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新聞資訊書摘

這世界不夠好,但總有人在讓它變得更好

然而,這個警告不夠清楚,法默對“美洲軍事學?!钡淖l責也令卡羅爾有幾分惱火。

本文摘自《越過一山,又是一山》,[美]特雷西?基德爾 著,錢基蓮 譯,四川文藝出版社

時隔六年,法默(Paul Edward Farmer)醫(yī)生提醒我:“我們是因為一件無頭尸案認識的。”

那是1994年圣誕節(jié)前兩周的事,在海地中央高原一個小鎮(zhèn)。小鎮(zhèn)臨著一條名為米爾巴萊、有鋪面的道路。小鎮(zhèn)中心附近是海地一個陸軍哨站,哨站以一道水泥墻分隔道路,里面是一個雜草叢生的閱兵場、一座監(jiān)獄,還有一座芥末色的軍營。我當時與美軍特種部隊上尉卡羅爾坐在軍營二樓的陽臺。天色向晚,正是鎮(zhèn)上最舒適的時刻,白天炎熱的暑氣已消,溫和宜人,蘭姆酒店里的收音機傳出的音樂聲和穿梭鎮(zhèn)上的載客卡車喇叭聲齊揚,骯臟貧窮的景象漸漸隱沒在暮色中,包括未加蓋的陰溝;夾衫襤褸、營養(yǎng)不良的兒童;還有伸長了手、可憐兮兮地說著 “Grangou”的老年乞丐。

當時我被派往海地采訪美軍的新聞。兩萬名美軍被派到當?shù)冂P除軍政府勢力,恢復海地的民選政府。軍政府之前曾強行廢黜民選政府,以極殘暴的手段統(tǒng)治了三年??_爾上尉只帶了八個人,暫時負責維持十五萬海地人民的和平,這些海地人散居在面積約兩千六百平方公里的農(nóng)村。這個任務看似不可能,然而在這座中央高原上,政治暴力好歹算是結束了。過去一個月以來只發(fā)生了一件謀殺案,手法令人發(fā)指。數(shù)星期前,卡羅爾上尉的人從阿蒂博尼特河撈出了米爾巴萊鎮(zhèn)長助理的無頭尸,他是已恢復政權的民選官員之一。涉嫌謀殺的是一名軍政府官員,叫作賈斯特,是個令當?shù)卮蠖鄶?shù)人聞之色變的鄉(xiāng)村治安官??_爾和手下訊問過賈斯特,苦于找不到任何具體證據(jù)或證人,無奈放人。

卡羅爾,二十九歲,是一位來自亞拉巴馬州基督教浸禮會的虔誠教友。我挺喜歡他的。據(jù)我所見,他和他的部屬在認真地改善海地這個地區(qū),然而華府方面下令,這個任務不包括“國家重建”,所以不給予任何有關支持。有一次卡羅爾下令陸軍一架醫(yī)療后送飛機運送一名身體不適的海地孕婦,辛苦一場卻換來長官的申斥。就在卡羅爾上尉在軍營的陽臺上大吐苦水之際,有人進來說,門口有一個美國人找他。

訪客有五個人,其中四個是海地人,站在軍營前面的陰影中,他們的美國友人則走向前來。他告訴卡羅爾上尉他名叫保羅·法默,是個醫(yī)生,在米爾巴萊以北數(shù)公里遠的一家醫(yī)院工作。

我記得當時心想,卡羅爾上尉和法默醫(yī)生兩個人看起來真是截然不同,而且法默相形見絀??_爾身高約一米八五,膚色黝黑,身強體壯。他像平常那樣噘起下唇嚼著煙草,并不時轉(zhuǎn)頭吐掉。法默的年齡與他相仿,但是看起來斯文得多。他的頭發(fā)短而黑,腰高腿長,雙臂細長,鼻子尖削,站在卡羅爾身旁顯得清瘦蒼白,然而他流露出的那種勇氣十足、滿懷自信的樣子,卻深深吸引了我。

他問卡羅爾,他的小組有沒有任何醫(yī)療問題??_爾說有一些囚犯病了,但當?shù)蒯t(yī)院拒絕治療,“結果我自掏腰包買藥?!?/p>

法默臉上掠過一絲笑容:“好心會有好報的?!?/p>

他接著問:“是誰把鎮(zhèn)長助理的腦袋瓜給砍了?”

“還不確定?!笨_爾說。

“住在海地,某人的腦袋被砍了,很難不知道是誰干的?!狈f。

一場迂回的辯論隨之展開。法默直截了當?shù)乇硎?,他不喜歡美國政府整頓海地經(jīng)濟的計劃,就他的觀點來看,這個計劃雖有助于提振商業(yè)利益,卻無益于減輕普通海地人所受的苦。他顯然認為美國鼓勵政變的發(fā)生,原因之一在于美國陸軍的“美洲軍事學?!庇柧毘隽塑娬囊幻吖佟7f,海地明顯分為兩極,一邊是鎮(zhèn)壓的暴力,另一邊是海地貧民,而后者占了絕大多數(shù)。法默是站在貧民這一邊的,但他告訴卡羅爾:“現(xiàn)在美軍到底維護哪一邊還是看不出來。”對當?shù)厝藖碚f,之所以會認為美軍態(tài)度不明,原因之一在于卡羅爾釋放了人人恨之入骨的賈斯特。

我覺得法默遠比卡羅爾了解海地,而且試著告訴他一些重要的信息。法默要說的似乎是這個地區(qū)的人已對卡羅爾失去信心,對一個嘗試管理十五萬人的九人小組來說,這顯然是件嚴重的事。

然而,這個警告不夠清楚,法默對“美洲軍事學?!钡淖l責也令卡羅爾有幾分惱火。至于賈斯特,他說:“我告訴你,那家伙是個大壞蛋。等我逮到他并掌握證據(jù)時,一定不會讓他好受?!彼杖負糇约旱氖终?,“可是我不會降低水準,和他們一樣,不經(jīng)由法律程序就逮捕人?!?/p>

法默回答,在一個沒有法制的國家,這么做毫無意義。賈斯特是個禍害,理應被關起來。

于是他們陷入一種奇怪的僵局。自稱“鄉(xiāng)下人”的卡羅爾主張依正當程序行事,但顯然以人權捍衛(wèi)者自居的法默,卻主張先拘留他,以免他繼續(xù)為非作歹。最后卡羅爾說:“你要是知道國防部對我的權限有多大的限制,肯定會大吃一驚?!?/p>

法默說:“我知道你有你的權限。我太激動了,若有得罪之處,還請包涵。”

天色已黑,軍營敞開的門流泄出一道光線,兩人站在光線中握手道別。這位年輕的醫(yī)生在陰影中消失時,我聽到他和海地友人用克里奧爾語交談。

我在美軍那里待了數(shù)周,沒有多想法默的事。盡管他離去前那么說,但我不認為他明白或同情卡羅爾的問題。

后來我在飛回邁阿密的飛機上湊巧遇到他。他坐的是頭等艙,他解釋是空服員讓他坐的,因為他經(jīng)常飛這個航線,偶爾會幫忙處理飛行中發(fā)生的急癥。空服員讓我和他同坐片刻。我對海地有滿腹疑問,包括鎮(zhèn)長助理的謀殺案。美軍認為伏都教的信仰使斬首這件事帶有一種特殊、詭異的恐怖氛圍。

“砍掉被害人的腦袋,在伏都教史上是不是有什么依據(jù)?”我問。

“這種行為在野蠻史上才有一點依據(jù)呢?!狈卮?。他蹙起眉頭,碰碰我的手臂,仿佛表示人難免會問些蠢問題。

這次交談讓我多了解了他一點。首先,他并不討厭軍人。說到卡羅爾上尉時,他告訴我:“我是在拖車屋區(qū)長大的,了解會去當兵的人具有什么樣的經(jīng)濟背景。你看到這些二十九歲的軍人時就會恍然大悟。算了,他們不是制定那些惡劣政策的人?!彼C實了我的猜想,即他去找卡羅爾的目的是要警告他。法默的許多病患和海地友人對釋放賈斯特一事怨聲載道,說這證明美國人根本不是真心相助。法默告訴我,他駕車經(jīng)過米爾巴萊時,幾個海地朋友調(diào)侃他,說他不敢停下車去找美軍談謀殺案的事。無巧不成書,卡車剛好在軍營外爆胎,他就跟他那些朋友說:“啊哈,天使捎來的信息可不能不聽?!?/p>

我請法默多說一些他自己的事。他三十五歲,哈佛醫(yī)學院畢業(yè),也是哈佛人類學博士,一年在波士頓工作四個月,住在一個貧民區(qū)教會的教區(qū)長的住所,其他時間都在海地當無薪義工,主要是幫農(nóng)民看病,這些農(nóng)民因為當?shù)嘏d建一座水力發(fā)電水壩而失去土地。他在軍政府執(zhí)政期間被列入黑名單,不準入境,后來又被遣返到他工作的醫(yī)院?!按鷥r是一筆少得可憐的賄賂。”他說。

飛機降落后,我又去找他,找到后,我們到咖啡館繼續(xù)聊了一會兒,我差點來不及轉(zhuǎn)機。數(shù)星期后,我請他到波士頓吃晚餐,我正準備寫一篇海地的報道,希望他可以幫忙厘清一些事情,他也樂意助我一臂之力。他為我說明海地的歷史,不料反而引起我對他的好奇。他雖以“窮人的醫(yī)生”自稱,卻不完全符合我對這種人的印象,因為他無疑喜歡這家高級餐館、厚厚的餐巾,以及葡萄美酒。那天晚上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他的生活似乎十分愉快。顯然,一個擁有他這種優(yōu)越條件的年輕人,大可享有醫(yī)生這種好工作,在波士頓上班,住在環(huán)境優(yōu)美的郊區(qū),而非在貧民區(qū)或海地中部荒地的簡屋陋舍棲身,但他說話的神情顯示他的確樂于與海地農(nóng)民為伍。我們聊到醫(yī)學時,他說:“我不知道為什么不是每個人都對醫(yī)學有興趣?!彼麑χ倚?,臉上散發(fā)出一層煥然的光彩,好像在熱烈歡迎我。他的神情深深打動了我。

可是這頓飯后我就和他失去了聯(lián)系,現(xiàn)在想來,主要是因為他也讓我感到不安。我在寫那篇海地的報道時,與我在海地與之為伍的美軍一樣,持悲觀的看法??_爾的一名部屬對我說:“我覺得我們應該讓海地處理自己的事。誰執(zhí)政真有那么重要嗎?他們還不是一樣會貧富懸殊,不會有人成為中產(chǎn)階級的。我不知道我們目的何在,因為還是會有一船又一船的海地人想偷渡到美國。不過,我想我還是別傷這個腦筋了吧。”美軍來到海地,推翻了一個恐怖政權,然后恢復另一個政府,接著離去,海地仍和他們來的時候一樣窮苦衰敗。他們已盡力了,我想,他們已飽識人事,而且夠堅強,不會再為自己無法控制的事落淚。

我從法默身上看到另一種對海地這類地方的思考方式。只是他的方式不易引起共鳴,因為對“盡力”一詞的定義,他有更高的標準。

這世上凄慘的地方多的是。讓自己活得自在的方法之一,就是不去想這些,或者當你想到時,捐點錢給他們。之后五年,我寄了一些小額捐款給一個慈善團體,這個團體支持法默在海地的醫(yī)院。他每一次都親筆寫感謝函寄來。有一次我從朋友的朋友那兒聽說他正在做一件備受國際醫(yī)學界矚目的事,與結核病有關,我并沒有去研究細節(jié),而且直到將近1999年年底才再度看到他。約見面的人是我,指定見面地點的人則是他。

作品簡介:

這世界不夠好,但總有人在讓它變得更好

[美]特雷西?基德爾 著,錢基蓮 譯,四川文藝出版社

二十三歲時,保羅?法默就找到了他的人生目標:將現(xiàn)代醫(yī)學帶給最需要的人。

在醫(yī)學院就讀期間,法默花一半時間在海地行醫(yī),并以優(yōu)異成績獲得了哈佛大學醫(yī)學博士學位和人類學博士學位。

畢業(yè)后,他一年中有四個月在波士頓教書、看病,其他時間則往返于世界各地:

他在海地最貧窮的地區(qū)建起一座現(xiàn)代診所,為赤貧中的人們提供醫(yī)療服務;他在秘魯照顧結核和瘧疾的病人;他在古巴促進公共衛(wèi)生發(fā)展;他說服世衛(wèi)組織和世界銀行提供大量資金,阻止了西伯利亞監(jiān)獄結核病的爆發(fā)……他奔走于世界各地,不屈不撓地為窮人的醫(yī)療謀利。

法默醫(yī)生的行動,是海地諺語“越過一山,又有一山”的真實寫照——當你處理好一個問題,另一個問題也旋即出現(xiàn)。

熱門文章排行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