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親筆簽名的英文版《毛澤東語錄》、“墨海書館”印刷的第一版中文《新約全書》、18世紀天主教修士為乾隆定制的《平定西域戰(zhàn)圖》……它們都出現(xiàn)在香港古書博覽會上。
2016-11-21
澎湃新聞“中國李莊杯”第十三屆十月文學獎,日前在四川宜賓李莊頒獎。葉辛的《古今海龍囤》等15部(篇)《十月》雜志本年度刊發(fā)的作品分獲長篇小說、中篇小說等6類獎項。
2016-11-15
騰訊文化“文學其實不能拯救世界,它唯一能夠做到的就是呼喚和拯救人的靈魂。華文文學本身不是文學的新內(nèi)容。還是要通過作品來關注人類的困境,關注人性的問題?!?/p>
2016-11-15
澎湃新聞一個甲子形成的品牌究竟有多大?在中國高校學習文史哲的學生,在寫論文引用文獻時,如果有上海古籍出版社或中華點校本不用,而用了其他版本的,幾乎是一定會被老師罵。
2016-11-07
澎湃新聞近些年來,“同人文”創(chuàng)作逐漸興起,業(yè)內(nèi)對著作權相關問題的討論越來越多。如果此次判定江南侵犯著作權,可能會影響到此類作品的出版。
2016-10-27
中國新聞網(wǎng)“藝術+”是這次書展最大的亮點,直播也是熱詞,自助出版的崛起亦頗受關注。此外,最出人意料的大概是Cosplay的年輕人滿場飛,他們在這里舉行德國冠軍賽。
2016-10-27
澎湃新聞他至少能夠在我們在狹窄的肉體生活的同時讓思想生活得更廣闊一些。同時他會讓很多人有強烈地想打開那道門的欲望,而這些人中間肯定會有人把欲望付諸行動。
2016-10-24
澎湃新聞迪倫尋找著民謠人物并嘗試著各種俄亥俄民歌手的混合。他那善于模仿的耳朵派上了用場,特別是對口語表達、方言、不同地域的表述方式——就像這些音調(diào)可以喚起那些使用它們的人。
2016-10-17
澎湃新聞日本著名文藝評論家高橋敏夫稱,鮑勃迪倫能獲得諾獎,與其早期創(chuàng)作的題材緊密相連。相比之下,“村上春樹的藝術世界,與鮑勃迪倫是完全相反的”。
2016-10-17
騰訊文化很多諾獎得主引起爭議,爭議點并非在有沒有資格,而是為什么在這一年得獎。從成就上講,很多人都足以獲獎,但為什么在某些特殊年份把獎給了他/她,獲獎者的國籍、語種又如何影響了…
2016-10-09
文化觀察4月23日“世界讀書日”之際,“中華優(yōu)秀科普圖書榜”2024年度榜單在京揭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