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新聞資訊藝術(shù)

上元花紙:傳統(tǒng)元宵節(jié)里的年畫

農(nóng)歷正月十五日是我們傳統(tǒng)節(jié)日“元宵節(jié)”。因為這是新的一年第一個月圓夜,所以也叫“團圓節(jié)”。又因歷代元宵節(jié)有觀燈、放燈和鬧花燈的習俗,故也稱為“燈節(jié)”。

農(nóng)歷正月十五日是我們傳統(tǒng)節(jié)日“元宵節(jié)”。因為這是新的一年第一個月圓夜,所以也叫“團圓節(jié)”。又因歷代元宵節(jié)有觀燈、放燈和鬧花燈的習俗,故也稱為“燈節(jié)”。在傳統(tǒng)元宵節(jié)里的年畫,包括了用來觀燈猜謎的燈畫,還有張貼祈福的門畫、中堂畫。在年畫的傳統(tǒng)產(chǎn)地如北京、河北武強、山西晉南、蘇州桃花塢等地都生產(chǎn)不同品種的燈畫產(chǎn)品。

農(nóng)歷正月十五日是我們傳統(tǒng)節(jié)日“元宵節(jié)”。因為這是新的一年第一個月圓夜,所以也叫“團圓節(jié)”。又因歷代元宵節(jié)有觀燈、放燈和鬧花燈的習俗,故也稱為“燈節(jié)”。舊時這一天常有民間“社火”在集市街頭院落表演獻藝,渲染節(jié)日氣氛。晚上到處燈火通明,舞龍燈、耍獅子、玩船燈、竹馬、鷺鷥、蚌殼、猜燈謎等各種燈市晚會遍及城鄉(xiāng),傳統(tǒng)民間活動種類繁多。

春節(jié)是中華民族最重要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是“百節(jié)年為首”。在傳統(tǒng)的春節(jié)期間少不了家家戶戶張貼年畫,這是一項重要的民俗活動。冬至當天要貼《九九消寒圖》,便于農(nóng)民根據(jù)期間天氣情況預(yù)卜來年豐收?!芭D八”那天則要懸掛《三代宗親》《德宅芳春》家堂年畫,一般要設(shè)在祠堂之內(nèi)或堂屋正中。臘月廿三日需祭灶、貼灶王。大年三十日貼春聯(lián)、換門神。正月初五“求財”張貼財神像,而正月十五這天則是正式的“求?!敝??;埵俏覈戏降貐^(qū)對年畫的習慣稱謂,而在傳統(tǒng)元宵節(jié)里的年畫,包括了用來觀燈猜謎的燈畫,還有張貼祈福的門畫、中堂畫。

一、謎式的燈畫

正月十五之日舉行的燈會活動,是春節(jié)期間首次進行的公共活動?!盁簟笔沁@一大型公共活動的主題。此日舉行燈會的習俗始于漢武帝祭祀“太一神”。在《藝文類聚》中記載:“史記‘漢家以望日祀太一,從昏時到明。’今夜游觀燈,是其遺跡?!睆哪菚r起在民間建祠設(shè)壇,于正月十五日晚通宵張燈專事祭之。唐玄宗時代,元宵燈會期限延至三日,十四放燈,十六罷燈,并號令組織民間賽燈觀燈玩燈。趙匡胤建立大宋王朝之后,又將放燈時限延至五天,十二出燈,正月十六日罷燈。到了明太祖朱元璋時代,元宵燈會又延至九日,一般都于正月初八出燈,至正月十六日在會燈高潮中罷燈。通過燈會時限的發(fā)展歷史,可以看出燈會的重視程度與日俱增。

1940年代老北京的花燈 ?圖片來源:抗戰(zhàn)時期華北交通株式會社

1940年代老北京的花燈  圖片來源:抗戰(zhàn)時期華北交通株式會社


1940年代老北京元宵節(jié)燈會中的紗燈 ?圖片來源:抗戰(zhàn)時期華北交通株式會社

1940年代老北京元宵節(jié)燈會中的紗燈  圖片來源:抗戰(zhàn)時期華北交通株式會社

正月十五賞花燈是元宵節(jié)最熱鬧的活動?!叭幕穑宓臒簟?。賞花燈成為元宵節(jié)必不可少的活動。元宵的燈形式多樣.有掛花燈、走馬燈、展冰燈等。其中花燈與走馬燈,都少不了燈中的畫。上元節(jié)看花燈,實際上在傳統(tǒng)燈會中觀賞的是燈畫,以及燈畫上的燈謎,即“猜燈謎”的習俗。

1940年代老北京紗燈 ?圖片來源:抗戰(zhàn)時期華北交通株式會社

1940年代老北京紗燈  圖片來源:抗戰(zhàn)時期華北交通株式會社

什么是燈畫呢?已故著名民間美術(shù)學家、年畫收藏家王樹村先生在《民間美術(shù)》中提到各種各樣的燈彩——走馬燈、絹紗燈、畫舫燈等等,“其中有種絹紗燈畫,是畫在燈屏上的絹畫,故又稱燈畫。燈畫一般4盞為一堂,共16幅,也有24盞或更多為一堂?!睙舢嬛杏小端疂G傳》《聊齋》《紅樓夢》等戲曲小說題材。這類燈畫是將故事情節(jié)一環(huán)一環(huán)地表現(xiàn)在畫面上,屬于連環(huán)畫的形式,吸引觀賞者看完一盞接著看下一盞,直至看完為止。在已考的燈畫品種中,北京燈畫為最上乘,全為手繪絹本。京津地區(qū)都為達官顯貴,因此燈畫的制作也頗費心思。而一般的燈畫都是出自年畫作坊里,通過版印套色或者版印手繪的方式制作完成。

梅開二度傳佳話 清代燈畫 絹本手繪 中國藝術(shù)研究院藏 圖片來源:《中國古版年畫珍本》(北京卷)

梅開二度傳佳話 清代燈畫 絹本手繪 中國藝術(shù)研究院藏 圖片來源:《中國古版年畫珍本》(北京卷)


孫行者二調(diào)芭蕉扇 清代 燈畫 絹本手繪 中國藝術(shù)研究院藏 ?圖片來源:《中國古版年畫珍本》(北京卷)

孫行者二調(diào)芭蕉扇 清代 燈畫 絹本手繪 中國藝術(shù)研究院藏  圖片來源:《中國古版年畫珍本》(北京卷)


岳元帥奉命伐金 清代 燈畫 絹本手繪 王樹村藏?圖片來源:《中國古版年畫珍本》(北京卷)

岳元帥奉命伐金 清代 燈畫 絹本手繪 王樹村藏 圖片來源:《中國古版年畫珍本》(北京卷)

在河北武強地區(qū),以印有戲出和配有各種謎語的薄而透明的畫紙糊成燈籠,懸掛于門口或大街兩旁,謂之“燈謎”,元宵節(jié)的夜晚供人們觀賞猜謎。而這種貼在燈畫,又叫“燈方年畫”。它一般兼有繪畫欣賞和文字燈謎兩個內(nèi)容,可供元宵節(jié)時一邊賞燈,一邊猜。燈謎是貼在或掛在彩燈上的謎語,又叫“燈虎”,因為其內(nèi)容一般較難,不易猜中,好像射老虎一樣困難,所以元宵節(jié)猜燈謎又被稱為“射燈虎”。

武強燈畫貼的掛燈

武強燈畫貼的掛燈


施公案 燈方年畫 清代 武強義興成畫店 武強年畫博物館藏

施公案 燈方年畫 清代 武強義興成畫店 武強年畫博物館藏

山西晉南地區(qū)的燈畫,是指專為貼在燈上的一種年畫,小巧精致,有戲曲內(nèi)容,也有花鳥魚蟲雅趣的內(nèi)容。在宋金時期,平陽府(今山西省臨汾市)設(shè)置專門的出版機關(guān),因此這里成為當時的雕版印刷業(yè)中心。因此通過雕版印制包括燈畫在內(nèi)的年畫應(yīng)運而生。晉南地區(qū)的燈畫,多以當?shù)仄褎?nèi)容為內(nèi)容,如《打漁殺家》《紫金帶》《高平關(guān)》《四郎探母》等。畫面線條粗細虛實、轉(zhuǎn)折頓挫,富有節(jié)奏,盡顯健勁有力的刀法,人物刻畫生動傳神與晉南廟觀壁畫如出一轍。

《四郎探母》戲曲燈畫 墨色版印 清代 山西晉南地區(qū) 出處:王永豪編著《中國晉南戲曲版畫》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

《四郎探母》戲曲燈畫 墨色版印 清代 山西晉南地區(qū)

出處:王永豪編著《中國晉南戲曲版畫》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

蘇州是明清兩代江南地區(qū)的刻版中心之一,也是生產(chǎn)蘇州桃花塢木版年畫的地方?!疤一▔]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就是描寫唐伯虎故里桃花塢的詩句。在其年畫作坊里也曾生產(chǎn)燈畫產(chǎn)品,其內(nèi)容多以吉祥如意、招財進寶的神仙圖案為主,如招財進寶、天官賜福、和合二仙、三星高照、利市仙官等內(nèi)容。在元宵節(jié)之時懸掛起來甚是應(yīng)景。因燈籠的規(guī)格大多是固定尺寸,因此每幅燈畫的大小也是不變的,這為年畫作坊提供批量生產(chǎn)的條件。在江南地區(qū)尋常的百姓家用以貼在掛燈上,而在公共場所里亦或是貼在走馬燈上。

吉祥如意燈畫之一 版印套色 清代 蘇州地區(qū) (作者收藏 下同)

吉祥如意燈畫之一 版印套色 清代 蘇州地區(qū) (作者收藏 下同)


吉祥如意燈畫之二 版印套色 清代 蘇州地區(qū)

吉祥如意燈畫之二 版印套色 清代 蘇州地區(qū)


八仙燈畫 版印套色 清代 無錫地區(qū)

八仙燈畫 版印套色 清代 無錫地區(qū)

此外,在傳統(tǒng)民居院落入口的影壁正中,還貼有一張斜方形的年畫,叫“福字燈”。它是由福字發(fā)展而來的年畫品種。最先張貼在掛燈上面,并掛在影壁墻正中。在正月的夜里透過燈光,可觀其美好寓意喜慶的畫面,后來逐漸發(fā)展成為畫面豐富的一類年畫,直接張貼在影壁上或者現(xiàn)代居室入口的玄關(guān)里。福字燈里的吉祥圖案,多表現(xiàn)天官賜福(或洪福齊天)或長壽的南極仙翁,著重渲染多福多壽的喜慶氣氛。

壽星福字燈 版印套色 清代 北京地區(qū)?

壽星福字燈 版印套色 清代 北京地區(qū) 

另外,還要介紹上海小校場木版年畫中專為西洋鏡制作的小畫,因為這一類年畫產(chǎn)品經(jīng)常被認為是用來做走馬燈的年畫品種。實際上,不論它是否是燈畫,這些非常寶貴的民俗文化遺產(chǎn),都是值得我們當代人認識并關(guān)注的傳統(tǒng)文化載體。

西洋鏡小畫 版印套色 清代 姑蘇王榮興畫店 上海小校場地區(qū)

西洋鏡小畫 版印套色 清代 姑蘇王榮興畫店 上海小校場地區(qū)

二、“天官賜福”年畫:

如果說“求?!笔谴汗?jié)期間必行儀式的話,那么“天官賜?!蹦戤嬀褪菍榍蟾5哪且活惸戤?。天官賜福之福非常多,被認為具有“百福駢臻”之勢。天官賜福年畫,為傳說中的天官頭戴展翅烏紗帽,身著紅地繡海水江崖紋錦花官服。蠶眉鳳目,直鼻長髯,雙耳垂肩。雙手展開一卷橫幅(誥封),上書“天官賜福”四字。有的還會在天官周圍飾以蝙蝠。天官是道教的神靈、道教傳說中的“三元大帝”之一,名為上元一品賜福天官。傳說中,每年農(nóng)歷的正月十五,天官降臨人世賜福,正月十五又稱“上元節(jié)”,在《梁元市旨要》中記載:“上元為天官賜福之辰?!币虼苏率逭潜惶旃儋n福之日?!疤旃儋n福”年畫分為門畫、中堂畫兩大類。一般單張兩平尺左右的那種,是用于張貼在房門上的門畫,屬于特殊的獨座門神畫。還有懸掛在正堂之中具有六平尺大小的天官賜福中堂畫,供全家人祭祀祈福之用。在舊時中堂畫的繪制不僅僅在年畫作坊里,還有許多民間畫師甚至著名畫家都曾為富貴人家繪制過大尺寸的天官賜福中堂畫。

天官賜福門畫 版印筆繪 清代 天津楊柳青地區(qū)

天官賜福門畫 版印筆繪 清代 天津楊柳青地區(qū)

上圖門畫繪天官正面站立,膝下五個童子環(huán)繞,居中者雙腳各踩大元寶,雙手端捧金馬駒。在兩個大元寶中間穿插有一條墨藍色的錢龍。余四子,有二子呈下蹲姿勢,手扶腳踩元寶的童子。另外二童子站在天官左右,各高舉一籃鮮花,其中可見牡丹、荷花、菊花、梅花,因花開四季,故也有賜福全年的寓意。而其中的金元寶、金馬駒與錢龍,包括五位兒童本身,象征賜以“富貴榮華”“五子登科”。此圖為供單扇門貼用的文門神,刻繪精美,風格華麗。

天官賜福中堂畫 版印筆繪 清代 天津楊柳青地區(qū)

天官賜福中堂畫 版印筆繪 清代 天津楊柳青地區(qū)

上圖中堂畫中圖繪增福財神頭戴金翅天官帽,身著華麗的官服,懷抱如意,五綹長髯,面帶微笑。二童子服侍,后者舉扇,前者抱瓶,瓶中插有牡丹。合在一起有“平生富貴”“富貴如意”的寓意。此圖以藍色為底色,紅黃色更現(xiàn)得絢麗,具有很強的裝飾性。

在當下防范新冠疫情期間,人們更想了解在傳統(tǒng)的元宵節(jié),如何通過民俗活動進行防疫。這天除了外出逛燈會,看花燈之外,確實還有帶有防疫祛病功能的風俗活動。有些地方在正月十五晚上就有用燈照眼的習俗,就是用制作的面燈、蘿卜燈等樣式的花燈,在家人眼前晃來晃去,并且口里念叨著:“照照眼,不害眼……”認為這樣做了,全家人在一年里就不會患眼疾。我國大部分地區(qū)都有走百病(也叫“丟百病”、“脫晦氣”)的習俗。就是在正月十六日,一連幾天的觀燈活動結(jié)束后,離家走親戚,或只在野外走走。河北一些地方稱“游百病”,正月十六一大早,起來走去數(shù)里,走的時候要佩戴柏枝,半路上把它扔掉,意為百病隨柏枝一起扔掉,一年中無病無災(zāi)并健康吉祥。

參考文獻:

[1]  姜彥文策展《謎式寓意——楊柳青年畫研究的一個視角》展覽畫冊.

[2] 邰高娣.清代北京民間燈畫的成因、題材與風格.藝術(shù)與民俗,2021(01):30-37.

[3]  劉金英主編.千年古縣——武強,河北美術(shù)出版社,2015.03.

[4] 秦學頎,趙靜主編.中國旅游文化,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11

[5]  王永豪編著,中國晉南戲曲版畫,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

[6]  鐘和晏.燈畫的民間藝術(shù)形象[J].科學大觀園,2010(14):36-37.

熱門文章排行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