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文化

武術大師梁長興走紅TikTok,短視頻如何傳播中國文化?

以水管為劍,來一段花式耍劍;用拖把當棍,表演一段鏗鏘棍法;就連節(jié)日彩燈也能即興來一段“九節(jié)鞭”表演?;▓@、客廳、走廊……幾乎每個地方都能成為展現功夫拳腳的場所。

2021-05-13

澎湃新聞

故宮文物活化利用喜與憂:增強文化傳播,數字化展示仍顯滯后

故宮博物院近年來在文物保護與利用、數字化建設、文創(chuàng)產品開發(fā)等方面不斷探索和嘗試,走在全國各大博物館的前列。

2021-05-12

中國人是從什么時候開始慶祝護士節(jié)的?

5月12日是現代護理學創(chuàng)始人弗洛倫斯南丁格爾(Florence Nightingale)的誕辰紀念日。南丁格爾對人類的貢獻不僅在于提升了醫(yī)院和戰(zhàn)地的護理水準與效率

2021-05-12

澎湃新聞

景德鎮(zhèn)御窯博物館將開放,貫穿明清御窯六百年

歷時4年之久建設的景德鎮(zhèn)御窯博物館將在“5.18”國際博物館日試開館。

2021-05-11

澎湃新聞

“魯迅的藝術世界”:呈現文學家之外的多面魯迅

魯迅是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之一,其作品《阿Q正傳》、《少年閏土》、《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狂人日記》、《孔乙己》、《故鄉(xiāng)》等被我們廣泛熟知。

2021-05-11

澎湃新聞

漢代神獸:外來牛怎么成了漢代的本土神?

牛是一種充滿矛盾性的動物,它既能負重隱忍,富有為中華民族所欣賞的吃苦耐勞特質,成為勤勞品德的象征;又是雄健烈性的,在某些時刻會展現出毛發(fā)賁張、氣勢沖天的美感。

2021-05-10

澎湃新聞

“爺爺消失七年”背后:用真實鏡頭,關愛阿爾茨海默癥患者

鏡頭前,孫女正嘗試用動畫片和老玩具復原有爺爺陪伴的童年記憶——她找來曾經的海綿寶寶、跳跳蛙、月亮球,試圖打動面前的老人。

2021-05-10

澎湃新聞

蘇博西館首度詳解:十棟建筑,首展古羅馬,再現元代江南

作為長三角地區(qū)的重要文化地標,蘇州博物館及建設中的蘇博西館一直備受關注。

2021-05-10

澎湃新聞

文學作品中令你印象深刻的母親形象

每年五月的第二個星期日是感謝母親的節(jié)日。母親給予我們生命,哺育我們成長,是我們的至親至椒鹽貓貓頭:在我

2021-05-09

澎湃新聞

“博物館,再見!”/“你好!博物館”

全新時代悄然而至,博物館人眺望未來。2021年4月10日,上海龍美術館西岸館舉辦了一場線上線下結合,國內國外聯(lián)動,著眼于博物館的現在和未來的論壇活動——“走向開放博物館”論壇…

2021-05-08

澎湃新聞

游記與序——六朝山水游記的發(fā)端

按鮑文(《登大雷岸與妹書》)第一,即標為宋文(劉宋:420-479)第一,亦無不可也?!X鐘書《管錐編》作者對山水描述和旅行記敘的興趣也體現在六朝時期其他類型的文學中,這就是…

2021-05-08

敦煌藏經洞之謎發(fā)覆

敦煌莫高窟藏經洞文獻是中國近代學術史上最重要的發(fā)現之一。但藏經洞封閉的原因和藏經洞文獻的性質,一直是一個未解之謎。

2021-05-08

澎湃新聞

古詩中的大境界和大情懷

“登高壯觀天地間,大江茫茫去不還。黃云萬里動風色,白波九道流雪山?!崩畎自?0歲游廬山時,寫下名篇《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

2021-05-07

澎湃新聞

《萬里走單騎》收官:如何讓世界遺產“活起來”?

由中國文物學會與浙江衛(wèi)視共同發(fā)起的《萬里走單騎——遺產里的中國》從去年6月正式立項,到2021年4月收官,這檔關注世界遺產的文化類戶外真人秀以五個月的時間走訪、近七個月的時間…

2021-05-07

澎湃新聞

“底層互害”英文怎么說?

在美國的種族沖突中,有色人種中據傳有一個“底層互害”的陷阱。例如在種族之間,美國非裔和華人有時候并不能團結一致。新冠疫情后,亞裔屢屢遭到攻擊,攻擊者不乏非裔。

2021-05-06

澎湃新聞

熱門文章排行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