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人物

沈曾植瑣談

沈曾植(1850–1922),字子培,號乙庵,晚號寐叟,他還有東軒、海日樓等許多別署。

2022-12-10

澎湃新聞

維勒貝克的當代“局外人”:作家的浪漫主義或現(xiàn)實主義

米歇爾維勒貝克被認為是當今法國文壇最重要的作家之一,2010年憑《地圖與疆域》獲得龔古爾獎。作為詩人、散文家、小說家,他的代表作包括《基本粒子》和《血清素》等。

2022-12-10

澎湃新聞

專訪閻真:貼地而行,寫出生活的痛感

21年前,作家閻真的長篇小說《滄浪之水》出版,創(chuàng)造了百萬的銷量。21年后,他推出了長篇新作《如何是好》,同樣關注年輕人的生存之苦。

2022-12-08

澎湃新聞

盧西安·弗洛伊德誕辰100周年:他重新定義了肖像畫

2011年7月20日,被著名藝術評論家羅伯特休斯(Robert Hughes)稱為“最偉大在世現(xiàn)實主義畫家”的盧西安弗洛伊德(Lucian Freud)在倫敦逝世,享年88歲。

2022-12-08

澎湃新聞

紀念建筑史學家郭黛姮:圓明園是她生命的一部分

年末歲尾,北京出現(xiàn)了入冬以來的寒潮天氣。這場據(jù)說是1987年以來最強的寒潮,讓冷空氣凝結成細碎的冰晶,裹挾進呼嘯的北風,拍在臉上有生疼的感覺。

2022-12-08

澎湃新聞

專訪周婉京:在“閣樓”里,和我的虛構世界博弈

2020年到2022年,周婉京寫了一些短篇故事,攢成了如今出版的這部小說集《取出瘋石》。

2022-12-06

澎湃新聞

哈佛吳宓的朋友圈

一百年前的1918年9月11日的下午,正是美國東北部的歷史文化名城波士頓最美的秋天,一個來自中國的青年吳宓悄然抵達劍橋,開始了其在哈佛大學為期四年的留學生活。

2022-12-05

她“復活”了無數(shù)古建筑,古建學者郭黛姮辭世

我國著名建筑學家、建筑教育家,清華大學建筑學院教授郭黛姮先生因病醫(yī)治無效,于2022年12月02日18:55時在北京逝世,享年86歲。

2022-12-03

澎湃新聞

專訪笛安:我早就接納了此刻的自己

31歲那年,笛安成為了媽媽。她一直想寫一部有關一個學齡前小朋友的小說。這個小說曾開了個頭,后來被各種事情耽擱在那里。

2022-12-03

澎湃新聞

專訪葉彌:回歸常識就是回歸快樂之境

葉彌是中國當代小說家中極具辨識度的一位,代表作有長篇小說《美哉少年》《風流圖卷》,中篇小說《成長如蛻》,2014年曾以短篇小說《香爐山》獲第六屆魯迅文學獎。

2022-12-03

澎湃新聞

專訪詩人周偉馳:詩是一種復寫

周偉馳,1969年生于湖南常德,1983年隨父母遷居廣東肇慶,先后在中山大學和北京大學求學,現(xiàn)為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員。

2022-12-01

澎湃新聞

沈從文誕辰120周年:埋首文物的后半生,影響不亞于作家沈從文

沈從文是一代文學巨匠,曾兩度提名諾貝爾文學獎,在海內(nèi)外享有盛譽。而在《邊城》《長河》等文學代表作之外,沈從文先生晚年出版的專著《中國古代服飾研究》同樣為人矚目,對中國的…

2022-11-30

澎湃新聞

沈尹默生平回顧展,呈現(xiàn)各時期的書法和文獻

影響最大的《紅樓夢》版本莫過于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紅樓夢》,1965年,時任人民文學出版社主編的盧永福在思考誰為這部史詩般巨作題寫時,最終敲定了既是書法家又是紅學愛好者的…

2022-11-27

澎湃新聞

懷念王太慶先生

王太慶先生(1922-1999),哲學教授,專精西方古典哲學。

2022-11-26

澎湃新聞

永夜月同孤——吳小如先生百年誕辰的“通人”之思

百年歌自苦日居月諸,春秋代序,今年是先師吳小如先生的百歲誕辰。于情于理,都不能不作一文,以抒緬懷之忱。

2022-11-25

澎湃新聞

熱門文章排行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