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2日起,“盛世修典‘中國歷代繪畫大系’主題展——‘久久為功’品讀書畫中的中華文脈”展覽在北京中華世紀壇呈現,該展覽基于“中國歷代繪畫大系”的編纂和出版成果,展示的作品均為“中國歷代繪畫大系”出版過程中為確定印刷標準產生的打樣稿檔案。在高清的經典畫作中,可以看到筆墨定格下,古人讀書時的百般鮮活神態(tài)與場景,體會歷代讀書風潮的變遷沿革。
展覽現場
《春夜宴桃李園圖》高清打樣稿局部
此次展覽從“大系”中精選表現閱讀主題的作品,以“大系”修纂工作歷程與“大系”典籍中的閱讀為主線,以“品讀風雅”“書齋志趣”“賞心閱典”和“鑒古開新”四個板塊,結合數字化、場景化的方式進行展示,呈現歷代繪畫經典中中華先民的閱讀方式,展覽通過展出作品高清打樣稿、數字作品、出版物、文獻等共320余件,讓觀眾體驗古人讀書時的百般鮮活神態(tài),體會歷代讀書風氣的變遷沿革,感受閱讀環(huán)境的多樣豐富,并呈現出古代不同階層讀書群體的真實樣貌。
“中國歷代繪畫大系”漫長的拍攝
據悉,本次展覽由中共北京市委宣傳部、北京畫院支持,浙江大學、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北京歌華傳媒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共同主辦。
展覽的緣起要追溯到一樁大型出版項目:2005年,浙江大學與浙江文物局啟動《宋畫全集》編纂,希望集納全世界公立文博機構所藏存世的宋代繪畫,以高清印刷的方式讓世人看見。后來,工作的內容從《宋畫全集》擴展到《元畫全集》 《明畫全集》《清畫全集》和《先秦漢唐畫全集》,合為“中國歷代繪畫大系”。到今年,這項工程即將結項,出版了5集60卷226冊,收錄12405件套中國繪畫,來自海內外263家文博機構。
《宋畫全集》書影
極為脆弱的古代書畫,保護與利用的矛盾始終難以逾越。這項為歷代繪畫拍攝和出版高清圖像的行動,讓繪畫能夠從文物庫房中“走出來”,纖毫畢現地呈現在觀眾眼前。
“大系”拍攝的過程中有許許多多的故事。首先,其技術標準就非常高。“大系”90%以上的作品由收藏單位根據“大系”項目組提出的最新技術標準,授權項目組或組織力量重新拍攝。其中,大部分作品使用了全球最大幅面的8英寸x10英寸反轉片拍攝。配備專用制作室和頂尖的海德堡S3900電分機,工作模式采取色域空間最大的Lab色彩模式,確保寬闊的色域與豐富的色彩還原。
“大系”作品拍攝
在設計中,按冊裝書可承受的最大尺寸,確定開本大小,再現或放大圖像整體或局部圖。
《宋畫全集》內頁
“大系”拍攝的過程中也有許多故事,浙江大學中國古代書畫研究中心副主任、《宋畫全集》《元畫全集》副主編金曉明在之前的采訪中曾介紹,僅以《宋畫全集》為例,該套書分為七卷,前三卷為故宮博物院、上海博物館、遼寧博物館藏品卷。
故宮博物院藏宋代《花籃圖》高清打樣稿
每一幅畫的拍攝都有自己的故事,以《千里江山圖》為例,《宋畫全集》定下前所未有的高標準,故宮博物院也沒有辦法提供如此高清的照片。于是《宋畫全集》編委會向故宮提出,能不能提取出全部宋畫,專門拍攝一次?之后故宮專門配置團隊,歷時兩年多,完成所藏宋畫的重新拍攝。自1992年之后,《千里江山圖》長達17年未曾開卷,經過慎重考慮,2009年,故宮為了《宋畫全集》重新展卷拍攝。
故宮博物院藏宋代《采薇圖》高清打樣稿局部
《宋畫全集》的第四卷是臺北故宮藏品卷。與臺北故宮的溝通曠日持久、幾番起伏。直到2021年,大系項目臨近收尾,《宋畫全集》臺北故宮藏品卷終于出版,《溪山行旅圖》《萬壑松風圖》等傳世名作從此如在眼前。
《宋畫全集》的后三卷是中國其他文化機構、歐美和日本藏品卷。到2011年,前三卷和后三卷都已出版。
以《女史箴圖》為例?!杜敷饒D》原作已經遺失,大英博物館收藏的一般被認為是1400年前的唐代摹本。
這幅畫在1900年八國聯(lián)軍入侵北京時被英國人盜走,以25英鎊賣給了大英博物館。原作12段畫面如今存世9段,嚴重風化,被博物館分成三卷裝裱。2012年,大系團隊與大英博物館溝通,希望獲取《女史箴圖》等中國繪畫圖像,以編纂大系。歷經十年,斷裂的《女史箴圖》才得以復原,存世9段以完整面貌呈現。
大英博物館藏《女史箴圖》高清打樣稿局部
古人讀書時的百般鮮活神態(tài)
展覽所呈現的320件作品從唐五代到明清,是一部立體的中國繪畫史。為了讓展覽有明確的線索,展覽確定的主題是——展示“大系”所收錄繪畫中的各類閱讀形象和場景,希望能夠讓讀書文脈通過丹青跨越時空,陶冶觀者情操。
展覽現場
我國有著悠久的閱讀史,畫與書相互通融,同構為閱讀史的重要組成部分?!白x畫”有別于“看圖”,它是“品”、是“賞”,更是生命精神與情感趣味的通感與升華。在品讀與心賞中,我們不僅可以感受到新的藝術境界和新的思想格調,還可以體會古人對物象的直覺感受、認知理解、涵詠轉化。
展覽將呈現貫穿古今的閱讀方式,“勘書”“校書”“耕讀”“倚牛讀書”“國分觀書”………透過古畫,探究“中國歷代繪畫大系”中品讀、心賞的文脈密碼。
《山靜日長書畫》高清打樣稿局部
在高清的經典畫作中,我們能看到筆墨定格下的古人讀書時的百般鮮活神態(tài),體會歷代讀書風潮的變遷沿革,感受閱讀環(huán)境的多樣豐富,理解藝術風格的發(fā)展轉變,并呈現出古代不同階層讀書群體的真實樣貌。同時,大量的經典品讀書畫圖像保存著各種珍貴信息、蘊含著獨特的人文價值,對揭示和闡明中華文化的載體變遷、形制演化以及閱讀的風氣流變、環(huán)境營造等都具有極為重要的學術意義。
明 張路 《觀畫圖》
本次展覽也輔助展出大量典籍,打造不同感覺的閱讀空間,使畫中的讀書、讀畫轉化為在場可感且真實可行的當下文化場域。
佚名《樹下讀書圖》
關于“大系”接下來的工作,浙江大學黨委副書記朱世強介紹,目前,“大系”已經進入成果保護、利用、研究的新階段。自2021年6月起,啟動了“盛世修典——‘中國歷代繪畫大系’成果展”,先后在重慶、浙江、北京、上海、江西、河北等地巡展,同時還遠赴比利時、西班牙、英國、瑞士、德國、馬來西亞、新加坡、塞浦路斯等國舉辦展覽。
“由‘大系’編纂成果衍生出的系列展覽,使許許多多國寶級文物超越時空,成為普通百姓共享的文化產品。相信隨著新技術新業(yè)態(tài)與傳統(tǒng)繪畫不斷融合,各類文旅創(chuàng)新IP、數字化沉浸體驗、科技藝術裝置等不斷涌現,‘大系’一定能為實現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創(chuàng)造性轉化、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發(fā)揮更獨特的藝術魅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