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五、奉天的內(nèi)訌

北洋軍閥史話 作者:丁中江著


  袁稱帝時,湖北和奉天都鬧出將帥不和的糾紛,現(xiàn)在追敘一下。原來湖北將軍是袁的干殿下段芝貴,可是會辦軍務(wù)的王占元不把小段放在眼中,要想迫小段離鄂;奉天將軍是張錫鑾,袁世凱的把兄,曾招安張作霖和馮德麟,袁把老把兄從直隸都督調(diào)為奉天都督,是因為張錫鑾對張作霖、馮德麟二人有恩,現(xiàn)在張是廿七師師長,馮是廿八師師長,都是奉天的實力派,派別人督奉,怕這兩位師長反對,派張錫鑾督奉,一方面張在關(guān)外時久,有威名,又與張、馮二將有舊,應(yīng)該是人地相宜。怎知時移勢易,天下沒有一成不變的,當張、馮兩人發(fā)覺這位老長官之來奉天,是因為靠他們二人為政治資本,他們對待老長官的態(tài)度就頗為冷淡。

  張錫鑾和段芝貴都受到部下悍將的白眼相加,他們都向袁哭訴,尤其是小段(當時人稱段芝貴為小段,以別于段祺瑞),一而再、再而三地向袁面泣,段芝貴的父親段有恒,在當年張作霖受撫時,是張的保人,所以袁認為讓張、段二人對調(diào),或許可以緩和一下,民國4年8月18日,袁發(fā)表命令,鄂、奉兩督對調(diào),張錫鑾奉到督鄂令時,曾題詩云:“二十年前一少尉,而今開府鄂王城?!庇钟辛魟e屬僚的詩:“一身去就等鴻毛,回首遼天夜月高,獨架風輪先馬卒,恐教別淚染征袍?!?br/>
  段芝貴來奉接事時,先赴張作霖司令部下榻,以示和張的交誼深厚。這時小段是袁的紅人,是北洋軍中擁護洪憲帝制的第一號人物,又是段祺瑞的本家和同鄉(xiāng),加上小段的父親又于張作霖有恩,因此張作霖遂不便拒絕小段上任,心里雖十二萬分不愿意,姑且把一股子怨氣按捺下去。

  在袁帝制自為密鑼緊鼓時,袁曾陸續(xù)調(diào)師長以上的軍人到北京面加撫慰,對于張作霖尤極盡籠絡(luò),張從北京回奉天時,曾通電勸進一點論毛澤東對形而上學片面性的通俗說法。與兩點,奉天表決國體時,他親帶軍隊,荷槍實彈監(jiān)視公民投票,造成清一色地贊成君主制的民意。

  袁世凱對部下封爵時,曾封張為二等子爵,照袁頒爵時的普遍習慣,中將階級的師長和鎮(zhèn)守使,都只授輕車都尉,張作霖以一個師長而獲二等子爵,就表示袁破格籠絡(luò)他。然而張自以為對洪憲帝制出過大力,竟不能封侯,遂大失所望,即日遞呈請假。當時所謂請假,便是辭職的先聲,辭職又是自由行動的初步。所以嚇得段上將軍親自踵門探疾,而張作霖卻閉門擋駕。袁想調(diào)虎離山,征求張做綏遠都統(tǒng),張當然是一口拒絕,他怎會離開他的老窠奉天呢。

  護國軍倒袁時,袁調(diào)兵南征,民國5年2月間,袁召張作霖入京商討南征問題,袁對張說了許多好話,許了許多好愿,勸張作霖帶兵赴湖南。袁以為張會討價還價,怎知大出袁的意料以外,張竟一口承允,拍胸愿為前鋒。袁覺得張究竟是綠林出身,有俠義之氣。

  張答應(yīng)出兵后,要解決出兵的技術(shù)問題,袁特別關(guān)照陸軍統(tǒng)率辦事處,對張的需要優(yōu)先解決,補充餉械矛盾,是事物變化的條件。兩者缺一不可。外因要通過內(nèi)因,盡量方便,怎知餉械到手后,他卻突然變了臉,他翻臉后可更厲害,因為他手上有段上將軍虧空公帑數(shù)百萬元的證據(jù),這都是奉天的血汗脂膏,他要代人民清算這筆賬。5年4月20日,小段微服潛赴北京哭訴,袁勸他委曲一點先回任所,再作計較。這時袁獲得密報,張作霖正命袁金鎧起草什么奉天保安會的章程,袁想到辛亥革命時,奉天也產(chǎn)生了一個保安會來和清廷脫離關(guān)系,組織保安會便是變相的獨立;袁這時候?qū)δ戏降谋ň謩菀呀?jīng)很傷腦筋,自然怕北方也出亂子,而腹背受敵,他知道已無時間拖延了,4月22日他發(fā)表命令,任命廿七師師長張作霖為盛京將軍,督理奉天軍務(wù)。任命廿八師師長馮德麟為軍務(wù)幫辦。這里先敘述一段張作霖和馮德麟的恩怨和舊事:

  馮德麟是奉天北鎮(zhèn)縣人,在家鄉(xiāng)因不堪酷吏和暴政的壓迫,一怒而落草。曾因反對帝俄而被俄人逮捕入獄,出獄后他又組織神出鬼沒的義勇軍,這時所謂義勇軍不是官軍,所以統(tǒng)稱為胡匪。

  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張錫鑾為東邊兵備道,新民府知府為曾子固,受奉天將軍增祺之命招撫胡匪,張作霖和馮德麟就是這時同時接受招撫的。馮在當胡匪時,與張作霖各率一支,互不相屬,馮部的實力并不弱于張部,受撫后兩人的軍職也一直是一樣,沒有高低。接著張作霖因功被授為前路巡防營統(tǒng)領(lǐng),馮德麟也同樣地被任為左路巡防營統(tǒng)領(lǐng)。

  到了宣統(tǒng)三年辛亥,奉天省咨議局議長吳景濂和張榕、藍天蔚等,在沈陽運籌革命,當時在沈陽左近只有中路巡防,還是一部分駐鐵嶺姚江學派即“陽明學派”。因創(chuàng)始人王守仁系浙江余姚人,,此外并沒有其他軍隊。新軍藍天蔚的一個混成協(xié)駐在沈陽城外北大營,他只要槍聲一響就可以占領(lǐng)沈陽??上н@大好的機會,他失掉了。當時的趙爾巽確實受到威脅,乃決定調(diào)后路巡防營吳俊升晉省入衛(wèi),以吳為行伍出身較為可靠。事情被張作霖派駐省城的張惠臨知道,當即通知張作霖,張以為這是良機,乃由洮南率馬步兵共九營,星夜趕到沈陽,洮南在遼源的北方,張于8月23日早過遼源,為吳俊升所悉,即迎張小留。張表示沈陽家中有事要回去料理,不能停留,迨張部已抵沈陽,吳才收到趙調(diào)吳的命令。張抵沈后即往晉見趙爾巽請罪,陳明擅自離防晉省,因事情危急,未能等待請準。趙以張既來省,迫于情勢,只好認可,當即阻吳不必來省。9月1日趙即召集新舊將領(lǐng)討論應(yīng)付時局大計的軍事會議。當時被邀的,新軍將領(lǐng)則有第二混成協(xié)、第三鎮(zhèn)、第二十鎮(zhèn)的統(tǒng)制、協(xié)統(tǒng)、各鎮(zhèn)參謀長。舊軍將領(lǐng)則為五路巡防統(tǒng)領(lǐng)。在正式會議之前,新舊軍將領(lǐng)均分別開預備會議,討論在會中所持的態(tài)度。新軍將領(lǐng)張紹曾、藍天蔚、盧永祥等,商議結(jié)果,主張東三省宣布獨立。舊軍將領(lǐng)由張作霖召集會議,決定一致?lián)碜o趙爾巽總督“保境安民”,暫持觀望態(tài)度的主張,并作對付新軍的部署。

  當日下午4時,正式宣布開會,趙爾巽首先起立說:“武漢叛亂,朝廷正派大軍進剿,不久即可敉平,東三省為皇上老家,我們必須擁護朝廷,不受叛亂影響,以固國本”。接著說:“現(xiàn)在我們東三省最好不動聲色,不表示態(tài)度,見機行事,武漢果然成功,我們再響應(yīng),那時少不得有我們的份,若是失敗了,那時我們并沒有表示,自然也沒有我們的事。這是我的意見,大家是否贊同,請發(fā)表意見?!壁w說完了,參加會議的將領(lǐng),面面相覷,沒有一個人發(fā)言。趙又說:“目前朝廷還沒有旨諭下來,我們的要務(wù)是保境安民四個字,抱定這個宗旨,無論是誰來,我們也堂堂正正拿得出去,地方百姓安居樂業(yè),就是我們的一大功勞?!鄙酝S终f:“我們今天應(yīng)當鄭重地表決一下,誰贊成我的意見,就請舉手?!?br/>
  當時張作霖一入會場,手中就拿著兩個圓狀類似炸彈的毛巾包。趙剛說完,張作霖首先舉手贊成,其他四路統(tǒng)領(lǐng),也隨著舉手??墒切萝娺@邊各鎮(zhèn)統(tǒng)制、協(xié)統(tǒng)、參謀長,依然默不作聲,動也不動。

  趙爾巽一看會場里的情形,覺得不好收場,于是又說:“諸位還都年輕,遇事總不免容易沖動,我比各位年長幾歲301號。主編馬克思。恩格斯和共產(chǎn)主義者同盟的主要成員參,什么事都經(jīng)過了,能聽我的話,大家不會吃虧的。有什么困難,各位盡管說出來?!睍鲞€是一片寂靜。

  正當局面尷尬的時機,張作霖起立發(fā)言:“總督勸告諸位保境安民,暫不表示態(tài)度,苦口婆心,可謂仁至義盡,大家如果不接受總督的好意,舉手贊成,我們今天在這屋子里的人,只有同歸于盡,誰也別想逃出”。說完坐下,雙手握著那個毛巾包。

  趙乘機又說:“各位聽我的準保沒有錯,也許我上了年紀,話沒有說清楚,大家沒聽明白,現(xiàn)在我再說一遍?!庇谑怯职焉厦娴脑?,重說一次。接著又付表決。

  這次新軍將領(lǐng)盧永祥首先舉手,大家也相繼隨著舉手贊成,趙爾巽欣喜地說:“這是全體通過了,大家總算給我一個老面子?!睍h即告結(jié)束。

  會議完了,藍天蔚將盧永祥的袖子抓住說:“你這個家伙,在外頭我們怎樣說的,說完了不算,到里面又舉手?!北R臉紅耳赤地反駁說:“老兄,有命才能革命,老張那兩顆炸彈,你難道沒看見?若是爆炸了,我們還能有命嗎?好漢不吃眼前虧,我是救了大家。而且我的手只舉到耳朵根,只算一半贊成,一半反對,你們不看清楚,糊里糊涂就隨著把手全舉起來,誰叫你們舉起來?怎能怪我呢!”

  新軍獨立的一波方平,民黨獨立的一波又起。奉天咨議局議長吳景濂,于9月22日用“保安會準備會議”名義,召集開會,擬于會中宣布獨立。當請趙爾巽出席,趙即和張作霖商討對策。張以地方軍首領(lǐng)身份也被邀出席,并秘密布置,分派某軍官應(yīng)付某議員。趙偕張于下午2時到咨議局,吳景濂即宣布開會,吳說:“我們?yōu)榱隧憫?yīng)武漢革命,應(yīng)即成立奉天國民保安會,推請總督為會長,宣言脫離清廷獨立?!闭f完了之后,就請總督在擬好的獨立宣言上蓋章。趙督聽罷,張皇地說:“你們?nèi)羰歉阕灾?,還可商量,獨立就是造反,那怎可以?請你們另選會長吧!我實在不敢當?!眳墙又f:“革命在推翻滿清,不能講條件,不能打折扣,為革命我吳景濂是不計生死的?!?br/>
  這時張作霖面對吳而坐,吳話說至此,張即抽出手槍向桌上一拍說:“我張作霖有人就有槍,有槍就有人,只要是對地方有利的事,我張某是天不怕地不怕的,今天我們一定得尊重總督的意見……”,吳景濂在張的話尚未說完,便嚇得從椅子上溜倒地下,一言不發(fā)。其他議員看到議長這樣頹喪,又發(fā)覺周圍所坐的便衣軍官懷中都帶有手槍,就贊成趙的意見,不發(fā)表獨立宣言,僅把黃龍旗降下,改升黃色旗。原來預定在旗上所寫“光復”兩字,也改為“奉天國民保安會”字樣,成為會旗。趙爾巽即在張護衛(wèi)之下,就了會長,并通電吉林、黑龍江兩省分別成立吉、黑“國民保安會”。這時東三省政權(quán)仍在趙爾巽手中,代表清廷行使統(tǒng)治。

  由于張有這一些天大的功勞,因此趙對張?zhí)貏e眷愛,以后凡是公文往來,趙在張和馮二人排名時,總是把張排在馮之上,加上張率部趕走了新軍以后,即駐軍沈陽,所以張作霖和馮德麟雖然在軍力上和軍職上是同等地位,可是政治上張卻已凌駕馮而上了。

  在馮德麟而言,他絕對不承認這個事實,他認為和張作霖的地位是平等的,無分高低。他又是個火辣辣的脾氣,所以在袁發(fā)表奉天軍事首長任命,張作霖為盛京將軍,督理奉天軍務(wù),而馮德麟成為低了一級的軍務(wù)幫辦后,馮便大為不滿。

  張作霖把握住時機,趕走了段芝貴,爭到了盛京將軍,就是奉天督軍了,怎知從他奉到將軍新命那一天起,他就苦惱萬分,原來和他同時發(fā)表新命的軍務(wù)幫辦、第廿八師師長馮德麟,認為自己和張一樣身價,驅(qū)逐小段時,馮也曾在防區(qū)廣寧呼應(yīng),如今只得一個空洞的軍務(wù)幫辦,大為不滿,因此賭氣不肯就職,張就將軍職時,馮也不肯去道賀。

  張大為掃興,他開始嘗到當年他的上司張錫鑾和段芝貴的苦果,要應(yīng)付桀驁不遜的部下,他命吳興權(quán)、馬龍?zhí)秲晌绘?zhèn)守使去見馮疏通,勸馮勉就幫辦職務(wù),馮知道吳和馬兩人是替張做說客,竟予擋駕。張不得已,只好親自踵門訪馮,低聲下氣地向馮說了許多患難弟兄有福同享的好言語。馮仍氣嘟嘟地提出了就職的條件,就是要另設(shè)軍務(wù)幫辦公署,其組織和軍務(wù)督辦公署一樣,要有骨有肉,設(shè)參謀長及四課,編制和經(jīng)費也要完全相同,具體地說馮要和張“地丑德齊”。

  張作霖沒了手腳,他雖然愿意讓步,卻不愿讓到這個地步。因此乃向中央請示,袁答復張說:“成立幫辦公署于體制不合,未便照準,但軍務(wù)幫辦辦公費準月支15萬元?!睆埳钌钆宸慕鉀Q辦法,便拿了這封電報和15萬元第一月辦公費去見馮,滿以為馮會同意,不料馮竟拒不接受,同時拍電給袁請求辭職,且不待袁的答復即率兵徑返原防廣寧。

  袁是個老奸,對張、馮互爭,私心竊喜,因他慣于嗾使部下互相牽制,不愿養(yǎng)成一個獨霸一方的地方人物,然而帝制失敗,他不愿奉天再鬧出糾紛,所以他便請他的老把兄張錫鑾,要他以老上司資格到奉天擔任調(diào)人,怎知“快馬張”竟一口拒絕,他說:“我老了,他們這些新貴是不會聽我話的?!?br/>
  馮態(tài)度益發(fā)強硬,頗有要向張攤牌之勢,張仍委曲求全,不愿真和馮翻臉,張派廿五旅的旅長孫占鰲攜帶禮品和現(xiàn)款30萬元,到馮的防地廣寧犒軍,委婉而恭敬地勸馮回省。5年5月20日,馮率馬、步、炮軍共五營,浩浩蕩蕩地開進省城,徑赴廿八師駐省辦事處休息。張作霖知道馮已來省,即親自赴馮的辦事處趨訪,極力表示好感,可是馮態(tài)度仍然那么傲慢,帶理不睬的。張回將軍府,馮也不去回拜,當晚張在將軍署備酒為馮接風,馮推說不舒服,拒不赴席,張只好移樽就教,把酒席抬到馮的辦事處,并召歌妓前來侑酒。馮踞坐首席,像個木頭人,一動也不動。

  馮這次來省,不是辭職,他拍電到中央,只說廿八師需擴充,請準招募七營兵,并指定北鎮(zhèn)縣為軍務(wù)幫辦公署所在地,公署開辦經(jīng)常費和增兵所需餉械,均請大總統(tǒng)令飭盛京將軍如數(shù)照撥。北鎮(zhèn)縣是馮的家鄉(xiāng),東北著名的醫(yī)巫關(guān)山就在縣境內(nèi)。馮并且下令給奉天財政廳指拔50萬元為編練飛行隊(即空軍)的經(jīng)費。他這趟只在沈陽住了一天,第二天即赴北鎮(zhèn)縣視察防務(wù)。

  張仍對馮用軟工,他雇了大批工匠修繕廿八師駐省辦公處,內(nèi)部裝修一新,特別是馮的辦公室和自己的完全一樣,然后派自己的參謀長楊宇霆赴北鎮(zhèn)恭迎馮幫辦來省就職。

  6月6日馮又帶了大批人馬來省,向張?zhí)岢隽巳齻€“起碼”條件:(一)幫辦的權(quán)限和盛京將軍完全相等。(二)全省用人行政彼此互相咨詢。(三)財政廳指撥20萬元為第廿八師添購飛機之用(原索50萬元)。

  張要求馮讓一點步,馮堅決不肯,張又低聲下氣去見馮,馮竟擋駕。張實在忍無可忍,乃電袁辭職,并請袁派張錫鑾克日來奉維持地方秩序。這時候正是袁“皇帝”歸天的時候,天旋地轉(zhuǎn),北京方面忙于大事,誰也來不及管他們閑事了。

  北京既然管不了奉天的事,馮乃向張?zhí)岢鲎詈笸海蕻斕齑饛?,張遂請吳俊升出面緩和,吳見馮時剛提到“將軍”二字,馮就破口大罵說:“他是什么東西?”吳向馮說了許多好話,賠了許多不是,馮乃提出三個最后也是最低的條件:(一)用人行政需征同意;(二)奉天軍政各費,不許超出預算,萬不得已時須協(xié)同辦理;(三)張作霖親率廿七師全體營長以上的軍官齊赴廿八師辦公處正式道歉。

  張了解馮的個性,他的討價不能還價,越還價討價越高。如要妥協(xié),只好馬上答應(yīng)馮的苛刻條件。6月11日張作霖堆著苦笑,率領(lǐng)他的高級軍官到廿八師辦事處向馮道歉,并且答應(yīng)了馮全部條件。這一趟倒讓馮平了氣,他也笑臉相迎,還邀請吳興權(quán)、馬龍?zhí)秲晌绘?zhèn)守使陪著張叉了幾圈麻將,大家打了一陣哈哈。

  張作霖內(nèi)心可氣得不得了,他深感這趟丟人丟得不小,過了幾天,上海的報紙把他向馮道歉這一幕和盤刊出,氣得他幾天都出不得門,下令捉拿訪員并且開始檢查郵電。

  張需要真的和馮合作,馮則是和張假合作。在這次表面和解后不久,他就在他的防區(qū)內(nèi)把張所委派的各縣警察局長,一概拘禁起來,要他們供出曾花了多少紅包買缺,他宣稱要向張算賬。這是過去張作霖采取這種手段對付段芝貴而迫段下臺的手段,馮現(xiàn)在就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接著,他又發(fā)出通電,率領(lǐng)全軍將士辭職,電云:“張督為人極英明,能實心整頓軍事。麟所部將士均屬下乘,宜即退避賢路?!蔽淙送娹o職,向例是以退為進的一種手法,馮這次率領(lǐng)全軍辭職,則是武人辭職中的一個創(chuàng)格。張實在受不了,乃鄭重問馮究竟目的何在?馮開出條件是要兼任省長,張到了最后關(guān)頭,自然不肯讓步,他堅決地拒絕了馮。

  段祺瑞當了有權(quán)有責的國務(wù)總理后,他看到關(guān)外兩虎相爭不下,乃電邀馮入京面商要政,這是調(diào)虎離山之計,馮當然不會中計,來一個相應(yīng)不理。奉天公法團吁請雙方和衷共濟,以大局為重,萬勿走向極端,張將軍答應(yīng)不訴諸武力,可是奉天全省空氣緊張,刁斗森嚴,夜無行人,局勢異常嚴重。

  民國6年2月28日,段內(nèi)閣請出了最崇高的調(diào)人,就是以前招安張、馮兩軍的奉天最高軍政首長趙爾巽,這位趙次帥搭乘三等火車到了奉天。此公于民國2年就任清史館總裁時,由濟南到天津,由天津到北京都是坐的三等火車,在北京城內(nèi)只坐人力車不坐汽車。

  趙抵奉天后,張作霖立即專程趨訪,第二天(6月1日)趙去探訪馮。由于他的聲望,吉林督軍孟恩遠,黑龍江督軍畢桂芳都派參謀長來謁趙,趙乃召集調(diào)解會議,可是終無所成。3月6日馮又回到廣寧根據(jù)地,調(diào)解事也告終止。

  張作霖和馮德麟的糾紛正愈演愈烈的時候,張的親信部下五十三旅旅長湯玉麟又和張鬧翻,這對張作霖來說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流年太不利了。

  張、湯感情破裂的導火線,是因為奉天警務(wù)處處長王永江與奉天軍界發(fā)生磨擦,而張?zhí)煌跛隆9饩w卅年(1904年)日俄戰(zhàn)爭時,王永江曾辦遼陽警察,頗為趙爾巽所賞識,欲畀予民政司職務(wù),卻被當時軍界首領(lǐng)張作霖所反對。等到張自己主持奉天軍政時,也像趙一樣器重王永江,賦予王警政大權(quán),讓他整頓全省警務(wù),湯玉麟等嫡系軍人對此深為不滿,有一次軍政大會上,湯等故意拒王參加以示凌辱,湯的軍隊經(jīng)常向警察尋隙而起沖突。事情傳到張耳中,張作霖一點也不護短,重懲滋事官兵,并召集湯等訓話,大加申斥,湯頗覺難堪。

  張、湯的不和,正是馮德麟的機會,乃極力從中挑撥。馮曾派廿八師五十五旅旅長張海鵬潛入廿七師內(nèi)部策動叛變。張作相乃邀廿七師部分高級軍官談話,要求大家以團體為重。廿七師官佐也認為對付王永江則可,反張作霖則不可,湯玉麟因此陷于孤立,乃率兩連兵逃去新民村。湯離去之后,張曾有一封非常懇切的信給湯,全函如下:

  “閣忱仁兄:十七年患難至交,臨別竟未一晤,弟心傷矣!我兄之心能毋傷乎?回憶在桑林子時,我兄、輔忱及弟等共廿四人,屢受洪輔臣、徐翰武等大股欺侮。金壽山勾結(jié)俄兵,乘夜襲擊,我等冒死沖出重圍,孫德山背負趙氏出險,投到老達房,家敘五大度優(yōu)容,推誠相處,稍得喘息。及投誠新民,弟任管帶,兄任左哨哨官。我兄生擒杜立山,首建奇功。弟因升前路巡防統(tǒng)領(lǐng),兄升馬二營管帶。后開赴洮南,剿辦‘蒙匪’六十三牙簽、陶什叨等,弟兩次被圍蒙古包內(nèi),兄均冒險沖到,弟感激涕零,兄勸慰說:‘不愿同生,但愿同死。’言猶在耳,永矢弗諼。辛亥之秋,奉趙將軍電回省,亂迫眉睫,人心慌恐,我兄率部于一夜之間,擒獲恒六、張榮等首要,脅從逃散,省垣轉(zhuǎn)危為安。弟因統(tǒng)領(lǐng)中路巡防,旋改編陸軍二十七師,弟任師長,兄升五十三旅旅長。及段將軍離任,弟承乏督軍兼省長。他人見我?guī)焾F結(jié)堅固,前途順利發(fā)展,十數(shù)年間,得長全省軍政,因羨生忌,因忌成仇,挑撥離間,多方破壞,事實俱在,不待覆案。人生最寶貴者,莫過于生命,昔當患難之時,誓同生死,偶以言語之差,視同陌路。我兄向重義氣,今乃不念前情,不思舊雨,決心離去,此弟深為不解,亦最為痛心者。況且父靈浮厝,大事未完,老母在堂,仍待奉養(yǎng),兄弟妻妾子孫等,食指日繁,開銷日增,兄不為自謀,也不為全家老小著想乎?共得之富貴,當共享受,耿耿此心,天日可表。今日不辭而行,挽留無術(shù),何時意轉(zhuǎn)心回,肯來聚首,富貴與共,決不食言,書不盡意,尚希諒察?!?br/>
  (注):函中人名注釋:一、金鼎臣后為二十七師所屬一團長,違法亂紀,被張斃獄中。二、趙氏為張之元配,參加徐州會議之奉天代表趙錫嘏,即其族人。三、張作相字輔忱,家敘五為張景惠。四、杜立山為綠林著名匪首,騷擾地方,張邀共飲燕,即于席上擒之。五、陶什叨等為蒙古匪首。六、張榮即張榕、革命黨人。七、“他人見我?guī)焾F堅固……多方破壞”一段,他人指馮德麟。

  張作霖不能執(zhí)筆,可是這封信卻是他口授,緬懷舊日交情和半生歷史,是一封真情流露的信。

  袁世凱死后,張作霖通款于段祺瑞,馮因為和張敵對,張走段路線,馮便擁黎元洪,并派參謀長白運昌赴北京控告張作霖,說他已失軍心,奉天禍變危在旦夕,要求黎總統(tǒng)速派員接替,并說段祺瑞袒護張云云。

  當時以督軍團盟主自居的張勛,正召開徐州會議,張作霖派副官長趙錫嘏代表參加,并將此事經(jīng)過,一再函告張勛。

  第一函說:

  “……無論如何,霖當靜候,萬一事出意外,飛蝗滿天,霖亦必有相當之對待,倘有借重我公鼎力之處,屆時當再電聞……”

  第二函將訴諸武力的態(tài)度,表示得更為露骨。函云:

  “紹帥鈞鑒:奉事辱承垂詢,仰見古誼殷拳,感激之忱,莫可名言。作霖與馮閣臣患難相交,十載以還,從無失德。今以細故,遽為此落井投石之舉,人心之險,可為三嘆,乃我方委曲求全,彼則相遇日甚。日前馮回北鎮(zhèn),湯旅長亦移駐新民,由表面言之,似亦稍事歸宿,惟證之近日種種情形,馮、湯實為結(jié)成一體,近經(jīng)密偵報告,竟派其私黨,招匪運械,為日不足,積慮處心,可以想見。現(xiàn)作霖已連電中央陳明辦法,若中央為息事寧人起見,將馮別為位置,湯可隨之俱去,作霖亦未便苛求。倘中央亦厭棄此輔,或一時難有位置,而彼輩復蓄意擾亂,不顧大局,則實逼處此,終當訴之武力。作霖無似,而宅心磊落,素為我公所知,至于彼此關(guān)系之深,夙承厚愛,更不待言。屆時既與彼輩干戈相見,實力一節(jié),敝處可以了之;幸假以聲威,遙為作勢,自足以寒其膽,而攝其魄,知公當有以許我也。詳情由趙中軍面陳。專此敬候勛安。”

  奉天張、馮之爭是袁死前后關(guān)外一件大事。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