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刻紙藝術歷史悠久,始于唐代,盛于宋元。而花燈也有著歷史悠久,每逢春節(jié)、元宵和婚嫁喜慶之時,家家戶戶都會剪紅刻翠,貼上喜慶的桃符、團花,掛上花燈,好一派熱鬧的場景。
在泉州的刻紙和花燈工藝中,李堯?qū)?1892-1983)兼具兩種工藝,不僅在刻紙藝術上有所突破,還創(chuàng)造了無骨架刻紙料絲燈的技藝,使得其一人獨享兩項國家級非遺名錄。如今,李堯?qū)毜耐鈱O女黃麗鳳是“李堯?qū)毧碳垺表椖看硇詡鞒腥?,且同時掌握了無骨架刻紙燈和刻紙兩項非遺絕活。讓人意外的是,黃麗鳳還把家傳技藝從“家族”帶到了校園。
談及家族刻紙技藝的傳承,黃麗鳳表示:“我太爺爺是閩南的古建筑油漆畫師,刻紙的出現(xiàn)是在做建筑油漆畫的過程中就出現(xiàn)了。這一手藝最終傳到了我外公(李堯?qū)殻┦种小=夥懦跗?,隨著閩南古建筑的減少,外公意識到了這些建筑上的精美的圖案、石雕、木雕可能會逐漸消失,于是他便以刻紙的方式將其保留?!?/p>
泉州燈會
李堯?qū)毧碳埮c無骨花燈
李堯?qū)?892年出生于泉州一個油彩畫及刻紙工藝世家,他綜合運用描、剪、刻、剔等手法,在刻紙技藝的藝術表現(xiàn)上有所突破,成為南方剪紙流派的代表性人物。同時,他還把刻紙技藝運用到泉州刻紙料絲花燈上,使泉州刻紙的技藝有了延伸。
上世紀20年代,在手藝人層出不窮的環(huán)境下,得益于在祠堂做檐上漆畫的經(jīng)歷,李堯?qū)毐銓⑺L制的漆畫,先畫在牛皮紙上,再以刻畫的手法鏤空。這種工具圖案制作出來后,試用效果非常好,大大提高了效率,成為了后來被廣泛應用的陰刻圖案。之后,他又將這種圖案運用到建筑物或家具上,將做好的工具圖案按在家具上,再用金粉和顏料一刷,呈現(xiàn)出清晰明艷的花紋。
李堯?qū)殻ㄓ遥┖团畠豪钪榍僭趧?chuàng)作料絲花燈
到了1950年代末1960年代初,為了參加全國工藝美術展覽,李堯?qū)氃谄淇碳埢A上結(jié)合了鑲嵌玻璃料絲工藝,用紙板拼接的方式做成了無骨架花燈。在新中國成立10周年之際,其作品代表福建省傳統(tǒng)工藝,在人民大會堂中展示。
2008年,李堯?qū)毧碳堧S“中國剪紙”入選首批國家級非遺擴展項目名錄,2009年入選世界非遺名錄。此外,其刻紙無骨花燈項目也成為了另一項燈彩的國家級非遺項目。
李堯?qū)毜目碳堊髌?/p>
李堯?qū)毜呐畠豪钪榍?,從小耳濡目染跟隨父親學習刻紙技藝。經(jīng)過刻苦努力學習,她掌握了純手工制燈、刻紙工藝,并經(jīng)過創(chuàng)新、設計出上百種形象優(yōu)美的刻紙圖案和造型優(yōu)美的料絲花燈。如今,她是泉州燈彩非遺項目的傳承人。而李珠琴的女兒黃麗鳳則得外公衣缽,成為“李堯?qū)毧碳堩椖俊眰鞒腥?。在接受澎湃新聞采訪時,黃麗鳳回憶了家傳剪紙的發(fā)展歷程。
李堯?qū)毰畠豪钪榍僭趧?chuàng)作料絲花燈
“刻紙的初衷是一種對于古建筑上的圖案的保護?!秉S麗鳳說,“刻紙的出現(xiàn)是在做建筑油漆畫的過程中就出現(xiàn)了。比如在修漆工藝里的貼金箔的工藝中,就是用油紙板把圖案雕刻出來,作為一種紙膜靠在板上,再把金箔貼上去,這樣總是比用手畫方便,而且適用于任何角度。我太爺爺是閩南的古建筑油漆畫師,這一手藝最終傳到了我外公(李堯?qū)殻┦种小=夥懦跗?,隨著閩南古建筑的減少,外公意識到了這些建筑上的精美的圖案、石雕、木雕可能會逐漸消失,于是他便以刻紙的方式將其保留?!?/p>
刻紙燈
而對于另一制燈絕技,黃麗鳳表示,“大多的傳統(tǒng)制燈是先做形狀骨架,這是采扎工藝,而我外公制燈的獨特性則是用刻紙的技藝去雕刻紙板,再通過拼接的方式拼裝出一個花燈,獨具閩南古建筑特色彩繪、及鑲嵌玻璃料絲工藝?!?/p>
細于一毫米的非遺絕活
1968年出生于泉州的黃麗鳳從小與外公、母親生活在一起,在家庭氛圍的薰陶下,繼承了李氏刻紙、花燈的精髓。如今,她站在兩代工藝美術師的肩膀上,不但像祖上那樣操刀,而且大膽融入現(xiàn)代思維與其他藝術表現(xiàn)手法。
黃麗鳳
“刻紙藝人之所以少,是因為善畫者不善刻、善刻者不善畫——而刻紙技藝,二者缺一不可?!秉S麗鳳說,刻紙看似簡單,其實,一件好的刻紙作品光構圖就需要幾個月時間,每件作品都要幾易其稿才能最終成型。
黃麗鳳作品《進退兩心知》
對于刻紙的題材,她表示,“李堯?qū)毧碳埖念}材取自閩南的古建筑上。閩南古建筑的這些裝飾紋樣本身就非常精美,構圖也非常完整,在風格上很接近中國畫的一些構圖,在疏密、層次上都非常好。這些圖案又有著民間的藝術元素在里面,比如說一些動物形象、神話形象等。同時,這些圖案也是被限制在一個尺寸里,如一些磚雕圖案就是被限制在門的兩邊,其規(guī)模是根據(jù)建筑行業(yè)來規(guī)定的,是有等級制的,以顯主人的身份。它們的一些限制也很適合在紙上進行表現(xiàn),因此我們通過刻紙這種技藝重現(xiàn)這些紋樣?!?/p>
李堯?qū)毧碳埣妓囈云鋱D形工整、線條流暢著稱,其中刻畫的線條特別細,最細的線條不到一毫米。黃麗鳳說“我們現(xiàn)在的作品成品一般都是A5紙大小,小作品都是10公分左右的巴掌大小,所以體現(xiàn)的都是很細致的圖案。同時,每次雕刻都是幾十張紙一起雕刻,所以對手工的要求很高?!?/p>
刻紙工具:刻刀、蠟盤、磨刀石、修刀的削刀
在談及刻紙工藝時,黃麗鳳也強調(diào)了刻紙的刀法。她說,刻紙的刀法一般 是:先內(nèi)后外, 先精細部位,再大塊面,先刻中心,再刻邊框。在刻制過程中應該注意的幾個關鍵問題:首先刻紙刀要隨用隨磨,始終保持刀口鋒利,其次刻紙時是手腕用力,持刀要正,行刀要直,不能左右搖擺,尤其是刻厚紙時不要劃,走刀時是靠上下用力來游動刀口的。
一疊紙經(jīng)過她手后,最終形成的是一個個栩栩如生的形象。而她在刻紙的題材上也多選擇與“閩南”相關題材,她將惠安女、拍胸舞等具有濃濃閩南風情的元素加入刻紙中,也因此豐富了刻紙的內(nèi)容。
黃麗鳳作品《惠安女》, “首屆泉州旅游紀念品設計大賽”金獎
黃麗鳳作品,《大海的新娘》,首屆中國文人剪紙邀請展最佳創(chuàng)意獎
如今,黃麗鳳依舊在學習、創(chuàng)新。今年4月,她參加了在江蘇陽澄湖邊的藝文鄉(xiāng)野共創(chuàng)營,與插畫師合作,思考著以刻紙為手段的插圖繪本。她認為,藝術創(chuàng)作應是天馬行空,“雖然自己到了一定的年齡,但是我時不時會感覺自己內(nèi)心還是一個小女孩,感覺到童真、童心。作為一個做藝術的人,刻紙也好,任何藝術的表現(xiàn)手法也好,在思想上不應該對年齡有所限制?!?/p>
黃麗鳳刻紙花燈作品
而除了是刻紙項目的傳承人外,黃麗鳳也掌握了無骨刻紙料絲燈的工藝,為每年泉州花燈節(jié)貢獻頗多。對于她來說,刻紙與花燈是同步進行創(chuàng)作的。
本土非遺保護與走進校園
“小時候聽母親講,當時在一個很小的范圍——一個街頭就有七家賣刻紙的店。因為我們?nèi)莸拿袼谆顒佣?,過去幾乎兩三天就有一個,泉州的廟也多,所以在刻紙這方面的需求量很大。同時,看看歷史記載,揚州、廣東、佛山、潮州等地都有刻紙。這也與沿海地區(qū)的生產(chǎn)力有關系。”談及刻紙的普及程度,黃麗鳳這樣說道。
近年來,隨著社會的巨大變遷和人們生活習慣的改變,燈彩、春聯(lián)、年畫、剪紙等民間傳統(tǒng)習俗越來越衍化為一種美好的記憶和節(jié)慶點綴,它們留下了鄉(xiāng)愁,卻淡出了人們的生活舞臺。
黃麗鳳刻紙花燈作品
黃麗鳳告訴記者,上世紀七十年代,外公李堯?qū)毷樟私?0位學生。后來,1960年代受到?jīng)_擊,刻紙藝術逐漸銷聲匿跡。李堯?qū)毜?0多位徒弟也相繼轉(zhuǎn)行,另謀出路。“解放前,我們都是手工作坊的模式,之后我們成立了工藝美術廠。改革開放后,又隨著政策的放開,刻紙行業(yè)也因此受到?jīng)_擊,公司沒有訂單,又停產(chǎn)了,大家就又回到自己做的那種作坊模式了。”
此前上海“何克明燈彩”第三代傳承人何偉福在接受澎湃新聞采訪時表示,“何克明燈彩”已缺席上海的元宵燈會許多年。何偉福曾說,“何克明燈彩”制作工藝復雜、手法精細,依賴純手工生產(chǎn),因而制作一件立體動物燈彩周期長,需要花費的成本也高,燈會活動為了節(jié)約成本,提高生產(chǎn)效率,會更愿意請一些外地的燈彩藝人來制作,或使用流水線上批量生產(chǎn)出來的燈彩替代。另一方面,為了應對市場的沖擊,研究所里的燈彩工藝師也不得不自降身價,制作和設計簡化型的燈彩,為的是能夠快速銷售,提高營業(yè)額?!罢窃谶@種情況下,工藝美術師的時間被大量擠占,抽不出足夠的精力去完成心中那些需要精工細作的圖紙,這也在不同程度上阻礙了燈彩的進一步發(fā)展?!?/p>
對于這樣的狀況,在談及當下的泉州花燈工藝現(xiàn)狀時,黃麗鳳給出了全然不同的結(jié)論?!艾F(xiàn)在泉州花燈會每年都舉辦,且規(guī)模一年比一年大。這也使得我們有機會去做這些工藝,去鉆研這些工藝的創(chuàng)新表達。得益于這一點,現(xiàn)在,我們工作室有二十幾位工匠,規(guī)模已不輸之前了。”
黃麗鳳刻紙花燈作品
關于這樣的對比,黃麗鳳認為,“這其中最重要一點在于我們?nèi)莸臒魰菆詻Q不讓外來的花燈團隊介入的。它是以非遺保護的目的去舉辦花燈的,而并非是以社會盈利的經(jīng)濟目的去舉辦?!?/p>
“全國各地都有辦燈會,很多地方是把燈會作為一種和經(jīng)濟效益掛鉤的目的來做。這樣其實在引進外地的花燈團隊的競爭,對于地方文化來說是一種毒藥。一些地方并非每年舉辦燈會。那么,這樣就沒有考慮到花燈傳承人要怎么生活下去。如果明年不做花燈,這些師傅要去干嘛呢?等過幾年舉辦花燈節(jié)的時候,又能找誰去做呢?外地團隊一進來,本地的師傅就沒活干了,他們只能去轉(zhuǎn)行做其他的事,無法形成延續(xù)性。”
“非遺進課堂”教學現(xiàn)場
如今,黃麗鳳把家傳技藝從“家族”帶到校園。2007年開始,她在泉州市第六中學開展“李堯?qū)毧碳垺狈沁z進校園,與校方采取“以高帶高”的模式培訓在校美術老師,進而設計課程、編輯校本課程,由美術老師在每一學期的美術課中普及性地進行常態(tài)化刻紙教學。
第二屆福建省花燈比賽培訓現(xiàn)場
同時,她也將花燈技藝帶進校園,“我們教學校的老師做設計,并且讓他們成為福建省花燈專委會的會員。我們通過社會組織的這種方式把他們集合起來。這樣,當我們有做花燈任務的時候,就可以發(fā)動他們來參與。他們也可以在學校里發(fā)展比賽,設計作品。每年的泉州的燈會上都會有展示區(qū)域,需要呈現(xiàn)最新設計的花燈作品?!?/p>
德化楊梅鄉(xiāng)非遺研學基地揭牌儀式現(xiàn)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