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新聞資訊藝術(shù)

碑帖上的蘇軾游蹤,上圖新展聚焦北宋書家人文之旅

上海圖書館東館美術(shù)文獻館近日推出新展覽“游目騁懷——北宋書家的人文之旅”,以館藏宋四家的碑帖為基礎(chǔ),開啟跨越時空的北宋山水行旅世界。

上海圖書館東館美術(shù)文獻館近日推出新展覽“游目騁懷——北宋書家的人文之旅”,以館藏宋四家的碑帖為基礎(chǔ),開啟跨越時空的北宋山水行旅世界。展出的30余件碑帖作品中(其中有部分為復(fù)制件),與蘇軾有關(guān)的碑帖作品就占14件,跟隨碑帖上的行動軌跡,可勾勒出較為完整的蘇軾生平游蹤。

展覽所涉碑帖,除了“宋四家”蘇軾,還有黃庭堅、米芾、蔡襄的山水辭章,此外還有韓琦、蘇舜欽、周敦頤等北宋名人的行旅作品。

展覽現(xiàn)場


本次展覽選取上圖館藏碑帖中北宋書家在自然悠游中所見、所樂、所玩、所悟之碑刻墨跡,包含“林泉之心”“我有嘉賓”“坐而論道”“適情玩物”“江山勝跡”共五個部分。從文人書家獨自出游到偕友出行、與民同樂、士僧同游,從清玩之物到日?;ú?、江河湖海,文人書家將書寫帶入社會生活中,用書法勾勒了別樣的山川之景。

展覽現(xiàn)場


據(jù)上海圖書館歷史文獻中心文獻保護修復(fù)部副主任王晨敏介紹,此次碑帖展主要圍繞“宋四家”蘇軾、黃庭堅、米芾、蔡襄的山水辭章,所以展覽還有個接地氣的名字叫“跟著北宋F4組團出游”。不過蘇軾無疑是其中最重要、展示比重最大的書家。

本次展覽共有14件與蘇軾有關(guān)的碑帖作品,可說是跟著碑帖上蘇軾的行動軌跡,基本可重走一遍蘇軾生平游蹤。蘇軾好游山寺,在南海浴日亭觀賞海上日出,以詩情筆意勾勒剎那間的旸谷金暈;與僧出游、論道,將自己游歷扶風天和寺、杭州虎跑寺的愉快回憶訴諸筆墨。

《赤壁賦》


《赤壁賦》


《赤壁賦》


展出如《南海浴日亭詩》《海市詩》(復(fù)制件)《赤壁賦》(復(fù)制件)《承天夜游記》《醉翁亭記殘字》(復(fù)制件)《醉翁亭記》(草書)(復(fù)制件)《豐樂亭記》(復(fù)制件)《東坡詩偈》《東坡先生像硯》《天和寺詩刻》《遊虎跑泉詩刻》《蘇軾詩刻二首》《松石間意古琴拓》(復(fù)制件)《東坡月梅圖》(復(fù)制件),行動軌跡覆蓋了陜西、潤州、杭州、黃州、登州、潁州、惠州、雷州等地,勾勒出較為完整的蘇軾生平游蹤。

蘇東坡與佛僧交游行跡圖


《天和寺詩刻》北宋蘇軾撰文并書,元豐六年(1083)六月二十三日陳雄刻。石原在陜西扶風縣,現(xiàn)已毀。嘉祐八年(1063)九月十六日,蘇軾攜全家到陜西扶風縣游覽,并題寫了《天和寺詩刻》。

《遊虎跑泉詩刻》北宋熙寧六年(1073)蘇軾撰文,約元祐五年(1090)蘇軾書,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七月住持山釋守記重刻。該詩為蘇軾在杭州病中游覽祖塔院(即虎跑寺)之作。

展覽現(xiàn)場《遊虎跑泉詩刻》


《承天夜游記》北宋元豐六年(1083)十月,蘇軾撰文并書。元豐六年(1083)十月十二日夜,被貶黃州的蘇軾見月光入戶,頓起夜游之意,便往承天寺尋找好友張懷民漫步共游。

展覽現(xiàn)場《承天夜游記》


《南海浴日亭詩》北宋紹圣元年(1094)蘇軾撰文,留筠摹勒蘇軾真跡上石。南宋嘉定十四年(1221)刻立。碑在廣東廣州市黃埔區(qū)廟頭村南海廟西側(cè)章丘崗上。蘇軾經(jīng)廣州赴惠州途中,夜登此亭,觀賞日出,寫下了這首雄奇的詩篇。

展覽現(xiàn)場《南海浴日亭詩》


《東坡詩偈》北宋蘇軾撰文并書。該帖內(nèi)容為三段,疑為《姑孰帖》殘件。

《與柳子玉寶覺師會金山作》作于北宋熙寧七年(1074),書于北宋靖國元年(1101),鄱陽洪邁淳熙十六年(1189)刻于當涂郡齋。時蘇軾在潤州賑災(zāi),公務(wù)之余,柳子玉及其潤州好友陪其一起游覽金山寺,蘇軾與柳子玉喝酒大醉,臥寶覺禪榻,夜分方醒,作詩并書于壁。建中靖國元年(1101),蘇軾北歸,與程之元、錢世雄會金山,再次憶起已故老友柳子玉,揮筆寫下《與柳子玉寶覺師會金山作》。

《送壽圣聰長老偈》書于北宋元豐七年(1084),是蘇軾在黃州期間為圣壽寺長老省聰禪師送行所作的偈。

《虔州呂倚承事,年八十三,讀書作詩不已,好收古今帖,貧甚,至食不足》書于北宋元符三年(1100),是蘇軾北歸途中滯留虔州慈云寺時寫給呂夢得的詩,表達了對呂夢得好詩書的敬重和處境貧寒的同情。

展覽現(xiàn)場《東坡詩偈》北宋蘇軾撰文并書。該帖內(nèi)容為三段,疑為《姑孰帖》殘件。


《東坡先生像硯》拓本年代不詳。易培基藏。丁巳嘉平月(1918年1月)程頌萬題跋。上有“頌萬”、 “子大審定”、“易氏藏硯”、“十發(fā)翁”、“歙”字印。傳為蘇軾所用紹圣元年(1094)制端硯。據(jù)硯上刻文,蘇軾在儋州時贈予姜君弼一方端硯。姜君弼后命工匠將蘇軾形象刻于其上,以示紀念。

展覽現(xiàn)場《東坡先生像硯》


除了蘇軾作品,本次展覽還展出北宋韓琦撰文并書《題觀魚軒詩》,北宋米芾撰文并書《虹縣舊題·碧榆綠柳舊游》,傳為南宋米友仁繪《云山墨戲圖》印本等。

至和二年(1055)至嘉祐元年(1056),韓琦回鄉(xiāng)任相州知州(今在河南安陽)時,在官府后院修建晝錦堂,晝錦堂前東有狎鷗亭,西有觀魚軒,中有魚池康樂園,后為奎樓。《題觀魚軒詩》即韓琦游觀魚軒,有感魚兒之樂所寫。

展覽現(xiàn)場《題觀魚軒詩》 北宋韓琦撰文并書


《虹縣舊題·碧榆綠柳舊游》為米芾晚年準備前往汴京(今河南開封)就任書畫學博士新職時,途經(jīng)風光明媚的虹縣(今安徽泗縣),揮毫寫就的自作詩。此作結(jié)字大小斜正,輕重緩急,節(jié)奏感極強。

展覽現(xiàn)場《虹縣舊題·碧榆綠柳舊游》北宋米芾撰文并書


米友仁繪《云山墨戲圖》印本精裝精印,內(nèi)附龔心釗跋箋墨跡。原圖藏故宮博物院。此圖采用“米家山水”的典型畫法,山巒坡渚先用淡墨染就,繼以大小各異的橫向墨點反復(fù)在山頭、山脊等部位再次圖寫,從而達到表現(xiàn)江南風光潤澤華滋、霧氣迷蒙的獨特效果。

展覽現(xiàn)場 米友仁繪《云山墨戲圖》印本


此次展覽通過碑帖作品,展示出北宋書家對山水自然的個人體悟,于山水間的交游樂事,與僧出游、論道的獨特文化風景。呈現(xiàn)文人書家駐足山光潭影,于梵音鐘磬間詮釋“道于山林、志于天下”的共同理想。

“在圖書館里做展覽跟博物館的展示目的有所不同,我們美術(shù)文獻館策劃這樣的展覽其實是為了普及碑帖方面的知識,并不是完全注重碑帖的版本。所以我們又回到了碑帖文獻性的角度去策劃,強調(diào)碑帖里所描繪的文化元素,解讀碑帖背后的文化故事?!蓖醭棵粽f,“讀者在我們美術(shù)文獻館看了碑帖展,如果產(chǎn)生進一步了解的意愿,也可以去我們圖書館看相應(yīng)的書籍。我們更強調(diào)讀者的互動參與性?!?/p>

互動體驗區(qū)


山寺晚鐘,遠村漁家。小橋流水,岸芷汀蘭……為呼應(yīng)展陳內(nèi)容、增進讀者互動體驗,展區(qū)在結(jié)尾放置了山水圖卷的特制留言板,為難忘的藝術(shù)之旅留下個人的文字記憶。

兒童節(jié)親子闖關(guān)贏獎特別活動


在前幾天的六一兒童節(jié)期間,上海圖書館東館美術(shù)文獻館還與家譜館聯(lián)合舉辦了兒童節(jié)親子闖關(guān)贏獎特別活動,以游戲活動的形式鏈接碑帖藝術(shù)與姓氏文化。這一活動受到了親子家庭的歡迎,將在本周末加場,讓更多小讀者參與其中。

熱門文章排行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