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新聞資訊歷史

陳淳×許宏:中國考古學應提高解釋能力

“我們國內的考古學訓練主要是材料提取、分析、鑒定的階段,學校里面的專業(yè)訓練也集中在這方面。對于如何解釋材料,很少有專門的訓練?!?/p>

“我們國內的考古學訓練主要是材料提取、分析、鑒定的階段,學校里面的專業(yè)訓練也集中在這方面。對于如何解釋材料,很少有專門的訓練?!比涨?,在上海師范大學舉行的光啟讀書會上,復旦大學文博系教授陳淳這樣談道。

多年來,陳淳一直在呼吁、倡導“沙發(fā)考古”概念。沙發(fā)考古,源自美國的armchair archaeology,意指理論考古。在中國,考古學又叫鋤頭考古學,被認為是動手動腳找材料的體力活。在陳淳看來,思考考古學的問題比挖土更加重要,沒有問題的考古發(fā)掘常常會變成“挖寶”。

這種想法和聲音,讓他在中國考古界被視為“異類”。與之遙相輝映的“學術網紅”許宏,雖然長期擔任河南偃師二里頭遺址考古工作隊隊長一職,但其一直以學術標準為唯一標準,拒絕任何超出考古學研究的闡釋,為他贏得尊重的同時,也被冠以諸如“攪局者”“異類”的名號。

去年他主動請辭二里頭考古工作隊隊長,告別田野考古,用他自己的話是“開始走上‘沙發(fā)考古’,甚至轉身為非虛構作家”,用講故事的方式來講學術史。

本次光啟讀書會,陳淳和許宏分別攜新書《沙發(fā)考古隨筆》《踏墟尋城》,與滬上考古學者、文化學者以及出版業(yè)者共話中國考古學的未來之路。

陳淳

陳淳

不僅要有鋤頭考古,還要有沙發(fā)考古

陳淳《沙發(fā)考古隨筆》和許宏《踏墟尋城》兩書系商務印書館“光啟文庫”最新兩種。該文庫叢書旨在發(fā)揚歷史文化名人徐光啟“經世致用、開放交流”的精神,薈萃了一批兼顧學術性與普及性、研究性與教學性的當代大家著作。

陳淳擁有深厚的海外深造背景,1992年博士畢業(yè)于加拿大麥吉爾大學人類學系。主要從事史前考古學研究,涉及領域包括考古學理論與方法、舊石器時代考古學研究、農業(yè)起源研究、國家與文明起源研究等方向。

《沙發(fā)考古隨筆》一書主要面向國內學界,特別是年輕后學,結合其自身研究經驗和對海內外考古界歷史與現狀進行了深入的思考,對中國考古界長期忽視的理論考古,亦即沙發(fā)考古給予大聲疾呼。

在陳淳看來,中國考古學界長期把考古學視為材料積累的學科,偏重于鋤頭考古,這使得我們在解釋能力和思辨能力上都有明顯的不足。

“對考古材料進行解釋是非常困難的,但是如果不加以解釋,材料永遠不會自己說話。”陳淳說道。

但是目前不僅在考古實踐過程中,在學校的專業(yè)教學中,“主要也是在于材料提取、分析、鑒定的階段,對于如何進行材料解釋,也沒有專門的訓練?!痹陉惔究磥?,國內學界很多爭論和討論,實際上都可能是源于缺乏統(tǒng)一的概念。

“概念不統(tǒng)一,就沒有辦法討論。在科學研究當中,任何討論的對象都必須抽象到概念的層次。”比如在西方考古界,以“酋邦”涵蓋從平等社會到國家形成之前的一段社會形態(tài),但是國內學界希望以“方國”“古國”等概念來取代它。

“要使用可以,但是總要有一個定義吧?沒有。”在陳淳看來,酋邦因為有民族志作為參照,而且有明確的定義,所以我們可以從考古研究當中分辨這樣的社會。古國、方國,這種概念其實是古籍上的常用語,沒有科學、明確的定義,也就沒有共識。

雖然長期從事田野考古,但是許宏對沙發(fā)考古的認同與陳淳不謀而合。實際上,他在多年前就表示自己要從田野考古學者,轉向沙發(fā)考古學者。如今,他辭去了二里頭考古工作隊隊長一職,“正式走上沙發(fā)考古,甚至轉身為非虛構作家,求真求實用講故事的方式來講學術史?!?/p>

陳淳在書中談到中國考古學與國外可能有七十年的差距,許宏也曾有“說三四十年的差距都不能算太謙虛”。

他也特別認同考古學中概念的重要性。對“古國”“方國”這樣的概念,“內涵和外延都極其不清楚,概念之間互相不排他”,我們關起門來講還好,一旦拿到國際學界或者跨文化比較當中,就失去了效力。

許宏

許宏

“雖然我們都是‘異類’,但得到了很多年輕學者的認可”

許宏把中國考古學學人分為三代:以李濟為代表的一代是第一代,基本與國際學界無縫接軌;建國后的三十年是第二代考古學人所處的時期,基本處于自我探索中國考古的路徑。

從年齡上看,陳淳顯然屬于第二代,但在許宏看來,從學術思想意識上,陳淳和他都應該屬于第三代,是中國考古學巨大轉型的鼓吹者。這讓他們成為了很多學者眼中的“異類”。

許宏樂于在媒體和社交網絡向大眾普及考古知識,言辭犀利,在成為“學術網紅”的同時,也遭到了不少非議,尤其是他身為二里頭考古隊隊長,卻拒絕將其與夏文化、夏王都劃等號的態(tài)度,對其的批評甚至近乎人身攻擊的程度。

但他始終不為所動,堅持考古本位,對給出結論“嚴謹到了偏于保守”的程度。他說,一定要文獻和考古遺存都有文字,兩邊可以契合,他才會得出結論。

這種態(tài)度,讓陳淳非常欽佩,稱之為學者良知。他本人認為二里頭已經達到了國家層次,但絕對不會把這個國家形態(tài)跟文獻中的夏做一一對應,“科學性是考古學者必須堅持的理念?!?/p>

讓他們感到欣慰的是,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年輕學者加入到這樣的思考當中來。 上海大學文學院講師楊謙表示,陳淳和許宏的兩本新書,雖然都是隨筆,但是里面記錄了他們治學歷程,尤其是書中隨處可見的宏觀視野和嚴謹態(tài)度,對青年學人有很大的激勵和提示意義。

上海博物館副館長陳杰表示,陳淳其個人在考古學理論方法上的影響非常大,可以說是啟蒙的作用?!半m然我們寫文章的時候不一定用到某一種理論或知識,沒有這樣的訓練,但是潛移默化中已經開始轉變思路。”

熱門文章排行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