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地方的中學,因為自己高分考生不肯報北大,居然出招把他們軟禁起來。這個消息,乍一聽很嚇人,但是,這樣的事兒,卻不是孤例。用各種辦法讓學生考上北大清華,或者盡量鼓勵高分考生報北大清華,早就是一種中學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門的慣習。
當然,對于大都市里那些能直接考國外名校的中產家庭的孩子來說,北大和清華,并非什么了不得的所在。但是,對于絕大多數考生和家長來說,北大和清華,就是一種宗教。從小學開始,有條件的家長和學校,就開始組織學生到北大和清華來朝拜。每到寒暑假,旅游大巴,一輛接一輛地開進來。能到這些心中的圣地拜一拜,沾點仙氣,說不定以后就能考進來。
每年高考,比較牛X的高中,不僅有升學率,一本率,還有北大清華率,即考上北大清華考生的比率。這個比率如果上去了,那么上面教育行政部門甚至更高的政府部門,會有大筆的獎勵。這個“率”,掛在醒目的墻上,可以炫耀一整年。
當然,北大清華,比起國內其他高校來,的確有過人之處。但是,這個過人之處,除了它們的歷史之外,在很大程度上,是砸錢砸出來的。同樣為211、985大學,跟北大距離不過兩公里的人民大學,每年上面下?lián)艿慕涃M,僅僅是北大的一個零頭。跟清華,連零頭都沒有。在某種意義上,北大和清華,是中國高等教育的兩個光燦燦的花瓶,是專門擺出來為國爭光的。其性價比,并不一定最合理。其實,國內好些高校在一些學科上都不弱于北大清華,有的還要超過之。
但是,對于地方上的教育行政部門和中學而言,這些東西,他們根本視而不見。北大清華之所以在家長和考生那里變成了宗教,在某種程度上,就是他們打造出來的。他們只看到了這兩校身上的光環(huán),而且用自己的行政力量,去拼命增加這種光環(huán)。
考生的意愿,考生的志向,在這里是沒有人管的,地方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在乎的只是自己的政績。多一個人上北大清華,他們的政績榜上,就多了一個金字。意味著他們的榮耀,他們的獎金,他們來年的報考率,還有好多好多的東西。
但凡宗教,都有迷信,而北大清華教的迷信,其實是人為制造出來的。只要考生像信神一樣地追崇北大和清華,樂于為之而玩命奮斗,地方上的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的利益,也就得到了保證。反過來,如果有考生看破了這些,不肯就范,那么感覺自己利益受損的學校,能采取什么手段,都是在預料之中的了。
限制人身自由,是嚴重的違法行為,想必,事情被曝光之后,這個事情肯定會得到解決,學校也未必會被那些考生和家長追究責任。但是,違法者所打造的北大清華教,還會存在下去。(文/張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