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dāng)前位置: 首頁新聞資訊書摘

賞心樂事誰家院:李敬澤讀《牡丹亭》

今夜且聽《牡丹亭》,昆曲是軟的,頹的,在無窮無盡的水磨纏綿中,姹紫嫣紅開遍處,終付與斷井殘垣,走過了三生路,便是曲終人散,茫然四顧,問一聲:“賞心樂事誰家院?”

本文摘自《詠而歸》,李敬澤 著,中信出版社,2017年7月 

賞心樂事誰家院:李敬澤讀《牡丹亭》

牡丹亭。圖源于網(wǎng)絡(luò)

今夜且說《牡丹亭》。

《紅樓夢》里,花已葬了,寶玉據(jù)說有應(yīng)酬,興興頭頭湊到姐姐妹妹堆里去了,剩下黛玉一個在園子里尋尋覓覓,正好就聽到梨香院里笛韻婉轉(zhuǎn),歌聲悠揚,偶然兩句吹到耳內(nèi),明明白白,一字不落:

“原來姹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p>

再聽還有兩句:“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甭牭脗€大小姐心動神搖,如醉如癡,不免又哭了一場。

哭什么呢?問林黛玉她未必說得出來,問紅學(xué)家,他們倒是能說,你卻要捂著耳朵跑,想必就是黛玉同志在與封建禮教的艱苦斗爭中感到孤獨、迷茫,云云。

這么揣測不是毫無根據(jù),前幾日看昆曲《牡丹亭》,戲單子上就把杜麗娘尊為反禮教的斗士。反封建、反禮教,這是通行了近百年的信條,我不敢非議,我只是覺得如此看《牡丹亭》和如此看《紅樓夢》都未免是豬八戒吃人參果,吃也吃了,不知滋味也。

古人和今人一樣,都愛說大道理也都討厭大道理。比如《牡丹亭》里,一上來杜麗娘她爹就板著臉教訓(xùn):整天睡懶覺,不好好讀書,這孩子怎么這么不上進!這和如今的爹是一樣的口吻,當(dāng)然不招人喜歡,但恐怕一百年后的爹也還是這么說話。

于是問題少女杜麗娘就不得不爬起來讀書,讀書之余就“游園”“驚夢”,就被一片落花嚇掉了卿卿性命。

我在臺下?lián)u頭晃腦聽到這兒,幾乎要跳起來:湯顯祖湯先生啊,如今可是21世紀了,你讓中國人民怎么相信天下還有這么脆弱的水做的人兒?何況據(jù)說她還是反禮教的斗士!

——這就是今人和古人的重大不同,在古人,比如湯顯祖、曹雪芹和杜麗娘、林黛玉看來,這個紅塵滾滾、良辰美景的世界是真的托在一朵花上,它隨時會墜落、隕滅,“落花流水春去也,天上人間”。

這是絕對的幻滅感和絕對的脆弱感,在《紅樓夢》中,黛玉聽到的正是《牡丹亭》的曲子,中國古代文明中兩個最脆弱、最敏感、最陰柔的靈魂必然相遇。

脆弱有什么好?值得你搖頭晃腦地贊嘆?看官必會如此斷喝。我承認,脆弱沒什么好,我正在努力將自己鍛煉成鋼鐵戰(zhàn)士,我要說的只是,對脆弱沒感覺肯定是看不懂《牡丹亭》《紅樓夢》的,看不懂《牡丹亭》《紅樓夢》當(dāng)然不要緊,比較要緊的是,一種絲毫沒有脆弱感的文明,其中所有的人都會像吃了偉哥,興致勃勃,亢奮折騰,熱火朝天地瞎忙活,死氣白賴地硬挺著,硬挺著為什么,沒人知道。

所以,今夜且聽《牡丹亭》,昆曲是軟的,頹的,在無窮無盡的水磨纏綿中,姹紫嫣紅開遍處,終付與斷井殘垣,走過了三生路,便是曲終人散,茫然四顧,問一聲:“賞心樂事誰家院?”

作品簡介

李敬澤讀《牡丹亭》:賞心樂事誰家院

《詠而歸》,李敬澤 著,中信出版社,2017年7月

“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fēng)乎舞雩,詠而歸。”

書名《詠而歸》便由此而來。這本書大概也是詠,所詠者古人之志、古人之書,是自春秋以降的中國傳統(tǒng)。而歸,是歸家,是向可歸處去。

本書收錄了李敬澤歷年來所寫的有關(guān)古人古典的短文,長文一概不取。以春秋先秦為主,興之所至,迤邐而下,至于現(xiàn)代鄉(xiāng)野。最后落到幾篇談閑情的文章上去,由家國天下,歸結(jié)到春水春風(fēng)、此身此心。

閱讀經(jīng)典,不止是正襟危坐,更可以像古人一樣,輕松、快樂、自由。編這一本《詠而歸》,不外乎是,從古人的選擇和決斷中,從他們對生命豐沛潤澤的領(lǐng)會中,在趣味里追懷古人的風(fēng)致,學(xué)習(xí)安頓自己,找到一個歸處。引古人之精神,接通此時之人的心與眼,使心有所安,使眼有所歸。

熱門文章排行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