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布斯與自然法傳統(tǒng)》,[意]諾伯特·博比奧著,何俊毅、琚軼亞譯,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21年4月出版,226頁,58.00元
在今日的思想界,霍布斯被視為不可或缺的重要思想家。他所建立的近代社會契約論框架成為現(xiàn)代政治制度的重要來源。不過,正如意大利哲學家諾伯特·博比奧(Norberto Bobbio)所指出的,對霍布斯的再解釋更多是二十世紀的結果。在此之前,霍布斯更多被視為不入流的哲學家,是對乃師培根的拙劣模仿。黑格爾的《哲學史講演錄》將霍布斯的思想視為膚淺的經驗主義,認為其中缺乏真正的哲學。博比奧詼諧地寫道:“那些年里,霍布斯被毫無根據地指控為極權主義國家的先驅。前述霍布斯政治思想研究的最重要成果之一出自一位政治上可疑的作者卡爾·施密特之手。”
《霍布斯與自然法傳統(tǒng)》是博比奧關于霍布斯研究數十年結果的集合。作為意大利重要的霍布斯研究者,博比奧認為自然法在霍布斯的政治哲學中占據最為關鍵的地位。通過將前政治狀態(tài)轉移到自然狀態(tài)中,霍布斯得以建立自然狀態(tài)-政治狀態(tài)的結構演化模型?;舨妓故且粋€絕對主義者,但也是一個理性主義者。通過徹底的計算理性推論,霍布斯為現(xiàn)代政治找到了一條不依賴于神學的途徑。國家不是自然的產物,而是人類的創(chuàng)造?!叭绻覀兘邮苋祟愂苊恼匀唬粌H僅是模仿自然的話,那么建立國家就是他們作為能工巧匠的能力的最為高尚和最為高貴的表達。”
不過,由于《霍布斯與自然法傳統(tǒng)》一書是由博比奧多年來關于霍布斯的文章拼湊而成,所以章節(jié)之間沒有明顯的聯(lián)系,討論的內容也顯得較為駁雜。對該書的評價更多著眼于他在霍布斯研究一些基本問題上的立場和看法,而非完整的體系論證。
自然狀態(tài)與自然法
霍布斯的自然狀態(tài)一直是所有學者研究的重點。即便是不曾讀過霍布斯作品的非專業(yè)人士,也對霍布斯所描述的“一切人反對一切人”式的自然狀態(tài)有所耳聞。其中的關鍵問題在于,這種自然狀態(tài)究竟是一種純粹的理論假設還是有相對應的歷史寫照。如果自然狀態(tài)只是一種純粹的理論假設,那么批判者就會質疑霍布斯的自然狀態(tài)僅僅是一種智力游戲。政治現(xiàn)實必須以現(xiàn)實的歷史展開作為基礎。
博比奧的回應可以分為兩個部分。一方面,他指出霍布斯的自然狀態(tài)更接近一種理論假設?;舨妓怪辉谌N情況下指出自然狀態(tài)在歷史中的實現(xiàn):第一是所謂的原始社會,比如印第安部落;第二是所謂的內戰(zhàn)狀態(tài)或者說無政府狀態(tài);第三是國際社會,因為國際社會缺乏共同的權力來規(guī)范國家間的關系。換而言之,“霍布斯從未認為普遍的自然狀態(tài)是人類開化前的原始狀態(tài)”。另一方面,博比奧反對將霍布斯的自然狀態(tài)看作純粹的智力游戲。他認為,霍布斯的自然狀態(tài)的關鍵在于,將人從社會關系中抽離出來,為普遍的抽象個體提供條件。在這種情況下,政治第一次與道德相分離,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進而成為科學。
霍布斯認為,由于會意識到自然狀態(tài)將讓自己陷于暴死的風險之中,而人普遍具有尋求生存的欲望,所以人的理性會推導出從自然狀態(tài)進入政治狀態(tài)的必要性,也就是國家或者主權機構的存在。這種理性,就是自然法。這一對自然法的顛覆性運用導致霍布斯研究的另一個重要問題,即霍布斯的自然法與傳統(tǒng)自然法之間存在著怎樣的關系。
博比奧試圖從兩個角度、四個方面將兩種自然法區(qū)分開來,奠定霍布斯作為近代自然法開創(chuàng)者的地位。第一,從中世紀自然法優(yōu)于近代自然法的角度看:一方面,“近代自然法理論是抽象理性主義的結果,……而中世紀的自然法理論則是溫和的理性主義的結果”;另一方面,中世紀自然法承認人的社會性,而近代自然法則是完全抽象的個人,“它把人描述為狹隘的、特殊主義的、原子主義的等等”。第二,從近代自然法優(yōu)于中世紀自然法的角度看:一方面,近代自然法被認為更靈活,也更適合于這個宇宙中的人的新概念;另一方面,“后者幾乎完全從出自自然法的義務的視角看待自然法,而前者則考察自然法所賦予的權利”(也就是霍布斯所提到的自然權利)。在這四個維度上,與前人相比,霍布斯都起到了關鍵的轉折作用。
通過這種轉化,博比奧認為近代自然法徹底將前政治狀態(tài)從宗教和歷史中解脫出來,變成純粹理性推論的概念。其中最突出的作用就在于瓦解傳統(tǒng)上以家庭為單位的政治基本結構。博比奧指出,雖然博丹已經采用了很多抽象理性的推論方式,但他終究還是沒有脫離家庭為基礎的基本結構。政治也就是家庭和國家之間的事物。在霍布斯的理論中,家庭在概念上已經實質性退場,政治變成個人與國家之間的事物。家庭降格為與其他社會機構類似的從屬性團體,這也被博比奧視為通向現(xiàn)代政治的必由之路。
計算理性與政治科學
如何判斷家庭到個人范式的轉化是一個見仁見智的問題??梢哉f,直到今日,家國問題依舊是東西方政治哲學不斷討論的問題。美國最近興起的家長權利運動只是最新的矛盾表現(xiàn)之一。
博比奧在書中經常強調的第二個問題就是霍布斯極端的理性態(tài)度。任何熟知《利維坦》的人都知道霍布斯在第五章中對理性的經典定義,“當一個人進行推理時,他所做的不過是在心中將各部相加求得一個總和,或者在心中將一個數目減去另一個數目,求得一個余數”。博比奧如同大多數學者一樣準確地指出,霍布斯的理性就是一種純粹的計算理性。計算理性和中世紀理性觀的區(qū)別就在于,計算理性本身是沒有任何直接目的。它是一種普遍有效的工具,用以保證從A到B的推論的正確性。
霍布斯的這種想法顯然與近代自然科學的快速發(fā)展密切相關。傳統(tǒng)中世紀的方法論深受經院哲學的影響,強調亞里士多德的權威性。但伽利略的《兩大世界體系對話》則揭示出一種新方法論的可能性。這種新方法論幫助近代自然科學在一系列問題上取得突破。與之相反,政治哲學依舊深陷于傳統(tǒng)的爭論泥潭之中,根本無法建立普遍有效的共識。這無疑增加了霍布斯在政治領域采用計算理性的誘惑力。
英國內戰(zhàn)更是為這種動機提供了強大的推動力。在這場內戰(zhàn)中,所有的政治團體都自行其是,宣稱自己才是合法性的代表。克倫威爾所代表的議會軍和保王黨人的軍隊是這場內戰(zhàn)的主角,而這種合法性的爭斗不止存在于他們兩方之間——從圣公會到天主教再到長老會,所有的教派都宣稱自己掌握了上帝的意志。如果將自然科學的方法運用于政治領域,就意味著政治領域將出現(xiàn)一種在理性推論上如同數學1+1=2一樣的普遍答案。博比奧寫道:“在長年的人文主義研究之后,霍布斯通過他旅居歐洲大陸時與當時一些主要科學家的接觸,確信唯一先進的科學是那些運用幾何學的嚴格演繹方法的科學。唯有這類科學的高度發(fā)展才徹底改造了宇宙的觀念?!?/p>
霍布斯對計算理性的極力推崇至少產生了以下三個后果:一、上帝,或者說宗教的理性化。雖然人類不能直接理解上帝的屬性,但人類依舊可以通過計算理性進行推理。從霍布斯確定這一原則開始,無論他是否承認上帝超越了理性,上帝已經被實質性納入為計算理性討論的范圍。二、開創(chuàng)了一種對政治的世俗性理解模式。尤其是在《論公民》中,上帝已經不再直接顯現(xiàn)自身,憑借單純的理性推論就可以構建起完整的政治理論。三、為政治科學開創(chuàng)了可能性?!盎舨妓箙^(qū)分了可以證明的科學和不可證明的科學??梢宰C明的科學就是我們有能力認識它們的第一原因的那些科學……幾何學和公民哲學則是可以證明的科學的最好例子?!眹也辉俦徽J為是自然而然的東西,而是一種由人類理性推論創(chuàng)造的產物,也就是有死的上帝——利維坦。
托馬斯·霍布斯
絕對主權與內戰(zhàn)
需要指出的是,雖然博比奧強調霍布斯的世俗立場,但霍布斯本人的表述更為微妙?!斑@就是偉大的利維坦的誕生——用更尊敬的方式來說,這就是有死的上帝的誕生;我們在永生不朽的上帝之下所獲得的和平和安全保障就是從它那里得來的?!憋@然,霍布斯本人認為世俗國家最終需要神圣的上帝作為保障。但基于合意達成的國家契約絕不只有一種形式,洛克和盧梭的社會契約顯然與霍布斯不盡相同?;舨妓沟钠跫s論結構具有兩個非常突出的特點。
其一是主權的至高性或者說絕對性,突出表現(xiàn)在對絕對服從的需要,這也是霍布斯為何會被詬病為極權主義先聲的原因。在霍布斯看來,一切的決定權,包括對正義的認定權,在現(xiàn)世都是由國家所決定的。雖然國家是經由契約達成的結果,但主權本身不是信約的產物。博比奧指出,霍布斯創(chuàng)造性地提出所謂三方契約,來確保主權至高無上的地位,“這一契約的內容是把每一個個體的權利轉移到一個人身上,隨后把所有的這些權利授予所有人都同意的那個人”。
大衛(wèi)殺死烏利亞是其中最極端的例子?;舨妓拐J為,作為主權者的大衛(wèi)故意派烏利亞送死雖然違背了上帝制定的自然法,但不可能違背自己的人為法。因為一切王國的法律都是以主權者的意志來頒布的。換而言之,主權者才是法律權威的來源。法律制裁主權者只會陷入“我自己強迫我自己”的邏輯悖論。
其二是主權的不可分割性?;舨妓狗磳τ鴤鹘y(tǒng)政治制度中所謂的三足鼎立,也反對國家與教會的雙頭鷹表現(xiàn)。主權只能有一個意志;一旦出現(xiàn)復數的意志,必然會在邏輯上出現(xiàn)一個問題,即究竟應該聽誰的。政教關系的災難就源于國王和教會都宣稱自己的代表性。這也是霍布斯批評古典混合政府的理論?!叭绻麌业娜齻€部分保持一致,它們的權力就會像一個人的權利一樣是絕對的。如果它們產生分歧,那么國家將不復存在,無政府狀態(tài)便接踵而來?!蓖ㄟ^這一典型的二難推論,霍布斯將混合政府的支持者逼上邏輯的自我矛盾之路。
博比奧將這兩個特征的原因歸結為霍布斯對英國內戰(zhàn)的思考。在英國內戰(zhàn)的災難中,霍布斯看到不惜一切代價保衛(wèi)和平的重要性。這使得他難以看到變動帶來的潛在益處。對混亂的絕對否定,轉化為對主權一切潛在威脅的排除。正是在這種語境下,霍布斯將結黨看作高度不利于主權穩(wěn)定的事項;思想和言論自由更是主權動蕩的潛在威脅?!盎舨妓乖谧杂芍兄荒芸吹搅藝医怏w的原因,因而便壓制自由……最后他把人視為一個總是處于害怕之中的存在,并且認為只能用恐懼對付恐懼。”
正是在這里,博比奧指出霍布斯主權論背后的決定性要素,即徹底的悲觀主義人性論?;舨妓箍梢猿姓J人人生而平等,但一旦進入政治秩序中,他們將不可避免地建立一種不平等的政治秩序。這是由于每個人天性差異的結果。即便人在理性中認識到服從的必要性,激情依舊不可避免會影響他。為了保障永久穩(wěn)定的和平,需要對人進行嚴格管制,以強大的力量約束人的破壞性欲望?!盎舨妓箯囊环N如此懷疑人類的態(tài)度出發(fā),只能建立一個非人的國家,這也是其激進主義的結果?!?/p>
一半的霍布斯
博比奧對霍布斯的理解具有鮮明的立場特征。正如他在導言里自己所承認的那樣,“近來的解釋想要特別強調霍布斯政治思想的宗教維度,對此,我不敢茍同”。博比奧從一開始就給予霍布斯世俗主義的定性,將他放在從傳統(tǒng)轉向現(xiàn)代的關鍵問題的語境中。這也是他和斯特勞斯一樣,更偏愛《論公民》而非《利維坦》的原因。畢竟,與《論公民》相比,《利維坦》花費整整一半的篇幅用以討論政教問題。對贊同將霍布斯視為世俗主義代表的學者而言,這無疑是《利維坦》更為累贅和喋喋不休的體現(xiàn)。
在霍布斯的理論研究中,霍布斯政治哲學的宗教維度可能是一個更復雜的問題。比如上文所提到的大衛(wèi)殺死烏利亞的問題。雖然霍布斯極端的計算理性立場可以保證邏輯上的有效性,但這一邏輯推論的有效性在于承認上帝最終審判的有效性。可問題是,如果將上帝完全虛化,那么宗教信仰的客觀性必然會陷入衰敗之中,進而導致對建制宗教熱情的普遍衰弱?;蛘吒唵蔚卣f,在世俗主義愈發(fā)昌盛的今天,最終審判作為邏輯的一環(huán)本身就無以為繼。今日的進步主義者會認為霍布斯只是利用宗教為暴君行為合法化進行辯護,原因就在這里。
指出這一問題的關鍵在于強調宗教維度在霍布斯政治哲學中的不可或缺性。如同博比奧所說,霍布斯本人存在明確的反教派立場。以至于除了圣公會之外,他幾乎對所有的教派進行了批判。但一旦脫離了宗教維度,霍布斯的很多論證將會立刻暴露自己的缺陷。他可能將上帝理性化,但始終無法徹底脫離上帝。
一個更有趣的問題表現(xiàn)在博比奧對霍布斯身份的判斷上。與越來越多的學者的主張相反,博比奧認為霍布斯還是一個保守主義者。他具體提出了三個標準,即政治現(xiàn)實主義、人學悲觀主義以及基于反對沖突的非平等主義的社會觀念。用他自己的話說,“我們很難找到一個比霍布斯更好地揭示了保守主義精神的本質特征的思想家”。博比奧對這一問題的解釋即便不是僅著眼于表象,至少也是有欠考量的。我們可以承認,被世人所熟知的保守主義者具有類似的特征,而達成這種相似性的,卻是不同的考量。
更為關鍵的是霍布斯在對待傳統(tǒng)這一問題上的表態(tài)。博比奧自己也承認霍布斯具有鮮明的反傳統(tǒng)立場,正是通過反對英國的普通法傳統(tǒng),他才能將君權置于議會之上。但對絕大多數保守主義者而言,傳統(tǒng)是最值得尊重的東西之一。在英美傳統(tǒng)保守主義的創(chuàng)始人眼中,英國的政治制度就是英國歷史傳遞積累的結果。這種體制存在很多自相矛盾的地方,也存在很多個人理性無法理解的設計;但正是這些設計使英國政治制度得以穩(wěn)定運作。換而言之,對保守主義而言,它恰恰需要利用傳統(tǒng)來控制個人理性的肆意發(fā)揮。政治現(xiàn)實不是理論的游戲場,任何輕率的政治實驗都將以千萬人的命運為代價?;舨妓箍赡懿皇亲杂芍髁x者,但他更不可能是保守主義者。
總而言之,博比奧的《霍布斯與自然法傳統(tǒng)》為我們提供了一種關于霍布斯的研究視角。由于較為專業(yè)的語言,它可能并不適合沒有基礎的讀者,而更適合對霍布斯沒有研究,但又有興趣了解相關主題的哲學專業(yè)人士。盡管如此,博比奧在本書結論中所提及的問題仍然值得我們深思——在一個普遍無秩序的國際世界中,如何追求持久的和平是一件必須嚴肅對待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