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新聞資訊藝術

中國山水畫是無法被西畫改掉也無法同化的

薛邃畫風獨特,有著完全與眾不同的藝術形態(tài)。很多人詫異地認一位八十多歲的老畫家竟然會畫出如此具有現代意蘊的中國畫,都說是“創(chuàng)新派”。

9月17日這一天對于86歲的薛邃先生是忙碌的,上午,他的畫作參加了在中華藝術宮舉辦的“文心雕龍——上海山水畫邀請展”,下午,由海上印社、上海書畫善會主辦的《喚來萬山看畫圖——薛邃書畫展》即在上海海上印社藝術中心(蘭溪路138號三樓)舉行。

回憶從藝經歷,薛邃先生年輕時選的是油畫系,后改習國畫,他說:“徐悲鴻先生以西畫改造中國畫這一創(chuàng)舉,使中國畫的傳統(tǒng)損耗了許多年。改革開放后終于醒悟了,覺得中國畫尤其山水畫是具有超前的魅力,無愧于世界藝術之林的瑰寶,是無法改掉也無法同化的?!?/p>

中國山水畫是無法被西畫改掉也無法同化的

中國山水畫是無法被西畫改掉也無法同化的

薛邃(上)與其作品

生于1931年的薛邃號婁江、渭塘老漁、驏客,祖籍江蘇昆山,現定居上海。其秉承家學,從父學詩、書、畫,青年時代考取浙江美院,,本是學習油畫,后改習國畫,至今六十余年,以山水為主,初學董北苑、黃大癡等。后擷取明清諸家多變之法,能自出機杼。其作品曾多次在國內外展出,并赴德國講課。薛邃先生擅山水兼工花鳥、人物,又能寫一手好詩詞,出版畫集、詩集多部,現為上海詩詞學會會員、上海書畫院終身畫師。

薛邃畫風獨特,有著完全與眾不同的藝術形態(tài)。很多人詫異地認爲一位八十多歲的老畫家竟然會畫出如此具有現代意蘊的中國畫,都說是“創(chuàng)新派”。但仔細揣摩后覺得他在很大程度上是一個“復古者”。剖析他的繪畫元素,在形式的內核中透露出宋元以來的傳統(tǒng)格局和筆墨語境。而且他更上溯到漢唐以前的古拙天趣。其間還有著石窟壁畫乃至民間藝術的未雕之璞,只是經他的融合滲化,很難分辨出所演化的“冰水之跡”。因此往往覺得他的畫“既面熟,又陌生”很難循摸出其規(guī)模所自。

對于何以從油畫轉為國畫,薛邃說:“詩畫聯(lián)璧的文人畫似乎又被重視起來,這當然是好事,但也不必強求一定要填詞寫詩,時代不同了,有點取舍并無不可。因為前一陣子傳統(tǒng)文化被冷落,西洋技術甚囂塵上之際,年青學子崇洋輕中,畫界也是如此。記得我年輕時(50年代)也曾經認為中國畫不科學,表現力差,加上徐悲鴻先生等一批以西畫改造中國畫的權威們的巨大沖擊,對青年來說確實是一種"煽動"(恕我不敬),以至在當時,我考入中央美院華東分院,選的是油畫系(后因病退學)。徐先生的這一創(chuàng)舉,使中國畫的傳統(tǒng)損耗了許多年。改革開放后終于醒悟了,覺得中國畫尤其山水畫是具有超前的魅力,無愧于世界藝術之林的瑰寶,是無法改掉也無法同化的。明乎此,我覺得還是應該立足于我們自己肥沃的土地,去栽植參天大樹,播種芬芳蘭苣,而且,也不妨灌植一些野菊山花?!?/p>

中國山水畫是無法被西畫改掉也無法同化的

薛邃作品

中國山水畫是無法被西畫改掉也無法同化的

薛邃作品

薛邃自述其學畫經歷時回憶說:“我一開始學畫的時候也很傳統(tǒng),父親是位教師,他教授給我詩詞歌賦,人文精神,所以我傳統(tǒng)國學基礎比較牢靠;我又學習過西畫,野獸派,印象主義,都有些了解;還有一些在那個時代受批判的藝術,我都能夠接受。當時最早只能接觸到的是蘇聯(lián)繪畫藝術,尤其是列賓等現實主義畫家,給年輕的我?guī)砹颂貏e的震撼。到改革開放之初,我接觸到一套書叫《世界美術全集》,當時也是因為我在學校教授國畫,才有機會閱讀到此類的圖書。至此我才得以看到除俄羅斯以外的藝術,有歐洲、非洲地區(qū)的繪畫。再后來,我有機會去德國交流繪畫,有一天的時間去柏林博物館參觀,當時陪同的人想我一定會去看歐洲的提香啊倫勃朗等的經典之作,但我沒去,轉而去了非洲館,在那里我感受到了非洲藝術的的野性與質樸,我開始嘗試轉變自己的風格,并融進非洲藝術的原始感。與此同時,我也非常喜歡馬蒂斯、夏加爾、高更的作品,特別是高更的風格是從日本的浮世繪而來,這給我很大的啟發(fā);另外,再逐步吸收了一些像畢加索、米羅等的風格。圖式方面,我借鑒了康定斯基的構成,但我是用中國畫的筆墨語言進行融合變形,所以在保證整體趣味的同時,并沒完全變成了‘康定斯基’,因此大家會覺得仍舊是一幅中國畫,但是卻有些新意?!?/p>

在繪畫實踐中,他主張“拉近看畫,推遠用意”“拉近”與古人直面,對其作品要多看細看;“推遠”者在運用時要將之推開,只留意境和印象,才不致為其所囿。

中國山水畫是無法被西畫改掉也無法同化的

薛邃作品

中國山水畫是無法被西畫改掉也無法同化的

薛邃作品

此外,還值得一提的是薛邃的山水畫中往往占有很大比重的人物出現,這也是傳統(tǒng)的繼承,如宋之李公麟、元之趙孟頫等山水畫都有人物的明顯位置。至于明清間把人物由于文學修養(yǎng)豐厚,薛邃每每在畫中題句。詩詞之外他的題跋更是力作,借物喻景,以景說事,以理道意,趣味雋永,極盡比興之能事。這是他以文學情懷牽引藝術情懷的極佳表現。他說:“題畫詩是中國繪畫很重要的一個部分,宋以前是沒有題詩的,宋以后,文人畫開始都有題詩了。題畫詩第一可以在畫面上補白,使得畫面更加豐富;第二可以補缺畫面的不足。題畫詩不是畫的圖解,而是用空靈、虛幻的形式闡述畫外之意。但是現在已經很少有人寫了,這很可惜,另外一方面,長期的傳統(tǒng)文化缺失,懂詩的人很少了,知音那就更少了,古人詩畫相結合,但是現在詩和畫分開來了。你看古人的作品有很多長題,其目的一是讓畫面更加豐富,其二是讓后人尋覓到‘知音’,穿越時空形成精神上的交流?!?/p>

熱門文章排行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