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新聞資訊文化

綠房子、滬江大學近代建筑等入選中國20世紀建筑遺產

4月27日,“公眾視野下的20世紀遺產———第九批中國20世紀建筑遺產項目推介暨20世紀建筑遺產活化利用城市更新優(yōu)秀案例研討會”在天津市第二工人文化宮舉行

4月27日,“公眾視野下的20世紀遺產———第九批中國20世紀建筑遺產項目推介暨20世紀建筑遺產活化利用城市更新優(yōu)秀案例研討會”在天津市第二工人文化宮舉行,并推介了102個第九批中國20世紀建筑遺產推介項目。天津作為此次大會的舉辦地,共有靜園等7項建筑遺產推介項目。上海列入的包括鄔達克設計的綠房子、滬江大學近代建筑群、舊上海特別市政府大樓、韜奮紀念館等8個項目。

“公眾視野下的20世紀遺產———第九批中國20世紀建筑遺產項目推介暨20世紀建筑遺產活化利用城市更新優(yōu)秀案例研討會”現(xiàn)場


活動舉辦地,天津市第二工人文化宮建筑群


據(jù)悉,此次舉辦地天津市第二工人文化宮(二宮)是“第六批中國20世紀建筑遺產推介項目”之一。該舉辦地于1952年由天津建筑設計公司設計,由天津市第三建筑工程公司施工,1954年建成并投入使用。二宮是天津當時占地面積最大、“文、體、學”功能俱全的園林式文化宮。該工程以“工人”命名,在很多建筑細節(jié)設計上都以“工”字造型為母題,比如“工”字造型的條窗;“工”字形的設計裝飾。二宮劇場、圖書館等共同構成了“天津市第二工人文化宮建筑群”。從空中俯瞰,劇場呈“工”字形,圖書館呈“人” 字形。 

而在今年的建筑遺產項目中,包含7項天津的建筑項目:靜園、天津第三棉紡廠舊址、劉冠雄舊居、扶輪中學、天津濱海機場、天津古文化街和天津市原市公安局辦公大樓。

靜園

靜園


靜園原名乾園,為北洋政府駐日公使陸宗輿私邸,建于1921年。該建筑由主樓、圖書館、傭人房、廚房、車庫組成。1929年末代皇帝溥儀遷居乾園,將“乾園”改名“靜園”,取“靜以養(yǎng)吾浩然之氣”之意。1931年溥儀由此出逃到大連。天津解放后,靜園曾作為辦公用房,后成為多戶居民居住的大雜院。2005年10月,天津市國土資源和房屋管理局依據(jù)《天津市歷史風貌建筑保護條例》對靜園內45戶居民進行了騰遷,依照“修舊如故、安全適用”的原則,對靜園進行復原整修。2007年7月,復原整修工程全部竣工,靜園對社會開放。

天津第三棉紡廠舊址

天津第三棉紡廠舊址


天津第三棉紡廠舊址前身為始建于20世紀20年代的裕大紗廠和寶成紗廠,廠房設計由莊俊設計建造,兼具東西方建筑的藝術風格。著名京劇大師梅蘭芳先生曾是這里的股東。1950年,正式更名為天津第三棉紡廠,簡稱“棉三”,并迅速成為天津紡織業(yè)的主力軍。

劉冠雄舊居

劉冠雄舊居


劉冠雄舊居是北洋政府首任海軍總長劉冠雄在1922年按照個人意圖建造了三座具有海軍風格的洋樓。全樓共有房屋81間,中樓是仿造航空母艦的上層式樣,西樓是巡洋艦式樣(目前這兩座樓均被拆除),北樓為望遠鏡式。房屋建成軍艦和望遠鏡樣式面對當時列強租界,展示了一位老海軍將領的堅定態(tài)度。雖歷經百年的風雨蒼桑,整座建筑依然雄偉壯麗、富麗堂皇。

扶輪中學舊址

扶輪中學舊址


扶輪中學始建于1918年,由鐵路同人教育會創(chuàng)辦,是中國鐵路系統(tǒng)創(chuàng)辦最早的員工子弟中學,以“忠誠,信實,仁愛,勇敢”為校訓。國際著名數(shù)學大師陳省身先生曾就讀于此。該校現(xiàn)存重點保護等級歷史風貌建筑兩幢。南樓為教學樓,北樓為辦公樓兼宿舍。建筑由天津振元木器廠承建,于1919-1921年建成,為混合結構二層平頂樓房。平面為對稱布局,體量適宜舒展,呈簡潔的現(xiàn)代主義風格。

天津機場地區(qū)近現(xiàn)代建筑群

天津機場地區(qū)近現(xiàn)代建筑群


天津濱海機場被譽為“新中國民航的搖籃”,機場地區(qū)至今保留了全國最為完整的20世紀近現(xiàn)代機場建筑群:一是航站樓系列建筑,包括第一代航站樓(1952)及機頭庫;第二代航站樓(1978);第三代航站樓(1990);二是中國民航大學(原高級航校)教學建筑群(1959)(包括行政樓;北二、北三教學樓;教工俱樂部;北一、三、五宿舍及北八公寓);三是日偽時期的地堡、煙囪和宿舍(1940年代)。

天津古文化街(津門故里)

天津古文化街(津門故里)


天津古文化街是歷史上的“娘娘宮”所在地,始建于元泰定三年(1326年)。明代時,幾經修復,是天津市現(xiàn)存的最古老的一座木結構建筑。1985年對古文化街進行了修復完善。2002年底,在海河綜合開發(fā)改造中對古文化街進行了全面的整修改造。整修改造后的古文化街,延續(xù)了原有道路的線性肌理、原有的建筑風貌和基本格局。

天津市原市公安局辦公大樓

天津市原市公安局辦公大樓


天津市原市公安局辦公大樓于1953年設計,1955年竣工使用。設計主持人為虞福京、王桂邱。建筑采用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中部為6層,兩翼4層,還有半地下1層。建筑的平面布局總體呈“П”形,兩端突出,平面布局十分舒展,天津解放后第一座大型辦公建筑。該建筑整體呈現(xiàn)橫向五段式結構,立面為淺黃灰色的水刷石,僅在基座和檐部等處呈現(xiàn)顏色深淺的變化,整體使用統(tǒng)一材料,增強了建筑的厚重感。立面設計強調豎向線條,突顯了大樓的峻拔之感。

滬江大學近代建筑群


舊上海特別市政府大樓


鄔達克設計的綠房子


孫科住宅


上海交響音樂博物館


除了天津的項目外,第九批中國20世紀建筑遺產項目也遍布全國多地。其中包含了8個上海項目:分別是滬江大學近代建筑群、舊上海特別市政府大樓、綠房子、韜奮紀念館、上海聯(lián)誼大廈、孫科住宅、上海文聯(lián)辦公樓和上海交響音樂博物館。

此外,杭州則有五四憲法起草地舊址,寧波有寧波市人民大會堂。此外,還有廣州市府合署大樓、天津古文化街(津門故里)、青島中山路近代建筑群、江西省美術館、中國女排騰飛館、西南大學歷史建筑群、廣西人民會堂、八路軍駐新疆辦事處舊址、黎平會議會址、安徽勸業(yè)場舊址(現(xiàn)前言后記新華書店)、韜奮紀念館、中山紀念圖書館舊址、北京國際金融大廈、遼寧大廈、貴州博物館舊址(現(xiàn)貴州美術館)、營口百年氣象陳列館等。

杭州市五四憲法起草地舊址


廣東省江門市梁啟超故居及梁啟超紀念館


今年是中國文物學會20世紀建筑遺產委員會成立十周年。該委員會成立于2014年4月29日,由中國文物學會會長、故宮博物院學術委員會主任單霽翔,中國工程院院士、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馬國馨任委員會會長。自2016年至今,中國文物學會20世紀建筑遺產委員會以每年推介100項“中國20世紀建筑遺產”的規(guī)模,共計向社會推介了九批900個中國20世紀建筑遺產項目。

在此次推介學術活動上,天津市建筑設計研究院名譽院長劉景樑,中國文物學會常務理事、天津市歷史風貌建筑保護專家咨詢委員會主任路紅發(fā)布并解讀了《中國20世紀建筑遺產年度報告(2014-2024)》藍皮書要點,“藍皮書”出版意義與價值在于梳理中國20世紀建筑遺產十年發(fā)展的歷程、總結概括中國20世紀建筑遺產十年的成果、提出未來中國20世紀建筑遺產的發(fā)展愿景;“藍皮書”總結了20世紀遺產的十年歷程呈現(xiàn)學術的“風景”,即在遺產類型上,不斷拓展,堅持有據(jù)探新不止的十年;在國際視野上,不斷用20世紀與當代遺產觀緊隨世界潮流的十年;在鼓勵創(chuàng)作上,不斷用促進20世紀遺產的科技文化,助力設計創(chuàng)新的十年;在交叉科學建設上,中國文物學會、中國建筑學會密切合作,開創(chuàng)建筑文博大融合的十年;在見人見物上,結合20世紀遺產項目,不斷挖掘尋找建筑巨匠的十年。

寧波市人民大會堂


南通市圖書館


此外,中國文物學會20世紀建筑遺產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秘書長金磊闡釋了活動的意義與價值。他表示向“新”而行的時代之境,要求記住“20世紀百年”、“10年求索”、“九批”、“900項”作品這一串耀眼的數(shù)字,它們是探尋中國建筑遺產新類型的文化密碼,是城市更新中需要保護傳承的文化場域,是中國建筑文博界聯(lián)手打造展示給世界的一道風景,更成為見證并推動文博大發(fā)展、走向中國式現(xiàn)代化的生動實踐。

哈爾濱北方大廈


云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開遠市開遠發(fā)電廠舊址


中國科學院院士、美國建筑師學會榮譽會士、同濟大學建筑城規(guī)學院學術委員會主任常青、單霽翔會長的主旨演講,分別從不同視角梳理了20世紀建筑遺產的理念,同時以國際視野下的建筑遺產活化利用,為與會者開拓了新視野。而其他與會專家們則分享了他們在遺產傳承發(fā)展中的設計經驗、啟示及感受。

作為此次活動的展示項目,當天,“時代之鏡·十載春秋——中國20世紀建筑遺產全紀錄特展”在天津市規(guī)劃展覽館舉辦。觀者可沿著展覽兩大主線,縱覽中國20世紀建筑遺產項目與建筑師十年推介足跡,并可讀到來自近30個設計建設機構所提供成功的城市更新案例。

附:第九批項目推介名錄

 

熱門文章排行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