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偏愛長時段細致入微的觀察,就如同每年春天我都會在同一株玉蘭樹前駐足,耐心觀察花朵每天綻放的細微變化,經(jīng)年的地鐵閱讀觀察也使我兩點一線的通勤時段更具豐富細膩的質(zhì)感。轉(zhuǎn)眼間,我在上下班路上用手機鏡頭記錄北京地鐵上的閱讀瞬間已經(jīng)走過了四個年頭。
過去一年里,“北京地鐵書單”上的書從750種增加到930種。新書加入的同時,經(jīng)典不斷復現(xiàn)。《紅樓夢》《白鹿原》《百年孤獨》《圍城》,好故事穿越時空,繼續(xù)撫慰疫情籠罩下的心靈;《瘋癲與文明》《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槍炮、病菌與鋼鐵》《自私的基因》,上班族經(jīng)由閱讀理解人類自身的思考從未中斷;《重返生態(tài)農(nóng)業(yè)》《施注蘇詩》《我是我認識的最聰明的人:一位諾貝爾獎得主的艱辛旅程》《吉爾伯特·懷特傳》,小眾圖書找到了珍視它們的讀者。是的,地鐵閱讀群體依然保持著不錯的閱讀水準。
20210924。他讀《三國演義》最后幾頁,直到換乘時最后一個下車。
20220127。包書皮的《白鹿原》。
20211209。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人民出版社版,豆瓣評分9.5。
20211213。《重返生態(tài)農(nóng)業(yè)》,豆瓣條目的封面是電商網(wǎng)頁上的,雖然只有一人想讀,但看了內(nèi)容簡介,我也想讀。
當然,在這份不斷被拉長的“地鐵書單”中,我也看到了一些變化,時代的洪流化作文字的暗涌流淌在地鐵上:我看到信息的主動訴說,也看到閱讀者不得其門的隨機選擇,我看到女性的力量,也看到理性人對當下與未來的探問和假設。
流量與閱讀
生活在當下,人們很難不被流量影響,這也直接反映到地鐵閱讀上。有段時間,我接連遇到幾位讀《遙遠的救世主》的乘客,這本書幾年前我也曾拍到過,但今年更為集中。直到我的一位同事桌上也出現(xiàn)了這本書,我才知道,原來是短視頻平臺把多年前根據(jù)小說改編的電視劇翻出來炒,這本2005年出版的書因之重又煥發(fā)了新的生命力。甚至作者豆豆的另外一部作品《背叛》,也在差不多的時間里不止一次出現(xiàn)在我的手機鏡頭里。
如果說帶有文學性的作品,乃至多個版本的“羊皮卷”被新媒體平臺助推,尚可算是歪打正著,那么,類似“人性的優(yōu)點全集”“每天學點心理學”“邏輯表達力”這類紙書作品在地鐵上的階段性流行,確實讓人看到了泛眾流量裹挾下,部分缺乏甄選能力的讀者閱讀的盲目性——這類書往往是短視頻平臺的流量載體,在豆瓣上的讀者評分大多較低??v然開卷有益,為不同讀者群體提供恰當?shù)膬?yōu)質(zhì)內(nèi)容,出版業(yè)和傳媒業(yè)還是有很多工作要做。
當然,真正好的內(nèi)容搭配好的傳播則是另外一種局面。今年春節(jié)過后,我才看完尹燁作特別嘉賓的那期“圓桌派”不久,被他關于基因的解讀圈粉,隨手去查了他的圖書作品并標注了 “想讀”,沒想到隔了一天就在地鐵上看到有人讀這本書。好的內(nèi)容和好的傳媒穿透力可見一斑。
同樣的情況還出現(xiàn)在旅行文學作家劉子超的作品上。2020年時,我在地鐵上看到有人在讀彼時最新出版的《失落的衛(wèi)星:深入中亞的旅程》,因為好奇,我也買了一本來讀,從此發(fā)現(xiàn)了寶藏作者劉子超。2021年,我又在地鐵上認出有人讀他的新作。我把一位女士讀《午夜降臨前抵達》的照片po到“北京地鐵上的讀書人”豆瓣相冊,同時也艾特了作者,他本人也轉(zhuǎn)發(fā)了。事后反觀,我才發(fā)現(xiàn),那段時間他也上了一些視頻節(jié)目,聊他的旅行與寫作,也許這樣的推廣也有助于書被更多人看到。
20220331。兩天前遇到的女孩,同一個車門口,這次看到了,確實是《遙遠的救世主》。
20220308。早上下車前拍的,沒來得及發(fā)。再次瀏覽相冊才發(fā)現(xiàn)他讀的是《背叛》。拍下這張照片后一周,我又遇到了另外一位讀這本書的女士。
20220315。《背叛》。 當我上傳這張照片后,一位網(wǎng)友留言說:“巧了,前幾日上海地鐵上也看到有人讀這書?!?/p>
20220209。她讀華大基因集團CEO尹燁的作品《生命密碼:你的第一本基因科普書》。
20211201。我預想它應該是一本非常好看的書,但通過正文里的蛛絲馬跡找不到它。幸而看到了勒口左上角露出的小小的“劉子”字樣,是劉子超!按照作者名找到了,是《午夜降臨前抵達》。2020年我讀了他的《失落的衛(wèi)星》,2021年8月,他的又一本書出版了。
20211202。同一時間,同一車廂,又遇到了前一天遇到的讀《午夜降臨前抵達》的大姐,這次看清了封面。
女性的自我教育
如果讓我挑選一本2021年印象最深刻的“年度之書”,那一定是《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我曾多次遇到過這本出版于2019年10月的“新書”,僅去年到今年就遇到過四次。新書流行的背后,除了出版營銷的推動,更多是話題本身引發(fā)的持續(xù)關注效應。我至今沒有看過這本書,但知道這是一位女性“以教育之名,完成人生救贖”的故事。每當我遇到捧讀這本書的乘客時,我都會想,他們會從中獲得什么呢?尤其是,我遇到的讀這本書的讀者大多是女性。
知識女性對自我的認知,通過對相關議題的關注而不斷豐富、變化?!吨獣晕倚彰贰肚飯@》,甚至《浮出歷史地表:現(xiàn)代婦女文學研究》這樣“看見女性”的學術(shù)作品,不僅以高閱讀人數(shù)和高評分數(shù)存在于網(wǎng)絡世界中,也存在于現(xiàn)實世界里的北京地鐵上。
20220407??v然拍得模糊不清,也知道是《秋園》沒錯了。
20210519。第四次遇到,《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
20210611??磿炛朗恰赌惝斚聒B飛往你的山》,之前已經(jīng)遇到過四次了。
20220214。數(shù)不清是第多少次遇見過這本書,《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
20220216。天吶,竟然還是《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前天和今天分別遇到一位讀這本書的人。
20220112。豆瓣評分9.2,《知曉我姓名》。
20220117。她并不著急上車,因為她要等一個座位,安心看書,是“那不勒斯四部曲”之《離開的,留下的》。添加地鐵書單時發(fā)現(xiàn)之前已經(jīng)遇到過這本書了。
20211112。她只坐了一站,所以站在了門口。即便只有一站,她仍然打開了這本書,《浮出歷史地表:現(xiàn)代婦女文學研究》,豆瓣評分9.4。
心理學作品的讀者當然并不特定是女性,但每當我更多地看到是女性在讀《被討厭的勇氣》《當尼采哭泣》,我知道,她們也在通過書中文字進行著對自我的教育。
20211022?!叭松且贿B串的剎那”,《被討厭的勇氣》。
20220215。阿德勒名作《自卑與超越》。
20211206。周一早高峰。這是一本書的第一頁,一篇被劃過的序言,題目里依稀有“**療愈內(nèi)在的恐懼”字樣。
20220210。今早遇到的都是暢銷書,《也許你該找個人聊聊》。
20210819。今早下雨了,她帶了一把粉色雨傘和一個熱烈的故事上地鐵,是《當尼采哭泣》,恰好我也是看過這個故事的,只不過是不同的版本。
說到教育,“母職驅(qū)動”也讓女性讀者成為“教育閱讀”的實踐主體。2021年9月1號,開學第一天,我甚至看到一位母親對著手機視頻預習四年級語文第一課的課文。那是“雙減”政策剛剛施行后不久。第二天,我看到一位母親讀《不吼不叫:如何平靜地讓孩子與父母合作》,家長若隱若現(xiàn)的焦慮化作閱讀的努力。相比之下,在那兩周后遇到的一位女士顯得更為冷靜,她選擇了一本當時剛出版不久的新書,《從出生到獨立:寫給父母的養(yǎng)育心理學》。
20210901。開學第一天,這位家長可以考教師資格證了,她正對著視頻預習四年級語文第一課,《觀潮》。“雙減”之下,必有奇事。
20210902。開學第二天,“家長學?!币查_學了,《不吼不叫:如何平靜地讓孩子與父母合作》。
20210915。是個用心的母親啊,《從出生到獨立:寫給父母的養(yǎng)育心理學》,竟然還是一本剛剛出版不久的新書!上月出版的。
20210812。添加“北京地鐵書單”豆列時才發(fā)現(xiàn)是已經(jīng)添加過的書,說明之前遇到過有人讀,但我完全忘記了。是樊登的《讀懂孩子的心》。
20220208。說“卷”也好,說努力也好,反正是要學習。一本關于世界各國教育觀察的書,《學習的戰(zhàn)爭:怎樣才是最好的學習》。
20220223。一位媽媽,《陪孩子終身成長》。在整理相冊照片時才發(fā)現(xiàn),2月8日我也曾遇到過這位女士,當時她在讀《學習的戰(zhàn)爭:怎樣才是最好的學習》,判斷依據(jù)是同樣的衣著。
20210611?!墩嫦M腋改缸x過這本書:你的孩子也會慶幸你讀過》。與自己和解,同時,繼續(xù)往前走。
20220323。一位頭發(fā)花白了大姐,讀《我們?nèi)绾螌W習:全視角學習理論》,一本關于學習科學的理論著作。同樣是這位大姐,因為上班時間點相同,又總是在差不多的車廂乘車,我常常能夠遇見她。她通常是和一位同事同乘,他們一起聊工作。如果是一個人的時候,她就選擇看書。
2020年,澎湃“有數(shù)工作室”曾以我的“北京地鐵上的讀書人”相冊為素材底本做了很多分析。提到讀者性別時,文章說:“在記錄相片信息時,有時我們甚至無法判斷對方的性別”,但作為拍攝者,我知道,地鐵上讀書的女性總體比例可能略高于男性。她們不僅關注從自身出發(fā)的各種議題,也關注周圍與世界,她們讀文史社科,也讀經(jīng)濟學,讀《漢書》《四書章句集注》,也讀《中國轉(zhuǎn)向內(nèi)在:兩宋之際的文化內(nèi)向》。流量時代,她們亦有足夠的耐心完善對自我的教育。
20210831。書名叫《人性的因素》的不止一本,開始以為是毛姆的那本,看到人名時才確定是格雷厄姆的那本。
20220313。讀《呼蘭河傳》的姑娘。
20211221。是遇到過好幾次的上海譯文出版的《槍炮、病菌、鋼鐵》。
20211129。讀《百年孤獨》的乘客。上一次遇到這本書時也是一位年齡相仿的大姐——上次已經(jīng)是很久以前了。
20211126?!兑雇淼臐撍А?。
20220114。讀《漢書》的姑娘。
20210725。早上拍的,等到傍晚再看才發(fā)現(xiàn)切口處的“大學章句”字樣,應該是《四書章句集注》??此瓌?,幾乎每一頁都寫滿注解。這一頁她停留了很久很久,幾乎一路都在背誦。
20210914。車窗外看到她在讀海外漢學叢書之一種,是《中國轉(zhuǎn)向內(nèi)在:兩宋之際的文化內(nèi)向》。
20210713。讀《見識》的女士。
20210812?!蹲运降幕颉罚彩怯鲆娺^的書了。她的帆布袋有清華大學研究生院字樣。
20210809。是7月14日遇到過的姑娘,同樣的車廂連接部,同樣的帽子,同樣的包書皮。上次她讀一本與美國制藥企業(yè)有關的書,這次也是美國作者的非虛構(gòu)作品,“譯文紀實”系列的《窮忙》。
20211123。有時候拍了會忘記發(fā),是23號那天下班時遇到的姑娘。
20210617。讀蔣勛《寫給大家的西方美術(shù)史》的女孩,邊讀邊做筆記。這本書也不是第一次遇到了。
經(jīng)濟與社會
自2020年初開始,地鐵讀書人戴著口罩閱讀已經(jīng)進入第三年。我們中的大多數(shù)都沒有料想到疫情會成為生活的自變量。與此相關地,全球化、貿(mào)易沖突、經(jīng)濟社會運行越來越多地成為人們關注的話題,地鐵讀書人亦然。
20210520。美人讀書。是中國問題研究專家鄭永年的新作,《貿(mào)易與理性》。
20210910。一個很文藝的姑娘,讀林毅夫《解讀中國經(jīng)濟》,一邊讀還一邊用手機備忘錄做筆記。
20220209?!顿Q(mào)易的真相:如何構(gòu)建理性的世界經(jīng)濟》。查了豆瓣頁面信息發(fā)現(xiàn)是“比較譯叢”中的一種,看到這里想起《比較》輯刊,想起一位朋友,他說高中時讀到昆曼的《經(jīng)濟學原理》,對自己影響很大,以至于大學雖然沒有學經(jīng)濟學,畢業(yè)后從事的工作卻受益于對經(jīng)濟學的關注,并始終保持著對這一領域的閱讀興趣——包括訂閱《比較》輯刊。我對經(jīng)濟學興趣一般,卻因為跟他的交流也買了幾本經(jīng)濟學著作,雖然都沒有讀完,但再見到這類作品時也會留意一下。
20220216。先是看到了書名,覺得熟悉,確認了一下,是一周前遇到的讀《貿(mào)易的真相》的乘客,上次他剛開始讀第4章,今天讀到第9章了。
20220216。下車前她收起了書,是《大國大城:當代中國的統(tǒng)一、發(fā)展與平衡》,豆瓣上有一萬人讀過。
20220308。我最近關注過這本《置身事內(nèi):中國政府與經(jīng)濟發(fā)展》,一位朋友也跟我說過他在讀這本書,剛好在地鐵上看到了,后來我知道是不少達人推薦過。把這本書列入地鐵書單時發(fā)現(xiàn),原來它與《大國大城》是同一個書系。我自己也買了這本書來讀。
20220214?!段鞣讲┺耐拢汗?500年以來西方世界的經(jīng)濟軍事沖突》。
20210918?!堕L壽時代:從長壽、健康、財富的角度透視人類未來》。
20220128。臘月二十六,地鐵讀書人,《原則》。
少年讀書窺滿月
可能是我的通勤時間相對固定的緣故,我遇到的少年讀者并不算多,但他們手中的書常讓我暗自驚嘆:他們閱讀的范圍和品位甚至超出很多成年人。拍的多了我很難不想起清代文人張潮的那句“少年讀書,如隙中窺月”。無論是出于指定的課外閱讀的需要,還是源自自主閱讀的選擇,他們還處在對整個世界保有充分的好奇的階段,學海無涯,三觀待塑,流量時代的“跟風閱讀”似乎并未在這個群體中有所體現(xiàn)。
20210615。是北京市二十二中的學生?,F(xiàn)在的中學生閱讀量比有些成年人更大,像這樣小眾的歷代筆記小說大觀,很多人大概都是第一次聽說,是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塵史侯鯖錄》
20210724。一個補習歸來的中學生。《燦若黎明》,我去看了內(nèi)容簡介,是一個節(jié)奏很棒的成長故事,她是一個會選書的姑娘呀。后面抱娃的爸爸好評,握著行李箱拉桿的是媽媽。
20220325。有趣的“偶然”。小姑娘倚站在車門讀《簡愛》,車門外的姑娘似乎在讀挪威作家卡爾·奧韋·克瑙斯高的《我的奮斗》之一,車門關閉,她們各自投入到一段豐富的人生。
20210913。是匯文中學的中學生,《The headless cupid》,中譯名《沒頭腦的丘比特》。
20210923。中學生,《平凡的世界 第二部》。
成年是迷人的季節(jié)
張潮的“讀書三境”中,中間一句便是“中年讀書,如庭中望月”。是的,通過地鐵閱讀觀察,我對此也深有體會。年歲漸長后,人們常常是帶著過去的生命經(jīng)驗去理解書中文字的,字里行間所謂“道理”,有些已經(jīng)是用自身去體悟過的了,其中滋味和感受,在進入文字之前便已寫進身體,再讀文字時,就能更多地讀出背后的深意來,選擇閱讀對象時,也更多地有自己的邏輯。
20210705。每個工作日的6點53分,只要我上了這趟車,總能看到他,次數(shù)多到很多回都沒有拍。他還在讀《價值》。生活就是這樣啊,日復一日,似乎沒什么改變,可它確實又在一頁又一頁的文字中流走了。
20211124。中年是迷人的季節(jié),它不是歲月對青春的無情拋棄,是心智日臻成熟的收獲季節(jié)。是《收獲長篇小說2021春卷》。
20210707??此破掌胀ㄍǖ纳习嘧?,專門去看《美國紐約攝影學院攝影教材》。可堪稱同好。
20210723?!秶恰肥呛芏嗳说墓φn啊,這也是在地鐵上出現(xiàn)過多次的書。
20210820。毛姆,《人性的枷鎖》。
20210913。陀思妥耶夫斯基,《少年》。
20210813。美國文學《螢火蟲小巷》,豆瓣有1.1萬人讀過,而我甚至都沒有聽過這個書名。
20210831。詩人心曲。看書人心中也有詩——我們一道換乘下車,看他在擁擠人潮中輕拍一位大姐的肩頭:她左顧右盼不知該往哪邊走,他向她指了指不遠處的換乘電梯。
20210928。儒雅之士,《人生十論》,錢穆著,三聯(lián)版。
20220214。八卷本《施注蘇詩》第一卷??戳讼拢@套書是2019年新影印出版的,豆瓣圖書頁面介紹說:“清代宋犖寫刻本《施注蘇詩》,刊刻極為精美,底本保存極好,是刻本時代刊刻最精、學術(shù)價值最高的蘇軾詩集?!?/p>
20210414。讀舊書需要心境。是《隋唐演義》。
20210526。今年春長,五月末的北京,早晨還要穿件薄外衣。他讀《可汗的子孫與魏晉亂世》,是個有點年紀的人。
20210723。用餐巾紙當書簽的人,仔細包了書皮。他讀的是雷蒙·阿隆的《社會學主要思潮》。
20210801。漢譯世界學術(shù)名著,大衛(wèi)·休謨《人類理智研究》。
20220314。漢譯世界學術(shù)名著系列,托克維爾《論美國的民主》。
20210806。進站前她騎自行車從我身后經(jīng)過,她的包和衣服讓我認出她來,是前天遇見過的讀《吉爾伯特·懷特傳》的乘客,從而我知道我們住同一個小區(qū)。上次見時她才剛剛翻來序言,從貼在書上的便利貼看,她已經(jīng)讀了幾十頁。因著她讀,我又特意去看了這本書的簡介,是“世界觀鳥之父”、《塞耳彭博物志》一書作者的傳記。我猜測她在商務印書館工作,這本《吉爾伯特·懷特傳》才剛剛出版一個月,非熱點書,往往出版社工作人員是第一時間拿到的。
20220328。大概是八個月前遇到的那位商務印書館的編輯,正在看編校稿。是的,我看到了她的印著單位logo的手提袋,對這個綠色手提袋可太熟悉了。
20220209。上車后不止看到了書名,還看到了他花白的頭發(fā)以及書上的筆記——在家就是學基礎知識的地方?!渡钊肜斫庥嬎銠C系統(tǒng)》,豆瓣已讀人數(shù)1055,評分竟然有9.8。
當他們一起閱讀時
閱讀是很私人化的事,但我也遇到不少“一起閱讀”的景象。這樣的時候,書成為一種連接物,讓親子之間、朋友之間的聯(lián)系多了一個特別的維度。
20210417。我好奇是什么書,比他旁邊的女朋友更吸引到他——特別是書的封底還寫著“為什么越是親密的人,我們越發(fā)挑剔?為什么越是重要的關系,我們越容易忽略?”依照勒口上的作者名按圖索驥,我知道是《高難度對話》。
20210610。兩個在地鐵上認識的小朋友,迅速由一本《納尼亞傳奇》毫無障礙地交流起來。
20210710。母女讀書。媽媽讀《陸游傳》,女兒讀沈石溪《黑天鵝紫水晶》。
20210714??磿哪概?。女孩看《斗羅大陸 第三部:龍王傳說5》,媽媽看《斗羅大陸 第三部:龍王傳說4》。(一位網(wǎng)友在這張照片下留言說:找到同類媽媽。我已經(jīng)把女兒的兩套都讀完了,放棄了“現(xiàn)在這種書都沒啥內(nèi)容”的成見,覺得可讀性還行!對于十幾歲孩子完全是有益的,我要求的東西是我要求的,與孩子無關。)
20210812。和媽媽一起讀書,《次郎的夏天》,他們安安靜靜地站著,看著,一路無話。
20211019。我們都站著,拍下這張照片的時候我并不知道她在讀什么。等到我們都有了座,她合上書又從包里拿出一本畢飛宇的《小說課》翻開序言來讀,我才發(fā)覺原來前面這本書她讀到了最后幾頁。一路上,她和讀《梅溪河岸》的孩子各自沉浸在自己的閱讀世界里,等到下車我才發(fā)現(xiàn)他們是母子。
20211026。一周前遇到的母子,今天又遇到了。小男生今天讀“小木屋的故事”系列中的另一本,《漫長的冬季》。都說孩子讀書快,這位媽媽的讀書速度也很快,上次她讀完一本后開讀畢飛宇的《小說課》,今天她已經(jīng)又換了一本,沒看到是什么,但也快要讀完了。
20211111。一對兄妹,分別讀《我的第一套百科全書:太空探索》和《布老虎》。
20211116。又遇到了這對小兄妹,妹妹依然在看《布老虎》,哥哥的“我的第一本百科全書”系列讀到了《自然萬物》。
20211215。最近忙,拍了照片也來不及上傳。這是遇到過的小男孩,旁邊穿紅衣服的是他的小妹妹。有好幾次,我遇到他們。他的媽媽大概是全職母親,又沒有人搭手,所以每次見他們都是媽媽抱著女兒送兒子上學。小姑娘很乖,坐在媽媽腿上看圖畫書,常常是《布老虎》系列中的一本,不怎么哭鬧。有時候看累了會瞄一會兒哥哥在干什么,有時候就直接打著哈欠睡著了。
20220315。早上遇到的“老朋友”,一對小兄妹。哥哥讀的還是“我的第一套百科全書”系列,今天讀的是《威猛兵器》。妹妹讀《七只小山羊》。
20220328。地鐵上的親子閱讀,《好餓的小蛇》??戳讼?,豆瓣上竟然有2600多人讀過,仔細一看,原來是宮西達也的作品。
20220124??赡苁琴I給孩子的吧,教育部統(tǒng)編《語文》推薦閱讀叢書之《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大塑料袋的小袋子里還裝著饅頭。
20220325。有趣的“偶然”。他讀東野圭吾,車窗里的中學生向他走來。中學生沒有站在他身后,而是湊上來看他在讀什么書。
20211119。讀米小圈的雙胞胎。
20220112。三個好伙伴,在歡聲笑語中打開了一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