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展覽中,最引人關注的展覽之一是在上海博物館見證大盂鼎與大克鼎時隔17年的再度聚首。明天(6月21日),?上博又一策劃甚久的書畫大展將開幕——“萬年長春:上海歷代書畫藝術特展”,該展系首次從學術視角對上海歷代書畫進行較為系統(tǒng)的梳理與研究,時間跨度逾千余年。此外,莫奈與印象派大師展、康定斯基展、紀念賀友直白描人物畫展等為不同觀眾提供了豐富選擇。
在北京,一系列建黨百年活動中,中國美術館有“偉大征程 時代畫卷”,國家博物館新展的有“偉業(yè)——書法大展”,故宮博物院則推出線上展,展現134座琉璃建筑物的風采。在海外,泰特現代美術館有“羅丹的創(chuàng)作”大展,巴黎蓬皮杜中心則有關注女性藝術家的“她們創(chuàng)作抽象藝術”?!杜炫刃侣劇に囆g評論》繼續(xù)為您帶來一周值得關注的展覽與藝術活動。
上海
鼎盛千秋——上海博物館受贈青銅鼎特展
地點:上海博物館
展期:2021年6月19日—7月18日
展覽呈現有銘青銅鼎21件,自商代晚期至戰(zhàn)國,歷歷彰顯中國青銅時代之風貌。展品均為上海博物館1952年成立以來,受饋自社會各界人士慷慨義舉。其中潘氏家族捐贈的大盂鼎、大克鼎時隔17年再度在上博聚首,尤堪矚目。
萬年長春:上海歷代書畫藝術特展
地點:上海博物館
展期:2021年6月22日—9月21日
該展系首次從學術視角對上海歷代書畫進行較為系統(tǒng)的梳理與研究,遴選相關書畫146件(組),時間跨度從三國起至現當代逾千余年,通過“藝脈/藝術成就”“人文/地區(qū)互動”“鑒藏/藝術影響”及“潮頭/海上風華”四個部分予以呈現。從晉代上海松江陸機《平復帖》(拓本)、宋代米芾書法、元代任仁發(fā)畫作直看到近現代名家名作。宋元以降,文人畫漸為主流,其中董其昌以一己之力影響身后近四百年,倘若加上董氏之外的海上千年書畫成就,則一部文人畫史,可謂半部與上海相關。
“百年百藝?薪火相傳”中國傳統(tǒng)工藝邀請展
地點:上海寶山國際民間藝術博覽館等6大場館
展期:2021年6月12日—7月12日
邀請展采取“1個主場館+5個分場館”形式,主場館位于上海寶山國際民間藝術博覽館,綜合展示全品類的傳統(tǒng)工藝作品。分場館為:上海市群眾藝術館、浦東新區(qū)金橋碧云美術館、虹口區(qū)抱樸美術館、楊浦區(qū)毛麻倉庫、閔行區(qū)上海海派藝術館,分別展出民俗工藝、服飾工藝、紡染織繡工藝、家具、金屬、木作工藝和陶瓷、髹漆、雕刻工藝。
抽象藝術先驅:康定斯基
地點:西岸美術館
展期:2021年5月1日—9月5日
為紀念康定斯基誕辰155周年而舉辦的中國首個大型回顧展,全面呈現二十世紀藝術大師里程碑式的創(chuàng)作生涯。展覽匯集蓬皮杜中心的重磅館藏,包括從藝術家遺孀妮娜·康定斯基對蓬皮杜中心的慷慨捐助與遺贈中臻選了百余件展品,涵蓋畫作、手稿、版畫作品,囊括藝術家各階段及不同作品系列的創(chuàng)作歷程,全面呈現這位二十世紀藝術大師里程碑式的生涯。
第13屆上海雙年展“水體”之第三段落“一個展覽”
地點: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
展期:2021年4月17日—7月15日
展覽覆蓋館內1至3樓以及煙囪空間,希望觀眾能在思考和對話中組建流動的社群。來自世界各地、不同世代的藝術家們將通過自身的藝術創(chuàng)作和實踐向觀眾拋出一個個引人深思的問題。作為上雙的有機組成部分,“城市項目”深入發(fā)現和挖掘上海的歷史文脈,以黃浦江為線索串聯(lián)起一座城市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莫奈與印象派大師展
地點:外灘BUND ONE ART MUSEUM(中山東一路1號2樓)
展期:2021年3月18日—8月1日
展覽共展出瑪摩丹莫奈博物館珍藏的61件藝術臻品,其中包括莫奈的20幅杰作,涵蓋他早中年的《歐洲橋梁—圣拉扎爾火車站》《雪中列車》《落日下的雪景》《荷蘭的郁金香田》《吉維尼的黃色鳶尾花》以及晚年的《睡蓮》《紫藤》《玫瑰》《日本橋》等。此外,展覽還包括了馬奈,還有畢沙羅、雷諾阿、德加、西斯萊、莫里索等印象派大師的作品。
白描精神——紀念賀友直先生中國人物畫展
地點:上海古美藝術中心(顧戴路205號)
展期:2021年6月5日—6月30日
今年是一代連環(huán)畫泰斗賀友直先生辭世五周年。為紀念賀友直先生對中國人物畫作出的巨大貢獻,由中國戲曲人物畫研究會、古美藝術中心主辦此次“白描精神——紀念賀友直先生中國人物畫展”。除了展示百歲賀友直先生的精品白描人物畫如《齊白石的一生》、《山鄉(xiāng)巨變》等,同時呈現當下上海藝術界老中青少四代人物畫家的作品,參展者包括薛邃、謝春彥、季平、陳九、朱剛、王震坤、顧村言、徐旭峰、陳尚隆、顧千一。
百年見證——劉海粟與上海美專教育改革研究展
地點:上海劉海粟美術館
展期:2021年6月8日—2022年6月12日
展覽以上海美專教育改革為主線,力圖還原在20世紀初新文化運動之下的“美術革命”,將康有為、蔡元培、陳獨秀、呂澂、劉海粟等書畫、文獻作品同時陳列,揭開“覺醒年代”的美術風云。
紀念朱屺瞻誕辰130周年藝術展
地點:上海朱屺瞻藝術館
展期:2021年5月27日—8月25日
展覽聚焦20世紀近現代美術史語境的藝術背景,通過“理想開拓:清民時代的習畫歷程”、“曲折邁進:建國后三十年的藝術實踐”、“出新再生:1980—90年代的耋年變法、亦師亦友”、“朱屺瞻的時代和他的交游”四個單元共85件/組真跡,講述了朱屺老的百歲人生,其中他在1949年前文人畫式冷峻的中國畫作品,以及新中國成立后,帶著生活氣息的現實題材作品,讓當下的觀者看到了“耄耋變法”之外的朱屺瞻。
“古蜀之光”三星堆·金沙遺址出土文物大展
地點:奉賢博物館
展期:2021年6月8日—8月31日
展覽展出戴金面罩青銅人頭像、商周蛙形金箔、銅太陽形器、商周四節(jié)玉琮等三星堆遺址和金沙遺址出土文物,從各個側面向人們展現出一個無限精彩的古蜀社會。
真品藝術網首屆書畫名家藝術作品展
地點:諾寶藝術中心(漕寶路1688號)
展期:2021年6月19日開始
由上海市殘疾人福利基金會全程支持的真品藝術網首屆書畫名家藝術作品展暨名家筆會、慈善義賣晚會中,來自全國各地的近百位藝術家揮毫潑墨,通過藝術展覽、文藝演出、作品義賣等形式,為上海殘疾人福利事業(yè)籌募善款。書法家周思言、篆刻家費名瑤為真品藝術網開通點睛。此次活動先后有30多位名家捐贈100多件書畫藝術品展出。據悉,新上線的真品藝術網以“為所有藝術家辦展覽、讓所有藝術愛好者和相關人士都便捷找到喜歡的藝術家和藝術作品”為使命,打造全新的文化藝術品產業(yè)鏈共享平臺。
高懷寄古——程十發(fā)捐贈陳洪綬書畫
地點:程十發(fā)美術館
展期:2021年4月9日—8月29日????
展覽主要通過并置與比較的方式,呈現程十發(fā)對于陳洪綬畫風的借鑒學習,展出的33件作品,除了集中展示程十發(fā)所捐獻的17件陳洪綬書畫精品外,還展出了丁云鵬、羅聘、任伯年、任熊、任淇、程十發(fā)的書畫作品。
臥游時空——古代中國風俗畫趣賞
地點:上海蘇寧藝術館(線上展)
展期:2021年6月18日起
展覽由芝加哥藝術博物館和上海蘇寧藝術館舉辦,在線展示美國芝加哥藝術博物館藏元代《太平風會圖》與蘇寧藝術館藏清代《杭州四季風俗》。通過兩卷具有代表性的民間風俗畫,呈現古代百姓的日常生活。
年輪——璟通百年陶瓷展
地點:上海璟通藝術中心
展期:2021年6月18日—9月20日
展覽通過“紅色的光輝”“民國與解放初期”“陶瓷美術家”“當代陶瓷”四個板塊,試圖勾勒出近百年中國陶瓷史的發(fā)展歷程。
“翰墨赤韻”慶祝建黨百年鎮(zhèn)海上海兩地鎮(zhèn)海籍書畫家作品展
地點:昌碩文化中心
展期:2021年6月6日—6月24日
此次展覽包括了來自鎮(zhèn)海本土的部分書畫家骨干和一批在滬鎮(zhèn)海籍書畫名家精心創(chuàng)作的百幅作品。中共鎮(zhèn)海區(qū)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鄭海江、新虹街道、上海市閔行區(qū)文聯(lián)相關負責人及藝術家代表林仲興、蔡兵、陸天波一起為“翰墨赤韻”鎮(zhèn)海上海兩地鎮(zhèn)海籍書畫家作品展揭幕。
??激浪之城:世紀之交的藝術與上海
地點:UCCA Edge(靜安區(qū)西藏北路88號盈凱文創(chuàng)廣場2層)
展期:2021年5月22日—7月11日
UCCA的第三座場館——位于上海的UCCA Edge的開館展“激浪之城:世紀之交的藝術與上海”將目光投向其所在的城市,通過對2000年左右上海當代藝術現場時光切片式的呈現,聚焦中國藝術將自身納入全球當代藝術圖景的歷史時刻。
好奇無界:米奇藝術展全球巡展上海站
地點:余德耀美術館
展期:2021年6月12日—10月10日
2018年, 為慶祝米奇誕生90周年,“Mickey: The True Original Exhibition”藝術展始于紐約,2020年巡展至日本東京,而此次的“好奇無界:米奇藝術展”在保留展覽紐約站和東京站的重要藝術家作品之外,更特別邀請20余位杰出中國當代藝術家,圍繞米奇展開全新創(chuàng)作實踐,激活米奇在當下的無限定義。
從泥土到語言——以陶瓷為媒介
地點:上海明珠美術館
展期:2021年5月29日-8月22日
展覽甄選14位當下活躍在藝術領域具有代表性的中外藝術家,展出他們以陶瓷材料作為媒介,或與之相關的藝術創(chuàng)作,包括雕塑、裝置、影像、繪畫等形式的30余組多元作品,探索與呈現以歷史悠久的陶瓷材料為媒介的藝術新觀念、新表達、新語言。
瓦萊里·卡蘇巴:俄羅斯浪漫現實主義
地點:上海攝影藝術中心
展期:2021年6月12日—8月29日
展覽精選了出生于白俄羅斯的攝影藝術家瓦萊里·卡蘇巴創(chuàng)作生涯中的38幅代表作,涵蓋了他的10余個主要系列。卡蘇巴將俄羅斯式美學和西方視覺文化兼容并蓄,他的作品同時體現了浪漫的元素和現實主義精神素樸的人間情懷。展覽也是中國觀眾首次有機會通過攝影欣賞卡蘇巴對人體的優(yōu)雅探索。
百年禮贊——長三角書畫名家作品展
地點:張江當代藝術館(祖沖之路419號)
展期:2021年6月18日—7月30日
從石庫門到天安門,從興業(yè)路到復興路,上海不僅是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地,也是傳統(tǒng)書畫藝術的沃土。在長三角地區(qū)舉足輕重的高科技地區(qū)張江舉辦慶祝建黨100周年的書畫展以致敬創(chuàng)新共贏的張江精神具有特別的意義,展出的上海書畫家取材于張江題材的九幅作品格外引人注目,包括《張江集團傳播詞》、《張江精神》、《匯智湖》等。
千禧漫步:UCCA Edge“激浪之城”同城聯(lián)展
地點:上海上生新所 蔦屋書店
展期:2021年6月5日—7月11日
展覽試圖以“漫步”的姿態(tài)回望世紀之交的特殊年份。展覽以胡介鳴、倪俊、施勇和楊福東等幾位藝術家的口述錄音展開,并呈現藝術家張恩利和施勇的創(chuàng)作手稿。
紅
地點:上海油罐藝術中心
展期:2021年6月11日—7月11日
展覽“紅”,集中了工作和生活在上海的21位重要當代藝術家,圍繞“紅”這一主題和意象,探索“紅”的色彩內涵、社會內涵與情感表達。
重塑中國心靈——中央美院的思政課堂創(chuàng)新
地點:上海明當代美術館
展期:2021年6月20日—2021年8月8日
中央美院于今年開設課程“重塑中國心靈”,產生了一批結合百年黨史學習的創(chuàng)作探索。展覽以文獻、作品、演出等多種形式鮮活地呈現課程成果。
北京
道承東南——虞山文化流派展
地點:國家典籍博物館
展期:2021年6月8日—6月27日
展覽將展出國家圖書館收藏的歷代常熟藏書家的藏書、抄書、批點書、校跋書及著書等珍貴古籍,常熟博物館藏虞山文化流派相關文物,展示了以王翚為首的虞山畫派、錢謙益為領袖的虞山詩派、嚴澂所創(chuàng)立的虞山琴派、林皋為代表的虞山印派的精品。
廟堂儀范——故宮博物院藏歷代人物畫特展(第一期)
地點:故宮博物院文華殿書畫館
展期:2021年5月1日—6月30日
展覽在兩年間分四期展出,第一期為“廟堂儀范”,從院藏人物畫中,選取55件(套)兼具藝術性和歷史價值的珍貴畫作,按照畫面的人物身份和時代順序予以展示。其中,既有開國立邦、施行仁政的帝王,包括從上古時期的堯舜禹至清代的康熙、乾??;也有功業(yè)赫赫、大節(jié)凜然的文臣武將,如蘇武、諸葛亮、岳飛、文天祥等;亦有為家國作出貢獻的女性,包括王昭君、蔡文姬、木蘭等耳熟能詳的偉大女性。
華彩世界 · 琉璃故宮
地點:故宮博物院(線上展)
展期:2021年6月12日起
公眾將透過琉璃這一色彩豐富的建筑材質用全新視角,感知紫禁城獨特的工藝、璀璨的色彩、高規(guī)格的建筑組構和豐富的文化象征。這也是故宮博物院內134座琉璃建筑物首次集中亮相。
偉大征程 時代畫卷——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美術作品展
地點:中國美術館
展期:持續(xù)至7月25日
展覽匯聚中國美術館及相關美術機構收藏的經典美術作品和近年來創(chuàng)作的黨史題材及現實題材作品,共計420余件。展覽中既有宏偉的“江山圖畫”,也有時代人物的塑像,為觀眾呈現了一幅長長的時代畫卷。
圖畫眾生——河西畫像磚上的古人生活
地點:中國國家博物館
展期:持續(xù)至2021年8月21日
展覽首次大規(guī)模集中展示了河西地區(qū)魏晉彩繪畫像磚精品及相關文物,通過“圖畫天地”“生活百態(tài)”“寧平降?!比齻€單元258件(套)彩繪畫像磚及相關文物的展示解讀,真實反映了古代河西地區(qū)各族人民的生活百態(tài)和精神面貌。
龍門遺粹——山西河津窯考古成果展
地點:中國國家博物館
展期:2021年4月22日—8月22日
展覽展出河津窯址出土文物150余件組,以及全國各地著名收藏機構的傳世瓷品80余件,分為瓷耀龍門、匠造瓷藝、瓷韻雅趣、瓷業(yè)流布四個單元,全面呈現河津窯址的考古發(fā)掘、制瓷工藝、裝飾手段和人文內涵,以及制瓷業(yè)的興衰和商品流布情況。
秘境:秘魯安第斯文明探源
地點:首都博物館
展期:2021年5月21日—8月22日
秘魯是南美洲安第斯文明最主要的起源地,展覽以155組件秘魯珍貴文物,為我們集中呈現15個秘魯古代文化,展現大洋彼岸從公元前1500年至16世紀秘魯先民鮮活的生命歷程。
設計烏托邦 1880-1980:百年設計史 / 比亞杰蒂-科尼格收藏
地點: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
展期:2021年6月1日—8月25日
展覽通過158件現代設計展品,涵蓋現代設計史的領軍人物,如查爾斯?雷尼?麥金托什、安東尼?高迪、阿道夫?路斯、弗蘭克?勞埃德?賴特、路德維希?密斯?凡?德?羅、勒?柯布西耶、阿爾瓦?阿爾托、卡洛?斯卡帕、吉奧?龐蒂、野口勇、埃羅?沙里寧、馬里奧?貝里尼、喜多俊之等人,橫跨設計史至關重要的100年,影射出這一百年間持續(xù)不斷創(chuàng)新的鮮活歷史。
水木湛清華:中國繪畫中的自然
地點: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
展期:2021年4月20日—10月20日
今年是清華大學建校110周年,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聯(lián)合首都博物館,并且在部分私人藏家的大力支持下,以古代精品繪畫為基礎,聯(lián)合舉辦“水木湛清華:中國古代繪畫中的自然”展覽,為校慶獻禮?!八菊壳迦A”,典出東晉謝混《游西池》詩,“景昃鳴禽集,水木湛清華”,它既道出“清華”之所得名,也是對本次展覽主題的詩意揭示。
江蘇
大運河——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因運而生——大運河街肆印象
地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
展期:2021年6月16日起(常設展)
展覽全景展示中國大運河歷史面貌與文化價值,觀滄桑運河之歷史沿革,嘆水利工程之天工巧奪,曉國家管理之天下轉漕,讀萬民生業(yè)之流蘊風物,并結合大運河漫漫申遺長路,以及大運河文化帶和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的新時代背景,對世界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承和利用做了全方位回顧與展望。
妙手文心——南京博物院藏竹木牙角珍品特展
地點:南京博物院
展期:2021年4月2日—12月20日
展覽分為竹雅韻、木清趣和牙角藝三個部分,通過院藏80余件精品展現江南器具文化及精妙的雕刻技藝,傳達出中國式文人寄情山水、追求雅致的文化精神。
吳地風雅 落筆成畫——明代吳門繪畫藝術展
地點:南京博物院
展期:2020年12月30日—6月30日
展覽遴選六十余件(套)精品,集中展示院藏明代蘇州畫家及受吳門畫派影響的周邊地區(qū)畫家作品,以展示吳門畫派的藝術成就與江南文人的風骨。
下江南——故宮博物院藏乾隆時期文物展
地點:吳中博物館
展期:2021年5月1日—7月31日
展覽精選故宮博物院所藏與乾隆皇帝密切相關的宮廷文物116件(套),共分為“密詔傳位,君臨天下”、“稽古崇文,靖邊宣武”、“怡情樂志,物阜工巧”、“龍袍袈裟,興黃安蒙”四個單元,詳實回顧了乾隆時期的繁盛人文。
啟幕江南——草鞋山遺址與環(huán)太湖地區(qū)史前文明展
地點:吳中博物館
展期:2021年5月18日—8月14日
展出兩百余件出土文物,梳理了蘇州草鞋山遺址和環(huán)太湖地區(qū)的發(fā)展歷程,回望了太湖流域地區(qū)的史前文明。
浙江
畸人青藤——徐渭書畫作品展
地點:紹興徐渭藝術館
展期:2021年5月19日—8月19日
2021年是徐渭誕辰五百周年。展覽在紹興博物館館藏的基礎上,向北京故宮博物院、上海博物館、南京博物院等數十家文博單位借展,遴選徐渭書畫作品,徐渭后學作品以及相關古籍共計100件(組),這也是迄今規(guī)模最大、參展單位最多的徐渭主題展。其中故宮博物院收藏《墨葡萄圖軸》、《墨花圖卷》等四幅作品僅展一個月時間。
“尺木藝光”金石書畫展
地點:浙江寧海童衍方藝術館
展期:2021年5月16日起
童衍方藝術館新館是原“尺木草堂”舊址,位于寧海前童古鎮(zhèn)核心保護區(qū)內。此次展覽共展出現當代海上名家來楚生、唐云及童衍方的金石書畫精品100多件,其中來楚生、唐云二先生的作品均是童衍方珍藏,展覽同時展示了童衍方弟子仲威等的書法作品。
新的不確定性:德國新當代建筑
地點:中國國際設計博物館
展期:2021年4月30日— 6月30日
展覽介紹了11個當代德國最具代表性的建筑事務所的作品,從文脈與傳統(tǒng)、藝術表現、可持續(xù)性與生態(tài)性、技術主義四個方面,回顧德國建筑領域對于傳統(tǒng)的繼承與發(fā)展。
清風扇語:杭州博物館藏扇面書畫展
地點:杭州博物館
展期:2021年5月1日—10月7日
展覽遴選近80件館藏展出,年代從明清至近代,展現江南地區(qū)婉約淡雅、清麗明快的扇面藝術特色。
湖北
長江萬里青——長江流域青銅器精品展
地點:盤龍城遺址博物院
展期:6月12日起
展覽匯聚了盤龍城遺址博物院、三星堆博物館、金沙遺址博物館、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湖北省博物館、隨州市博物館、荊州市博物館、湖南省博物館、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長沙市博物館、江西省博物館、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12家文博單位的118件(套)文物精品,均為長江流域商周時期重要遺址的典型青銅器代表,包括四川廣漢三星堆遺址銅人像、湖北隨州葉家山墓地編鐘、湖北荊州菱格紋銅劍、江西新干大洋洲商墓銅方鼎等。
山西
禮出紅山——紅山文化精品文物展
地點:山西博物院
展期:2021年5月18日—8月18日
紅山文化距今6500-5000年,是迄今所見中國東北地區(qū)乃至整個東北亞地區(qū)最為發(fā)達的新石器時代文化。紅山文化的發(fā)現,對研究中國早期文明起源和社會發(fā)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追跡——芮國文物精華展
地點:山西青銅博物館
展期:2021年5月18日—7月25日
2004年,山西絳縣橫水倗國墓地出土的幾件帶“芮”銘青銅器,使芮國空白的西周中期歷史顯現出一角;2005年,陜西韓城梁帶村遺址,數以萬計的芮國遺物橫空出世,春秋之芮重回世間;2018年,陜西澄城劉家洼遺址,展示出芮國晚期的鼎盛輝煌。芮國的面貌在一次次“追跡”中越來越清晰。
燕姬的嫁妝——垣曲北白鵝考古揭示的周代女性生活
地點:山西考古博物館
展期:2021年4月18日—7月18日
展覽用100余件組珍貴的器物回望歷史,以考古出土的銘文媵器為引子,切入周代女性生活,通過重點、組合文物的方式,透物看人,呈現主人公的家世、當時女性的祭禮、宴樂、飾妝等內容,外延內容包括兩周之際的政權格局、族屬變化和思想觀念。
江西
鄉(xiāng)村建設:建筑、文藝與地方營造實驗
地點:江西畫院美術館
展期:2021年5月22日—8月22日
此次展覽從二十二組參展人在鄉(xiāng)村工作的具體經驗與田野實例出發(fā),涵蓋鄉(xiāng)村公共空間營建、建筑活化、整村改造、社會設計、藝術介入鄉(xiāng)村、美學教育、社區(qū)營造、民宿及其運營等多個主題。
臺灣
畫琳瑯—貨郎圖
地點:臺北故宮博物院
展期:2021日4月13日—7月13日
展覽分成“畫琳瑯—貨郎圖”和“國寶—宋李嵩市擔嬰戲”兩單元,前者介紹宋元明清的各式貨郎圖,后者則聚焦于南宋聲名顯赫的李嵩(1170-1255),具體呈現貨郎作品的多元面向。希望透過古代豐富的畫作與文化視野,重新找回藝術與生活的對話,讓博物館成為現代人日常生活的養(yǎng)分。
筆歌墨舞——臺北故宮繪畫導賞
地點:臺北故宮博物院
展期:常設展
展出包括宋無款《雪竹寒禽》、傳元人《叢菊圖》、舊題明武宗《畫哈叭驚蟬圖》軸、沈周《落花圖并詩》卷等在內的多幅書畫名跡。其中舊題為明武宗作的《畫哈叭驚蟬圖》軸,應該出自宮廷畫家李璈所繪。
海外
日本
奧林匹亞 x 日本美術
地點:京都國立博物館
展期:2021年6月5日 - 7月4日
奧林匹亞是古希臘神話中眾神之主宙斯的圣域,相傳位于奧林匹亞山巔之上。在那里,古希臘人每4年舉行一次體育競技,獲勝的運動員可以將自己的肖像獻給圣域,以此獲得無上榮譽與終生厚遇。此次展覽通過京都國立博物館的精選館藏,比較古希臘的多神教信仰活動與日本傳統(tǒng)風俗,以此呈現奧運會的歷史與文化。
野口勇 發(fā)現之道
地點:東京都美術館
展期:2021年4月24日—8月29日
野口勇一生追求滲透在自然中的抽象形象所生成的世界。通過野口勇無與倫比的“發(fā)現之道”和他對日本文化的深刻洞察,本展試著展現他作品的當代意義,觸碰他雕刻藝術的核心。
意大利
第17屆威尼斯建筑雙年展
地點:威尼斯
展覽將持續(xù)至2021年11月21日
從展覽的作品到人們參展方式的變化,本屆威尼斯建筑雙年展為如何應對危機提供了一個案例。策展人哈希姆·薩基斯說,以往的威尼斯雙年展習慣于站在歐洲的角度向世界拋出答案,而此次雙年展則聚集了來自世界各地建筑師的不同解決方案,他們從各種各樣的本土文化中汲取靈感,探討如何解決應對當代挑戰(zhàn)。
英國
尼祿:神話背后的人
地點:大英博物館
展期:2021年5月27日—10月24日
尼祿是羅馬帝國第五任皇帝,16歲時(公元54年)繼承皇位,30歲便在暴亂中死去。在他執(zhí)政期間,社會與政局動蕩,先后發(fā)生了由布狄卡帶領的不列顛諸部落的起義和羅馬大火等事件。但展覽希望通過200余件展品,讓觀者在史書之外作出自己的評判。
托馬斯·貝克特:謀殺與封圣
地點:大英博物館
展期:2021年5月20日—8月22日
今年正值貝克特遇刺850周年,本次特展將講述貝克特跌宕起伏的一生——從一個普通的商人之子成長為大主教,從死后封圣到350年后亨利八世眼中的叛國者。特展將通過花窗玻璃、彩飾手抄本、珠寶及圣物等一系列的精彩展品,帶您近距離了解托馬斯·貝克特的經歷與傳說。
愛麗絲:越奇越怪,越奇越怪
地點:維多利亞與阿爾伯特博物館(V&A)
展期:2021年5月22日—12月31日
特展將帶領我們一起探索愛麗絲故事的起源、改編和重塑,展開一次身臨其境、心醉神迷的兔子洞之旅,并以300件來自電影、表演、時尚、藝術、音樂和攝影等不同門類的展品慶祝這個風靡全球的現象級作品,呈現其對文化的全方面影響。
史詩伊朗
地點:維多利亞與阿爾伯特博物館(V&A)
展期:2021年5月29日—9月12日
展覽呈現300件文物與藝術品,包括雕塑、陶瓷、地毯、紡織物、攝影和電影等,全面梳理伊朗5000年文化藝術的歷史脈絡,以當代視角重新審視這個古老而偉大的文明。
大衛(wèi)·霍克尼:春到諾曼底,2020
地點:倫敦皇家藝術研究院
展期:2021年5月23日—9月26日
2020年春天開始,霍克尼在疫情期間的諾曼底記錄下四季的變化,展覽將展出116幅霍克尼在此期間的iPad創(chuàng)作,展出的每一幅作品都比創(chuàng)作時的屏幕大得多,觀眾可以看到藝術家的每一個標記和筆觸。
羅丹的創(chuàng)作
地點:泰特現代美術館
展期:2021年5月18日—11月21日
展覽展出200余件作品,將側重呈現羅丹的石膏作品,各種尺寸的石膏模型顯示了他是如何以非常規(guī)的方式不斷嘗試。
法國
她們創(chuàng)作抽象藝術
地點:巴黎蓬皮杜中心
展期:2021年5月19日—8月23日
展覽通過近110位“女性藝術家”對抽象藝術的獨特貢獻,以全新角度對從抽象藝術起源到上世紀80年代這段歷史進行了重新解讀。展覽按照時間順序追溯這段交織著造型藝術、舞蹈、攝影、電影、裝飾藝術的歷程,將“女性藝術家”隱形化過程突顯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