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曾國藩是湘軍之嚴父,那么胡林翼就是湘軍之慈母。
胡林翼認為,湘軍事業(yè)能否成功,關鍵在于內部是否和諧:“事之成敗,不爭賊之強弱多寡,而在我輩之和與不和,慎與不慎耳?!彼f,“軍之事,不患兵力之不勇,而患兵心之不齊”。因此他一直有意識地充分發(fā)揮自己在整個湘系集團中的聯系人、調解者的作用。
曾國藩出任兩江總督后,與胡林翼的分工有所調整。他自己離開安慶,跨江進駐皖南。胡林翼則留下來,與曾國荃一起繼續(xù)圍困安慶。為了增強自己的實力,曾國藩請胡林冀把部下最精銳的鮑超一部六千人劃給他指揮。如同當初曾國藩同意羅澤南支援武漢一樣,胡林翼也毫不猶豫,慨然應允。
鮑超是湘軍中一員猛將。他本是四川人,家世極貧,流落湖南,一度淪落到了形同乞丐的地步。投入湘軍之后,因為作戰(zhàn)勇猛,很快從一個普通士兵升為軍官。胡林翼因為“其猛而多能,常待以殊禮,提之挈之,不遺余力”。鮑超出身行伍,目不識丁,是一個純粹的武人,雖“英鷙無比,而天資太鈍”。但是胡林翼對他絕無歧視,“不以行伍之人視之,亦不以部曲待之矣”?!吧钕嗥髦?,約為昆弟之交”,居然與之結為異姓兄弟。在胡林翼的培養(yǎng)下,鮑超成為后期湘軍第一猛將,作戰(zhàn)最為得力。能慨然以此軍相贈,足可見胡林翼待曾國藩之誠。
胡林翼 人民網 資料圖
不光慷慨把鮑超送給曾國藩,在協調曾鮑關系上,胡林翼也費了不少心思。
鮑超是個好財喜貨之人,胡林翼因此在金錢上對他非常大方,“務不在小費”。開始時鮑部軍紀很差,獲勝后??v兵大掠?!盎蚋婀?,公曰:春霆,豪杰也,吾自有法待之。翌日,忠壯(鮑超謚忠壯)來謁,公自其為偏裨時已愛之呼為弟,至是勞苦良久,細詢其家月需用銀若干,為之籌畫周摯,且日:吾弟盡瘁王事,豈可使有后顧憂哉!因按月如數代寄歸。由是忠壯感激,不復如前所為。”
也就是說,鮑超貪財,胡林翼說,鮑超是豪杰之士,我自有辦法對待他。于是胡林翼細問鮑超家里需要多少錢,為他籌畫周詳,按月寄錢。從此鮑超部的軍紀多少好了些。
但是曾國藩對部下就沒有這樣的權術手段。曾國藩用人強調“慎用”、“嚴繩”,原則性過強,連曾國藩自己有時都感覺“失之過嚴”。剛剛歸入曾國藩麾下時,鮑超正回川省親,遲遲未歸。曾國藩見大戰(zhàn)即將開始,“以檄促之”。鮑超在路上“稟請曾相借發(fā)二千金寄家,曾相斥之,謂時事孔亟,毋得遲遲其行,今且未立一功,而先謀家室,將何以服前敵軍心?”
鮑超要兩千兩銀子才動身,曾國藩卻不給他這筆錢,而是責以大義。胡林翼一聽,“即自寄三千金贈之。春霆深感激,致死力焉”。
咸豐十年秋,安慶之圍正在關鍵時刻,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也進行到最激烈的關頭,英法聯軍進抵北京城下。勝保奉命勤王,向皇帝指名要奏調鮑超一軍北上歸他指揮。勝保在政治上一直是湘軍的敵人,這顯然是旗人將領想削弱湘軍的一個計策。
此時鮑超對曾國藩的嚴格管束仍然心有不愜,于是躍躍欲試,曾國藩當然不同意。鮑超遂派人征詢胡林翼的意見。胡林翼得知后十分生氣,當即寫信給鮑超寫信,把他臭罵了一頓。
胡林翼信中說,你鮑超真是個糊涂人,枉費了曾國藩培養(yǎng)你的一片苦心,為小人勝保愚弄而不自知:“滌帥(指曾國藩)與兄(指胡自己),深知其(指勝保)為人忮忌貪詐,專意磨折好人,收拾良將。弟(指鮑超)若北援,無論南北風氣具,宜長途餉項軍火無人主持,宜必為磨死而人又不能得功名也?!?/p>
胡林翼還說,如果是我胡林翼或者曾國藩親自帶兵北上,才能保證你不會受別人的氣。所以曾國藩不讓你北上,是愛護你?!耙孕峙c滌帥若能北行,則所帶將士或不致十分饑困,亦不致受人磨折也。弟若知滌帥此次之恩弟且感激流涕之不暇。滌帥待弟之恩,是天地父母之恩也……吾弟尚不知滌帥苦心婆心,救全弟命之誠,故不惜反復言之?!?/p>
他對鮑超說,你是個笨人,要老老實實聽曾國藩的話,還以古人韓信張倉的故事,諷勸他不要有什么二心?!暗苡谑朗绿?,當一心敬事滌帥,毋許稍有怠玩。自來義士忠臣,于曾經受恩之人,便終身奉事惟謹。韓信為王,不忘漂母一飯之恩;張倉作相,而退朝即事奉王陵及王陵之妻如父母,終身不改,此其存心正大仁厚,可師可法。弟以一協標兵,受滌帥知遇,一年拔至守備,加都司,此次以舊卒歸舊部,豈忍萌妄念哉!”
信尾他又說,“手此縷縷訓弟,皆一片良心之言,千古藥石之言,弟可熟讀莫忘。”
鮑超一見這封信,才恍然大悟,從此老老實實聽曾國藩的話,不再起異心。
在湘軍系統中其他人發(fā)生矛盾之時,胡林翼也憑著他出眾的情商,有效地發(fā)揮著潤滑劑、粘結劑的作用。曾國藩后來在臚陳胡林翼功績時,曾說過這樣一段話:
大凡良將相聚則意見紛歧,或道義自高而不免氣矜之過,或功能自負,而不免器識之偏,一言不舍,動成水火。……外省盛傳楚師協和,親如骨肉,而于胡林翼之苦心調護,或不盡知。
確實,相輕者豈止文人,各個領域凡才能出眾者,多有恃才傲物、互不相下的毛病?!懊麡I(yè)相侔、勢位相埒之人”,很難處得好。因此一個集團內部,出現矛盾和爭執(zhí)是非常常見的。
比如湘軍水師將領楊岳斌、彭玉麟名位相當,分掌長江和內湖水師,曾經一起出援湖北。剛到湖北之時,二人關系不和,“往往違言”,甚至鬧到彼此反目的地步。
胡林翼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分別寫信邀請二人前來商量軍情。楊岳斌捷足先至,賓主握手言歡,不久彭玉麟也駕到,楊岳斌一見便起身要走,胡林翼強行將他摁在座位上,彭一見這情形,也打算掉頭而去,胡林翼又起身強行拉住,將他也摁在座位上。彭、楊二人相對無語,情形很是尷尬。胡林翼于是令手下設席開宴:
當時水師二大將彭玉麟、楊載福不和,胡知之,置酒勸和,二人未為所動,胡則跪而請曰:“天下糜爛至此,實賴公等協力支撐,公等今自生隙,又何能佐治中興之業(yè)耶!”因泣下沾襟。于是彭楊二人,皆相呼曰:“吾輩負宮保矣!如再有參差,上無以對皇上,下無以對宮保。”遂和好如初。
也就是說,胡林翼酌酒三斗,楊彭二人一人一斗,自己則捧一斗,跪在二人中間說:現在天下糜爛到這等地步,全賴各位和衷共濟,支撐危局;你們兩人如今先鬧別扭,又如何佐助中興大業(yè)?說完,泣下沾襟。彭玉麟和楊岳斌大為感動,趕緊扶起胡氏,向他謝罪,從此遂捐棄前嫌,和衷共濟。
可見胡林翼維系眾將,確實費盡心力。所以曾國藩和左宗棠都一致認為他一生“赤心以憂國家,小心以事友生,苦心以護諸將”。
曾國藩說:
近世將材,推湖北為最多,如塔齊布、羅澤南、李續(xù)賓、都興阿、多隆阿、李續(xù)宜、楊載福、彭玉麟、鮑超等,胡林翼均以國士相待,傾身結納,人人皆有布衣昆弟之歡?;蚍炙截斠曰萜涫壹遥恼渌幰晕科涓改?。前敵諸軍,求餉求援,竭蹶經營,夜以繼日,書問饋遺,不絕于道。自(咸豐)七年以來,每遏捷報之折,胡林翼皆不具奏,恒推官文與臣處主稿。偶一出奏,則盛稱諸將之功,而己不與焉。其心兢兢以推讓僚友、扶植忠良為務。此臣所自愧昔時之不逮,而又憂后此之難繼者也。
后來曾國藩得知胡林翼病逝,傷痛不能自已,徹夜難眠,“惘惘若有所失”?;仡櫵c胡林翼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欽佩又相互批評的交往史,曾國藩嘆息說,“從此共事之人,無極合心者矣!”
參考文獻
(清)胡林翼撰;胡漸逵,胡遂,鄧立勛校點:《胡林翼集 二》,岳麓書社, 2008年。
(清)曾國藩撰:《曾國藩全集 03 修訂版 奏稿 三》,岳麓書社, 2011年。
朱漢民,丁平一主編;劉泱泱,王興國點校:《湘軍 1 專著 綜述》,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13年。
姚用樸著;張仁壽校注:《舊聞隨筆》,黃山書社, 1989年。
朱漢民,丁平一主編;劉泱泱,王興國點校:《湘軍 8 報刊記載 外人記述 史料筆記》,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1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