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伊拉克作家艾哈邁德·薩達維的小說《弗蘭肯斯坦在巴格達》曾入圍今年國際布克獎短名單,該小說在全世界范圍的出版也讓外界窺見長期陷入動亂的伊拉克人日常生活,小說中文版日前由中信大方出版。
1
當我的朋友們得知我的《弗蘭肯斯坦在巴格達》被譯成中文時,他們難掩驚喜之情。因為中國總是給人以一些固有的印象,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人口眾多,是擁有十幾億人的大國。
我的朋友把手放在我的肩膀上,像收到了中國出版社的來信似的對我說:放心吧,你的小說一定會大賣一百萬冊的!
對我而言,中文版小說出版固然可喜,但更令我高興的是與中國建立的一種聯(lián)系。去年,有一個北京外國語大學的中國學生以我的阿拉伯語小說《弗蘭肯斯坦在巴格達》作為研究課題,獲得了碩士學位,他現(xiàn)在正攻讀博士學位,研究的課題是我的多部小說。
我的一些中國朋友讀了英文版的小說,他們很喜歡。其中有一位在倫敦曼徹斯特大學工作的中國文學教師,她的英語和阿拉伯語都很流利。今年我訪問這所大學并出席曼布克獎頒獎儀式期間,她將我隆重介紹給了她的學生們。
很可惜,上個月我因一些客觀原因未能赴上海出席書展。我十分熱切地想看看這座現(xiàn)代化城市,近距離地了解那里的生活和文化。
巴格達的咖啡館
2
這些日子以來,巴格達的生活與我小說《弗蘭肯斯坦在巴格達》中所描寫的生活截然不同。條件改善了,但問題仍然存在。內戰(zhàn)與平民在街頭被襲讓人回想起2005-2007年間宗派暴力沖突的歲月。
所有民眾都強烈渴望生活回歸正常。如今,許多咖啡館和商貿中心都開張了,人們流連在河岸邊的餐館、咖啡館,吃飯、購物,消磨時光直至深夜。
這里也有隱秘的夜生活,有酒吧、舞廳一直營業(yè)至天明。
我個人沒興趣去這些場所,但我常在巴格達市中心的文化咖啡館會見我的朋友們,其中包括市中心凱拉德區(qū)的咖啡館“咖啡和書”。
我大部分時間通常是在家中的書房進行文學創(chuàng)作,但也要出門到幾個古老的街區(qū)轉轉,尋求我小說的靈感和書中人物的影子。
巴格達是座古老的城市,擁有許多不同的生活層面。她是故事的寶庫。這也許就是即使在她最艱難的歲月,我也未曾離開她的原因。
艾哈邁德·薩達維和他的孩子
3
我嘗試在我所有的作品中展現(xiàn)巴格達的面貌。一些中國讀者也已經在《弗蘭肯斯坦在巴格達》一書中注意到了這點。我很高興不同語言的讀者有時會告訴我,他們通過我的小說看到了巴格達,而且他們看到了一個比媒體展現(xiàn)的更熱情、更深刻、更厚重的巴格達。
在我的下一本小說《粉筆之門》以及我的新書《夢中的赤裸面孔》中,我都將會努力展現(xiàn)巴格達。《夢中的裸臉》一書是由十個長篇故事組成的合集,每個故事都來自巴格達的一個街區(qū)。
我正以萬分渴望之心等待最新的一本書從貝魯特運抵巴格達。屆時,伊拉克出版商和我的朋友們將在巴格達舉辦大型簽售會,以慶祝新書出版。
艾哈邁德·薩達維在巴格達的穆太奈比大街開了一個書店。
4
我的生活很簡單,沒有什么要求。我有四個孩子:一個女兒,三個兒子。我在報社做兼職。我總是不喜歡在機構工作,因為那會受到限制,我只想有更多時間寫作。
我參加了很多活動,最近在巴格達的穆太奈比大街開了一個書店。穆太奈比大街被認為是全伊拉克的書籍交易所。
兩周前,我結束了寫作培訓班的教學工作,36名學生參加了這個培訓班。這個經歷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別是學生們告訴我他們通過培訓班學到了很多。
我也參加一些民間活動,有時也會寫一些涉及公共事務,政治、文化事務的文章。我不能說我的未來已經無憂無慮,但我盡可能地專注于工作,并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繼續(xù)我的寫作,因為寫作就是我的全部。我并沒有想過要通過寫作獲得名利,我只是喜歡寫作本身。
我有很多想法,有時也苦于沒有時間完成全部創(chuàng)作。但誰又能實現(xiàn)所有夢想呢?
至少我在努力去實現(xiàn)夢想,這本身就不是一件平凡、容易的事情。《弗蘭肯斯坦在巴格達》已經被譯成了29種語言,這是我做夢都沒有想到過的。
穆太奈比大街被認為是全伊拉克的書籍交易所。
本文原題《巴格達生活和小說的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