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新聞資訊書訊

歡迎來到2024:新年的第一個文學故事

2024年到了。各大文學刊物的開年“第一本”如約而至,并帶來重磅消息:《人民文學》將以《在曠野里》為名,刊發(fā)著名作家柳青70年前的一部未被命名的長篇小說佚作

2024年到了。

各大文學刊物的開年“第一本”如約而至,并帶來重磅消息:《人民文學》將以《在曠野里》為名,刊發(fā)著名作家柳青70年前的一部未被命名的長篇小說佚作;《收獲》致力于打通文學與藝術的“東船西舫”開年迎來大家冷冰川的《無盡心》;《十月》頭條推出王蒙的中篇新作《薔薇薔薇處處開》;《花城》推出李修文時隔十五年的長篇小說回歸之作《猛虎下山》;《中國作家》發(fā)表的網(wǎng)絡長篇小說《我的黃河我的城》,帶來傳統(tǒng)文學期刊與網(wǎng)絡文學的首次“聯(lián)姻”……

還有一個明顯的感覺是,各大刊物都已在“發(fā)現(xiàn)新人”上重點發(fā)力,比如《當代》第一期發(fā)表的小說《洄游》是一篇從郵箱投稿中發(fā)現(xiàn)的青年作品,《作家》特邀閻連科、蘇童、余華依次為三位“后浪”寫下薦語,《芙蓉》的“詩歌”欄目將以刊發(fā)未曾被關注的80、90后詩人為主。新人寫作者陸續(xù)登場,他們會帶來什么?我們好奇且期待著。

歡迎來到2024年,歡迎更有活力,更有魅力的文學世界。

2024年第一期《人民文學》

2024年第一期《人民文學》封面


 2024年第一期《人民文學》將以《在曠野里》為名,刊發(fā)柳青的一部未被命名的長篇小說佚作,該長篇手稿為柳青大女兒劉可風提供給柳青研究專家邢小利?!度嗣裎膶W》編輯部與學者李建軍從手跡、行文、內(nèi)容等方方面面展開研讀辨認,確定這部長篇小說手稿為柳青所作。

柳青最廣為人知的代表作是《創(chuàng)業(yè)史》,《創(chuàng)業(yè)史》原計劃寫四部,但最終未能完成?!度嗣裎膶W》主編施戰(zhàn)軍透露,1978年第十期《人民文學》根據(jù)柳青遺稿整理發(fā)表了《創(chuàng)業(yè)史》第二部下卷的四章。在此之前,讀者只能讀到《創(chuàng)業(yè)史》已出版的第一部和第二部上卷。

“柳青逝世后,我們和廣大讀者一樣懷念和敬重這位大作家,為傳承歷史也為接續(xù)緣分,《人民文學》一直在尋找傳說中的他在《創(chuàng)業(yè)史》之前的另一部長篇小說,現(xiàn)今終于如愿以償,手稿佚作成為發(fā)表實存?!?/p>

在施戰(zhàn)軍看來,《在曠野里》雖是未完成稿,但作品敘事相對完整,表現(xiàn)出對典型環(huán)境、典型人物的高超把握,是一部以現(xiàn)實主義審美品格展現(xiàn)新中國進入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火熱生活的小說杰作。作品的時間背景是1951年7月初的盛夏時節(jié),地點是陜西渭河平原某縣,故事圍繞正在發(fā)生的棉蚜蟲害這一核心情節(jié)展開。

此外,這一期還將推出謝冕的美文、蘇童的寫作課,記述深圳及大灣區(qū)水工程的報告文學《脈動大灣》等。

2024年第一期《收獲》

2024年第一期《收獲》封面


2024年,《收獲》帶來的第一個小長篇是董立勃的《尚青》,它通過一個女性的命運,講述軍閥盛世才在新疆的年代故事。在《收獲》主編程永新看來,這是一部有點像王安憶《富萍》的小說,將中國人生活中的點滴融入其中,意味悠長。而在長篇之外,還有錢幸《皮影》、王玉玨《瞳距》、小杜《婚姻日志》三部中篇小說與鐘求是《生活節(jié)點》、黑孩《物理反應》、于昊燕《載空者》三篇短篇小說。

這一年《收獲》依然用心打造專欄,阿來的“萬物生”、南帆的“鏡中萬象” 等廣受讀者喜愛的欄目還會不時繼續(xù)。尤其是“東船西舫”這個源于2023年的和藝術家有關的欄目,曾發(fā)表過張曉剛、徐雷、張永和、姜杰等“頂流”藝術家的文章,新年開篇迎來冷冰川的《無盡心》。

“我們希望文學和其他藝術門類是有交集的,觸類旁通,相互延展。開 ‘東船西舫’欄目,就是想打通各個藝術之間的通道,我們也相信這是有必要的?!背逃佬抡f。

2024年第一期《十月》

2024年第一期《十月》封面


新年第一期《十月》頭條推出王蒙的中篇新作《薔薇薔薇處處開》,這是一部關于上世紀八十年代的回望之書、深情之書,一位革命者、文藝組織者、藝術家的精神之書,一部跨越兩個世紀的當代文學與文化的私人筆記本、記憶檔案。

“全球首發(fā)”是十月雜志2023年啟用的新欄目,邀請世界各地著名作家,將他們從未發(fā)表的新作以中文形式在全球首次發(fā)表。本期“全球首發(fā)”邀約西班牙作家安德烈斯·伊巴涅斯·塞古拉。他的全新短篇《一種更高的生活》是一部關于音樂和通感的小說,也是對當代生活的寓言和探索。

本期其他小說也很精彩。沈念中篇《歧園》、陳鵬中篇《天上的老虎》將敘事對焦時光中的城市變遷;孔亞雷《停云》、索南才讓《M酒》、鐘二毛《時間之門》生長出三種短篇可能的向度;如果說鮑爾吉·原野的散文《萬物凝視》是一曲萬千生靈合奏的自然詩,詩人陳先發(fā)的新近之作《了忽焉》則以安徽亳州的曹操宗族墓室出土的八塊磚上的殘留文字作為書寫主題,接通歷史和當下現(xiàn)實。

值得一提的是,《十月》在2024年還將推出姊妹刊——《北京文藝評論》,致力于推送當下文藝評論的精彩內(nèi)容。 

2024年第一期《花城》

2024年第一期《花城》封面


新一年的《花城》新設李修文專欄。曾披山河袈裟,以致江東父老的李修文回歸心靈震蕩的小說創(chuàng)作,時隔十五年,推出重磅長篇小說《猛虎下山》,以極具想象力的故事、迅疾如風的節(jié)奏講述人虎博弈的深刻寓言。

在中篇頭條《熒惑》中,張抗抗用一對姐弟的火星(熒惑)之問迎來巨變時代的開端。元宇宙、ChatGPT、宇宙星系……無論是“卷卷不息”的70后,還是“躺而不平”的90后,在擁抱科技的未來日漸走向共識與共振。到了短篇頭條《那塊地》,鄧一光以真實的深圳蛇口發(fā)展為背景,將第一塊土地拍賣、企業(yè)銀行建立等改革開放歷史性事件融入個體故事之中,是時代風云與都市煙火織就的回響與余音。

新一年《花城》還與學者張莉共同新設“新女性寫作”專欄,第一期推出三篇小說:楊知寒《慢回身》、三三《上海女郎(2003—  )》、蔣在《許多》。該欄目希望邀請、發(fā)掘青年一代女性寫作者的創(chuàng)作,深入推動中國當代文學及女性文學發(fā)展。

2024年第一期《當代》

2024年《當代》將增設詩歌版,《當代·詩歌》逢雙月出刊,努力呈現(xiàn)當代中國詩歌的活力、重力、實力、魅力。

在第一期里,姚鄂梅的新長篇《不會飛的海燕》書寫一個即便擦肩而過也未必會留意的平凡女性。通過她的成長史、生命史,寫出人生之變、社會之變。如岳雯在同期評論中說的,“改寫了路遙所認同的八十年代的奮斗改變命運的邏輯”,從而“折射出了當下一種精神面向”。來自禹風、遼京、連諫、豐杰的中短篇小說,也各具特色,不管書寫職場生活、母女關系還是鄉(xiāng)村記憶,都涌動著作者投入的情感經(jīng)驗與藝術能量。

《當代》從2023年開設向文壇推薦新銳作者的“發(fā)現(xiàn)”欄目。2024年第一期“發(fā)現(xiàn)”推薦的小說《洄游》是一篇從郵箱投稿中發(fā)現(xiàn)的令人驚喜的佳作。年輕作者穆薩敘事沉穩(wěn),細節(jié)精準,在這篇小說中書寫一個中年畫家攜妻兒回到少年時代逃離、二十多年未曾涉足的故鄉(xiāng),“和故土重建聯(lián)系”。

《當代》雜志2024年推出了新欄目“山河卷”,陪伴讀者在跨越時空距離的紙上行旅中“讀懂中國”。新欄目由散文名家陸春祥的《三沙九章》開篇。

2024年第一期《中國作家》

2024年第一期《中國作家》封面


《中國作家》文學版在2024年新設“網(wǎng)絡文學精品連載”欄目,探索傳統(tǒng)文學期刊與網(wǎng)絡文學的融合發(fā)展,令人耳目一新。首次推出網(wǎng)絡長篇小說《我的黃河我的城》,也是傳統(tǒng)文學期刊與網(wǎng)絡文學的首次“聯(lián)姻”。

此外,文學版“特別文本”推出王蒙《回答采訪》,以王蒙特有的詼諧幽默總結(jié)了自己一生的創(chuàng)作心得;溫亞軍、徐皓峰、凡一平、張魯鐳、鄭小瓊、何大草等名家的中短篇小說新作也在這一期集中亮相;面向“文學素人”挖掘新人力作的欄目“中國作家之星”本期推出紅山玉的短篇小說《綠豆蠅》,書寫海外留學生面臨的心理和生活困境;散文和詩歌欄目向歷史縱深和當下現(xiàn)實延展,推出張銳鋒和汗漫的散文新作,以及張新穎、伽藍、王學芯組詩。

紀實版第一期推出何建明長篇報告文學《中國“芯”路》,敘寫我國芯片產(chǎn)業(yè)的發(fā)展戰(zhàn)略決策和具體實施的核心故事;影視版發(fā)起“青年編劇成長計劃”,力圖從培養(yǎng)青年編劇入手,從源頭抓好劇本創(chuàng)作,同時設置“范本”欄目,以具有典范意義的影視文本引導影視上游產(chǎn)品即劇本質(zhì)量的提升。 

2024年第一期《作家》

2024年第一期《作家》封面


開年第一期,《作家》的“金短篇·名家推薦”欄目呈現(xiàn)三篇新人新作,并由三位文學名師閻連科、蘇童、余華依次為“后浪”寫下傾情薦語:董智婷的《一個關于馬桶的荒唐設計》如在沙土上建起充滿鳥鳴露滴潮濕氣息的熱帶雨林;水溶的《抵達桃曲》回蕩著小旅館的低語、礦井下的沖擊波、時光里的堅硬;洪頁的《她在無眠的夜晚》則在柴米油鹽中伴著羊腰子的膻味刻下一段生命歷程的履痕。

此外,潘軍中篇《刺秦考》夢回戰(zhàn)國,亦夫長篇《婚姻生活白皮書》還原生活,李元勝荒野尋訪觀蝶儋州,李寂蕩、東西、胡性能、陸春祥、杜綠綠等名家隨筆、詩作詩評、研討實錄精彩紛呈,作家們用各自的方式實現(xiàn)文學對世界的燭照。

2024年第一期《鐘山》

2024年《鐘山》第一期刊發(fā)幾位名家的小說新作。孫頻以中篇小說《雪隱于雪》繼續(xù)其身處南國之后的創(chuàng)作旅程,引領讀者進行一次身心放逐與尋訪的海島之旅;劉慶邦的短篇小說《麻鼻子與普大田》以溫情的筆調(diào)回訪往昔,敘述一場記憶中快樂的“搶親”故事;胡性能則以中篇小說《去曇城的路上》敘寫了一個人心靈的自我救贖之路。

在專欄部分,第一期都是《鐘山》比較成熟和有特色的專欄。王彬彬暫時放下“荒林拾葉”重新“欄桿拍遍”,第一期的文章《伍連德東北抗疫與現(xiàn)代醫(yī)學在中國的扎根》,敘寫伍連德在中國醫(yī)學史上獨特的位置和深遠的影響;雷平陽的“泥丸小記”則告別茶山,走上《雪上的高速公路》,以徒步的方式進行一場公路朝圣之旅。作家論專欄“河漢觀星”有張學昕教授撰寫的《班宇論》,他將目光聚焦于青年作家班宇,深入剖析班宇的小說創(chuàng)作。黃梵在“鐘山記憶”專欄里記錄和尋找那些《獻身瑣事的理想》,展示一個中年人的生命景觀和心靈圖景。

2024年第一期《山花》

2024年第一期《山花》封面


《山花》新年第一期重點推出作家北村的中篇小說《重瞳》。小說以標題為隱喻,講述一個女人分飾兩角與一個男人的糾纏。小說用推理的遞進乃至不斷反轉(zhuǎn)的敘述呈現(xiàn)了這一段猛烈的情愛關系,并逐漸帶出人物背后的殘酷過往。本期還推出新人新作,潘虹的小說《困鹿》,以一款普洱茶暗喻當代人的情感生活。

“大視野”欄目聚焦大江健三郎。田原的隨筆《文學翹楚大江健三郎》由大江的去世歷數(shù)他的人生、友情及寫作成就,將大江坦誠、樂觀、悲憫的個性展露無遺;詩歌《我們無法重生,但我們可以重生》(外2首)是小說家大江健三郎罕見的詩歌作品,對人性、人欲進行了深刻反思,也蘊含著對時間流逝的“檢討”以及由無奈走向宥恕和博愛的寬闊心靈境界。

“散文隨筆”頭條推出陳應松的《神農(nóng)架雜記》,展示了神農(nóng)架這一自然之力和人文之力相結(jié)合的神秘之地。

2024年第一期《青年文學》

2024年第一期《青年文學》封面


新的一年,《青年文學》繼續(xù)立足“城市文學”,強調(diào)“青年書寫”:

90后作者北缺的短篇小說《跛爺》將鏡頭對準一位鄉(xiāng)村怪才,用細膩的筆觸描繪了他幾十年的生活,給讀者帶來關于鄉(xiāng)野風情的新感受和新想象;

95后作者譚瀅的短篇小說《銀牛角》《九龍白記》以兒童的視角和地方性的眼光觀看女性命運,在信仰與命運的矛盾中編織故事;

90后詩人蘇笑嫣的組詩《清明上河圖》嘗試建立史詩性的時空,以此完成一次對歷史的回眸、對美術的致敬。本期還特邀歐陽江河、汪劍釗、李林榮為三位年輕作家、詩人撰評。

此外,也推出曉航的中篇小說《飛云之城》,作品描寫了一座主題游戲樂園式的城市,以及幾個人物因其而顯現(xiàn)的新的生活樣態(tài),呈現(xiàn)了關于城市生活的新表達。

2024年第一期《天涯》

2024年第一期《天涯》封面


2024年,《天涯》重新聯(lián)手國際知名設計師韓家英,第一期封面把王維的詩句“坐看云起時”進行符號化與“負形”,用一字一符號的方式進行圖形探索與實驗,表達古典詩詞的獨特意境及當代性。

在內(nèi)容上,近年已近乎絕跡文壇的潘軍這一次帶來中篇《與程嬰書》,自稱是他這輩子最重要的作品。在這部中篇里,他重講“趙氏孤兒”,在歷史的褶皺里尋覓人之為人的佐證,在中國性和歷史性中體認人性,也就是體認世界性。

還有陸源的《唐風五聯(lián)》,文字華美,大唐氣象灌注其中,讓人神往;杜嶠將普希金為詩歌而死的精神,與當下年輕人躁動的說唱結(jié)合到一起;春樹筆下的人物因婚姻家庭困于異國他鄉(xiāng);任白衣文中的少年鹿溪身上真相難尋;于堅在平凡人身上發(fā)現(xiàn)日常的光亮……

“民間語文”欄目,新晉茅獎得主東西的記夢日記也與小說有關,這是他寫作《回響》的前奏,而《回響》又真的成了這些夢的回響。這些文字,能讓普通讀者窺見一部作品的“史前史”和“潛意識史”。

2024年第一期《江南》

2024年第一期《江南》


新年第一期《江南》“懷人紀事”欄目推出程永新懷念故友程德培的長文。這是一篇在內(nèi)心艱難中寫就的紀念文章。文中的生動細節(jié),向我們呈現(xiàn)了“德公”率性與熱情的一面,尤其是他對文學執(zhí)著而純粹的追求,令人尊敬。

而“歷史碎影”專欄推出黃德海讀《史記》的文章《不如見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史記·河渠書>及司馬遷的用心》。該文先通過司馬遷《史記》和希羅多德《歷史》的對比,嘗試摸索古典歷史作品的最佳讀法;接著分析《史記》安排篇章和次序的用意;最后集中分析《史記·八書·河渠書》的結(jié)構和行文,并梳理中國上古至漢代在水利治理上的歷史軼事,以此解讀司馬遷“我欲載之空言,不如見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的書寫原則和背后的深意。

這一期《江南》還有上海作家張生的《蝴蝶夢》和聚焦文學排行榜的“非常觀察”,同樣值得期待。

2024年第一期《大家》

2024年第一期《大家》封面


2024年《大家》新設“游動”欄目,融入各類藝術如美學、哲學、人類學等與文化、文學的交匯。泛文藝欄目的設置,在為刊物注入新活力的同時,又使刊物不失純文學趣味和兼具可讀性。 

第一期的“大家典藏”推出學者、詩人楊慶祥的詩歌,同時刊發(fā)詩人創(chuàng)作談和學者賀嘉鈺的評論,全方位呈現(xiàn)詩人作品全貌,以饗讀者;“虛構時空”推出詩人韓東的短篇,以及魯獎獲得者夏天敏的中篇。前者輕盈、以小見大;后者綿密、盤根錯節(jié)。

另外,青年作家李知展的小說語言干凈、有張力,值得一看?!拔锱c詞”欄目,敬文東的文章兼具學理性和感性,豐沛、飽滿;胡竹峰有意在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之間尋求一種既可以對接又可以融通的文體,對山水游記進行了有效的激活。

2024年第一期《芙蓉》

2024年第一期《芙蓉》封面


《芙蓉》2024年繼續(xù)關注深入時代現(xiàn)場、深入人文關懷的現(xiàn)實題材作品?!跋孳娦聞萘Α睓谀恐荚诜龀趾?0后青年,促使文學湘軍重新崛起。同時策劃青年作家小輯,“詩歌”欄目也將以刊發(fā)未曾被關注的80、90后詩人的作品為主。

2024年第一期,周大新、王躍文散文以小見大,關注現(xiàn)實物事,又注重內(nèi)心自省;殘雪短篇小說《靈物》延續(xù)一貫先鋒特點,以兒童視角寫現(xiàn)實生存,荒謬而深刻;何立偉中篇小說《乃至一念》以內(nèi)心一念,推動家庭、情感及時代命運變遷,盡顯南方文學氣質(zhì);須一瓜短篇小說《枇杷亭》一語雙關,以孩童搭建亭子的游戲,暗喻世道人心……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90后作家章程,短篇小說《鯨骸》讓人眼前一亮,其濕潤的南方文學氣息、另辟蹊徑的敘事結(jié)構、建筑師般精到的語言,極具辨識度。

2024年第一期《青年作家》

2024年第一期《青年作家》封面


2024年《青年作家》進行了改版,新設了“氣息”“突圍”“詩天下”等欄目,將更關注青年作家及其作品。

開年第一期,《青年作家》品牌欄目“華語作家訪談錄”推出張平訪談錄《人民的立場就是作家的分寸》?!皻庀蟆睓谀客瞥隽藦垖W東的短篇小說《宰牲》。一場不太順利的宰牲前后,小說在第六感不好的屠夫和即將到來的悲慘結(jié)果間對照,將“宰牲”一詞演繹得淋漓盡致。

“銳小說”欄目發(fā)表張新祥的中篇小說《歲月飄過塘子寨》,以及王彤羽、田興家、萬萍霞的短篇小說;“突圍”欄目發(fā)表了渡瀾短篇小說《走親戚》,講述了獵人拉扎豐童年時期經(jīng)歷的一次奇遇;2024年的“新力量”欄目繼續(xù)由青年評論家徐福偉擔任主持,推出上海作者俞生輝的專輯。

2024年第一期《西湖》

2024年第一期《西湖》封面


《西湖》2024年第一期“新銳”欄目推出杜嶠的小說《驚鹿記》。小說里,民國十九年驚鹿寺住持露生親歷了不悔禪師佛珠的神秘失蹤,“尋找真相”的沖動越過數(shù)十年,在僧人的養(yǎng)子,以及養(yǎng)子之子“我”的身上延續(xù),也接續(xù)起時間、歷史的血脈。最終,所有的探尋化為巨大的惘然,命運的、歷史的惘然。薛超偉關于小說的評論《霜落林空鹿飲溪》凜凜然如秋天的霜樹,讀來如飲清洌的泉水,照出杜嶠小說“孤獨而自由”的精神。

“實力”欄目里,許笑陽的小說《雷克雅未克》文字飄逸靈動,“乘火車去雷克雅未克”是年輕人于幻想中逃離的象征;李星銳的小說《電梯還沒有來》,以繁復精致的陌生化筆觸,將個人在城市中的存在境遇勾勒出來;子禾的小說《過年》寫出了一種困境:當不負責的同村人強行塞來一個需要照顧的老人時,該如何面對?

“紀念”欄目里是艾偉、張楚、東君關于程德培的憶念文章?!暗鹿鄙暗娘L趣幽默,讓憶念文章也充滿他的慈愛、慧黠、溫暖。

本期還有何小竹與寧不遠關于“像說話一樣寫詩”的討論,有第九屆“西湖·新銳文學”的座談記錄《人的文學與AI的文學》?!奥?lián)合課堂”欄目討論了畢飛宇的長篇《歡迎來到人間》。

2024年第一期《上海文學》

2024年第一期《上海文學》封面


《上海文學》2024年第一期的小說,題材各不相同,但彼此呼應,重審了小說在現(xiàn)實和荒誕的兩極間的騰挪。石舒清、史玥琦、展世邦的短篇各自從貼地的現(xiàn)實開始,漸漸隱入怪誕的境地。伍華星中篇《入刀山》則更加明顯地呈現(xiàn)出在現(xiàn)實與非現(xiàn)實間交替穿梭的特質(zhì)——“我們”出離福祉院,前往省城游蕩,最后再次返歸。幾位作者并不只是停留在倚仗方言來凸顯小說地域性的層面,而是深入方言的內(nèi)核,取其深層意蘊來安放故事情節(jié)。

“譯文”欄目刊登的是1986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沃萊?索因卡近年的一組詩歌,這也是索因卡為參加第八屆上海國際詩歌節(jié)帶來的一份禮物。

專欄一向是《上海文學》的特色。2024年,除了原本徐皓峰、張梅的專欄仍將延續(xù),陳沖的專欄會不定期開啟之外,還會陸續(xù)開設新的專欄。第一期推出的陳村專欄“結(jié)網(wǎng)紀事”,作為國內(nèi)互聯(lián)網(wǎng)從初生到興盛的全程目擊者和親歷者,陳村將以文字重現(xiàn)三十年來的互聯(lián)網(wǎng)記憶。

2024年第一期《北京文學》

2024年第一期《北京文學》封面


新的一年,《北京文學》的“新北京作家群”欄目繼續(xù)聚焦新北京故事。首期推出80后作家常小琥以媒體人為觀察對象的中篇小說《中間人》,講述一位女性調(diào)查記者的故事,也引發(fā)讀者對社會萬象的關注與反思。 

有關新人新作,《北京文學》還刊發(fā)了90后作家杜宇的短篇小說《90后的女兒和60后的父親》。代際標題的背后,蘊含的是90后女作者心中濃郁糾結(jié)的父女關系,和新一代的親情鏡像。

今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北京文學》特推出魯迅文學獎得主朱曉軍的長篇報告文學《巴黎有片榕樹林——溫州人在法國》上部。近兩年《北京文學》的詩歌欄目也備受關注。本期推出青年詩人胡了了組詩并配發(fā)評論,還有人大、北大等十余位校園詩人的作品。

2024年第一期《四川文學》

2024年第一期《四川文學》封面


新年第一期《四川文學》聚焦“身份”這一主題,思考“身份是對社會認同感的渴望還是自我主體性的張揚”“面對生活與時代之變,如何在尊嚴訴求和角色承擔之間達成平衡?”。

實力作家孫希彬、娃子、陳武的中短篇小說和新人張歡的長篇散文,以廣闊的視野,斑斕的筆法,穿行于不同時空和人群,以小敘事映射大舞臺,呈現(xiàn)“身份”的可能與不能,表達社會的豐富與規(guī)約、人性的復雜與自省。

由著名評論家吳義勤和陳培浩主持的特別欄目《經(jīng)典的十二種凝視》重審經(jīng)典作家小說人物敘事策略,進入文本細部,探討人物塑造技巧。香港青年小說家程皎旸閱讀薩拉馬戈的隨筆,呈現(xiàn)了中國當代青年作家對世界文學大師的閱讀心跡。

2024年第一期《湖南文學》

2024年第一期《湖南文學》封面


2024年的《湖南文學》全面改版,“回眸”和“青年計劃”兩個欄目都以專輯形式出現(xiàn),一個側(cè)重對著名老作家的回顧,一個側(cè)重青年作家的在場,以多元化的形式展現(xiàn)作家與現(xiàn)實、歷史的關系。

1980年代,韓少功曾引發(fā)全國作家的“尋根熱”。在第一期“回眸”里,湖南老作家聶鑫森回憶了他和韓少功等諸位湖南作家對于文學“尋根”的敏感與熱情,而青年學人黃燈和作家舒文治從家鄉(xiāng)的角度,講述韓少功對他們以及對汨羅的影響。

“青年計劃”首先推出湖南師范大學創(chuàng)寫專業(yè)研究生王子健的兩篇小說新作,評論家叢治辰做點評。該欄目每期將推出一位新銳作家,重點發(fā)掘90后、00后的國內(nèi)創(chuàng)意寫作專業(yè)學生和湘籍青年寫作者。

新開設的“筆談”欄目則編發(fā)魯迅文學獎獲得者李浩、張楚等人對小說寫作的心得。

2024年第一期《廣州文藝》

2024年第一期《廣州文藝》封面


2024年《廣州文藝》的“新南方論壇”欄目將以“南北對談”為主,邀請南方和北方評論家、作家,圍繞文學的地域問題展開對話。同時,以“新南方寫作”關鍵詞為主題方向,選取近些年重要的、能代表“新南方寫作”基本風格和美學方向的作品,進行深度的評論研讀。本期關鍵詞是——“潮濕感”。

這一期中篇小說欄目頭條刊發(fā)袁遠的《無字信》,小說圍繞老齡群體,通過一系列生活事件巧妙地寫出了人的多面性;趙劍云《過盡千帆》講述一名女性面對原生家庭變故,所做的抉擇和個人成長;散文頭條陳啟文的《一個人,或一座偶像》以鏡頭般的語言寫盡了韓愈命途多舛的一生;《后浪起珠江》本期刊發(fā)青年作家梁豪的《腕》。

2024年第一期《小說界》

2024年第一期《小說界》封面


每年第一期《小說界》上市的時候,都在一個讓人懷鄉(xiāng)的季節(jié),所以《小說界》將2024年第一期雜志的主題定為“念故鄉(xiāng)”,獻給最難標記的“方寸之地”,獻給我們自己。

故鄉(xiāng),是我們背叛與忠誠的對象,是我們在塵世擁有的感情與關系的總和。該如何書寫我們與它的一切?舒飛廉、張玲玲、楊知寒、蘇枕書、東來、許佳、趙松、彭劍斌這八位作家就此展開了自己的創(chuàng)作:

依然如故地保留著宗族人情,卻又玩著時髦的小視頻的地方,是我們的故鄉(xiāng),如《鳳眼藍》;義無反顧地離開,又在困頓之際回歸的地方,是我們的故鄉(xiāng),如《擲鐵餅世界錦標賽》;故鄉(xiāng)是父親、母親,是三五知己,如《回家》《高山流水》;故鄉(xiāng)是記憶與遺忘、甜蜜與傷痛,如《留言》《校長》;故鄉(xiāng)是《海鎮(zhèn)》中的大海,具有難以捉摸的神性,也是《排異》中的人的身體,擁有一顆跳動的心臟……

2024年第一期《萌芽》

2024年第一期《萌芽》封面


青年文學雜志《萌芽》2024年邀請西班牙知名藝術家Javi Aznarez進行封面創(chuàng)作,第一期《萌芽》(NO.751)的封面恰以《萌芽》所在巨鹿路675號——“愛神花園”的編輯部場景為靈感。

這一期《萌芽》“頭條”欄目推出青年作家察察的訪談。察察善于抓住生活中某些令人左支右絀的瞬間,以此作為自己小說的養(yǎng)料。始于2023年的連載小說《白馬》將在2024年迎來高潮和大結(jié)局。此外,劉欣宇的小說《紫藤蘿》、張冉的小說《家貓》、風暴洋的散文《表演與練習》等新人新作也將亮相。

第26屆全國新概念作文大賽將在一月將迎來復賽——限時現(xiàn)場創(chuàng)作。《萌芽》的“新概念書寫”欄目會推出張欣桐的《編織》一文,“寫下的文字都是當時的我能對未來做出的最好想象,只要還可以寫,這些云就不會散去”。

熱門文章排行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