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三十八:《晉書》

影響中國的100本書 作者:張秀平,王曉明主編


  "銓次舊文,裁成義類"

  在五代紀傳修成10年之后的貞觀二十年(646年),李世民決定重修晉史。他組織了一個人員眾多、人才濟濟的修史班子,從當年開始工作,經(jīng)過不到3年的時間,于貞觀二十二年(648年)修成了130卷的《晉書》。唐太宗親自為書中的《宣帝紀》、《武帝紀》和《陸機陸云傳》、《王羲之傳》寫了論贊,所以《晉書》舊題"唐太宗文皇帝御撰"。

  《晉書》是真正成于眾手的官修紀傳體正史,參加修撰的人員如果算上唐太宗,則有22人之多。這個寫作班子組織嚴密,分工明確。房玄齡等3位監(jiān)修負責全面領導,來濟等14位撰稿人分別撰寫各部分稿件,考證類例的令狐德棻等4人則負責全書的發(fā)凡起例和審正定稿工作,其實就是全書的主編。這樣的分工組織,保證了全書的順利修成,也為后世分工合作寫作史書樹立了一個樣板。

  兩晉南北朝期間,有多人撰寫過晉代歷史。唐太宗下詔修《晉書》之時,還有十八家晉史傳世,這十八家中有紀傳體八家、編年體十家。唐太宗認為這些史書有的繁雜寡要,有的空洞鄙陋,有的記載不全,都不能使人滿意,這是重修《晉書》的外在原因。借修晉史之機宣揚囊括華夷的大一統(tǒng)思想,為自己以至后來的統(tǒng)治者提供歷史經(jīng)驗教訓,則是更重要的思想動因。唐修《晉書》問世,十八家晉史全部亡佚,說明新書確有勝于舊作之處。

  《晉書》有帝紀10卷、志20卷、列傳70卷、載記30卷,記述西晉武帝太始元年(265年)到東晉恭帝元熙九年(420年)兩朝共156年的歷史。書中還追述晉的先世司馬懿等自漢末以來的事跡,旁及十六國的君主和名臣,包羅的范圍是很廣泛的。

  《晉書》體例比較完備,使它能容納較多的歷史內(nèi)容,而無煩雜紛亂之感?!稌x書》的帝紀按時間順序排列史事,交待歷史發(fā)展的基本線索,是全書的總綱。在帝紀中首先列宣、景、文三紀,追述晉武帝祖父司馬懿、伯父司馬師、父親司馬昭開創(chuàng)晉國基業(yè)的過程,使晉史的歷史淵源清晰明了,是很得史法的。書志部分記載典章制度,編排得類別清楚,敘事詳明,可以給人以較完備的歷史知識。列傳記載人物,編次以時代為序,以類別為輔,所立類傳或合傳眉目清楚,各類人員大都分配合理,使西晉近800歷史人物分門別類地展現(xiàn)在讀者面前,構成晉代歷史活動的圖卷。書中的載記專寫與晉對峙的十六國歷史,在史書寫法上是善于出新的。載記之體略同于《史記》中的世家,但世家記諸侯國歷史,反映的是先秦貴族社會國家緊密聯(lián)系的特點。載記的名目來自《東觀漢紀》,可《東觀漢紀》用載記記載平林、新市及公孫述的事跡,不過是作為列傳的補充。《晉書》采用世家之體而取載記之名,用高于列傳的規(guī)格完整記述了各族政權在中原割據(jù)興滅的始末,給各割據(jù)政權以適當?shù)臍v史地位,較好解決了中原皇朝與各族政權并載一史的難題,這一作法大得歷代史家贊賞。載記中對十六國政權只稱"僭偽",不辨華夷,體現(xiàn)了唐朝統(tǒng)治者華夷一體,天下一家的大一統(tǒng)思想,這更是我們今天閱讀《晉書》時要特別注意的。晉代史事錯綜復雜,比兩漢史都要難寫一些,《晉書》用四種體裁相互配合,較好解決了這一難題。

  《晉書》還有內(nèi)容充實,文字簡練的長處。晉代的社會矛盾尖銳復雜,有地主階級與農(nóng)民的矛盾,有胡、漢的民族矛盾,有儒、道、釋的矛盾,還有君臣矛盾、抗戰(zhàn)派與清談派的矛盾等等?!稌x書》中,提供了很多這些矛盾斗爭的情況及文獻材料。如孫恩、盧循、張昌、王如等傳,反映了當時的農(nóng)民起義情況;《江統(tǒng)傳》載《徙戎論》,《溫嶠傳》載《奏軍國要務七條》,提供了胡漢斗爭的材料;《郭璞傳》載《刑獄疏》,《李重傳》載《論九品中正制》,《傅玄傳》載興學校、勸農(nóng)功諸疏,提供了研究當時社會政治經(jīng)濟情況的材料;《裴頠傳》載《崇有論》,《阮瞻傳》載《無鬼論》等都是重要的思想文獻。此外如《束皙傳》記載《汲冢書》的發(fā)現(xiàn)經(jīng)過,《裴秀傳》記載《禹貢地域圖》的制圖六法,《衛(wèi)恒傳》記載論書法源流的《書勢》一篇,都是極珍貴的史料。唐修《晉書》距離晉亡已200多年,在記事上有條件改變以往史書誣罔不實的缺點。書中除因襲舊文外,很少有撰者曲意回護的內(nèi)容。書中在很多紀傳中揭露了統(tǒng)治階級貪婪、腐朽、驕奢淫逸的本性和殘害民眾的罪行,具有鑒戒意味?!稌x書》作者,多是文學大家,因而《晉書》敘事往往能做到簡明扼要,有時還有生動、精彩之筆。書中的載記寫得疏密相間,首尾照應,頗有些章法。如《苻堅》兩卷繪聲繪色,頗見功力。列傳中也往往能表達出歷史人物的情態(tài),讀起來有點味道。

  《晉書》的十志有:《天文志》、《地理志》、《律歷志》、《禮志》、《樂志》、《職官志》、《輿服志》、《食貨志》、《五行志》、《刑法志》。從名目上看與《五代史志》大同小異,相差的只是加上了《輿服志》而去掉了《經(jīng)籍志》。因為《隋志》與《晉志》多出于相同作者之手,修撰時間又很接近,所以在內(nèi)容上有一些重復的地方。但《晉書》十志上承兩漢、下啟南北朝,還是具有相當高的價值的。它的類目比較齊全,反映的社會典章制度內(nèi)容比較全面。《食貨志》和《刑法志》敘事包羅東漢,可補《后漢書》之不足。《地理志》對研究魏晉之際行政區(qū)劃變更,州縣制的變遷,都很有作用?!稌x書》十志,多出于學有所長的專家之手,內(nèi)容比較精當?!短煳闹尽贰ⅰ堵蓺v志》、《五行志》為著名科學家李淳風所修,一直為世所稱,其中《天文》、《律歷》二志尤為精審?!短煳闹尽酚涊d了漢魏以來天文學的三大流派;蓋天說、宣夜說和渾天說,并對渾天說作了肯定;《律歷志》記載魏晉時期幾種歷法,保存了科技史的重要材料,具有重要價值。

  《晉書》的缺點主要有三條:

  其一是宣揚了君權神授的神學思想和封建綱常倫理觀念。書中對晉朝的開國,作了神意論證,大談興亡有運,不可以力爭等陳詞濫調(diào)。書中又大講孝親尊君等封建倫理,詳述王祥臥冰得鯉等等孝親的事跡。天命有常與孝親忠君相配合,為封建統(tǒng)治者服務的意圖是明顯的。

  其二是成于眾手,疏漏龜踔ι醵??!督欏吩謖庖壞閔希恢筆艿郊テ潰迦?張熷在《讀史舉正》中,揭出《晉書》謬誤多達450余條,可見問題的嚴重。

  其三是對瑣事異聞表現(xiàn)出濃厚的興趣。書中采摭了大量鬼神妖異、因果報應等荒誕迷信的材料;也記載了很多無關大體的瑣碎小事,如記述苻朗如何善于識味,衛(wèi)玠如何美儀容等?!杜f唐書。房玄齡傳》中說這部書"好采詭謬碎事以廣異聞",是一針見血的。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