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遙遠的、東方的日本藝術、工藝品到達英國海岸時,便引起人們的關注,受到了廣泛的追捧。而在英國的外交環(huán)節(jié)中,日本藝術品也成為了文化交流的重要橋梁。近期,展覽“日本:宮廷與文化”在英國白金漢宮女王畫廊舉辦,呈現(xiàn)了英國皇室收藏的日本藝術品,包括漆器、瓷器、屏風、武士盔甲等,講述了英國與日本300年來的外交、藝術和文化交流故事。
1881年,兩位年輕的英國王子在皇家海軍擔任見習官。他們來到日本訪問,與日本天皇進行了會面。這次會面并非英日皇室間最重要,最奢侈的一次,但卻象征著兩國之間長期而復雜的互動關系。兩位王子在日本集市買了金屬茶壺和杯子,作為禮物送給了他們的父親。在日本期間,兩位王子的年齡分別是16歲和17歲。他們在手臂上紋了紋身,阿爾伯特親王紋了幾只鸛,而喬治王子、未來的喬治五世則紋了龍和虎。
“紋身是海軍文化的一部分,這在19世紀后期的英國是一種貴族時尚”,近期在白金漢宮女王畫廊(the Queen's Gallery)開幕的新展“日本:宮廷與文化”的策展人瑞秋·皮特 (Rachel Peat)這樣解釋道。“在日本,紋身有著截然不同的內涵。紋身既是一種受人尊敬的藝術形式,但同時它在日本歷史上是非法行為,因此給人一種神秘且危險的感覺。這也是它吸引到游客的理由?!?/p>
日本刀及刀鞘
20世紀初,陶藝家 Keida Masatarō 設計的日本花瓶
遙遠的、令人向往的,以及難以接近的感覺一直是西方人對日本藝術、文化和物品迷戀的關鍵。為證明這一點,此次展覽是第一次專門展示英國皇室收藏的來自日本的藝術作品。而女王畫廊也經(jīng)過了重新的設計。雖然展覽并非是對日本藝術的全面考察(展品中沒有書法作品,也沒有日本和服的展示),但通過這些藝術品、工藝品揭示了一個關于外交、品味和權力的故事。
日本女性形象的陶瓷,1690-1730年
日本陶瓷
第一次雙方皇室的接觸是在1613 年,雙發(fā)交換了禮物,其中,英國皇室得到了一套武士盔甲。這發(fā)生在日本對西方關閉大門前。此后的200年間,并不是說日本的器物在西方失去了吸引力。日本的閉關鎖國也使其工藝品的制造秘密不為西方人所知道。這也使得日本的工藝品變得更加時尚,更受到追捧。通過中國和荷蘭的商人,英國皇室繼續(xù)著其瓷器和漆器的收藏。19世紀,日本重新對外開放,這也促使英國皇室的重新訪問。至此,西方對日本藝術有了新欣賞角度和理解。20世紀初,英日兩國關系融洽。二戰(zhàn)時,兩國關系破裂。1950年代,裕仁天皇給英國新女王的加冕禮物治愈了兩國關系,而這一舉動也被人們廣泛地認為是以藝術來象征新的合作時代。
策展人皮特表示,“通常,這些物品都是分散在15個不同的歷史時期和皇家住宅中的。此次把它們聚集在一起,將它們看成一個整體是很重要的。其中,一些物品是英國皇室直接委托日本藝術家制作的禮物,在某些情況下,一些物品甚至是前者自己設計的。這一結果就是展現(xiàn)了最精湛的藝術作品,同時也揭示了一段迷人的歷史,不僅是宮廷間的,還有文化交流的變化關系。這其中,既有高峰,也有低谷?!?/p>
創(chuàng)作于1860年的折疊屏風。
這幅描繪春天富士山的繪畫作品是日本皇室于1860年送給維多利亞女王的。這是一對畫作,此次展出的是其中的一幅。人們認為該幅畫作早已丟失,但在準備此次展覽時被重新發(fā)現(xiàn)。這件作品畫心由絲綢刺繡,折疊處由金箔制成,非常脆弱。屏風被認為是一種繪畫,而非實用家具。在展示時,打開展示可以最好地展現(xiàn)藝術家的藝術造詣。 這件作品也是日本在經(jīng)歷了200多年的閉關,重新向世界開放后的首批外交禮物之一。之后,日本皇室在1880年代從京都的西村、飯?zhí)锖痛◢u購買了這種絲綢屏風,既用于裝飾1889年竣工的東京新皇宮,也用作外交禮物贈送給外國使者。
日本扇,1880年
描繪康乃馨的浮世繪版畫
幾個世紀以來,日本一直使用紙張和墨水來創(chuàng)作彩色木版畫,即“浮世繪”。這一畫種描繪了民間風俗、歌姬、花卉植物、以及各地的風景。上面這張康乃馨圖像就是以五色套印的方式呈現(xiàn)出來的。
一對以兔子形象呈現(xiàn)的瓷器香爐,1680-1720 年
日本自繩文時代開始生產(chǎn)陶瓷。從1640年代起,日本陶藝家們的作品因其和諧的色彩而在歐洲備受推崇。上圖這一裝飾性的瓷器代表了兔年。藝術家還借鑒了更廣泛的東方神話,即兔子與月亮及不朽的相關概念。同時,這些瓷器還起到香爐的作用,使得煙霧能從兔子坐的樹樁上的洞里冒出來。
武士盔甲,1537–1850 年
這件武士盔甲由皮革、鹿皮、馬鬃、熊鬃、鍍金銅、金絲和成千上萬的小鐵片制成。這些鐵片與鮮艷的藍色、紅色絲綢結合在一起,形成一個靈活的覆蓋物,包裹在身體周圍。與此同時,這套武士盔甲很可能是使用了多套盔甲的元素而制成的。1869年,日本皇室將其贈送給了維多利亞女王的兒子阿爾弗雷德,后者是第一位訪問現(xiàn)代日本的海外皇室成員。
溫德爾哈爾特繪制的阿爾弗雷德王子肖像
鑲嵌著貝母的盒子
在16世紀,這種閃閃發(fā)光的盒子是日本最早出口到歐洲的商品之一。這種盒子到表面幾乎都鑲嵌著厚厚的貝母。而這一風格在日本被稱為“南蠻”,因為它的吸引對象是從南部到達島嶼的西方買家。
白山松哉制作的化妝品盒,1890–1905年
這一木制化妝品盒是用黑色、金色和銀色漆裝飾而成的,是二戰(zhàn)后的第一件外交禮物。1953年,在英女王加冕典禮之際,日本昭和天皇裕仁( the Emperor Shōwa)特此贈送的。這一器物是由白山松哉(Shirayama Shōsai)制作的,他是20世紀初日本漆器黃金時代的主要藝術家之一。在這里,他描繪了一只蒼鷺,并用帶有金色條紋的銀漆繪出它的羽毛。
禮品盒
放書寫工具的盒子,18世紀末-19世紀初
日本屏風
展覽將展至2023年3月12日。
(本文編譯自《衛(wèi)報》,部分相關內容綜合自英國皇家收藏信托官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