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歷史

曹植七步賦詩,詩從何來?

為什么會有不同版本的《七步詩》?兩者之間存在何種關聯(lián)?到底該以哪一種為準?最后或許還將面對這樣的質問:七步賦詩的故事究竟是否真實可信?

2017-05-12

澎湃新聞

武俠小說里的"金葉子"其實長這樣……

金庸終于寫對了,金葉子其實并不是葉子形狀的,而是書頁狀。在南宋時期由于對外貿易頻繁,“金葉子”或者又叫“葉子金”使用頻繁,在杭州有專業(yè)制作金葉子的“金紙鋪”。發(fā)揮了貨幣…

2017-05-12

澎湃新聞

寧古塔有多可怕,為何滿清官員都怕的要死?

寧古塔地處我國東北邊地,氣候惡劣,人煙荒蕪,除了寧古塔附近有些人,其他地方連個人影子都沒有,到處都是森林、沼澤和野獸,就是讓你跑都跑不了。

2017-04-29

本站

三國有普通話嗎?諸葛亮舌戰(zhàn)群儒用的是什么方言?

諸葛亮是瑯琊郡人,也就是今天的山東臨沂人。諸葛亮8歲的時候,隨叔叔到豫章郡任職,到了湖北一帶。諸葛亮在湖北長大成人,并娶妻生子。

2017-04-18

老僧奇譚

關漢卿、白樸、王實甫、馬致遠:元曲名家遺跡何處尋

關漢卿是元代四大戲曲家中名氣最響的一個,僅憑《竇娥冤》一劇,就足以不朽。然而這位偉大人物的生平至今還是一筆糊涂賬,關漢卿的生卒年,也同樣是一筆糊涂賬,為此近代學者做出了…

2017-04-15

澎湃新聞

寒食伴清明:跨越2600年的堅守

寒食與清明如影隨形。直到今天,二者之間的關系仍然剪不斷理還亂。究竟孰先孰后,孰輕孰重,誰繼承了誰,誰又融合了誰,總也說不清道不明。

2017-04-05

光明網(wǎng)

古人寫書多顧慮

吳佑十二歲時,住在爸爸的官署里。吳恢是個喜歡讀書的官吏,讀了很多書,不滿足,就想寫一本。吳佑勸老爸別寫。

2017-04-05

深圳商報

魏晉風度倡導了怎樣的社會風尚

南朝齊武帝寵信出身寒微的紀僧真,紀僧真想要獲得士大夫的身份,齊武帝說此事自己說了不算,讓紀僧真去拜見當時的士族領袖。

2017-03-29

解放日報

古人為何愛用“齋”來命名書房?

“齋,戒潔也?!毖韵轮馐?,齋乃清心潔凈之處,包含著恭敬、寡欲,而這正是古人讀書時所追求和要達到的最高之境界——清靜雅致,避塵絕俗,一心向學,飽讀詩書,修身養(yǎng)性。

2017-03-18

北京晚報

先秦文學中的“風、雨”

風、雨是最常見的自然現(xiàn)象,也是中國詩歌中最經(jīng)常運用的意象,二字常常并稱。風雨從普通自然現(xiàn)象,逐漸進入人們的審美視野,到成為經(jīng)典文學意象,有一個漫長而又充滿變化的過程。

2017-03-18

北京晚報

《錦繡萬花谷》:宋代的百科全書

相對于北宋初年編纂的《太平御覽》《冊府元龜》等主要為宮廷皇室、士大夫使用的大類書,《錦繡萬花谷》更多的是給平民百姓提供閱讀參考,體現(xiàn)了“市井文化”的需要,因而在后世多次…

2017-03-12

光明日報

古代才子與“詩詞大會”

可是在每次的鄉(xiāng)試中,李克敬卻都是名落孫山,榜上無名??婆e屢試屢敗,李克敬極為沮喪,為生活所迫,李克敬先后在嶧縣和附近州縣以教書為生。

2017-03-12

北京晚報

如何在宋朝科舉中作弊?

宋朝的科舉制度漸趨成熟,而且科舉取士的數(shù)量和規(guī)模遠超前代,故作弊手段也隨著科考的發(fā)展而發(fā)展。

2017-03-09

澎湃新聞

令男人自愧弗如?歷史上的女書家

女性書家,史籍可考者,第一位是西漢楚王的一位侍者,名喚馮嫽。但《漢書西域傳》只說她“能史書”。這到底是不是寫書法,似乎還難以確定,可是馬宗霍《書林藻鑒》已逕行將之歸入書…

2017-03-09

中國文化報

雍正帝為何逾越禮制為弟弟建造了清朝最大的王爺園寢

營建墓葬對于古人意義重大,自是題中應有之義。但以雍正帝之日理萬機,對怡賢親王園寢的營建如此重視,如此苦心孤詣,百般周章,又確乎別有因由。

2017-01-10

澎湃新聞

熱門文章排行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