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百年來,女性在爭取社會、職業(yè)、政治生活等方面的平等取得了巨大進步,而女性藝術家也仍在為自身成就爭取更多肯定。
與男性相比,藝術界和博物館中的女性藝術家和創(chuàng)作者一直默默無聞,不為人知。波士頓美術博物館此前持續(xù)了3年的“女性登場”展覽聚焦被忽視、代表性不足的女性藝術家的作品和故事,挑戰(zhàn)了20世紀美國主流藝術史。三月是屬于女性的月份。我們將通過波士頓美術博物館館藏的女性藝術家作品,帶你了解這些不凡的女性藝術家。
弗里達·卡洛
《兩個女人(薩爾瓦多拉和赫爾米尼亞)》,弗里達·卡洛,墨西哥,1928年,布面油畫
弗里達·卡洛是一位墨西哥畫家,她憑借自己的肖像畫、自畫像以及受墨西哥風土人情啟發(fā)的作品而聞名于世界。
“Dos Mujeres (Salvadora y Herminia)”,畫的標題中出現(xiàn)的薩爾瓦多拉和赫爾米尼亞是兩個人名,也就是這幅雙人肖像畫的主角。她們是弗里達母親家里的女傭。弗里達以贊頌墨西哥英雄的傳統(tǒng)繪畫方式畫下了兩位勞動女性,讓她們被茂盛的樹葉、枝頭的水果和點綴其間的蝴蝶所包圍。
伊麗莎白·維吉·勒布倫
《年輕女子的肖像(可能是沃龍佐夫夫人)》,伊麗莎白·維吉·勒布倫,約1797年,布面油畫
伊麗莎白·維吉·勒布倫主要依靠自學繪畫,因為女性不被允許進入法國的官方藝術學校。她后來因其為法國貴族創(chuàng)作的肖像畫而名聲大噪,并在她的主要贊助人瑪麗·安托瓦內(nèi)特王后的支持下獲得了皇家繪畫和雕塑學院的入學資格。1789年法國大革命開始后,維吉·勒布倫逃離法國,在流亡中度過了13年。她繼續(xù)為那不勒斯、奧地利、波蘭等各國貴族繪畫。今天我們看到的這幅肖像畫中迷人的年輕女子可能是俄國貴族伊琳娜·伊萬諾夫娜·沃龍佐夫伯爵夫人。
莉蓮·黑爾
《精裝版》,莉蓮·黑爾,1910年,布面油畫
20世紀初的波士頓為女性藝術家提供了大力支持的工作環(huán)境。莉蓮·黑爾來到波士頓并獲得了波士頓美術博物館學校繪畫專業(yè)的獎學金。在這里,莉蓮·黑爾結(jié)識了志同道合的藝術家群體,她筆下的嫻靜女性形象為她贏得了繪畫事業(yè)的認可。
通過描繪室內(nèi)沉思的女性形象,莉蓮·黑爾獲得了眾多贊譽。這幅創(chuàng)作于1910年的《精裝版》(L’Edition de Luxe)是其中的代表,畫中,她的常用模特 Rose Zeffler 正在窗前低頭讀書。在薄薄的窗簾的遮擋之下,整個房間沐浴在玫瑰色的光芒中。粉紅色的色調(diào)和前景中嬌艷的花朵、光潔的桌子和模特的深棕色頭發(fā)相互呼應。畫名所指,是女子手中的精裝版書籍,但整個構(gòu)圖就是一個“精裝版”,擁有十分嚴謹?shù)钠胶夂途碌纳输秩尽?/p>
喬治亞·歐姬芙
《白玫瑰與飛燕草第2號》,喬治亞·歐姬芙,1927年,布面油畫
你認得出這朵占據(jù)了畫面的白玫瑰是出自哪位女藝術家之手嗎?
歐姬芙以畫放大的花朵、紐約的摩天大樓和新墨西哥州的風景而聞名,被認為是“美國現(xiàn)代主義之母”。她在自己居住的環(huán)境中尋找創(chuàng)作靈感,作品多以微觀花朵、巖石肌理、海螺、動物骨頭為主,畫面半虛半實。
在她1927年的作品《白玫瑰與飛燕草第2號》中,放大的花朵占據(jù)了畫面。歐姬芙后來曾寫道,她覺得自己在1927年完成了一些職業(yè)生涯中最好的作品。那一年,她一共創(chuàng)作了五幅白玫瑰畫(其中只有兩幅包括飛燕草),都是抽象程度不一的特寫畫作。
貝爾特·莫里索
《碗中白花》,貝爾特·莫里索,1885年,布面油畫
盡管貝爾特·莫里索的肖像畫和室內(nèi)裝飾畫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花卉,也成為她最受人賞識的繪畫主題之一,但其實靜物畫只占她作品的一小部分?!锻胫邪谆ā氛故玖伺c她后期風格相關的自發(fā)性。莫里索用厚重的畫筆描述了碗、水壺和花束的形態(tài),呈現(xiàn)出松散、流暢的觸感。描繪花瓣的筆觸快速而短促,傳達出白色花朵柔軟、濃密的品質(zhì)。傳統(tǒng)上認為這些花朵是翠菊(紫苑的一種)。莫里索將未上油的畫布的外圍部分留了出來,顯示出她在落筆前未經(jīng)過多思考的構(gòu)圖。
瑪麗·史蒂文森·卡薩特
《包廂中》,瑪麗·史蒂文森·卡薩特,1878年,布面油畫
瑪麗·史蒂文森·卡薩特是印象派中僅有的三位女性藝術家之一,也是當時印象派圈子中唯一的美國人。
卡薩特在匹茲堡附近長大。她最初在費城接受繪畫課程,最后成為了十九世紀美國最現(xiàn)代的畫家。和同時代的許多人一樣,卡薩特認為她在美國接受的藝術教育是不充足的,因此她在南北戰(zhàn)爭后不久就去了歐洲。她前往意大利和法國學習,到1873年已經(jīng)把巴黎當成了自己的家。雖然卡薩特的大多數(shù)同胞都為他們在法國首都的藝術學校里接受過教育而感到自豪,但卡薩特很快就厭倦了學校里保守的教學方法以及他們組織的展覽。她強烈地感到繪畫需要擺脫舊的方法,以適應現(xiàn)代世界。
卡薩特在印象派的作品中找到了能滿足自己對新型繪畫要求的答案。印象派在當時只是法國獨立藝術家們的一個小圈子。她贊同他們對評判式展覽的蔑視,并很快采用了他們實驗性的技術和對當代生活形象的偏愛。1877年,埃德加·德加邀請她與該團體一起展出作品,卡薩特因此成為了加入法國印象派的僅有的三位女性之一,也是唯一的美國人。
(本文原標題為《藝術世界,女性登場 | MFA里的女性藝術家》,全文原刊于波士頓美術博物館MF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