員轉達」;他并且聲明,「一經(jīng)收到來文,對其中內容當即予以最善意的考慮,并及早答覆」〔三〕。這就是明白的說只要那個帶有欽差大臣頭銜有權可與他談判條件的兩江總督向他求援,他是樂意即行援助的。
但是,再過三天,太平天國攻克南京的消息傳到了上海。與此俱來的是清朝的敗北,與太平天國百戰(zhàn)百勝的種種情報。這就給外國侵略者以地震般的打擊。于是上海英領事館翻譯密迪樂趕著根據(jù)這些情報作出他的書面報告,他的結論說:清朝在南中國的統(tǒng)治權已一去不復返了。他認為外國的干涉只會無限期地延長戰(zhàn)爭與增加混亂〔一〕。事實很清楚,新的情勢向他們提出新的問題:清朝政權還能不能繼續(xù)存在下去?他們對清政府的幫助能不能阻止太平天國的勝利?當這些問題不能作出肯定的答覆以前,他們唯一的政策是多等一些時候。因為他們如果現(xiàn)在幫助了清政府,而最后卻是太平天國成功了,他們在中國的地位就極其狼狽了。因此,文翰在收到密迪樂報告書后態(tài)度起了一個大轉變,趕忙于二月二十三日(陽歷三月二十八日)要求英國政府采取「不干涉」政策〔二〕。四月二十六日(陽歷五月三十一日)英國外務大臣克拉蘭登(Clarendon)批準了這一建議〔一〕。這樣,由于太平天國革命的勝利發(fā)展形勢,英國的侵略手段被迫從準備公開與太平天國為敵,轉變?yōu)榱硪环N形式——暫時等待和觀望。
文翰到上海后,就指示上海英領事阿禮國于三月初四日(陽歷四月八日)召開了一次上海全體英僑會議,討論正式組織防御武力問題。在會上決定成立「上海義勇隊」,由英國軍官任隊長。第二天阿禮國召集英商代表開會,成立協(xié)防委員會,幫助英海軍加強租界內軍事設備。四天后,阿禮國又邀集法、美領事、海軍軍官及各國重要商人開會,擴大協(xié)防委員會的組織。阿禮國強調各國合作的重要性,宣稱不準太平軍進入租界一步。法、美領事都支持阿禮國,美國副領事金能亨(E·Cunningham)擔任了這個組織的委員。于是在上海租界成立武裝,積極構筑工事,把這部分中國領土置于他們的直接控制之下?!捕澄暮舶堰@些工作大體安排妥當以后,決定到天京去探訪。
文翰探訪天京的主要目的在刺探太平天國對外態(tài)度。他在行前給英國外交部報告說:「此行目的是向各方面說明,目前英國是守中立的,藉此可對舉事者揭破上海道臺所捏造的無稽謠言,此舉也許會發(fā)生效果,誘使舉事者的領袖們宣布他們對待外國人的意向」〔一〕。三月十八日(陽歷四月二十二日),文翰乘哈爾米士艦前往天京。二十二日(陽歷四月二十六日),到鎮(zhèn)江,進入太平天國防線,炮臺即對英艦開炮,文翰派人送函上岸,述明系有事相商而來,并非幫助清朝打仗。第二天,英艦到天京,炮臺也對英艦開炮,文翰立即以書面送達江岸,通知來意,炮臺始?;稹?br/>
在炮臺?;鹬螅暮才擅艿蠘啡氤侵]見太平天國政府。密迪樂見了北王韋昌輝、翼王石達開。他首先說明英國公使前來的目的,在于申明英國政府的中立態(tài)度,接著詢問太平天國對英國的意向及將來進兵上海時的政策如何,并商談接見英使的儀式。韋昌輝對英國表示中立不助清朝的聲明,以充滿信心的冷靜態(tài)度表示說:「你們如幫助滿清,真是大錯,但即使幫助它,也是沒有用的」。但對所問太平天國對英國人的態(tài)度一點,卻欣然回答說:「我們今后不特彼此相安無事,而且還可以成為親密的朋友」〔二〕。
二十四日(陽歷四月二十八日),太平天國諭英使文翰說天王為萬國真主,凡來朝見,都須遵守禮制。著文翰先行奏明,己為何人,所操何業(yè),來自何處,始準朝見〔一〕。文翰因諭中有天王「為天下萬國之真主」等語,把來諭退回,并將南京條約中文本一份交來使帶回,以表示英國從清政府取得的條約權利。二十五日(陽歷四月二十九日),檢點賴漢英到英艦,對昨天諭文的語氣表示歉意,約定文翰在第二天上岸竭見東王楊秀清〔二〕。
二十六日(陽歷四月三十日)上午,賴漢英照約定時間來迎。文翰深恐在會見時禮儀上發(fā)生困難,遂托詞天氣不佳,不能履約,改用書面照會太平天國〔三〕,說:溯我英國與中國通商,在廣州已二百馀載。前十數(shù)年又新立和約并通商章程,議定廣州、福建(州)、廈門、寧波、上海五口凡英國商民均可建造房屋,攜眷居住,照令敘話記實一,與北王翼王敘話錄。例納稅貿(mào)易,不得稍有妨礙;各處俱設本國領事專管本國商民事件。又有本大臣奉我國君主旨駐扎香港,統(tǒng)轄五口英國商民事務,凡與中國官員交涉事宜,俱歸本大臣經(jīng)理,迄今十數(shù)載,并無變異。近來聞得中國人與滿州人興動干戈,又聞貴王已得守金陵,傳播不一。有滿洲官曉諭云,借西洋國火輪船十數(shù)雙,由長江直上,與貴王軍兵打仗等情,此皆滿洲官之假語謊言。查我英國往各國貿(mào)易居住,凡各該處有兵戈,向例均不干預。今在中國為有借用火輪船相幫之理?至于滿洲官雇廣艇,置買西洋船只,本大臣并不聞問。所有英國商民船只均不準其雇用。其買賣英國人商船者,與買洋布及各貸無異,難以禁止。如他國買賣船只,本大臣更難阻當(擋)。但買去之船,俱不許用我國之旗號。設有我國人民仍舊在船為滿洲官使用者,實屬不該,本國決不護庇??傊F王與滿洲相敵,我英國情愿兩不干預。獨是英國在上海建造許多房屋居住,并禮拜堂及堆貸機房,黃浦江內是有英船多只來往停泊??滔沦F王已抵金陵,與上海近在咫尺,聞得貴王軍兵欲到蘇、松一帶后,至上海時,貴王之存心立意,欲與英國如何辦理之處,先原聞知〔一〕。
這一個照會清楚地表明了文翰以中立做幌子來要求太平天國承認南京條約,承認英國已經(jīng)取得的特權。
二十七日(陽歷五月一日),英艦沿江西上,前行約十二英里,當晚回到天京。二十八日(陽歷五月二日)晨,太平天國以東王楊秀清、西王蕭朝貴名義答覆文翰照會的黃綢誥諭送到英艦〔二〕。其略道:我天父上主皇上帝六日造成天地、山海、人物、天兄耶穌代世人贖罪,天下本一家,四海皆兄弟。不料我天國為滿洲奪取,遍地立土木偶像,敬拜邪神,大失真道。耶蘇初顯圣外國,傳下圣書,英國信之;近又顯圣天國,遣使迎我主升天,封為天王,令將三十三天邪神驅入地獄。自戊申年三月天父降凡,九月天兄降凡,助我天王成萬國真主以來,六年于茲矣。爾遠人愿為藩屬,天王歡樂,天父、天兄亦歡樂,既忠心歸順,是以降旨爾頭人及眾弟兄,可隨意來天京,或效力,或通商,出入城門,均不禁阻,以順天意。另給圣書數(shù)種,欲求真道,可誦習之〔一〕。
文翰接了誥諭,見太平天國以藩屬待英人,他立刻兇狠地答覆了下面的一封使用恫嚇手段的照會,說:來文已收到,其中有為吾所不能明白者,尤其是暗指英人隸屬于貴君主一層。因來文所言如此,我不得不申言:敝國與中國政府曾簽訂條約,有在廣州、福州、廈門、寧波、上海五口岸經(jīng)商之權利。如貴軍或其他人等在任何形式之下對于英僑生命財產(chǎn)有所侵害,英國亦必采取與十年前抵拒各種侵之同樣手段,施以抵拒;彼時曾將鎮(zhèn)江、南京及其附近各城占據(jù),并簽訂和約。和約內容前日已送上抄本一份,京已得知矣〔一〕。
文翰發(fā)出照會,英艦即離天京回上海。在回經(jīng)鎮(zhèn)江時,他派密迪樂上岸謁見鎮(zhèn)江守將殿左一指揮羅大綱。羅大綱對密迪樂提出鴉片問題,嚴正地指出英人不應再賣鴉片〔二〕。
文翰回到上海后,命教士麥都思研究從天京帶回的太平天國書籍,并綜合各人觀察所得,向英國政府報告說:如果舉事者成功,至少傳教士的活動可望獲得完全的容忍。這些人看到外國人一般地都和他們遵奉同樣的教義,因而當他們得勢時,可能對外國人懷抱友善態(tài)度。他們無疑會允許通商的;不過從他們的出版品以及他們的行為上看,我們可以推斷他們將嚴禁鴉片——不像現(xiàn)在這樣的有名無實,而是真正的禁止。……目前唯一可行的政策,是保持不卷入這一斗爭中,力避與雙方發(fā)生正式的聯(lián)系,但外國人必須準備好足夠的武力,來擊敗舉事者們可能施與他們的任何攻擊〔二〕。
這就是文翰探訪太平天國實況之后得出的結論。這一個結論,反映了太平天國的對外政策,也反映了英國侵略者對太平天國的畏懼,而尤其是說明了英國所謂的「中立」,只是為了要觀望一下,好看清楚究竟用什么方法利用這一復雜的局勢為自己取得更多的權益。所以文翰露骨地說,「多等一些時候,如果不是唯一的政策,也是最聰明的政策」〔二〕。這就是當時英、法、美對太平天國革命暫時保持「中立」,觀察形勢發(fā)展的所謂「等著瞧」政策(a“Wait and See”Policy)〔三〕。
文翰那封具有恫嚇性的照會,在革命政府面前依然膽敢露出張牙舞爪的兇相,這就使太平天國對外國侵略者愈加警惕。在英艦去后,東王楊秀清下令在長江各處口岸派兵設防,在太平郡、蕪湖、東梁山作重點防守,以防備外國侵略者進犯長江〔四〕。
在英國公使文翰到天京后七個月,法國公使布爾布隆也于太平天國癸好三年十月廿六日(一八五三年十一月二十日)偕同使館秘書顧隨(C.de Courcy)及隨從人員并耶穌會士南格祿神父(P.Gotleiand)、葛必達神父(P.Clavelin)等乘賈西義(Cassini)軍艦從上海西上探方天京。
十一月初二日(陽歷十二月六日)早晨,賈西義艦抵天京。一座位于城外沙洲(與城坦隔護城河)的炮臺開炮示警,命令在遠處停泊。軍艦拋錨后,炮臺立即派一軍官乘小艇來詢問。法艦說明來意,提出明天雙方會晤的請求。太平天國允許,于傍晚把答覆送到艦上。
第二天早晨,法使館秘書顧隨偕翻譯官馬凱士(M.Marques)、葛必達神父及其問答式傳道師,并艦上軍官兩員登岸進城。夏官正丞相黃玉昆、夏官副丞相賴漢英接見顧隨。顧隨陳述賈西義艦來訪的動機,是法國皇帝對中國天主教表示關心。葛必達神父說明法國人不是以敵人的姿態(tài),而是作為朋友前來的。顧隨接著陳述法國公使就在賈西義艦上,他替布爾布隆提出與頂天侯秦日綱〔四〕,甚至天王會晤的請求。黃玉昆、賴漢英答應由頂天侯接見法國公使。
那時,因天氣不佳,法國公使請求會晤推遲于十一月初六日(陽歷十二月十日)舉行。這天早上九時,布爾布隆率領多人登岸。太平天國已派人等候,帶引先到前日顧隨所曾到的官衙,然后前往頂天侯官邸。會見的禮儀發(fā)生問題。布爾布隆以他被指定的座位為不合體統(tǒng),不肯坐下。頂天侯立即建議到隔壁的客庭去,在那里家愛可以不拘禮節(jié)地會談,把困解解決。
會談逾一小時,當時參加會談的葛必達神父記道:「我總覺得布爾布隆先生在他所有的舉動中抱著雙重的目的:首先盡可能多地搜集有關在中國進行的大變革,特別是有關宗教和天主教權益的確切情報;其次,讓人們對法國抱著一種公正的,并且與它的重要性和尊嚴性相協(xié)調的觀念」。布爾布隆早已知道不可能明言這一個自己之所以前來天京的真正動機,他把預先寫好的一張便條交給頂天侯,便條上概括地說明他想使太平天國知道他這次出使的目的。
頂天侯以彬彬有禮的禮貌接待法國公使,并留他在天京過夜,以便接著舉行宗教會義。布爾布隆說明他是偕同兩位天主教神父一起來的,舉行一次宗教會議正是他們求之不得的事,因此希望約定翌日會談。頂天侯答應這一提議,但是堅持當夜開始談判。于是葛必達神父及其問答式傳道師留了下來。這一點議定后,法國公使站起來向頂天侯告辭太平天國對法國公使來訪的真正目的感到莫解。在葛必達神父留在天京兩天兩夜里,大臣們和王侯們之間往往來來,查問和探聽這種舉動到底是什么意圖。對布爾布隆所遞的便條,認為在形式上感到屈辱:便條上沒有簽署。他們所要發(fā)出的咸豐,法國公使竟然把他稱作皇帝,而對他們的元首天王的稱呼,卻使用不那么意義重大的字眼,使他們憤怒。他們奇怪法國能有會什么權利來保護天王統(tǒng)治下的天主教徒。甚至對葛必達神父進行威嚇,他們誤以為他就是那張便條的執(zhí)筆者。
夏官正丞相黃玉昆把葛必達神父和其問答式傳道師叫來,歷數(shù)法國公使對太平天國和他們的革命事業(yè)的全部錯誤,其中他們所不能容忍的,就是對方曾在他們面前提到法國和清皇朝之問所締結的條約,尤其是稱咸豐為皇帝;這一稱號多么尊敬,他們只用來稱呼上帝,從來不敢把它給與他們的最高元首。接著黃玉昆又以怒盛的口氣說:「既然妖頭咸豐如此可敬,受到你們如此尊重,那么你們是他的朋友,我們是叛亂者啦。所以你們是我們的敵人啦;為了幫助你們的朋友,你們前來偵察我們的情況,探聽我們陣地的虛實啦」!黃玉昆轉過身來繼續(xù)說:「在這上面,砍掉你們的頭,或者至少把你們淪為奴隸,不是罪有應得的嗎」?葛必達神父辯解說由于法國公使的舉動所引起的種種看法,請跟公使直接請,他本人只是一名做宗教工作的神父而已,有權拒絕承擔一切責任。第二天早晨,夏官正丞相黃玉昆又把葛必達神父等帶來。他指責法國人對太平天國的一切無禮和侮辱行為,指責時聲色俱厲,怒氣沖天,侍從聽了也發(fā)抖。隨即讀問了葛必達神父幾句,就命令把他們軟禁起來,到十一月初八日(陽歷十二月十二日)下午才把他們釋放回艦。
十一月初九日(陽歷十二月十三日),北王韋昌輝給法國公使布爾布隆發(fā)出一封誡諭,命令他前來會談。布爾布隆拒絕會談,以不遜的語氣回覆,并仿照中國公文「仰各遵照」的套語,在結尾處用「仰即知照」四字以示報復。北王接到覆文后,立即勒令法國公使離境。第二天早上九時,法國軍艦離天京,十一月十四日(陽歷十二月十八日)回到上海。
在法艦抵達天京的第二天,駐軍在天京東門外孝陵衛(wèi)的清朝欽差大臣向榮派了一名特使上賈西義軍艦向法國公使致敬。軍艦司令卜拉(de pIas)拒絕接見清朝官員的方訪問,也不收受他們的禮物,表示只要不受侵犯,法國保持中立。
法國公使布爾布隆這次探訪天京,親眼看見天京儼然一大軍營,壁壘堅整,紀律嚴明,社會安恬,秩序井井,顯然表現(xiàn)出強大的統(tǒng)治力,使他驚異。卜拉司令論天京之行說:「在政治方面,盡管沒有取得人們所期待的成就,至少促使人們更加正確地評價那從廣西到北京,威協(xié)著中國皇帝的叛亂運動的趨向」。這就是說,他們探悉了太平天國革命的目的與動向〔一〕。布爾布隆面對著這種形勢,因此,他建議他的政府「保守中立」〔二〕,也采取了等著瞧的政策。
在布爾布隆到天京后五個月,甲寅四年四月十六日(一八五四年五月二十二日),美國公使麥蓮也乘蘇士貴限拿艦(Susquehanna)來探訪天京。十八日(陽歷五月二十四日),至鎮(zhèn)江,炮臺發(fā)炮命令停輪。麥蓮派人上岸,謁見鎮(zhèn)江守將殿左五檢點吳如孝,陳述為通好而來,請求轉達,并派人引導上天京。吳如孝命暫泊江迷濱,侯旨定奪。二十一日(陽歷五月二十七日)晨,美艦開往天京,下午到達,由艦長布嘉南(Buchanan)照會,有美使來通好。二十四日(陽歷五月三十日),太平天國以地官又正丞相、地官又副丞相名義札諭布嘉南,稱「天王為天下萬國太平真主,則天下萬國皆當敬天從主,知所依靠」,「爾等果能敬天識主,我天朝視天下為一家,合萬國為一體,自必念爾等之悃忱,準爾年年進貢,歲歲來朝,方得為天國之臣民,永沐天翰之恩澤」〔一〕。布嘉南接到札諭,認為叫他「詫異」,「盡非友誼之意」,憤然覆了一封照會,聲明暫止照會,「現(xiàn)只因奉本國欽差大臣著令達知,以后遇有必要與貴國天京大憲知會之事,有如講論,按照中華與本國所定立條約內所載,凡屬我國商民在中華所應得之利益公義等事款,本國欽差大臣自必早日以禮以尊敬事照會,并望所與互相照會之員,亦依樣以恭敬禮儀相答〔二〕。在這一封照會中,明白地要求太平天國承認美國從清政府所取得的特權。二十五日(陽歷五月三十一日),美艦上駛往蕪湖,二十七日(陽歷六月二日),折回天京,東王楊秀清頒給麥蓮誥諭送上美艦。東王在誥諭中嚴正地答覆麥蓮照會,說明太平天國的通商政策,不但許美國通商,至萬國亦許往來通商,但通商者務要凜遵天令。凡欲來天國通商者,準到鎮(zhèn)江焦山下聽守鎮(zhèn)江大員辦理〔三〕。東王這一道誥諭,斷然拒絕了麥蓮的要求,宣布了太平天國執(zhí)行捍衛(wèi)中國主權的外交政策。麥蓮等訪問天京的結果,清清楚楚地看出一旦太平天國在全國掌握政權以后,決不可能承認清政府與列強已經(jīng)締結的各項不平等條約。因此,他們回到上海后,就大聲叫囂太平天國的「傲慢」,用一個作為隨員的名義出面,兇狠地在北華捷報上向資本主義列強提出他們的主張,說:「這些統(tǒng)治天下的自尊自大是與欲與同外國通商的宗旨不符的。這是無知和驕傲的結果。其為訂立條約之障礙可以斷言,是故各條約國應速行糾正這一點」。又說:「蘇士貴限拿號之來,令我們得知許多事實,藉以證明太平軍已安全統(tǒng)治全國之大部——其領土之廣,足以保證終極的成功。他們已占有長江,遠至鄱陽湖,或至上游更遠之地。照現(xiàn)在形勢看來,沒有什么東西可以阻礙他們的勝利,有之,惟內江而已,但在目前尚未現(xiàn)此病徵,是故,這形勢對于各條約國成為重要問題——將趁此時對此新興的勢力取得相當?shù)牧私鈫幔恳值鹊剿麄冋碱I全國呢」〔一〕?美國侵略者居然兇狂地提議要聯(lián)合英、法各國起來趁著太平天國還未統(tǒng)一中國的時候,動用武力,「速行糾正」,使承認他們從清政府所攫得的權益。但是,當時太平天國方在興盛時期,外國侵略者究竟還不敢動手。麥蓮給美國國務卿麻西(W.L.Marcy)報告說:「直到現(xiàn)在仍然被認為是正確的政策是:一個嚴格的和不偏不倚的中立必須保持,直到戰(zhàn)斗的雙方之一取得了一個優(yōu)勢」〔一〕。他也跟英、法兩國之后,向政府建議采取等著瞧的政策。
這一年五月,英國新在駐華全權代表約翰·包令到上海,知美使麥蓮訪問天京事,也于初十日(陽歷六月十五日),派麥華陀和利韋士·包令帶領兩艘兵艦拉特雷號與斯底克士號(Styx)前來天京探訪。麥華陀等請求與太平天國領袖會談,被拒絕不見。他們以拉特雷艦長麥勒西名義致函東王,請求買煤,也不獲允許。當他們試圖把拉特雷艦靠近一個有一千噸煤的地方要搶劫的時候,看到炮臺上的大炮正對著他們。十九日(陽歷六月二十四日),麥勒西致函下關守衛(wèi)官員,請求太平天國對他們所提出的問題給予確定的答覆〔一〕麥勒西等提出三十一條問題,從軍事、政治、宗教、經(jīng)濟、文化等方面刺探太平天國的實況與動向,甚至對太平天國徵收關稅、糧餉也提出質問,英國侵略者心懷顛覆太平天國政權的意圖,至為明顯〔二〕。二十三日(陽歷六月二十八日),東王答覆他們所提出的三十一條問題,并向他們反質問五十條問題〔三〕。這是一篇十分重要的太平天國文件。在覆三十一條問題里,其中第一條和第十八條都是對通商政策的說明,道:一、覆平定時不惟英國通商,萬國皆通商,天下之內兄弟也。立埠之事,侯后方定。害人之物為禁。
一、覆前月花旗國炎(火)輪船來京者經(jīng)誥諭他,不但許伊國通商,至萬國亦許往來通商。但通商者務要凜遵天令。凡欲來天國通商者,準到鎮(zhèn)江焦山下,聽守鎮(zhèn)江大員辦理。
從這兩條覆文中,明確地說明太平天國三項重要的通商政策一、天下之內都是兄弟,故歡迎萬國通商;但外國來華通商的務要凜遵太平天國法令,準到鎮(zhèn)江焦山下通商,聽守鎮(zhèn)江大員辦理;二、立埠之事,就是指訂立通商條約的事,待到革命成功后再定,也就是表示所有以前清朝與外國訂立的條約都不承認;三、害人之物為禁,首先是指鴉片,并包括其他一切有害毒物。
太平天國在上月誥諭美使麥蓮之后,又一次向外國宣布通商政策。
太平天國向麥勒西等反質問五十條,全部都是用天父、天兄的宗教說法和一些基督教義指斥外國侵略者到中國來的橫行,尤其是最后三條更為聲色俱厲地責問道:一、問爾各國拜上帝、拜耶穌咁〔一〕久,是真心幫上帝、幫耶穌誅滅妖魔歟?遠是幫妖魔叛逆上帝、叛逆耶穌也?
一、問爾各國拜上帝、拜耶穌咁久,今一齊知得上帝、耶穌現(xiàn)在天國作主,天上重重天,一概兵權都齊會在天國。天下萬國眾臣民蒙上帝化心,曉得齊會天國朝上主皇上帝,朝救世圣主,朝萬國真主便是上帝兵權;有一國不到天國朝上主皇上帝,朝求世圣主,朝萬國真主便是妖魔。爾等知否?
一、問爾各國拜上帝、拜耶穌咁久,現(xiàn)今上帝同耶穌降凡作主,誅滅妖魔幾年,因何不見爾等各國具些圣物進貢上帝,進貢耶穌,進貢萬國真主。還敢大膽強瞞無禮,詭向天國討取煤炭。爾等各國自想叛逆上帝為何如?叛逆耶穌為何如?叛逆上帝真命萬國真主為何如?請問合得天情否?爾亦當自思也。
天王宣稱奉上帝及耶穌之命命下凡作主,而外國資本主義侵略者也以信奉基督教做招牌,所以太平天國就質問他們:「是真心幫上帝、幫耶穌誅滅妖魔(指清朝統(tǒng)治者)歟?還是幫妖魔叛逆上帝、叛逆耶穌也」?這就嚴重地給當時口口聲聲表示「中立」,而對太平天國卻心懷敵視的外國侵略者以當頭一棒。麥華陀等回到上海,說他們證實了美使麥蓮關于太平天國「傲慢」的報告。同樣,他們在天京因企圖搶劫煤塊而受到太平天國大炮對準的羞辱行為也遮掩不住〔一〕。不過,盡管外國侵略者對太平天國心懷憤恨,可是,約翰·包令回香港后卻還不能不宣布所謂「中立法案」,禁止英人不得參與中國內戰(zhàn)的任何方面,否則分別監(jiān)禁罰金〔一〕。因然,這仍然是等著瞧的政策,英國侵略者在頒布這一法案的時候,就明白地說是「時猶有待」,目前惟有「神手觀變」〔二〕。但是,也反映了當時英國侵略者想要咆哮起來還是有所顧慮的實情。
在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前,太平天國革命正處在全盛時期,外國侵略者雖然早已知道太平天國是一個比他們「一向所想像的還要可怕的團體」〔三〕,是他們要想在中國訂立不平等條約攫取特權的「障礙」,但是,他們還要等著瞧,還不得不偽裝中立。太平天國對外國侵略者的野心是很清楚的,由于北伐、西征正在激烈地進行,對外政策最重要的一著就是使外國侵略者不助清朝,不與己為敵,因此,一面布置江防,對外國侵略者提高,加緊戒備,另一面卻宣布友好往來、準許萬國通商的政策,以暫時籠絡外國侵略者。這就是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前太平天國與外國侵略者之間雙方斗爭的總形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