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五)哀宗遷蔡和金朝的滅亡

中國通史 作者:范文瀾 撰


  (五)哀宗遷蔡和金朝的滅亡 正大九年(一二三二年)正月,哀宗派遣完顏合達等自閿鄉(xiāng)去鄧州后,調(diào)徐州行省徒單兀典行省閿鄉(xiāng),守御潼關。徒單百家為關陜總帥。鈞州三峰山敗后,哀宗又急調(diào)徒單兀典來守汴京。徒單兀典與潼關總帥納合合閏、秦藍總帥都點檢完顏重喜等撤除秦藍各處守兵,領兵十一萬,從虢入陜。

  兀典自閿鄉(xiāng)發(fā)兵前,將庫藏全部拿出賞給軍士,每人白金三兩。又要搶劫州民財物以資軍用,同華安撫使完顏素蘭力諫而止。軍士都以老幼隨行,州中商賈也依軍從行,婦女多嫁給軍士。大軍不走洛陽一路,而由州西南走入大山冰雪中。隨行軍將葭州統(tǒng)帥及都尉張翼都在中途領兵叛去。軍至鐵嶺,遇蒙古軍,完顏重喜先降,被蒙古軍斬于馬前。軍兵多叛降或散走,潰不成軍。徒單兀典、納合合閏領數(shù)十騎逃到山中,被蒙古兵追及殺死。完顏素蘭逃回陜州,與徒單百家守陜。徒單兀典率領的關陜兵十余萬,是金朝另一支重兵。這支大軍潰散,金朝的兵力更加空虛了。

   一、汴京守衛(wèi)戰(zhàn) 鈞州三峰山敗后,汴京危急,召完顏白撒還朝。完顏白撒原在平?jīng)鍪辏欢四瓯徽龠€朝拜尚書右丞,后又任平章政事。白撒貪怯無能,專愎自用。正大九年(一二三二年)正月,蒙古兵長驅(qū)汴京,楊居億請乘其遠來,出兵進擊,白撒不聽。白撒派遣完顏麻斤出等率部眾萬人開短堤,決河水,以守汴京。工程未畢,蒙古騎兵已到,麻斤出等被害,修河丁壯逃回的不到二三百人。

  汴京圍急。城中空虛。駐軍不滿四萬。城周百二十里,甚至不能遍守城口。白撒召集在京軍官和防城有功者,截長補短,假借而用,得百余人領兵守城。又結集京東西沿河舊屯和衛(wèi)州遷來的義軍約四萬人,募集丁壯六萬人,分守四城。二月,又征募京師民軍二十萬,分隸諸帥。每人每月給粟一石五斗。

   震天雷或鐵火炮示意圖三月,窩闊臺駐兵鄭州,令忽都忽等領兵攻南京。金哀宗命白撒宿上清宮,樞密副使赤盞合喜宿大佛寺,以備緩急。蒙古從鄭州遣使臣唐慶持國書來招降,要哀宗獻出翰林學士趙秉文、衍圣公孔元措等二十七家,又索取降人家屬,移剌蒲阿妻子、繡女、弓匠等數(shù)十人。哀宗封荊王守純子訛可為曹王,由尚書左丞李蹊把他送到蒙古軍營作為人質(zhì),向蒙古求和。窩闊臺和拖雷率領蒙古大軍北還,留軍三萬由速不臺率領攻汴京。

  哀宗求和,蒙古兵仍在繼續(xù)作進攻的準備。汴京城外,蒙軍沿城壕設列木柵,用薪草填壕。白撒等主帥因正在與蒙古議和,不敢出兵,在城上坐視蒙軍備戰(zhàn)。軍民憤怒,要求出兵,在城中喧呼。哀宗親自出端門慰勞軍士。有軍士五、六十人對哀宗說:“蒙古兵負土填壕,已過一半。平章不準放一箭,說怕壞和議”。哀宗說:“等曹王去,蒙古兵不退,你們再死戰(zhàn),也不算晚?!比藗兛奁f:“事已緊急,皇帝不要只盼望講和!”千戶劉壽控哀宗馬,說:“皇帝不要相信賊臣。賊臣盡,才能退敵兵?!毙l(wèi)士們要打他,哀宗說:“他喝醉了酒,不要理他!”

  蒙古軍向汴京城發(fā)動進攻。哀宗命大臣分守四城。樞密使赤盞合喜守西北角。蒙軍來攻,合喜嚇得語言失序,面無人色。平章政事白撒守西南隅。募壯士千人,從地道出城渡壕,燒蒙軍炮座。約定城上懸紅燈為記,被蒙軍發(fā)覺失敗。又放紙鳶(風箏)送文書招誘蒙古軍中金人。人們議論說:“前天點紙燈,今天放紙鳶,宰相只靠這個,要退敵兵難矣。”

  將帥怯懦無能。守城軍民,人人激昂,奮勇抵抗。城中取宋朝遺留的假山的石頭,制造圓球狀的炮彈,每個約重一斤。每城一角置炮彈百余枚,更遞下上,晝夜不停。堆積的炮石幾乎與里城城墻一樣高。一種叫做“震天雷”的火炮,用鐵罐盛藥,炮起火發(fā),其聲如雷,可以燒透鐵甲。蒙古兵在城外墻掘出龕穴,城上不能射到,用鐵繩系震天雷,順城墻而下,至掘處火發(fā),穴中蒙古兵就被炸死。又有飛火槍,注入火藥,點火后,火焰噴射,可到十余步遠。蒙古兵攻城,最怕這兩種火器。金朝汴京軍民,合力守城。與蒙古兵奮戰(zhàn)十六晝夜,保衛(wèi)了汴京城。哀宗又派使臣去蒙古軍營求和。蒙古速不臺見汴京城難以攻下,說:“已在講和,還相攻么?”領兵退去。

  三月十四日,哀宗登端門賞賜軍士,改年號開興為“天興”。赤盞合喜說他守城有功,主張朝中慶賀蒙古退兵。幾個宰相都出來反對。權參知政事完顏思烈說:“城下之盟,諸侯以為恥,怎么能以(敵軍)罷攻為可賀呢?”赤盞合喜大怒說:“社稷不亡,帝后免難,你們不高興嗎?”翰林學士趙秉文拒不起草賀表。朝賀事不再舉行。

  蒙兵退后,輿論紛紛要求罷免白撒。哀宗被迫罷去白撒平章政事。軍士恨他不戰(zhàn)誤國,聲言非殺他不可。白撒嚇得躲起來,一天搬幾次家避禍。

  蒙古圍攻汴京時,各地居民都遷入城中避難。蒙兵退后,城中疾病流行。五十天內(nèi),死亡幾十萬人。速不臺蒙古軍分處在河南各地。汴京外無援兵,內(nèi)缺糧餉,仍然處在危急之中。

  五月間,哀宗派完顏思烈行省于鄧州,招募援兵。又任武仙為參知政事、樞密副使,行省河南,詔令領兵入援。武仙自三峰山敗后,率殘部到南陽留山,收集潰卒,招募兵士,漸至十萬人,聚集糧食、武器,聲勢稍振。七月,思烈自汝州發(fā)兵,會武仙部入援汴京。哀宗任赤盞合喜為樞密使,率京城兵萬五千人出師接應。赤盞合喜抗命不成,才勉強出兵。行至中牟故城,屯兵不進。

  八月,武仙領兵至密縣東,遇速不臺部蒙古軍。武仙按兵眉山店。武仙與思烈聯(lián)絡,要思烈阻澗結營,等武仙兵到,合兵并進,說不然就要失敗。思烈急于去汴京,不聽武仙的建策,獨自領兵到鄭州西京水,遭到蒙古軍的襲擊,不戰(zhàn)而潰,思烈敗走。武仙退兵留山。赤盞合喜在中牟,聽說思烈軍敗,放棄輜重,當夜逃回汴京。官員們說:“赤盞合喜始則抗命不出,中則逗留不進,最后棄軍逃跑,損失軍資不可勝計,不斬之,無以謝天下”。哀宗罷赤盞合喜樞密使,免官為民。

  汴京城中缺糧,駐軍無糧餉。八月初,置局括粟,向城中居民強征糧米。括粟官對居民說:“如果一旦糧盡,拿你們的妻、子作軍食,你們還能吝惜嗎?”括粟十八日,八月二十八日改為“進獻”。九月,令上黨公張開等率步軍保護陳留通許間的糧道,停止貧民獻糧。前御史大夫完顏合周又建策說,京城括粟,還可得百余萬石。哀宗以合周權參知政事,再次括粟。合周下令每家自報存糧。年壯者每人只許存一石三斗,年幼者減半。各家自己把存糧寫在門口,如有隱匿,即按隱匿的升斗數(shù)治罪。城中三十六坊,都選嚴酷官吏主持,向居民括粟。有寡婦兩口人,交豆六斗,內(nèi)有蓬子三升,被括粟官吏發(fā)現(xiàn)捉去示眾。寡婦哭訴說:“我丈夫戰(zhàn)死,姑婆年老,不能奉養(yǎng),所以夾雜蓬秕自食,不是敢用來充軍儲。而且這三升,是在六斗之外多余的?!惫倮舨宦犓暝V,當眾把她杖死。京城居民為之戰(zhàn)栗。有存糧的也都趕快扔掉。有人報告給合周。合周說:“京師危急,是保存國家呢?還是保存百姓呢?”人們有話都不敢再說。從此家無余糧,只有束手待斃。餓死者甚多。哀宗只好拿出些太倉的糧米作粥救濟。汴京城內(nèi),至于人相食。兵士只好出城就食。

  汴京援絕糧盡,不待蒙古軍來攻,已難以繼續(xù)維持了。

   二、哀宗出逃 天興元年(一二三二年)六月,左丞李蹊與曹王自豪古軍還汴京。七月,蒙古使臣唐慶等來汴京,令哀宗去帝號稱臣,投降蒙古。金朝守城軍士憤而殺唐慶及從行人員。哀宗赦免軍士。蒙、金和議斷絕。速不臺蒙古軍散處河南各地,汴京仍處在蒙古軍進攻的威脅之中。

  朝廷上議論著棄汴出逃。十月間,哀宗以援兵不至、將帥缺人,又起用白撒為平章政事、權樞密使、右副元帥。十二月,起用白華為右司郎中。哀宗遣近侍向白華問計。白華獻計說:“現(xiàn)在耕種已廢,糧食將盡。四外援兵都不可指望。圣主可出就外兵,留皇兄荊王守純在汴京監(jiān)國,由他裁處。圣主既出,遣使告語蒙古,我外出不是收整軍馬,只因軍卒擅殺唐慶,和議斷絕,現(xiàn)在把京師交付荊王,我只求一二州養(yǎng)老。這樣,太后皇族可以保存,圣主也可以寬心了。”哀宗決意出逃。次日,又召白華說:“出巡之計已定。但到哪里去,群臣議論未定。有的說歸德四面皆水可以自保,有的說可沿西山入鄧。也有人說要入鄧,蒙古大將速不臺現(xiàn)在汝州,不如取陳、蔡路轉(zhuǎn)往鄧州。你以為如何?”白華又說:“歸德城雖堅,久而食盡,坐以待斃,決不可往。欲往鄧州,既然汝州有速不臺,斷不能往。今日的事勢,如同賭徒所謂的孤注。孤注只有背城之戰(zhàn)。為今之計,當直赴汝州,與之決一死戰(zhàn)。但汝州戰(zhàn)不如半途戰(zhàn),半途戰(zhàn)不如出城戰(zhàn)。如出京太遠,軍食日減,事情就難了。倘若我軍得戰(zhàn),存亡在此一舉。外可以激三軍之氣,內(nèi)可以慰都人之心。如只為逃避遷移之計,人心顧戀家業(yè),未必都肯從行。應當仔細考慮?!卑ё谠僬僦T相商議,仍有人主張去歸德,有人主張去鄧州。明日,哀宗又向守城軍士宣布,因京城食盡,打算外出。諸帥將佐一起奏報說:“圣主不可親出,只可命將,三軍欣然愿為國家效死”。哀宗又有些猶豫,打算命將守城。權參政完顏訛可等激烈反對留汴京。汴京民間已在盛傳皇帝要去歸德,坐視城中餓死。哀宗召集起復的老將丞相完顏賽不、訛出、合周等數(shù)人密議,決議出京。以完顏賽不為右丞相、樞密使兼左副元帥,白撒為平章政事、權樞密使兼右副元帥,訛出為右副元帥兼樞密副使、權參知政事,李蹊為兵部尚書、權尚書左丞,徒單百家為元帥左監(jiān)軍行總帥府事,高顯為東面元帥,完顏豬兒為南面元帥,劉益為西面元帥,婁室為北面元帥,各領兵五千,受總帥百家統(tǒng)轄,扈從哀宗出奔。

  哀宗把皇太后、皇后和諸妃留在汴京。以完顏奴申為參知政事兼樞密副使,完顏斜捻阿不為樞密副使兼知開封府、權參知政事,撒合為外城東面元帥,術甲咬住為南面元帥,崔立為西面元帥,孛術魯買奴為北面元帥,留守汴京。又命完顏合周留管宮內(nèi)事。

  十二月二十五日,哀宗與皇太后和后妃告別,自汴京出發(fā),采白華議,西往汝州。這天,陜州總帥完顏仲德經(jīng)秦、藍、商、鄧,提兵來援汴京。鞏昌元帥完顏忽斜虎從金昌入援,對哀宗說:京西三百里之間無井灶,不可往。哀宗又改變計劃,決策東行,經(jīng)陳留、杞縣,到達黃陵岡。

  完顏仲德留任尚書右丞,隨哀宗扈從。

  十二月三十日,哀宗和群臣在黃陵岡集議。白撒主張哀宗駐歸德,由白撒率河北降將取大名、東平,經(jīng)略河北。哀宗已采白撒議,蒲察官奴又奏報衛(wèi)州有糧,主張攻取衛(wèi)州。白撒說:“京師還不能守,得了衛(wèi)州有什么用?在臣看來,還是取東平之策為好?!卑ё诜艞墫|平之策,決計攻衛(wèi)州。天興二年(一二三三年)正月元旦,歸德總帥石盞女魯歡運來三百余船糧食助軍。哀宗即命乘糧船渡河北上取衛(wèi)州。哀宗隨從軍士渡河之間,突然北風大作,后面的兵士萬人還在南岸。蒙古兵趕到襲擊,元帥完顏豬兒戰(zhàn)死。都尉完顏訛論出投降蒙古。

  哀宗駐兵河北岸,留三千親衛(wèi)軍護從。正月初四日,仍命白撒督軍取衛(wèi)州。右丞完顏賽不領馬軍先行。元帥蒲察官奴、總帥徒單百家,及郡王范成進、王義深、上黨公張開、元帥劉益等領步兵自蒲城進發(fā)。大兵出發(fā)前,右丞相完顏仲德扣哀宗馬苦諫,說:“存亡在此一舉,衛(wèi)州決不可攻?!卑ё诓宦?,命白撒督軍進發(fā)。

  金兵自蒲城行軍,遷延八日才到衛(wèi)州城下。蒙古騎兵三千來襲,被蒲察官奴等擊退。金軍圍攻衛(wèi)州,缺少攻具,連攻三日,不能破。蒙古派大兵來援,至衛(wèi)州西南。金兵聞訊退師。蒙古兵跟在后面追擊,金兵大敗。白撒棄軍逃跑。劉益、張開都在逃跑途中被民家所殺。劉益一軍叛去。這時,哀宗在蒲城東三十里。白撒趕到,倉皇對哀宗說:“現(xiàn)在我軍已潰,蒙古兵近在堤外,請趕快去歸德?!卑ё谠谏钜顾母颐Τ舜油鶜w德,侍衛(wèi)都還不知道。次日,金朝敗軍得知哀宗逃走,相繼潰散。白撒收聚潰兵二萬到歸德,哀宗把攻衛(wèi)之敗,歸罪于白撒。白撒下獄七日,餓死。完顏賽不辭官致仕。完顏仲德受命行省徐州。蒲察官奴請再領兵北渡,被女魯歡阻止。

  汴京自哀宗出逃后,城內(nèi)暫時還平靜。衛(wèi)州敗報傳來,城中騷動。這時,速不臺蒙古軍又來攻。汴京內(nèi)外不通,糧價高漲。一升米賣銀二兩。百姓糧盡,餓死甚多,甚至自食妻子。衛(wèi)州軍敗,人們看到金朝將亡,更加不安。二十三日,汴京西面元帥崔立發(fā)動政變,殺完顏奴申、完顏斜捻阿不二相及其他留汴官員,投降蒙古。速不臺進兵汴京。四月,速不臺殺荊王守純、梁王從?。ㄔ蕽樱瑢⒑箦人突孛晒?。汴京陷落,金朝失國都,形勢更為嚴重了。

   三、歸德變亂,哀宗遷蔡 哀宗留駐歸德,二月,以知歸德府事石盞女魯歡為樞密副使、權參知政事。河北潰軍相繼來歸德。歸德軍多糧少。女魯歡請令潰軍去徐、宿、陳三州就食。三月,女魯歡又請將親衛(wèi)軍出城就食。哀宗勉強聽從,又告元帥蒲察官奴說:“女魯歡盡散衛(wèi)兵,你當小心?!睔w德城內(nèi),只有官奴統(tǒng)率的忠孝軍四百五十人,和馬用率領的七百人留在府中。馬用原是一個都尉,到歸德后升為統(tǒng)兵元帥。蒲察官奴與馬用不和。官奴統(tǒng)領的一支軍隊,四出剽掠,官奴不加禁止。左丞相李蹊等奏官奴將謀反。哀宗說:“官奴從微賤中起為大帥,何能負我而反。你們不要過慮?!卑ё谂鹿倥ⅠR用不和,因而成亂,令在尚書省設宴和解。馬用撤去守衛(wèi),官奴乘機攻馬用,馬用敗走被殺。官奴又亂殺軍民,劫持朝官,殺石盞女魯歡、李蹊等將相以下三百余人,軍民死者三千人。官奴入見哀宗,說:“女魯歡等謀反,我已經(jīng)殺了?!惫倥鴻嘣谖?,哀宗無法,只好承認官奴無罪,任他為樞密副使、權參知政事。

  蒲察官奴年少時曾被蒙古軍俘擄,往來河北。后自獄中逃歸金朝,編入忠孝軍萬戶。母親仍在蒙古軍中。哀宗令官奴以此為緣由向蒙古軍談和。蒙古忒木得放還官奴母,遣使者來招降。忠孝軍一百五十人聽說官奴要劫哀宗降蒙,紛紛圍住官奴的住宅,責問說:“你要獻出皇帝投降,我們都是蒙古軍不能赦的人,該到哪里去?”官奴恐懼,把母親交出作人質(zhì),說:“你們?nèi)缫虼藢ξ矣袘岩?,就把我母親殺掉,我絕不怨恨?!惫倥奂娛康奖辈輬?,說他不降蒙,不要再懷疑,并告諭軍士,計劃出兵襲擊蒙古軍營。

  哀宗到歸德后,蒙古諸軍逐漸會集到歸德附近。蒙古撒吉思卜華軍在歸德城北,臨城背水扎營。在忠孝軍廣大軍士的推動下,五月間,哀宗、官奴令軍中準備火槍戰(zhàn)具。官奴率忠孝軍四百五十人,自南門登船,由東而北,乘夜間至城北王家寺。哀宗到城北門觀戰(zhàn),如果劫營失敗,就乘船逃往徐州。四更時,兩軍接戰(zhàn)。金軍奮勇殺敵,腹背夾攻,用火槍襲擊。蒙古軍潰敗,溺水死三千五百余人。撒吉思卜華敗死,一軍覆沒。蒙古藁城元帥董俊也在作戰(zhàn)中敗死。金軍取得劫營的重大勝利。

  蒙兵敗退。哀宗真授官奴參知政事,兼左副元帥,又在暗地密謀殺官奴。官奴聲勢日盛。朝臣都不敢向哀宗奏事。哀宗慨嘆說:“自古無不亡之國,不死之主,但恨我不知用人,以致被此奴所囚?!蔽逶?,官奴領兵去亳州。哀宗與近待官設計,六月間把官奴召還,在官奴入見時,哀宗和近侍當場把他殺死。

  哀宗到歸德后,蒲察官奴曾建策遷往國安用(李全余部)占據(jù)的海州。哀宗不聽。蔡、息等州總帥烏古論鎬請哀宗去蔡州。官奴說蔡州不可守,宣告“敢言南遷者斬”。哀宗殺官奴后,決計遷往蔡州。

  正當哀宗準備自歸德南遷時,蒙古軍又攻陷了中京(洛陽)。中京在一二三二年三月,曾被蒙古軍攻破,留守撒合輦戰(zhàn)敗,投水自殺。蒙古兵退后,元帥右監(jiān)軍任守真重立府事。河中射糧軍子弟強伸,充官軍戍陜州,兵敗,逃來中京,任守真署為警巡使。任守真隨完顏思烈入援,死于鄭州。中京人推強伸領軍二千五百人拒守。蒙古兵再來攻戰(zhàn),強伸多次戰(zhàn)退敵兵,守住中京城。哀宗下詔褒獎,以強伸為中京留守、行元帥府事。十月間,完顏思烈自南山敗走后,領軍民十余萬人入洛,行省事。一二三三年三月,蒙古兵入汴京后,將留在汴京的思烈的兒子押到中京城下,脅迫思烈投降。思烈不理,命左右在城上射箭。思烈知崔立以汴京叛降蒙古,憂病而死。總帥烏林答胡土代行省事,強伸行總帥府事。五月,蒙古兵再來攻城,命降蒙的韓某隔河向強伸誘降。強伸說:“先生不是國家臣子么?不能勤王,還要誘我投降嗎?我本一軍卒,現(xiàn)在作到留守,只能誓死報國?!睆娚斐霰鴵敉嗣晒膨T兵。六月間,行省胡土棄中京南逃。部下開城西門投降。強伸見城不能守,自城東門突圍而出,轉(zhuǎn)戰(zhàn)到偃師,力盡被擒。蒙古兵把強伸強擁在馬上,說:“你能北面一屈膝,就饒你的命?!睆娚觳粡摹C晒疟鴱娖人虮?,強伸扭頭南向,被殺殉國。

  汴京、中京相繼陷落。六月十八日,哀宗自歸德出發(fā),二十六日進入蔡州。留元帥王璧守歸德。

   四、蒙、宋聯(lián)合滅金 哀宗逃到蔡州。蔡州地處淮水支脈汝水上,與宋朝接壤。蔡州無險可守,并且又面臨著宋朝的威脅。

  哀宗在歸德時,曾派白華到鄧州召援兵。鄧州節(jié)度使移剌瑗叛金降宋,白華也叛降宋朝。哀宗離歸德去蔡州,臨淄郡王王義深又在靈璧叛變,經(jīng)漣水入宋。哀宗到蔡州后,又召武仙領兵入援。移剌瑗降宋后,宋兵襲擊順陽武仙軍,被武仙擊敗。七月,武仙遷到淅川,謀取宋金州。軍隊缺糧,兵士都散去,潰不成軍。

  哀宗自歸德逃往蔡州時,從徐州把完顏仲德調(diào)來領省院事,主持軍政。隨后,又自徐州調(diào)回軍帥抹撚兀典,再次起用老將完顏賽不領行尚書省事于徐州。完顏仲德在蔡州親自整頓兵馬,自諸道征兵萬人,又命工修繕器甲,限一月完工,軍威稍振。九月,魯山元帥元志領兵千余來援蔡州,息州忠孝軍元帥蔡八兒、王山兒等也領兵到蔡州。完顏仲德整肅軍紀,賞罰嚴明,準備迎戰(zhàn)。哀宗入蔡州,以為可以茍安,又想修宮室、選室女,都被完顏仲德力諫阻止。

  完顏仲德早在入援汴京時,就曾主張哀宗西遷秦鞏。哀宗到蔡州,見守御困難。八月,以蠟書密諭秦州元帥粘葛完展,打算九月間出饒峰關會師,乘宋朝不備,攻取興元,向宋朝的四川擴地。但是,金哀宗沒有料到,這時的宋朝已和蒙古達成協(xié)議:聯(lián)合攻滅金朝,金亡后,河南地歸宋,河北歸蒙古。宋朝的大兵已經(jīng)向金朝出發(fā)了。

  八月,宋兵圍攻唐州。金唐州守將烏古論黑漢遣使求援。金哀宗命權參政烏林答胡土領忠孝軍百人,征西山招撫烏古論換住等軍赴援。宋兵乘金援軍一半入城時,出伏兵夾攻。換住戰(zhàn)死。胡土大敗,領三十騎逃回。烏古論黑漢在唐州城堅守。城中食盡,黑漢及軍士殺妻子作軍糧。部下開西門降宋。黑漢率眾巷戰(zhàn),殺傷宋軍無數(shù)。黑漢最后戰(zhàn)敗被俘,不屈,被殺。

   蒙、宋聯(lián)合滅金圖宋兵攻下唐州后,又進兵息州南。哀宗派抹撚兀典領兵救援。兀典派忠孝軍百余騎在中渡店襲擊宋軍。宋軍誤以為是蒙古軍來襲,潰散而去。金軍獲勝。

  哀宗見宋朝助蒙攻金,派皇族完顏阿虎帶去宋朝談和,說:“蒙古滅國四十,以及西夏,夏亡及于我,我亡必及于宋。唇亡齒寒,自然之理。若與我連和,所以為我也是為宋”。宋朝拒絕,不許和議。

  蒙古軍由塔察兒率領,宋軍由孟珙率領,分道向蔡州進攻。九月,蒙古兵到達蔡州城下。蔡州危急。哀宗在重九日拜天,對群臣說:“國家自開創(chuàng)以來,養(yǎng)你們一百多年。你們或因先世立功,或因功勞起用,都已很多年了。現(xiàn)在國家危急,和我同患難,可謂忠矣。蒙古兵將到,正是你們立功報國之秋,縱死王事,不失為忠孝之鬼”。說罷,哀宗向群臣賜酒。這時,蒙古兵數(shù)百騎已到城下。金兵踴躍請戰(zhàn)。哀宗分軍防守四面??値涁眯g魯婁室及完顏承麟守東面,烏古論鎬、元志守南面,烏林答胡土守西面,蔡八兒、王山兒、紇石烈柏壽等守北面,完顏斜烈守子城。次日,忠孝軍蔡八兒率百余騎潛出城門,渡汝水,向蒙古兵射擊。蒙古兵筑長壘,作久困計。

  十月,徐州守將郭恩與郭野驢等叛降蒙古。完顏賽不拒降,自殺。

  蔡州被圍。哀宗放城內(nèi)饑民老弱出城。又給饑民以船,到城壕采菱芡水草充饑。十一月,宋將孟珙率兩萬兵至蔡州,運糧三十萬石助蒙古軍需。宋、蒙會師。孟珙從俘虜處得知,蔡州城中糧盡,與蒙兵協(xié)力圍困,防止金兵突圍。宋兵攻南面。蒙古肖乃臺、史天澤部攻北面。東、西兩面也由蒙古兵包圍。蔡州城外有柴潭,潭外即汝水。柴潭筑樓,伏巨弩設防。十二月,宋兵決柴潭入汝水,用薪草填潭,從潭上行軍攻城。肖乃臺、史天澤自城北偷渡,與金軍血戰(zhàn)。十二月初九日,蒙古軍攻破蔡州外城。金外城守將宿州總帥高臘哥戰(zhàn)死。蒙古攻東城,總帥孛術魯婁室隨機備御。蒙軍攻南城,炮擊城樓。完顏仲德領兵救援,蒙古兵退。蒙古及宋軍四面來攻,完顏仲德難于四面援助,薦承麟權總帥,代婁室守東面。十九日,蒙軍攻破西城。完顏仲德先在城中筑柵浚壕,蒙兵不能前進。完顏仲德選三面精銳,晝夜抗御,蒙軍始終不能入城。都尉王愛實戰(zhàn)死。二十四日,哀宗率領兵士夜出東城逃跑,到城柵處,與蒙軍遇,被迫退回。

  蔡州被圍三月,城中糧盡。哀宗殺上廄馬五十匹、官馬一百五十匹賞給將士食用。城中居民用人畜骨和芹泥充饑。天興三年(一二三四年)正月元旦,蒙軍在城外會飲鼓吹。哀宗命近侍分守四城,各級官吏都出供軍役。初九日,蒙軍在西城鑿通五門,整軍入城。完顏仲德督軍巷戰(zhàn)。直到傍晚,蒙古兵暫退。哀宗見蔡州不守,說:“我為金紫十年、太子十年,人主十年,自知無大過惡,死而無恨。只恨祖宗傳國百年,至我而絕”。又說:“自古以來,沒有不亡之國。亡國之君往往被人囚執(zhí)成為俘虜,或在階庭受辱。我必不至于此。你們看著吧!”當夜傳帝位給東面元帥承麟,說:“你趫捷有將略,萬一能逃走,使國家不絕,是我的志愿?!贝稳粘?,承麟受詔即皇帝位。正在行禮,城南已樹起宋朝旗幟。諸將急忙趕出來作戰(zhàn)。宋軍攻下南城,烏古論鎬被俘。烏林答胡土戰(zhàn)死。蒙古塔察兒軍攻破西城。完顏仲德領精兵一千巷戰(zhàn)。自卯時堅持戰(zhàn)斗到巳時。哀宗見金朝將亡,在軒中自縊死。完顏仲德對諸將說:“皇帝已死,我還怎么作戰(zhàn)。我不能死于亂兵之手,要去投汝水殉國。諸君善自為計吧!”仲德投汝水自殺。諸將都說:“宰相能死,我們就不能嗎?”孛術魯婁室、元志、王山兒、紇石烈柏壽等及軍士五百余人都投河自殺。承麟被亂兵殺死,金亡。

  金朝亡后,各州先后降蒙,只有鞏州郭蝦■堅守孤城拒戰(zhàn)。會州人郭蝦■金宣宗時以善射應募從軍,與西夏作戰(zhàn),曾被西夏俘擄,誓死不降,乘隙逃回,受命為鞏州鈐轄。一二二三年,與鞏州元帥田瑞收復會州。哀宗即位,田瑞據(jù)鞏州叛,郭蝦■領兵擊田瑞。田瑞被弟濟殺死。郭蝦■以功為本路兵馬都總管、元帥左都監(jiān)。一二三三年初,哀宗策劃遷鞏昌,以粘葛完展為鞏昌行省。蔡州城破,完展率眾守城以待金朝繼立的皇帝。綏德州帥汪世顯約郭蝦■殺粘葛完展,郭蝦■嚴詞拒絕,說:“粘葛公奉詔為行省,誰敢不從。你要背叛國家,你自己去辦好了,何必找我!”汪世顯劫殺粘葛完展降蒙,又遣使者二十余人招郭蝦■投降,都被郭蝦■拒絕。郭蝦■力守孤城,近三年之久。一二三六年十月,蒙古大兵并力攻城。郭蝦■日與血戰(zhàn),力抗蒙軍,兵士死傷甚眾。郭蝦■見不能守。自行燒毀廬舍積聚,又自州廨積柴薪,把家人和將校妻女禁閉一室,準備自焚。城破,郭蝦■率兵士鏖戰(zhàn)。士卒弓盡矢絕者,即挺身入火中自焚。郭蝦■戰(zhàn)到最后,獨自走上大草堆,依門扉遮掩,發(fā)二三百箭射向蒙軍,箭無不中。箭矢發(fā)盡,把弓投入火中,自焚死。城中無一人投降。

  金朝的統(tǒng)治,在我國北方延續(xù)了一百二十年之久,最后滅亡了。女真族人民在和漢族人民長期相處中,交流了經(jīng)濟和文化。在元朝統(tǒng)治下,女真族逐漸與漢族融合,和各族人民一起,繼續(xù)展開了反抗元朝地主階級統(tǒng)治的斗爭。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