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新聞資訊藝術

“西湖尋夢”趙無極:關于1985年趙無極繪畫講習班

1985年5月,法籍華裔藝術家趙無極接受浙江美術學院的邀請,回到西湖邊的母校舉辦了為期一個月的繪畫講習班,在他當年接受美術啟蒙的地方傳授了自己半個世紀藝術實踐的思想和技藝。

1985年5月,法籍華裔藝術家趙無極接受浙江美術學院的邀請,回到西湖邊的母校舉辦了為期一個月的繪畫講習班,在他當年接受美術啟蒙的地方傳授了自己半個世紀藝術實踐的思想和技藝。

“大道無極——趙無極百年回顧特展”正在中國美術學院美術館展出。近日,“西湖尋夢——1985年趙無極繪畫講習班” 座談會在中國美術學院南山校區(qū)舉行。座談會上,趙無極之子趙嘉陵,以及1985年趙無極繪畫講習班的學員、繪畫藝術學院相關負責人及師生代表重溫了西湖邊學習的舊時光,談及了趙無極的藝術、教學及影響。

趙無極


1985年“趙無極繪畫講習班”


1985年5月,趙無極接受浙江美術學院的邀請,回到西湖邊的母校舉辦了為期一個月的繪畫講習班,在他當年接受美術啟蒙的地方傳授了自己半個世紀藝術實踐的思想和技藝。此次座談會既是紀念趙無極先生,也是重溫當年1985年趙無極繪畫講習班的日子,重溫西湖邊學習的舊時光。據(jù)悉,座談會圍繞“我與1985年趙無極繪畫講習班”“我觀趙無極的畫”“趙無極對我藝術創(chuàng)作的影響及1985年趙無極繪畫講習班對今天美術學院繪畫教學的意義”與“中國油畫的當代化發(fā)展”四個議題展開。

座談會現(xiàn)場


中國美術學院院長高世名在致辭中表示,他觀察到八十年代藝術史“重新現(xiàn)代”和“再次前衛(wèi)”的兩種力量非常奇特地同時出現(xiàn)在1985年趙無極繪畫講習班,講習班的兩代人孕育了中國藝術史上十分重要的八五新潮?!爸匦卢F(xiàn)代”,指的是林風眠、吳大羽等人對于藝術形式的演練,對于繪畫性自身的追求,在80年代的重新迸發(fā);“再次前衛(wèi)”,指的是20世紀30年代至40年代的新興木刻,藝術和社會運動連接在一起,是一種前衛(wèi)的帶有一定反叛性的力量。他表示,1985年趙無極繪畫講習班其實是一次版畫、油畫、水墨等大繪畫藝術的集結,具有特別的價值。

高世名認為,1985年趙無極繪畫講習班展現(xiàn)出了一種藝術家教藝術家的超脫于一般師徒關系的同道相攜之情,這種同道之間作為創(chuàng)作集體的關系極為動人。從另一層意義上,1985年講習班對于趙無極而言,回到中國、回到母校,是他對中國文化根源的一次自我印證;對于1985年作為一個重要的藝術史時刻,它孕育了八五新潮。

座談會上,1985年趙無極繪畫講習班的學員們分享了他們在講習班學習后受到的啟發(fā)、收獲以及自身藝術道路上的心得體悟,并強調了趙無極先生讓他們認識到中國傳統(tǒng)的重要性。

中國文聯(lián)副主席、浙江省文聯(lián)主席許江回顧了1985年參加講習班的過程中與其他學員相處的歷歷往事。他闡釋了1985年趙無極繪畫講習班的三層重大意義:一為會通,二為去執(zhí),三為真誠。“會通”是價值觀層面的重要內涵,正如趙無極先生常講的“要站得高,站在世界藝術之上”;“去執(zhí)”是胸無成竹,這是方法論層面的提醒?!罢嬲\”則是關于藝術倫理的提醒。

在座談會上,許江總結了趙無極先生的藝術方法論,強調趙無極先生的藝術無處不體現(xiàn)著“呼吸相應、心手相應”,從而煉化人之精神,達成人生命的自由與徹底的解放。趙無極超越了山水之形、山水之象,進入山水之氣的塑造,并嘗試使不可見的顯現(xiàn),用筆用色精妙。趙無極先生的繪畫過程、繪畫成長、繪畫變化就是這樣一個此在生命自由解放的過程,體現(xiàn)了一種人與造化相往還的自由與沉醉。趙無極、朱德群、吳冠中等一代人受西方塑造,在文化歷史觀層面保留東方藝者的本色,完成一種“濁以靜之徐清,安以動之徐生”的東方詩性表達。

廣州美術學院教授、中國油畫學會理事鷗洋說,講習班的學習“對我后半生的影響實在是太大了。”趙無極先生給她們講授了藝術的道理:要學習中國傳統(tǒng)優(yōu)秀的文化。自1985年趙無極繪畫講習班“畢業(yè)”后,1986年,她的展覽便讓廣東畫壇大吃一驚。她表示,趙無極先生開的“藥方”,使她重新挖掘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藝術,把西方油畫的油性語言和東方的水性語言結合,創(chuàng)造出精美的意象油畫,并從中找到自己獨特的繪畫語言。參加講習班之后,鷗洋教授長期致力于意象油畫的探索,結合東西方油畫語言,創(chuàng)造出精美的意象油畫風格。在她看來,意向不是抽象,也不是具象,意象是中國傳統(tǒng)繪畫的核心審美。

當代藝術家梁銓回憶了趙無極先生在教學時為同學改畫的用筆細節(jié):趙無極先生以油畫筆為工具,擦,點,搓,掃的方法來完成各種線條和塊面的組合。創(chuàng)造出一種別具一格中國風格。他認為趙無極從中國金石書法中汲取的養(yǎng)分幫助他在法國求學期間迅速理解了保羅·克利的繪畫,由此而一步一步的發(fā)展出他的抽象畫風。梁銓還為當時未能夠同參觀學習班的趙先生的同事同學交流感到遺憾不已。

趙無極,我在杭州的家,布面油畫 私人收藏 1947 65x80.7cm


趙無極,我父親的花園,布面油畫 私人收藏 1955 38x46cm


中國美院教授成南炎從當年全程參與研習班與及后來持續(xù)的藝術實踐,尤其是作為國家教委公派研學人員赴意大利羅馬美術學院的研學,以及結合多次赴威尼斯國際藝術雙年展中,在對百年西方藝術的觀察與反思中,體會到趙無極先生的藝術思想與語言特質的意義與價值,即立足中華主體精神文化并積極吸收世界文化藝術的成果,創(chuàng)造中華主體文化自信與深厚、博大的藝術底蘊,在當代全球藝術版圖中凸顯華夏文化的精神、性格、語法與個性。展望未來,趙無極85講習班的研習給我們最重要的啟示,就是我們應立足自己的偉大文化藝術傳統(tǒng)與現(xiàn)實發(fā)展需求,不斷增強文化自覺、自信與自強意識,兼收并蓄、大膽創(chuàng)新,將中華文化的主體性與歷史和現(xiàn)實生活賦予我們的使命完美地融合貫通,推動中國藝術走向新的未來,達到新的高度。

中國美院教授陳海燕則提及了在1985年趙無極繪畫講習班的學習經歷對其藝術上發(fā)展的深遠影響。當年趙先生在課堂中耐心地給每一個學生改畫,把她習慣局部觀察對象的錯誤加以糾正,改變對對象的觀察方式方法,以整體概括的手法來處理畫面的空間關系和色彩關系,她認為,整體觀察的方法在今天的藝術創(chuàng)作中仍然很重要。作為版畫家,她關注到趙無極先生的石版畫有著傳統(tǒng)的筆墨和西方藝術中的明快色彩,趙無極先生對藝術創(chuàng)作探索的精神深深影響著她日常的藝術創(chuàng)作。

趙無極在中國美術學院


趙無極先生的教學不僅激勵學員們不斷取得技藝上的進步,更將他作為世界性藝術家的人生哲理深植于每一位學員心中。中國美院教授章曉明表示,趙無極不僅教授他如何觀看、如何繪畫、如何做人,還關乎到如何對待傳統(tǒng),如何做一個世界性的藝術家,為他以后的藝術發(fā)展開啟了一條比較寬闊的繪畫道路。他對趙無極先生的教學方法感受最深的是:第一,教學方法最重要是要把心交給學生,要以誠懇的態(tài)度面對學生在學習上所遭遇的所有問題;第二,畫畫不要重復自己,要不斷的自檢,提出疑問,并有所突破。趙無極先生一生都在如同“枝剪”杈芽一般,不斷追求自身藝術的精進;第三,要從傳統(tǒng)中汲取養(yǎng)料,兼收并蓄地學習東方與西方的藝術傳統(tǒng),創(chuàng)作出與時代有關的作品;第四,要培養(yǎng)好的眼光,站在世界藝術的高度,通過欣賞世界一流藝術家的作品,來提升個人的藝術品味,努力去做一個國際性的畫家。

趙無極,向我的朋友亨利·米修致敬,三聯(lián)畫,布面油畫 私人收藏 1999-2000 200x750cm


趙無極,錫耶納廣場,2020年趙善美女士捐贈 布面油畫 M+博物館藏,中國香港 1951 50x45.5cm


身處1985年,在學員審美歷經“大統(tǒng)一”的繪畫教育背景之下,趙無極在課堂中用最簡單最樸素的辦法,親身教導學員怎么看,怎么寫,怎么想,怎么做,在教學過程當中重新尋找審美原則,從而為每個人確定自己的藝術方向。中國美院教授蔣耀輝講述了趙無極的教學面臨的困難,也講述了趙無極的教學方法和意義。

天津美院教授孫建平則將趙無極的授課言語整理編撰為《趙無極講學筆錄》。他認為,1985年趙無極繪畫講習班已經過去40年了,時間越久,越感覺到趙無極85講習班的價值和意義。講習班是八五思潮的起始階段,其成果似乎被之后八五新潮運動所沖淡,但趙無極帶來的很多思想都成為現(xiàn)代中國美術的用語,比如說呼吸等概念,以及全國寫生寫意大潮的興起,寫意本質上是趙無極等一代藝術家的文化理想,把西方油畫和中國文化精髓結合起來。孫建平總結了他習自趙無極先生的“得意忘象”的觀察觀。據(jù)他回憶,趙無極先生在課上一再強調:每個人面對自然時都要梳理概括,完成一種“構成”。由此他在寫生過程中由原來面對自然對象的盲目照抄,轉變?yōu)閷ψ匀粚ο蟮暮Y選、梳理、歸納和簡化。

創(chuàng)作中的趙無極


中國美院教授孫景剛分享了自身對趙無極先生繪畫的解讀,并就趙無極先生的中國藝術家本色以及繪畫的關系問題展開討論。他首先引用《論語》中“繪事后素”的典故,強調趙無極先生的成功離不開他對中國藝術根源的篤守。年輕的藝術家唯有明白如何持守自己的本色,方能清楚地在今后尋求藝術變化的過程中找尋到變化的意義。其次,孫景剛談及趙無極先生對處理繪畫關系問題的深刻的“懂得”,是對氣韻和諧的“懂得”。伴隨著人生體悟的增長,他進而將這種“關系”理解為一個為人處世的終極命題:當你的境遇變了,需要隨著境遇的變化調整你所遇到的事物,把關系合理化。

而李曉偉則回憶起初見趙無極先生的場景時依然心潮澎湃,他感嘆道,趙無極先生是他心中精神的燈塔,為他照亮航程,使他在藝術的探索和人生的道路上無所畏懼。趙無極先生以國際性的視野參與了抽象表現(xiàn)主義運動,在藝術探索中既堅持了西方的開創(chuàng)原則,又發(fā)揮出東方至高意境,并以東方經驗式的方式載入了西方現(xiàn)代美術史冊,這是趙先生最了不起的地方。他切身體悟到,翻閱一位大師的畫冊,或者觀看他的錄像,都無法比擬與他本人面對面交談、接受他親身教導和伴隨他談笑所帶來的直接的影響與力量。

滕英以“致敬”、“心在”、“開枝散葉”三個關鍵詞概括了她對趙無極先生的尊崇之心與感恩之情。“致敬”,是對母校中國美術學院以及諸多藝術教育的先行者們,表達最為熱忱的敬意;“心在”,三十八年過去了,回想當年在受業(yè)于趙無極先生的日子里,他的音容笑貌,他的儒雅隨和,他的涓涓細流似的引導,同時又很有原則的給學員們"開刀"指出問題所在,他的畫“不諂媚”和“作畫要誠懇”的教誨長久影響著她的創(chuàng)作和生活?!伴_枝散葉”,意為在趙無極先生的影響下,通過美育的燎原星火,繪畫藝術的前沿理論被代代相傳,在中國更多的藝術院校中發(fā)展起來。

趙無極,十月伊始,布面油畫 私人收藏 1955 97x146cm


1985年趙無極繪畫講習班學員的言語,呈現(xiàn)出一幅青澀學子成長為練達導師的畫面,傳遞出趙無極先生作為師者身份之榜樣的力量。劉大鴻教授在座談會現(xiàn)場展示了他以探討趙無極先生教學風格為主題的手書,以此回應38年前他在課堂中畫3張綠色女人體習作所依憑的斗爭精神。他曾解釋過自己提問與“斗爭”的原因:一是,做學生要敢于提問;二是,希望借激將法,從先生口中多“掏”一些東西;三是,學生時期的叛逆,甚至至今也不曾更改。魏小林則結合觀看“大道無極——趙無極百年回顧特展”后的體悟表示,趙無極先生的作品是需要以一定的人生閱歷去與其交流并理解的。趙無極先生曾說藝術家需要做到真誠。趙無極先生真誠地將他融匯在骨血中的東方元素表現(xiàn)在了繪畫之中。同樣,也唯有真誠的鑒賞者才能真正覺察出趙無極作品中的價值。

中國美院教授魏光慶憑由自身從事藝術教育、藝術管理與藝術實踐30余年的經驗,闡述了兩點體會:其一,作為藝術家,需要不斷挖掘新的可能性,如后印象主義的塞尚,以及后來的結構主義、立體派等等。其二,作為老師來說,要和年輕人平等地進行交流。身為老師更需要在教學的過程中學會思考,要終身學習,教學相長,才能走得更快、更遠。

趙無極,水墨畫 14號,紙本水墨 私人收藏 1971 34x34cm


趙無極,23.05.62-07.01.71,布面油畫 私人收藏 1962-1971 114x162cm


李爭則將在1985年趙無極繪畫講習班學習的時光稱作“一個很美麗的西湖之夢”?!爱敃r是懵懂的,到今天可能也沒真正懂得趙先生說的關于畫面的呼吸感和造型或色彩之間的連接關系,很多年過去了,一直在嘗試消化和理解其中的奧妙……至今每當畫畫時也會經常想起趙先生的諄諄教導,看到三十八年前大師儒雅的身影和爽朗的笑聲……”他說:“這是我的幸運之夢、不愿醒的夢、無比享受的夢,也是讓我驕傲自豪的夢!”

陳仁至今對趙無極先生的教學方法上印象深刻——先生在材料與技法上打破了固有的或者比較保守的確定性訓練,而更多的強調在運用材料與技法中的偶然性和偶發(fā)性。他回憶當初進入趙無極先生課堂,懵懂時期心思尚不能完全領會趙無極先生所說的“呼吸感”“色彩的銜接”或者“筆觸的運用”等概念的真正含義,但趙無極先生激勵式的教學方法已經為年輕的藝術家們打開了自我藝術風格探索的思路。尤其是在藝術創(chuàng)作上趙無極先生非常強調其“真誠”性,也非常詬病在藝術創(chuàng)作上的“獻媚“性,這些思想都深深的影響了其從藝人生。

趙無極之子趙嘉陵


座談會最后,趙無極之子趙嘉陵講述了讓大家更直觀地了解到趙無極先生的諸多言行細節(jié)。趙無極85講習班既是國美學術的歷史豐碑,也是國美師道星火相傳脈絡里的重要組成部分。

(本文內容整理自中國美術學院公眾號)

熱門文章排行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