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之世,如何做一個像樣的中國人?
錢穆先生曾言,中國文化,于世界為先進。又說,當信任何一國之國民,尤其是自稱知識在水平線以上之國民,對其本國已往歷史,應該略有所知。
答案或許正如錢先生所說,做一個像樣的中國人,應當從了解我們自己的文化開始。
凡關心吾中華民族之生命前途,必連帶關心及于吾民族文化之傳統。
今以最顯見者言之,中國民族生命,綿亙五千年,以迄于今,并世各民族,皆無與倫比。當前中國人已達十億之多,其他各民族亦無與倫比。
即此一端,已見中國文化成就,至少有一獨出并世各民族之上之一顯例。其群已至悠久至廣大,則生于其群內者,必有所滿足,而可無他矣。
然而挽近一百年來,西化東漸,而人心大變。美其名曰“新文化運動”,實則為“西化”運動。回顧已往五千年,乃全無一是。論其政治,則曰“帝王專制”。論其社會,則曰“貴族封建”。
論其思想,則曰“頑固守舊”。論其為犁庭掃穴之功,則罪魁禍首惟孔子一人。批孔、反孔、打倒孔家店,成為新文化運動之首要任務。而廢止?jié)h字等次之。
然而凡吾當身,乃及吾父吾祖所見、所聞、所傳聞之三世經歷,乃使吾國人仍歸于途窮而思反,乃復有“復興文化”之呼聲,以及重再尊孔子之口號。
具實回顧中國史,孔子以前,孟子已言之,有圣之“任”、之“清”、之“和”,伊尹、伯夷、柳下惠三圣之品格各別。即孔子自言,亦曰“竊比吾于老彭”,未嘗謂己之獨出于前人也。孔子之卒,即有墨翟、楊朱、莊周、老聃,以及其他先秦諸子,百家群起而反孔子。
兩漢以下,惟老聃猶能與孔子相抗衡。而印度佛教東來,下及唐代,幾乎釋迦、老聃與孔子如鼎足之三立。而老、釋兩家,亦下迄今世而仍在。即論孔門,孔子生前已有“先進”“后進”之異。
戰(zhàn)國之時,儒分為八。而孟、荀相異,尤為后人所熟知。兩漢以下,儒學定于一尊,而有漢儒,有宋儒,又有清儒之求由宋而反漢。則在儒學一系統內,亦復有門戶派別,種種分歧。
則一部中國思想史,乃可謂是一部自由思想史。經、史、子、集,一切著作,皆可尋證。
由于時代之變,自今以往,復有歐西文化之參人,此亦順理成章,又何足多異!惟當今之世,如何來做一像樣的中國人?
此始是問題所在。若必謂須打倒傳統,與五千年來中國人相隔絕,故須取消中國人舊樣品孔子,來重新做人,則此事體大,該有鄭重討論之余地。
今再擴而言之。印度有釋迦,西歐有耶穌,與中國有孔子,此三人實為舉世人類中普遍最受人信仰崇奉之三人。穆罕默德則較耶穌更后起,其受信仰之范圍亦更狹。
惟佛教在印度久已衰歇,而其流傳在中國者,則日益滋盛,至今未已。而回教亦日在中國生根。最近百年來,耶教在中國亦驟盛。
余曾游韓國與日本,此兩國受中國文化陶冶深,至今兩國內多信奉孔子、釋迦,而耶、回勢力則幾乎無有,遠不能與在中國者相比。此見中國人氣量大,心胸寬,好學精深,喜有朋,易于接受新事物,新風氣,而能和平相處;尤能融為一爐,調劑融洽,使不見有沖突。
孔子之能會通義、農、黃帝、唐虞、夏、商、周三代,而使兩千五百年來之中國文化完成為一體,而傳之此下之中國;其功正在此。故曰“孔子何常師之有”。是則孔子不自外為一中國人。
何以今日吾國人則必排除孔子,乃始得為此下一中國人?抑或必排除為一中國人,乃始獲為此下世界中一人?則我尚未見有能深闡此義,以告國人者。而批孔、排孔之風,在百年之內,有若是之張狂,則誠難以敘述也。
今日國人好言“人生”。惟人生當分兩方面:一曰“生活”,一曰“生命”。兩者間,實有甚大之不同?!吧睢眱H是其手段,而“生命”則是其目的。專就文學言,西方文學重在人的生活方面之敘述,而中國文學則更重在人的生命方面之表達。
再論夫婦與家庭,西方亦以生活為重,而中國則更要在于生命之意義與價值。今再論三大教主,釋迦佛教則輕視生命,謂惟生、老、病、死四苦,而教人以清靜寂滅、求得涅槃為宗旨。
耶穌則以原始罪惡論,教人信上帝,以死后靈魂得以重歸天堂為終極。此兩教同是輕視人之生活,而連帶忽視及于人之生命者。
惟孔子能不忽視生活,而更重視其生命,令生命不即身而止。上有父母,下有子女,父傳子,子傳孫,以至于無窮,而相互摶成一民族之大生命,直迄于今。中國民族生命綿亙五千年,而有十億人之多,孔子立教之功,亦端在此。
至如西方科學,則影響于人之生活方面者為多,即使繼漲增高,最近將來人類可達于純機器之生活,又使其能從地面生活擴大推進至太空生活,要之,不脫身體生活之一面。
故西方科學雖日盛,終不放棄宗教,即其有關生命一面者。今吾國人慕效西方生活 ,提倡科學,亦又何必排斥孔子?此誠無以自圓其說者。
然繼今以往,吾國人縱仍慕效西化,一心追隨西方之科學人生;而犧牲生命,以務求生活之改進,則總非計之得者。古今中外,乃至千百世以下,亦寧有一不孝、不弟、不忠、不信、無禮、無樂而可有大群善良之人生?大群人生既破壞,私人生活又何從得改進?
惟夫婦家庭,乃為人群政治社會一切建筑之基礎。亦惟孝弟、忠信、禮樂,斯繼今人類乃始有太平大同之望。而豈財富武力之所能預!則孔子之教,誠有其不可忽者,其惟吾國人善反之于己心,而一加思焉;則道不在遠,而即在吾方寸之間矣??鬃蛹丛谖嵝?,又何爭辯之需哉!
(摘自錢穆《勸讀論語和論語讀法》中的《孔子論語與中國文化傳統》)
《勸讀論語和論語讀法》
錢穆先生公子
清華大學思想文化研究所前所長錢遜推薦
集錢穆先生閱讀《論語》心得之大成
《論語》之意義
朱子如何閱讀《論語》
今人應如何閱讀《論語》
如果想更深入地了解傳統文化,這10種好書值得一讀。
1.《國學讀本》
一本了解中國傳統“文史哲”的好書
國學大師任繼愈先生生前主編的最后一部著作
全書分為文學、史學、哲學編三部分
以閱讀學習經典為主,基本涵蓋傳世名篇佳作
2.《詩的八堂課》
2017年新京報·騰訊年度華文好書
中國教育報2017年度“教師喜愛的100本書”Top10
2017商務印書館人文社科十大好書
2017年中華讀書報十大好書
2017年度中版好書
豆瓣2017年度讀書榜(中國文學)
被學界稱為“上乘的談藝之作”
介于專著、批評與講義三種角色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