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新聞資訊新聞

中國大運河歷時8年申遺成功

申遺,不但彰顯了古代先民的智慧,同時也體現(xiàn)了當代人的智慧與想象力,是一種符合可持續(xù)發(fā)展觀的生態(tài)化思維。在未來保護大運河遺產的進程中,這種生態(tài)化意識始終不可或缺。

京杭大運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長、工程最大的古代運河,也是最古老的運河之一,并且使用至今。開鑿到現(xiàn)在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2002年,大運河被納入了“南水北調”三線工程之一。

6月22日,正在卡塔爾多哈進行的第38屆世界遺產大會宣布,中國大運河項目成功入選世界文化遺產名錄。這意味著我國目前共有46個世界遺產項目,僅次意大利,位居世界第2。

絲綢之路和大運河共同申遺

據(jù)來自卡塔爾的消息,第38屆世界遺產大會共將審議40個申遺項目,討論加強對瀕危世界性遺產的保護方略,研究落實保護各級自然和文化遺產的資金保證,探討人類行為與保護大自然以及傳承人類文化的友好型模式。

根據(jù)大會資料,成員國向本屆大會提交或聯(lián)合提交了40項關于加入自然或文化世界遺產名錄的申請報告,其中包括9項自然遺產申請、2項自然與文化雙重遺產申請,29項文化遺產申請。

除了大運河文化遺產外,中國還向本屆大會提交了“中國南方喀斯特二期”自然遺產申請,并與吉爾吉斯斯坦、哈薩克斯坦聯(lián)合提交了“絲綢之路:起始段和天山廊道的路網(wǎng)”文化遺產申請報告。

歷時8年,沿線8個省市、27座城市聯(lián)手申遺

絲綢之路,是中國首次進行跨國聯(lián)合申遺,共包括三國的33處遺產點。而大運河,也是一個大跨度的整體聯(lián)線型文化遺產項目。其包括京杭大運河、浙東大運河和隋唐大運河三條河流,地跨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東、江蘇、安徽、浙江8個省市27個城市的27段河道和58處遺址點,河道總長1011公里。

其中,大運河江蘇段申遺點段35個,數(shù)量居全國第一。揚州段立即列入遺產點10個、河道6段,后續(xù)列入遺產點5個、河道2段。蘇州共有4條運河故道和7個點段列入申遺名錄,因此,蘇州也成為運河沿線唯一以“古城概念”進行申遺的城市。

從2006年國家做出了大運河申遺的決定,中國大運河申遺經(jīng)過了8年準備。2006年6月,大運河被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2月被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大運河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工作正式啟動。2009年4月,8個省市和13個部委聯(lián)合組成大運河保護和申遺省部際會商小組,正式建立省部協(xié)商機制,大運河申遺上升為國家行動。2013年1月,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完成大運河最終申報文本。

申遺的實質是保護

大運河申遺的過程,是保護遺產的過程,更是“保根”的過程?!吧赀z的實質是對遺產進行保護?!贝饲?,大運河聯(lián)合申報世界文化遺產辦公室副主任姜師立曾公開表示。

運河研究專家齊欣也認為,京杭大運河的價值和風貌傳承,“不能在我們這一代人手中‘斷流’”。所以,必須在保護的同時考慮發(fā)展,發(fā)展中涵蓋保護,這才是申遺的目的。

申遺,不但彰顯了古代先民的智慧,同時也體現(xiàn)了當代人的智慧與想象力,是一種符合可持續(xù)發(fā)展觀的生態(tài)化思維。在未來保護大運河遺產的進程中,這種生態(tài)化意識始終不可或缺。

“這次申遺的大運河,沿線人口占了全國的15%,沿線城市創(chuàng)造的GDP占了25%。對中國來說,大運河是活態(tài)的文化遺產,它不僅是一條人工開鑿的運河,更是文化線路和中國民族大融合的見證?!苯獛熈⒄f。

對于中國大運河來說,漕運的標志,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國家及專家給予的肯定是:中國大運河是世界上唯一一個為確保糧食運輸(“漕運”)安全,以達到穩(wěn)定政權、維持帝國統(tǒng)一的目的,由國家投資開鑿和管理的巨大工程體系。

申遺軌跡回顧:

2005年12月,鄭孝燮、羅哲文、朱炳仁三位專家,聯(lián)名致信大運河沿線各市市長,呼吁加快大運河在申報物質文化和非物質文化兩大遺產的進程,拉開申遺帷幕。

2006年,全國“兩會”58位政協(xié)委員聯(lián)合提交提案,呼吁啟動對大運河的搶救性保護,并申報世界文化遺產。

2006年6月,大運河被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2月被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大運河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工作正式啟動。

2007年9月,“大運河聯(lián)合申報世界文化遺產辦公室”在揚州掛牌成立。

2008年3月,國家文物局在揚州召開大運河保護與申遺第一次工作會議,決定以城市聯(lián)盟的形式整體聯(lián)合申報世界文化遺產。

2009年4月,8個省市和13個部委聯(lián)合組成大運河保護和申遺省部際會商小組,大運河申遺上升為國家行動。

2011年3月,公布了大運河申遺預備名單。

2012年6月,完成申報遺產點段的“四有”基礎工作,確定大運河首批申遺范圍和申報文本的核心內容。

2012年9月,申報文本初稿報送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中心預審。

2013年1月,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完成大運河最終申報文本。國家文物局正式確定了首批申遺點段。

2013年9月26日,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中心的國際專家正式完成對中國大運河全線132個遺產點和43段河道的現(xiàn)場評估。

2014年6月22日,第38屆世界遺產大會通過投票表決的方式,決定將中國大運河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中國大運河歷時8年申遺成功

京杭大運河杭州段已經(jīng)河上的拱宸橋夜景。

中國大運河歷時8年申遺成功

杭州拱宸橋的景色。

中國大運河歷時8年申遺成功

京杭大運河目前依然承擔著航運等作用。 張棟 澎湃資料

中國大運河歷時8年申遺成功

京滬高鐵在山東棗莊附近跨越京杭大運河。 趙昀 澎湃資料

熱門文章排行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