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新聞資訊書評

束景南談朱熹、王陽明研究

浙江大學古籍研究所教授束景南先生長期從事朱熹與王陽明研究,著有《朱子大傳》《朱熹佚文輯考》《朱熹年譜長編》(上、下卷)《朱熹佚詩佚文全考》等


束景南(章靜繪)

束景南(章靜繪)

浙江大學古籍研究所教授束景南先生長期從事朱熹與王陽明研究,著有《朱子大傳》《朱熹佚文輯考》《朱熹年譜長編》(上、下卷)《朱熹佚詩佚文全考》等,近來他又陸續(xù)出版了《王陽明佚文編年輯考》《王陽明年譜長編》《王陽明全集補編》《陽明大傳——“心”的救贖之路》等研究王陽明的專著。在接受《上海書評》的專訪時,束景南先生談到了他早年的治學歷程,以及他對朱熹、王陽明的獨到見解。

您從什么時候開始想要研究朱熹和王陽明的,能否請您談談?

束景南:我1968年從南京大學畢業(yè),先到大別山下的解放軍軍墾農場勞動鍛煉了兩年,然后分配到離縣城最僻遠的一家農村民辦中學當教師,當時真有一種像王陽明被貶謫到貴州龍場驛的感覺。沒有什么書可讀,我就天天看我隨身帶的一部《陽明全書》。這時正是評法批儒、批林批孔、批朱批王熱火朝天的時候,農村社員與初中學生都不知朱熹、王陽明是何人,也要他們批朱批王,生產隊社員進學校占領教育講臺,他們給學生上魯迅詩文課,把“俯首甘為孺子?!苯忉尀椤罢镳B(yǎng)著一條小?!?。有一個貧下中農出身的初一學生不大愛說話,忽然在學校操場的花壇邊寫了一條反動標語。還有不少學生跑來問我:王陽明是講良知良心的,現(xiàn)在人心很壞,人究竟有沒有良知呀?這些都引起了我的思考,想從《陽明全書》中尋找答案。學校里什么書都沒有,但卻有一部給教師查字用的《康熙字典》。八年來,我就利用這部字典逐漸讀懂了《陽明全書》。發(fā)覺錢德洪的《陽明先生年譜》錯誤很多,陽明生平留下大量空白,有些離奇的神話故事不足為信,要準確研究王陽明的思想,必須首先把陽明一生的行事搞清楚,由此漸漸產生了要為王陽明寫大傳的念頭。在農村,十年來我沒有學術研究的條件,轉向搞文學創(chuàng)作,熟悉農村生活,寫了一些小說詩歌,這也為我后來寫《陽明大傳》打下了一個不可或缺的寫作基礎。

《陽明大傳》,復旦大學出版社2019年12月版

《陽明大傳》,復旦大學出版社2019年12月版

您在南京大學就讀于歷史系,后來是如何想到轉而研究中國古代思想家的?

束景南:原來我雖然在南京大學歷史系讀書,但是喜歡哲學,尤其喜歡馬克思主義哲學與德國古典哲學,這也訓練了我的理論思辨能力。研究朱熹、王陽明這些思想家,缺乏這方面的能力,是無法開展研究的,就算掌握了資料,還是很難深入分析,提出新的觀點。等到我去復旦中文系讀研究生,開始既想研究朱熹也想研究王陽明,后來還是打算把王陽明研究往后放一放,先把朱熹研究清楚。實際上,這是受到我的導師蔣天樞先生的影響。他是陳寅恪先生最為器重的弟子之一,在他的指點之下,我讀到了陳寅恪先生那部《柳如是別傳》。此前我還沒有看到有哪個中國學者寫出一部像樣的思想傳記,陳寅恪先生寫傳記的獨特的理念與方法給了我巨大震撼。我從他那里學到了收集資料、考證史實、寫驚天大變局時代下的人心變遷的治學方法,形成了寫人的“心態(tài)世界”的傳記理念。我也讀到了理查德森那部四卷本的《畢加索傳》,從中完善了我的這種思想傳記寫作模式。現(xiàn)在有些學者研究朱熹,僅僅只是依靠《朱文公文集》與《朱子語類》,把朱熹作為一個哲學符號來研究,試圖把他的思想概括成幾條觀點或者總結出某個體系,這樣寫就太過干癟了。事實上,我覺得中國傳統(tǒng)的傳記寫作方式歷來都是有問題,無論正史上記載的儒家人物傳記,佛教、道教人物的傳記,都是寫得含含糊糊,真假難辨,我就是努力想要突破這種傳統(tǒng)的傳記寫作模式。

另外,蔣先生對我的要求十分嚴格,那個時候,我們這些學生都是到他家里去上課的。他對我講,你研究先秦兩漢文學,必須先過古文字關,不然,讀不懂先秦的材料。蔣先生給我開了一門古文字課,我花了兩個學期認真研讀《說文解字》段玉裁注,又學習甲骨文、金文,為今后的古文獻解讀打下了一個扎實的基礎。

您在收集、考證資料方面下了很大功夫,有篇報道說,您是蘇州大學圖書館里翻查古籍最多的人。

束景南:1981年我到了蘇州大學,在學校圖書館整整翻查了三年資料,然后開始動手寫《朱子大傳》。你提到的這話,應該是蘇州大學圖書館的工作人員講的,因為我當時每天步行一兩個小時去圖書館里看書,記得在那里看書的人并不多,就幾個而已,我在館里一看就是一天,弄得兩手油墨黑黑,他們都看在眼里。不過,我主要翻查的是與我的研究興趣有關的宋以后的古籍,蘇州大學圖書館這方面的藏書也并不全,后來我還經(jīng)常去上海、南京圖書館去翻查資料。

事實上,很多問題就是在這個過程當中暴露出來的。比如說,朱熹有一位弟子叫陳淳,也是著名的理學家,陳淳的文集是研究朱熹的必讀之書。清代一位著名的朱子學家王懋竑寫過一本《朱熹年譜》,他認為《家禮》一書不是朱熹所寫,這個說法在清代已經(jīng)成了定案,后來學者都沿襲他的說法。實際上,只要去仔細讀一下陳淳的文集,就能找到《家禮》是朱熹所寫的確鑿證據(jù)。這說明,就算是王懋竑也沒有認真去查閱相關著作。而我則是花了大力氣去收集、發(fā)掘朱熹散失的詩文?,F(xiàn)在《朱子全書》已經(jīng)出有二十七卷,第二十六卷就是我做的朱熹散佚詩文的輯考,從而厘清了很多問題。比如說,朱熹早年的行事史書上幾乎沒有記載,而我則搜集了大量相關資料。朱熹早年曾經(jīng)向一位道謙禪師學禪,這究竟是什么情況,過去誰也講不清楚。我找到一篇朱熹寫的《祭道謙禪師文》,證明它原在《道謙禪師語錄》中,那么朱熹向誰學禪就很明白了。又比如,朱熹年輕時寫過一本《曾鞏年譜》。曾鞏既是知名的古文家,也是一位有了初步理學思想的思想家。朱熹年輕時不僅學習曾鞏的古文,還受曾鞏的思想影響。因為這本《曾鞏年譜》已經(jīng)亡失,有的人認為朱熹二十多歲時不可能寫出這樣的書。而我從《隱居通義》中找到了朱熹為《曾鞏年譜》寫的序和跋,也就坐實了此事。除了對朱熹散軼詩文的輯考,我還研究、考證朱熹一生的行事,寫了兩卷《朱熹年譜長編》。在此基礎之上,我才寫了一本探究朱熹的生平經(jīng)歷及其思想的《朱子大傳》??梢哉f,做到了對朱熹的全面研究。

《朱子大傳》,復旦大學出版社2016年2月版

《朱子大傳》,復旦大學出版社2016年2月版


《朱熹:“性”的救贖之路》,復旦大學出版社2021年3月版

《朱熹:“性”的救贖之路》,復旦大學出版社2021年3月版

您長期研究朱熹,這對研究王陽明有哪些啟發(fā)?

束景南:我是以研究朱熹為起點進入王陽明的研究,把朱子學的研究與陽明學的研究結合起來,所以,對朱子學的研究給了我很大的啟發(fā),促使我理性地審視傳統(tǒng)流行的對陽明其人及其思想的種種錯誤說法。比如說,我系統(tǒng)研究了朱熹的心性思想,發(fā)覺朱熹主張心即理的同時也主張性即理,這與王陽明的主張是一致的?;谖抑八鸭?、考證的資料,我對朱熹一生思想發(fā)展的歷程做了全面探討,發(fā)覺朱熹思想晚年并沒有向陸學轉向,證明程敏政、王陽明說的“朱子晚年定論”是錯誤的。而朱熹早年出入佛老、向道謙學禪的全過程,對我探討王陽明早年沉溺禪道、向尹真人學靜入窈冥的修行也有很大啟示。

王陽明學說曾被視作邪說,他多次遭到誣陷中傷,死后還有“學禁”冤案,迫害陽明、禁錮王學,到底是為什么?程朱理學和王學在您看來,有什么區(qū)別?

束景南:明代統(tǒng)治者是尊信程朱理學的,永樂年間曾敕修《五經(jīng)四書大全》《性理大全》頒行天下,程朱理學立為官學,禁錮天下士人思想,陸九淵的心學被視為禪學,連帶陳白沙、王陽明的心學也被看成異端邪說,遭到禁錮。像嘉靖皇帝就自封為尊崇程朱理學的道統(tǒng)皇帝,他親自作了《敬一箴》,御注范浚的《心箴》和程頤的《四箴》,命天下學校都刻石立碑尊奉,把宣揚良知心學的王陽明視為“邪說憸人”,制造“學禁”,禁錮王學,甚至制造了一起駭人聽聞的陽明冤案,將陽明迫害致死。

其實,正如我前面提到的,陽明的心學與朱熹的理學(性學)并沒有根本的不同,他們都認為心即理、性即理,只是在儒家的心性道德論中,朱熹更注重“人性”的研究,陽明更注重“人心”的研究。他們兩人思想的不同主要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在本體論上,陽明認為心外無物、心外無理;朱熹則認為理在心中,理又在物中;在工夫論上,陽明主張向內心求理,致良知以復歸心體;朱熹則主張不僅要向內心求理,還須向外格物窮理。這是儒家心性道德論思想體系中不同派別的觀點矛盾,誰對誰錯,都要作實事求是的分析,對此我們應當有清醒的認識。

您一直在說,要為王陽明正名,為什么會有這個想法?今人對王陽明的認識,哪些地方是不真實的?

束景南:王陽明的一生與王陽明的思想都是十分復雜的,歷來由于資料缺乏幾乎很難弄清。這種復雜性主要表現(xiàn)在兩方面。一方面,陽明生平的行事經(jīng)歷十分復雜,留下很多謎團、迷案、空白;另一方面,陽明一生思想的發(fā)展變化也十分復雜,他對自己的心學思想的論述是非常玄奧難解的。我主要從開拓新資料入手,通過實事求是的考證,揭開了事情的真相和思想的真義。如王陽明早年思想的演變十分曲折隱晦,我在《陽明大傳——心的救贖之路》中,整整用了一卷篇幅(“走向心學的覺悟之路”)講清了陽明從沉溺佛老到回歸孔孟儒學、又從孔孟儒學向心學思想轉型的全過程。又如五百年來流傳著一個神話,陽明被貶龍場驛,大太監(jiān)劉瑾派了兩個特務追殺他,陽明不得已投海,遇神獲救,之后逃入武夷山,遇到了猛虎不吃他。我從考證史實入手,證明這些全無其事,是陽明在《游海詩》中的虛構。特別是陽明的平定宸濠叛亂,歷來誤說、誣說很多,可以說是一團迷霧,我盡可能挖掘了陽明平宸濠叛亂的所有相關資料,全面考察了陽明平叛的全過程,破除了各種誤說、誣說,揭明了事件真相。再如歷來人們愛講陽明的“龍場之悟”,把龍場之悟說成是心的一種神秘的“開悟”“悟道”狀態(tài),甚至認為龍場之悟就是良知之悟。我挖掘考察了所有陽明在龍場的資料,證明陽明的龍場之悟是對易簡直截的心學本體工夫論之悟,既不是神秘的心的開悟、悟道狀態(tài),也不是良知之悟。由此我進一步提出,陽明一生心學思想的發(fā)展歷程上有四大心悟:乙丑之悟(心學之悟)、龍場之悟、良知之悟、天泉之悟。還有就是,歷來人們都根據(jù)“王門四句教” (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來認識陽明的良知心學,我詳細考察了陽明晚年的思想狀態(tài)與動向,指出陽明的心學教法從“王門四句教”走向了“王門八句教”,揚棄了“王門四句教”。

正是因為王陽明其人及其心學思想,五百年來留下了太多的誤說、迷案、空白,所以我認為如今的陽明學研究首先要為王陽明正名,必須掃除一切歷史的偏見,還陽明及其心學的本來面目。我在《王陽明年譜長編》中提出了十大新說新考,并在《陽明大傳》中又作了進一步的考論,自信都是有理有據(jù)的,有助于今人對王陽明及其思想作進一步的思考。目前人們對陽明學的研究總體上是正常的,但也出現(xiàn)了一些不良傾向:一是將陽明的心學思想破碎化,不是從總體上把握陽明心學體系的精粹及其人文精神,而是從陽明文集中找出一兩句話,或取出一兩個故事,隨意解說,亂加發(fā)揮,越說越玄;二是好主觀自我詮釋,不顧王陽明思想的本義,而把自己的看法強加給王陽明,各種各樣的所謂“詮釋”“闡釋”千奇百怪;三是庸俗化,如把陽明心學說成是成功學,說掌握了陽明的什么“四個字”“一句話”,就可以終身享用,戰(zhàn)無不勝,把陽明當作偶象來崇拜,搞祭祀大典等;四是神化陽明的傾向又有所抬頭,稱頌陽明是“神奇圣人”“千古一圣”,把陽明心學看成是萬能萬用的“神學”,陽明心學可以解決一切問題,依舊相信錢德洪《陽明先生年譜》中的陽明神跡與神化故事等。

《王陽明年譜長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年11月版

《王陽明年譜長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年11月版

過去皇帝不讓王陽明講學,但是王陽明的心學傳播得越是廣,影響很大。這個學說為什么那么有魅力?關于王守仁、陽明學說中,有哪些我們“日用而不知”的地方?

束景南:王陽明的良知心學,實際是一個解決“人”自身的存在問題的人文學思想體系,良知心學所以有千年不衰的文化魅力,就在于它的這種強烈的解決人“心”問題的人文精神。我曾經(jīng)說,人自身作為“此在”存在的根本問題有兩個:“人性”的問題與“人心”的問題。儒家的思想本就是解決人“性”問題與人“心”問題的心性論的道德哲學體系,由孔子開其端,如果說朱熹的“性即理”與“復性”的性學是主要旨在解決人“性”問題的思想體系,那么陽明的“心即理”與“復心”的心學就是主要旨在解決人“心”問題的思想體系。朱熹格物窮理的“性一分殊”與陽明致良知復心體的“心一分殊”,在儒家的心性論哲學體系內構成了互補共進的關系,兩者并不截然對立。陽明說良知即心,所謂良知,就是能知善知惡,為善去惡,實際上人人心中有良知,人人都會在日常生活中知善別惡,為善去惡,日用即道,百姓日日在用其道,這就是“百姓日用而不知”,陽明只是把它從生活中總結出來,上升到了哲學自覺認識的高度,并不神秘。

熱門文章排行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