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在《這也是生活》里寫道:“無盡的遠方,無數(shù)的人們,都與我有關(guān)?!蹦恐笆沁h方,永無止境,沒有終點。青年作家時瀟含的新書散文集《無盡的遠方》書名由此而來。這本書記錄了作者在法國一年的求學(xué)和游歷生活。記述的過程中,她以異鄉(xiāng)人的角度去理解、適應(yīng)、融入法國小城的生活,也學(xué)會了如何與自我相處。
作者時瀟含(右一)與評論家王干、作家南翔、胡立根等進行對談。
在最近舉辦的一場“在生活的碎片里拾掇稀薄的星光——《無盡的遠方》新書發(fā)布會”中,作者時瀟含與評論家王干、作家南翔、胡立根等進行了對談,大家就《無盡的遠方》中重要的“吃食”元素發(fā)表看法,同時也跟讀者分享了自己的“遠與近”,探討了個體、故鄉(xiāng)和遠方的關(guān)系。
《無盡的遠方》書封
關(guān)于“無盡的遠方”這一書名,王干提出了一個思考:我們?yōu)槭裁茨敲聪矚g遠方?“深圳是一個移民城市?,F(xiàn)代人,尤其是移民城市的人,一個最大的問題是沒有故鄉(xiāng)。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現(xiàn)代人是沒有故鄉(xiāng)的,這也是我們現(xiàn)代人難以解開的問題?!?nbsp;
王干說,“什么叫故鄉(xiāng)?首先是故鄉(xiāng)的山水,第二是故鄉(xiāng)的口音,第三是故鄉(xiāng)的食物。而對年輕一代來說,他們在深圳找不到故鄉(xiāng)的感覺,為什么?第一條,口音。深圳的孩子是沒有口音的。我到廣州去,遇到廣州的很多孩子有口音,沒有口音哪有故鄉(xiāng)呢?第二是沒有食物。我們在深圳吃到了全國各地、全世界各地的美食,但是哪一種美食是深圳家鄉(xiāng)的美食呢?所以我在想,深圳人為什么那么愛出去?為什么那么愛遠方?他們到遠方去找故鄉(xiāng)。所以時瀟含的書寫美食也好,寫城市也好,是一個沒有故鄉(xiāng)的人對精神家園的尋找。她要通過她的文字建立起一個美食的家鄉(xiāng)來。”
時瀟含
時瀟含也很認同這個觀點,她談道:“前段時間讀王朔的書,里面有一句話說他特別羨慕那些在小地方長大的人,因為他們回首自己的童年和故鄉(xiāng)的時候,記憶的鏡頭也許是一個凋敝的、貧窮的,在外人看來非常普通的地方,但是對他們來說,他們的回憶是有終點的。我們這些在大城市長大的小孩,回頭一片空白,因為我們沒有自己的方言,也沒有自己的食物,缺失了很多的記憶。之前我寫的《我有所念食,隔在遠遠鄉(xiāng)》,就是我去到中國各地去游歷,去品味,去探索他們的風(fēng)土人情。但是這些食物對于我來說,更多還是和口腹之欲有關(guān)。但是在《無盡的遠方》里,這些食物成為了具有更多深意的寄托?!?/p>
南翔認為,一篇好的散文隨筆,行走與觀察之際,需要信息,需要鋪陳,需要紀實,也需要適當(dāng)?shù)淖猿?,這樣才顯露出作者的自信、自洽與寬厚。時瀟含總結(jié)自己這本書的創(chuàng)作時說:“我書中寫的東西讓你覺得和法國那種浪漫、高級、文藝之都并不是那么掛鉤,而是最真實的,和我們生活相關(guān)的東西。盡我所能地沉入別人的文化中去,毫無芥蒂地來看他們的文化、生活和社會?!?/p>
時瀟含舉例說,在法國罷工期間,經(jīng)常沒有辦法上課,“一開始我們這些中國學(xué)生特別害怕,說這怎么辦?看新聞上火光繚繞,我和朋友一說,他說好羨慕你們,我們學(xué)校比較偏遠,還沒有被堵起來,我們還要上學(xué)。我第一次以他者的角度看待別人的文化,原來別人竟然是這樣來思考問題的,我認為很有趣。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寫出來的不僅僅是表現(xiàn)我去了很多國家和城市,不只是說我游覽了哪里,看了什么很多人看過的古跡——這也會對我有所啟發(fā),但是并不能真正創(chuàng)造不一樣的東西。真正不一樣的東西還要從生活也許并不是那么光鮮亮麗的一面來尋找?!?/p>
胡立根表示,這本書是從平常的生活中發(fā)現(xiàn),獲得一種非平常的感悟。他說:“把美的生活寫明固然不容易,但是它畢竟是生活本身的美。而把很普通的生活寫得很有味,這就不是生活本身的味道,而恰恰是文學(xué)的味道?!?/p>
時瀟含說:“我通過小的細節(jié),比較有趣的,比較能調(diào)動讀者情緒的這些故事,來呈現(xiàn)那邊的生活狀態(tài)和社會是什么樣的。希望能通過這本書讓大家像在讀我的日記一樣。這本書的落點是落在‘與我有關(guān)’的部分。我們在看游記的時候并不覺得有什么代入感,覺得很漂亮,很有趣,但到此為止了。我認為最重要的還是那些人們,不管是在疫情中,還是就在生活中,或者是任何情況下遇到的這些人們,他們的所思所想,他們的安危,他們的任何事情都與我有關(guān),這才是這本書最希望表達的東西?!?/p>
深圳出版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尹昌龍談到時瀟含的寫作時說:“我在時瀟含身上看到了深圳,看到了深二代,看到了一個城市和一個國家可能抵達的地方。人生有很多大道理,人生有很大的天空,人生有很大的志向,但是落實下來是每一個普普通通的人,每一頓普普通通的飯菜。生活不需要太大,只要讓我們安心,讓我們有片刻的從容。每個人對遠方有不同的理解,但是我們永遠希望有這個遠方,有了遠方以后,眼前的一切才不會變得太畏縮?!?/p>
作為新一代深圳青年作家的代表之一,時瀟含的作品也體現(xiàn)了深圳市文聯(lián)在青少年閱讀和寫作方面的培育成果。深圳市文聯(lián)專職副主席張忠亮在發(fā)布會上表示:“深圳是一個偉大的城市,40年來,這個時代給深圳帶來了很多很多機遇,特別是它塑造了深圳的年輕一代——他們的文化背景,他們的閱歷,這樣一種視野和所看到的東西在自己心里面引起的那種共情和共感,恰恰是當(dāng)下和未來的很多年輕讀者所喜歡的。深圳正在崛起和發(fā)展的寫作現(xiàn)象,類似于時瀟含這樣的青年寫作還有很多,例如類型文學(xué),比如科幻文學(xué)、環(huán)境保護文學(xué)、動物文學(xué)等。這種現(xiàn)象值得我們重視。我想,接下來深圳的文學(xué)環(huán)境會更多地給予正在成長的作者以空間和土壤,用來創(chuàng)作符合今天和未來青年讀者所喜聞樂見的文學(xué)樣式。我期待這個城市誕生更多符合我們時代潮流的年輕作者,寫出更豐富的作品來回報這個城市,回報這個時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