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指針》是青年作家池上的首部長篇科幻小說。小說講述科技發(fā)展到了超前高度的未來,出現(xiàn)了名為“大災變”的集體自殺事件,一個名為“基遍國”的國家,為避免人類的負面情感讓文明重蹈覆轍,基遍國取消了家庭這種最基本的社會生活單位,并通過植入“情緒指針”保證人類情緒的絕對穩(wěn)定。主人公勞宇供職于基遍國的秘密部門“???,負責清理過去社交媒體上遺留的情緒垃圾,隨著部門元老宋明朗的失蹤,他穩(wěn)定的生活開始發(fā)生變化,并由此揭開基遍國更深層的隱秘。
近日,《情緒指針》的新書發(fā)布會舉辦,本書作者池上與評論家楊慶祥、科幻文學作家糖匪與青年編輯廣奈進行了分享。
池上已出版小說集《鏡中》《無麂島之夜》《曼珠沙華》。獲首屆“山花小說雙年獎新人獎”、第六屆“西湖·中國新銳文學獎”等。
關于小說的創(chuàng)作背景,池上分享了自己高中時的一段經(jīng)歷:當時很多同學聽放磁帶的隨身聽,后來流行了CD,又流行了更便攜的MD,“我當時預言,MD這個東西一定可以火爆,但我錯了,之后MP3異軍突起,MD迅速消亡。并且比隨身聽和CD消亡得還要徹底。MD就像是我們?nèi)祟悮v史文明進程中,一種錯過的、消失的未來,這個點對我觸動很大。”
作者池上
關于這部作品,池上分享道,人類文明發(fā)展到今天是由很多個大事件改變了它的方向,反過來說,也有很多原本可能會影響人類文明進程的事件、技術被拋棄了,它們是我們錯過的、消失的未來。這種消失成為了無法解答的謎,對我來說非常迷人。另一個讓我感興趣的點是人類文明發(fā)展到今天,可以用飛速來形容。但是一旦到達一定的極限,整個變化的進程會不會失控呢?所以我就想用科幻這個題材去把我感興趣的東西表達出來。
楊慶祥分享道,科幻文學其實是討論存在的,并且討論的是最終極的存在?!拔覀兠恳粋€人在生活中常常糾纏在一些非常日常和瑣碎的事情里面,這些內(nèi)容讓我們覺得自己是活生生的人,但另一方面會讓我們的生活失去彈性,失去了開闊性。整個中國現(xiàn)代文學寫作中對存在的追問是非常稀少的,只有諸如魯迅等作家執(zhí)著于追問存在的問題,魯迅很遺憾沒有寫科幻,但他寫了另外一種科幻,某種意義上是那個時代的科幻。”
回到《情緒指針》,楊慶祥認為,這個小說中有一個很“存在主義”的設定——要求所有人通過情緒指針成為一個完全沒有喜怒哀樂的人。在這樣一個絕境中,這些活生生的人要尋求一種新的生存狀態(tài)。“寫作時,池上同時也把以前的歷史勾連起來,沒有特別著意于非常戲劇化的矛盾沖突,而是用非常細的筆法把一些人的心理、行為娓娓道來。”
《情緒指針》之前舉辦的對談中,作家王蘇辛也注意到嚴肅文學作家寫作科幻文學時的獨特性:“嚴肅文學作家往往會從一個政治或者人文設定上去展開小說敘事,這種科幻小說往往被稱為軟科幻”?!肚榫w指針》一書最打動她的地方在于,這個故事不是必然發(fā)生在某個時空,“因為它是以一個政策上、政治上或者人文設定為前提展開的小說,所以它可以是一個獨立于地球生活的空間,也可以是因為現(xiàn)在諸多發(fā)展產(chǎn)生的變化導致有這樣一些人,他們建立了類似于‘基遍’這樣一個設定下的國家。這個時間脈絡不是一定存在于地球時間當中的,可以是平行的,也可以是地球時間當中的未來”。
糖匪關注到《情緒指針》中對于顏色等元素的運用:“藍色象征著一種情緒穩(wěn)定,一種行進,書中所有的節(jié)點也都是很巧妙地運用顏色,在基遍國的中心區(qū)域都是灰藍色的建筑,主人公的頭發(fā)是灰藍色的,帶著一種他們被要求的情緒的平靜和穩(wěn)定。然后出現(xiàn)了幾個異樣的顏色,一個是區(qū)域之外的土黃色,當兩個人把主人公抓到一個地方出現(xiàn)觸目驚心的紅色標志。這些細節(jié)給人一種深切的感受性的認識?!?/p>
楊慶祥在分享中回顧了科幻文學的發(fā)展歷程,他認為,早期的作品總是懷著一種對于外星的想象,“我經(jīng)常講,其實劉慈欣這一代的科幻寫作者基本受到蘇聯(lián)科幻作家的影響,他們的宇宙的設定包括人和文明之間關系的建構(gòu),其實都建立在冷戰(zhàn)對抗和思維的基礎之上”,但是到了現(xiàn)在的科幻小說作家這里,“出生在1980年代以來的青年寫作者,包括陳楸帆、寶樹、夏笳等等,則將關注點轉(zhuǎn)移到人類社會內(nèi)部結(jié)構(gòu)中,轉(zhuǎn)到破解我們自身面臨的問題?!?/p>
糖匪談道,科幻其實就是一個思想工具,“其實在今天這個時代,不寫科幻是困難的,因為我們的生活已經(jīng)跟科學高度捆綁在一起,并且深受其影響。科幻小說提前推演了科技影響下的未來世界,并且讓所有東西都發(fā)生在小說中?!?/p>
情緒是這部作品中的關鍵詞,池上分享道:“整個小說中我自己最喜歡的、我覺得完完全全接近零度情緒的時候,就是小說當中勞宇被關在一個密閉的空間中。那個狹小的空間中沒有時鐘,他完全脫離現(xiàn)代文明給他的時間感,他在里面的那個狀態(tài)我自己非常喜歡?!?/p>
“我非常喜歡的韓國導演樸贊郁的一部電影,叫《老男孩》,男主角被關押,然后決定要復仇,他的情緒非常暴躁。在《情緒指針》中,勞宇在里面很平靜,因為他是絕對的標準零度情緒者,沒有任何喜怒哀樂,他失去了時間的感覺,失去了秩序的感覺,每天就在墻上刻線,橫的代表一天,豎著代表一個月,我在寫這一段的時候也感到一種前所未有的平靜。我也用這樣的設定來討論這樣的問題:一個人該如何對抗虛無。”池上分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