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新聞資訊書摘

育兒觀念中的哲學力量,給予家庭共同成長的核心能源

負能量小妖怪

放學路上,小姐倆在車里爭執(zhí)起來,原來是姐姐跟妹妹開玩笑,把妹妹的小鞋給脫了,塞到了妹妹夠不到的地方。

妹妹怨聲大作地告狀:“嗚嗚,媽媽,姐姐把我的鞋子給拿走了。”

姐姐在一邊趕緊解釋:“媽媽,我在和寧寧開玩笑?!?/P>

這種小摩擦,時不時發(fā)生。我不想每次做裁判。邊開車,我邊轉腦子。寧寧一定有點小的負能量,或累或餓,或在幼兒園有不開心的殘留……否則一到車上,無論姐姐跟她怎么逗,都會很歡快地回應。本來每天放學后不是直接先回家的心心,就是為了等著逗寧寧才一路跟車來的。然而,今天,滿心歡喜跟寧寧逗的心心,一下子撞到了妹妹不良情緒的風口浪尖上。

寧寧這會兒一定被負能量小妖怪給霸占著,轉眼間,哭聲、投訴聲大作,甚至雙腳朝姐姐蹬了起來……

“啊,媽媽,寧寧不識逗,開始蹬我了?!毙男囊踩虩o可忍,化嬉戲的心為怨念。

趁著紅燈,我在后視鏡中看著她們?!靶男?,不要和小妹逗了,還給小妹她的鞋。”“你們別鬧了,車廂里太亂了?!薄艾F(xiàn)在媽媽也有點累,開車需要專心。”“寧寧,姐姐把鞋拿走有什么了不起,一會兒下車就還給你了,不要喊叫了?!薄靶男模心阆热撬?。”……種種這樣子直接反應的話,就像彈幕一樣,在我腦海中閃爍。

我緊閉著嘴,提防彈幕脫口而出。當媽媽是一種修行啊,我已修行到時刻以一種觀察的眼光看待當下,看待我和孩子在一起的場景。我的心會飛出場景,去看自己和孩子的現(xiàn)場電影。在任何和孩子的互動中,我觀察,思考原因,找解決方案,而不再完全采納第一反應。

“嗚嗚……”我開始邊開車,邊發(fā)出如泣如訴的聲音。果然,因為好奇,她們兩個在后面的各種怨懟聲音,音量調低了,她們都在側耳傾聽我。

“我是寧寧的小鞋子,我現(xiàn)在找不到寧寧的小臭腳啦——雖然很臭,我還是覺得很香的小腳。誰來幫幫我?我沒有腿啊,我也沒有??!我沒有辦法自己走路啊,都是跟著寧寧的小腳我才能走路的!”我發(fā)出夸張的動漫聲音,不斷渲染這個故事。

她們兩個在后面全都哈哈笑了起來,仿佛聽到負能量小妖怪“噗”的一聲煙消云散了。

我受到鼓舞,繼續(xù)創(chuàng)作:“啊,我是寧寧的小鞋子,我想祈禱神仙,讓神仙幫我長兩條腿,長兩只小腳。有了自己的小腳,我就再也不和寧寧分開了,我要跑著去找寧寧的小臭腳。你們說,我為什么一定要去找寧寧的小臭腳?。俊?/P>

“因為你喜歡聞那個臭味,你聞著香?”心心邊回答邊樂不可支。

“因為,小鞋和我的腳是好朋友。”寧寧肯定地說,心情雨過天晴。

然后,不需要我說話了,她們兩個因為這個開頭,猶如被引上鐵軌的列車,一組一組關于小鞋和小臭腳,以及小鞋自己長出小腳的對話,哐啷啷脫口而出,不斷地豐富,一直到家。

下車時,寧寧的小鞋終于和她的小腳會合了。好一場“生離死別”的相聚,寧寧感恩得不行,完全感染了小鞋子的愉快心情。邊下車,她邊說:“啊,媽媽,我餓死了,我非常非常餓?!本椭朗沁@樣。

晚飯后,我喊心心過來,問:“知道今天你和寧寧逗,她為什么不開心嗎?”

“嗯,因為她當時心情不好吧?!毙男暮苊靼住?/P>

“所以,下次看到小妹或者別的人心情不好時,不要去試圖開玩笑。那種時候,對方會誤會那個玩笑,會借題發(fā)揮。”

“好的,媽媽。不過可以給她講故事是吧,在她不開心的時候?”

“是的,講她想不到的故事?!蔽矣H了親心心,我親愛的大女兒。

是的,當我們成年人被負能量小妖怪跟上時,我們應該怎么辦?困了就得睡,疲勞了就得休息,餓了渴了就得吃喝,寂寞了得找朋友、看書聽音樂。總而言之,無非“滿足需求”加“轉移注意力”。

然而,當“滿足需求”必須滯后時,“注意力”是我們最值得好好打理的個人資產(chǎn)。迷宮的左面是“萬丈懸崖”毫無出路的時候,調整注意力,可能右邊就是迷人森林中的蜿蜒小路,能指引我們走出險境。說句夸張點的話,我們一生的質量,是由我們注意力的品質決定的。從很小的時候,就學到,不要在情緒的迷宮中七彎八繞、自我封閉,而要靠特別特別靈動、特別有創(chuàng)造性的注意力,讓自己從情緒輪回中超拔而出。

正如向日葵,在默默地尋找太陽的光芒。調整注意力時,要特別約束注意力沿著愛的方向,朝太陽的方向而去。這是愛的能力建設,是愛自己、愛他人所必需的能力。

有一次,我率一行十五個大大小小的朋友開車去國家公園,可是車壞在路上,滿車的大人緊張,有點沮喪。我卻興奮不已,從救援車拖行開始,愉快得像經(jīng)歷一次云霄飛車。滿車的小孩子,等修車時,一擁而下,歡呼雀躍,迅速把一個荒涼的修理店周邊,變成了兒童游樂場。所有的大人朋友,也都慢慢松弛,安于這一段小插曲。那是很好的一次體驗,興致勃勃地去經(jīng)歷不利的變化。是啊,也許事情不像我們計劃的那樣,按部就班,無驚無險。然則遇到任何變化,當成解一道題,當成玩一局棋,把各種偶遇,當成生命中有趣的插曲,及時調整注意力,在各種不便、不足的“現(xiàn)實條件果實”中,榨出有趣的“生命汁液”。這是必須的。

我時時刻刻提醒自己,有機會就和孩子們一起練習。這就像媽媽帶領孩子熟練掌握騎自行車、打羽毛球、下象棋、玩滑板一樣,也要帶領孩子熟練掌握擊潰負能量小妖怪的各種技巧。這也是自小要建設的能力,重要性甚至在學習之前。

因為在信息爆炸的時代,學習注定是終生的事情,不是在童年一蹴而就的。然而,建設對付負能量小妖怪的能力,可是終生保持幸福的大事啊。

我疼愛孩子到了這樣的程度,因為舍不得他們可能在未來遇到坎坷、挫折、逆境時過于負能量,過于慌亂、沮喪,甚至一蹶不振,所以,我在自己經(jīng)歷這些的時候,總是哈哈笑著給孩子們看,總會仰著頭微笑:這沒什么,只要愛的人都在四周,只要太陽還高高地掛在空中,

一切都是懸而未決的因緣。而且,與其眉頭深鎖,心事重重地面對,不如面帶笑容,直面因果,付出努力,淡看得失。

作為媽媽,我會祝愿孩子們順利吉祥地度過安穩(wěn)的一生,但不可能沒有任何的風吹浪打。怎么可能如此奢望?所以,遇到任何不順利,我的心態(tài),都有很強的掌控力。我的注意力,都在變化帶來的有趣選擇上。

還有一次,兒子9歲時,國內(nèi)第一次有端午假期,我們無計劃,就開車去了泰山,可是發(fā)現(xiàn)所有旅店連民宿都客滿,大半夜無榻可下。兒子有點緊張了,孩子爸爸也有點搓火。我卻興致勃勃:“好吧,大家找個超市,買兩床被子,把車后座放下,我們露營吧?!蔽覀兊腟UV就那次派了用途。

睡得不舒服,起得早有什么關系:“哈哈,太好了,來得及去看泰山的日出!”

現(xiàn)在,兒子也是一個遇到事情,有時會先說“啊,這沒什么”的人。當然,還不是完全穩(wěn)定,還需要經(jīng)歷自己更在意的事情。比如前些日子去路考,兩次不過,他就沮喪了,對考官有點怨氣,所以還是需要我的建議。我就相當于陪孩子練球,不斷喂球,越來越高級別地喂球,

直到把他們都成功地引領為能夠和負能量小妖怪獨立周旋的勇士。

我期望,未來當孩子長大,遇到各型各款的負能量小妖怪時,在他們能夠熟練地調整注意力時,媽媽調皮的、興致勃勃的臉,能成為他們心念中的一個標簽,像太陽一樣,總是光芒閃耀。

我們做父母的,這一生都不會完全外在于孩子。他們會攜帶我們性格習慣的很大一部分作為原始資產(chǎn)上路,如果不留意訓練砥礪,就可能會形成關于未來幸福能力真正的“貧富差距”。

媽媽是太陽。越多太陽能量的媽媽,越會給孩子豐富的、正面的樂觀情緒呢。

吸風飲露的小姐倆

愛是接納,愛是不強行安排。大地上會長出多少奇奇怪怪的植物,人類到現(xiàn)在也沒有窮盡吧??墒谴蟮夭]有發(fā)一聲令,說:啊,必須都長成筆直堅挺的高大橡樹。

心心每天腦子里真的有很多奇奇怪怪的想法。孩子最珍貴的,就是有多少想象,就有多少行動。這一點,大人需要向孩子學習,卓絕的行動力,并不追求完美的行動,很多行動甚至簡

陋、稚拙得要命,可是最重要的,是立刻行動,絕不遲疑。

心心放學后,行動如下:畫了三幅公主的畫。顏色艷麗,姿態(tài)優(yōu)雅??粗@些畫,能夠想象

她腦子中滿是故事,把腦子中的故事給展現(xiàn)出來,這些公主都像朋友一樣熟悉,所有的畫面,仔細問問,都有情節(jié)。

晚飯時,她和寧寧一直偏安大桌子一帶,一點也沒有興趣來吃。原來心心用手工做了“薯條番茄醬”“桃子冰塊飲料”“巧克力和香草雙球冰激凌”。這“晚餐”居然牢牢地吸引了寧寧,姐妹兩個全不吃飯了,就連“吃”帶“喝”她們自己做的餐飲。心心還特別拿了在學校做的一束花佐餐。

寧寧不無得意地說:“媽媽,姐姐做飯給我吃了,特別好吃,好喝?!毙男倪€額外做了一盤手工“薯條”放到我們餐桌上。然后,她倆真沒吃晚飯,一直在過家家,反正兩只都長得圓墩墩的,我也不干涉。

其實,我也應該和她們一起吸風飲露,消費想象力,這樣還可以起到減肥的客觀效果。可是,家里蒸了大個兒的餃子,牛肉白菜的。我一不小心嘗了一個,結果就一口氣吃了五個。唉,我安慰自己,因為薯條、飲料、冰激凌,本來就不是我愛的,要是心心做了“牛排”等大餐,也許能幫我虛擬一下現(xiàn)實。

親愛的讀者們,別問我為什么沒催她們吃飯,我家的育兒習慣,就是自己決策,自己承擔后果,餓著餓著,就吃飯了。還有,如果壓根兒不餓,不吃晚餐,也是很好的習慣。呵呵,我是非常寬心的那種媽媽。

在不同維度的空間,真有仙人,靠吸風飲露,觀想自在而食。不像我們,墮落塵世已久,口味越來越重。孩子們還真有那個本事,能靠情緒、專注、創(chuàng)作而代餐。她們身體還幼,拖累還小,功夫在仙佛之間,也是有的。

作品簡介

育兒觀念中的哲學力量,給予家庭共同成長的核心能源

《媽媽是什么》,渡渡鳥 著,浙江文藝出版社,2017年10月

@渡渡鳥,媽媽哲學創(chuàng)始人。以哲學學者的科研習慣和跨中美養(yǎng)育子女的實踐,在日常育兒過程中沁入哲學的力量,給予孩子和父母成長的核心能源。

在養(yǎng)育三個不同年齡層孩子所總結出的心得中,提出“媽媽與孩子一起成長”“做媽媽是一種修行”“如何開啟孩子內(nèi)在的核心動力”等等。同時,對“媽媽”在孩子成長中所扮演的不同角色做了功能性地細分。通過日常的觀察,用一則則生動的育兒故事講述愛與信任、性格與情感、創(chuàng)造力和社交中蘊含的媽媽哲學。

熱門文章排行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