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新聞資訊新聞

來《科學畫報》圖說科技90年主題展,體驗中華科技之美

《科學畫報》創(chuàng)刊于1933年,是我國歷史最悠久的綜合性科普期刊。

《科學畫報》創(chuàng)刊于1933年,是我國歷史最悠久的綜合性科普期刊。7月31日,“科技之美——《科學畫報》圖說科技90年主題展”揭幕式暨科學家精神與新時代科普發(fā)展論壇在中國近現(xiàn)代新聞出版博物館舉辦。

科技之美——《科學畫報》圖說科技90年主題展”海報


展覽以“科學救國(1933—1949)”“科學面向大眾(1949—1978)”“開路先鋒(1979—2000)”“科普新征程(2001至今)”四個發(fā)展階段為序,選取諸多精彩圖文以及檔案、手稿、航天裝備模型、深潛設備模型等珍貴展品,通過多媒體等趣味互動裝置,全方位展現(xiàn)了中國科技90年來所取得的卓越成就及所呈現(xiàn)的科技之美。

1957年第6期 封底 潛水的人 林禽


1959年第9期 封底 潛水艇的新用途 林禽


1962年第11期 封底 高架飛車 林禽


步入展廳,首先看到的是一整面期刊封面墻,選取《科學畫報》從1933年創(chuàng)刊至今的歷年封面,除去5年停刊時期,共計86張。接下來,觀眾們可以看到蔡元培、竺可楨、任鴻雋、秉志、翁文灝、張孟聞等一批名家為畫報撰寫的思考,林禽、胡永光、白庚和、韓鶴松等四位優(yōu)秀美編的工作筆記、插圖原稿及特色畫作,還有保溫杯、搪瓷器皿、火柴、清涼油、月餅、冷飲、啤酒等生活之物的生產過程。

1962年7月 插頁3 反導彈戰(zhàn) 林禽


“我還記得第一次跟《科學畫報》接觸,大概是在上個世紀50年代末。當時是為了拓展自己的知識面,也為了更深切地了解國際上科技發(fā)展的動向。我在上世紀60年代初的時候,大量閱讀了科普的作品、科普的刊物,其中主要的有《科學畫報》。”中國科學院院士楊雄里說。

白庚和的畫稿


1962年的一個春天,楊雄里看到了蘇聯(lián)出版的俄語雜志《知識就是力量》,其中有一篇關于“藍色陽光電池”的短文。他很快就把這篇文章從俄語譯成中文,并把文章謄寫在方格紙上,郵寄給《科學畫報》的編輯部。一個月之后,文章被編輯部接受了?!氨M管這只是一篇很短的幾百字的短文,盡管這還是從俄文譯過來的,沒有我自己的原創(chuàng)性,但是這篇文章的發(fā)表是我人生中寫科普文章發(fā)表的第一篇文章,所以對當時年輕的莘莘學子來講還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p>

也因為這次投稿,楊雄里得到了2元稿費,他用這筆稿費以及母親給的生日賀禮(1元),買了一套上下冊的《德俄辭典》。買了以后,他在書的扉頁上注明“以《科學畫報》首次稿費和母親生日賀禮購得此書,以此紀念”。在這次展覽上,這本辭典也作為展物被陳列出來。

韓鶴松的畫稿《珠峰在哭泣》


揭幕儀式后,中國科學院院士汪品先、褚君浩,中國科學院上海分院院長胡金波分別做主旨報告,上海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健康危害因素監(jiān)測與控制所副所長朱珍妮做青年科學家報告。圓桌論壇環(huán)節(jié),上海市科普作家協(xié)會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江世亮,上海市農業(yè)科學院農產品保鮮與加工中心主任、研究員喬勇進,上??萍拣^展教中心副主任、研究館員胡璽丹,華東師范大學孟憲承書院副院長蘇振興,上海交通大學公共衛(wèi)生學院宣傳與科普促進辦公室主任陸唯怡圍繞“攜手奮進科普新時代”展開討論。

胡永光的工作筆記


本次活動得到了中共上海市委宣傳部、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上海市科學技術協(xié)會、上海世紀出版(集團)有限公司的指導,由中國近現(xiàn)代新聞出版博物館、上??茖W技術出版社主辦,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臺、同濟大學海洋地質國家重點實驗室協(xié)辦。中國近現(xiàn)代新聞出版博物館表示,將聯(lián)合相關科普單位推出更多優(yōu)質內容,以喜聞樂見的形式,激發(fā)青少年崇尚科學、探索未知的興趣,為促進全民科學素質的提高貢獻力量。

熱門文章排行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