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新聞資訊書摘

告別線性歷史觀:信任型君臣關系與漢朝統(tǒng)治

信—任型君臣關系及其最高狀態(tài)“君寵”吸引了無數(shù)臣民——不分男女——競折腰。

本文摘自《寵:信-任型君臣關系與西漢歷史的展開》,侯旭東 著,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018年1月版

冗長的分析終于走到終點。借助“關系過程”及“關系的關系”兩副透鏡,圍繞信—任型君臣關系以及上下關系,重新打量西漢歷史,挖掘出許多看似無關的現(xiàn)象與人物背后的關聯(lián)。

信—任型君臣關系及其最高狀態(tài)“君寵”吸引了無數(shù)臣民——不分男女——競折腰。圍繞這一關系的建立、維持與終結、重建的反復循環(huán)過程,伴隨西漢一朝兩百年,為追求、爭奪、占據(jù)與保持其中的位置,激蕩出那個時代人們最為能動的力量:從媚道到甘為宦者,從上言到傾軋,一幕幕柔情似水或你死我活的人間悲喜劇穿插上演,亦成為儒生與皇帝反復口舌之爭的焦點之一。同時,其他官府中,類似的劇目亦在反復交錯出演,后者更只是史家不經(jīng)意間才會記上寥寥幾筆,得以窺見一斑。后一類劇目既相互獨立又與圍繞皇帝的大劇相銜接。所有劇目并非疾風驟雨的短暫運動,而是低沉持久的活動,融入緩慢單調的日常生活,彌散在事務過程中,偶露崢嶸。數(shù)角突巖不過是幾方力量角逐的結果,史家作為事件筆錄在案,這些并非孤立的事件在現(xiàn)實中又意味著新的爭奪的起點。自然,一切劇目的舞臺是帝國,多數(shù)百姓無聲地供養(yǎng)演員并撐起舞臺,少數(shù)覺悟而熱衷者亦投身劇目之中。百姓與大小劇目的參演者無意中共同維系與再造著帝國體制。隨著劇目的不斷展演,歷史不知不覺地從高祖開國走到王莽代漢。

如上文所言,信任關系乃是人類的一種基本關系,隨著國家產生,便出現(xiàn)了信—任型君臣關系,西漢不過是用來展示其作用的一個個案,其后的各個王朝均存在相似情形,只是因諸朝的立國基礎、君主成長背景、臣下的構成等不盡相同,此一關系的呈現(xiàn)形式與發(fā)揮作用的方式多有變化,甚至今天亦然[1],但亦均可從關系的角度作類似的分析。遺憾的是,古人對此有所感悟,卻無法改變自身的生活狀態(tài);雖力求吸取教訓,實則不斷重蹈覆轍。最吊詭的莫過于東漢,《后漢書·皇后紀上·明德馬皇后》,太后詔曰:

凡言事者皆欲媚朕以要福耳。昔王氏五侯同日俱封,其時黃霧四塞,不聞澍雨之應。又田、竇嬰,寵貴橫恣,傾覆之禍,為世所傳。故先帝防慎舅氏,不令在樞機之位。(10/411)

我們都清楚,東漢一朝外戚專權最為顯著,與之相伴的還有宦官專權。此種局面本是東漢初年皇帝想盡辦法所欲避免的,歷史卻和他們開了個如此殘酷的玩笑。簡言之,東漢一朝,雖然像西京一般的佞幸很少,實則宦官取而代之,成為皇帝信任的臣下,而皇帝多年幼即位,又使得太后與外戚不可避免地從后宮帷幄步入前殿朝堂。東漢的一個明顯變化是皇子少年便開始接受儒家教育,師傅進入密切接觸的生活圈子,嗣君即位后,師傅例任太傅,位尊然而未必得到信任,這與針對皇帝,儒家強調公義、抑制私情的思想分不開,使得他們難以融入皇帝親密的圈子,導致東漢信—任型君臣關系的主要參與者落在外戚與宦官身上,引起一貫看重出身的儒生們的持續(xù)反感,矛盾沖突不斷,成為東漢歷史一大特色。魏晉以后,還可循此分析,為省篇幅,這里就不再贅述了。

信—任型關系與其極致表現(xiàn)“寵”,作為一種結構性存在,源于分封制國家到廣土眾民帝國的飛躍,是皇帝與府主利用自幼在熟人世界中形成的關系資源與行為方式,維護自身安全并統(tǒng)馭作為“陌生世界”的天下或治下的一種手段,兼用來結男女之歡、申一己私意……基于皇帝與府主的優(yōu)勢地位,使得特別是其中君臣之間的信—任型關系,因其半開放性質而具有穿透各種界限(無論是空間、群體還是性別)的吸引力,長久發(fā)揮作用。這種關系體現(xiàn)的最高狀態(tài)用時人的詞匯稱作“君寵”,透過“寵”的吸引產生效力,亦引發(fā)爭斗。圍繞獲“寵”形成諸多人的言行互動:求寵→爭寵→得寵→寵衰→失寵→新人求寵的循環(huán)一再/并行上演,不僅在君臣之間,同樣見于府主與屬吏之間,吸引并消耗著時人的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儒生雖以鄙夷的目光看待其他求寵者,自己卻同樣投身于對“寵”的競逐,他們常常高舉著堂皇的旗幟,不斷重復著“公”“私”“陰陽”與江山社稷等抽象的口號,與競爭者對壘。

內容簡介

信任型君臣關系與漢朝統(tǒng)治:告別線性歷史觀

《寵:信-任型君臣關系與西漢歷史的展開》,侯旭東 著,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018年1月版

中國古代帝國持續(xù)存在的君臣關系可細分為禮儀型與信-任型兩類,后者亦是歷史中“結構性的存在”,圍繞它反復出現(xiàn)的言行構成歷史中最為活躍與能動的力量。本文以西漢為例,具體到每個皇帝統(tǒng)治考察圍繞此關系產生的建立、維持、廢止與重構的過程,解釋了此關系長存的背景與動因、來源與根基,以及此關系所激發(fā)的君臣言行如何引領西漢歷史。文中力圖圍繞日?;又谐尸F(xiàn)的君臣關系,重返歷史現(xiàn)場,捕捉當時人的不同感覺,重新梳理西漢歷史。嘗試從“關系過程”與“關系的關系”兩個角度增加一種認識中國歷史的新思路,為超越史學中碎片化的實證研究與抽象的結構分析及兩者間的疏離與對立提供一種可能的出路。這是一項參照社會學、人類學展開的具體歷史研究。

熱門文章排行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