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新聞資訊歷史

宋代文人的精神生活:適意、優(yōu)雅、超拔

談起宋代文人的精神生活,許多人頓生艷羨之情,認為那是一種平和優(yōu)雅、含蓄蘊藉的詩意生活,“貴在適意耳”。

談起宋代文人的精神生活,許多人頓生艷羨之情,認為那是一種平和優(yōu)雅、含蓄蘊藉的詩意生活,“貴在適意耳”。

在宋代,文人盡得時代之幸,朝廷“崇文抑武”的基本國策,“士大夫治天下”的文官制度,使得他們有極高的政治和生活待遇,比上,不像魏晉文人須依附強權且命在旦夕,也不似亂離的唐末五代,須仰武人鼻息;比下,更不像明清文人那般動輒文字獄、血光之災。宋代文人在實現(xiàn)人生理想與政治抱負的同時,還能滿足個人的現(xiàn)實欲望,滿足身體與靈魂的多層次需要,享受豐富醇美的人生樂趣。

宋代文人的精神生活:適意、優(yōu)雅、超拔

宋 佚名 《槐蔭消夏圖》

除了優(yōu)待文士、以儒立國的政治環(huán)境之外,哲學思潮的流變也為文人的價值和品質(zhì)生活奠定了基礎。儒、道、佛三教漸趨合一,儒家積極入世的思想使士人精神振奮,熱情參政;道家任自然、輕就去和佛家自我解脫的思想又使他們超然對待榮辱得失,不入“縱欲”與“禁欲”之極端,自如游走在情與理之間,使得他們保持著健全的人格。

宋代文人的精神生活:適意、優(yōu)雅、超拔

宋 歐陽修 《致端明侍讀尺牘》

比如身為文壇盟主的歐陽修,“蓄道德而能文章”,人格風范令人欽敬,但他也流露出性情中多姿多彩的一面,絕非一個偽道學。他自稱“曾間洛陽花下客”,也寫有多首嫵媚綺艷的詞作,但絕非俗惡之詞,抒發(fā)的是“幽微”之情,一種富閑愁。

宋代文人的精神生活:適意、優(yōu)雅、超拔

宋 蘇軾 《瀟湘竹石圖》

再如大文豪蘇軾,才情冠絕一時,心存理想與抱負,有志興利除弊,在任也多有建樹。后與當政者不合,頻遭貶謫,仕途多舛,卻也并不灰心絕望,而能于逆境中保持平和樂觀的心態(tài),從超邁的哲學高度俯視社會人生。從他的詞“此心安處是吾鄉(xiāng)”、“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中即可領悟他通脫曠達的情懷。

宋代文人的精神生活:適意、優(yōu)雅、超拔

宋代園林

宋代文人士大夫很多就是藝術家、不僅擅長詩詞歌賦,而且精通繪畫、音樂、書法,成就斐然,世所公認。面對紛擾的外部世界,他們還多存隱逸之心,熱衷園林藝術。

宋代文人的精神生活:適意、優(yōu)雅、超拔

宋元 錢選 《盧仝烹茶圖》

當然,他們的隱逸并非躬耕田畝的野隱,而是注重心性的主體修煉,是一種道隱,不必高臥林泉、脫離塵世即或獲得隱逸的樂趣。即不放棄世俗之樂,又能不為外物所役,求取個體人格的獨立與自由,守護和經(jīng)營心靈深處那片只屬于自己的精神家園。這使得文人生活顯示出高中嫻雅的氣質(zhì),而不至淪為俗惡的官僚。

宋代文人的精神生活:適意、優(yōu)雅、超拔

宋徽宗《文會圖》

就社會政治而言,宋代理學盛行,又高度集權專制。這些都嚴重地束縛了文人士大夫的思想,壓抑著他們的精神。盡管理學影響著他們行為,但宋代的文人較好地處理了社會與個人、政治與人生、情與理等諸多矛盾,因此多坦蕩而真實,雖有“人生如夢”、“為歡幾何”的感嘆,但內(nèi)心仍不乏道義的擔當,忠實于兼濟天下的理想。

熱門文章排行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