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新聞資訊文化

南派三叔上央視引爭議,專家:考古不是盜墓

日前,三星堆遺址最新成果發(fā)布期間,先是央視在節(jié)目中連線《盜墓筆記》(以下簡稱《盜筆》)作者南派三叔,隨后《盜筆》動畫與三星堆博物館“聯(lián)動”的消息被抵制而取消

日前,三星堆遺址最新成果發(fā)布期間,先是央視在節(jié)目中連線《盜墓筆記》(以下簡稱《盜筆》)作者南派三叔,隨后《盜筆》動畫與三星堆博物館“聯(lián)動”的消息被抵制而取消,再次引起公眾對考古、盜墓與盜墓題材作品之間區(qū)別、聯(lián)系的爭論。

三星堆祭祀坑考古發(fā)掘現(xiàn)場執(zhí)行領隊冉宏偉在與網(wǎng)友的互動時表示,“已經線下在處理了,那個動畫片絕對不會在三星堆博物館播放,不能蹭我們三星堆考古的熱度,更不能破壞我們剛建立起來的科學考古形象?!?/p>

2021年3月19日,四川廣漢,三星堆遺址,考古工作人員在現(xiàn)場提取金器。紅星新聞 王明平 來源:人民視覺

2021年3月19日,四川廣漢,三星堆遺址,考古工作人員在現(xiàn)場提取金器。紅星新聞 王明平 來源:人民視覺

兩座宋墓截然不同的命運

冉宏偉所謂的“科學考古形象”的建立并不容易。長期以來,公眾對考古充滿誤解,甚至被污名為“合法盜墓”。

2006年前后,隨著《鬼吹燈》《盜墓筆記》的出現(xiàn),盜墓題材的文學影視文化流行起來,在公眾層面,盜墓與考古之間的區(qū)別曾引發(fā)過多次爭論,其中以2012年由微博人文藝術博主@螺旋真理和@盜墓中國而起的大論戰(zhàn),以及2014年網(wǎng)友@遠古文物青花對《盜墓筆記》的批評而引發(fā)的雙方論戰(zhàn)為劇。

2012年的爭論發(fā)生之后,《中國文物報》還專門邀請了高蒙河、許宏、徐堅三位考古專家分別作為50后、60后、70后的學者,對于這一爭論發(fā)表意見。

復旦大學文物與博物館學系教授高蒙河,在列舉了公眾對“考古”的種種誤解后總結說:“首先,考古是發(fā)現(xiàn)、研究、保護、利用和傳承歷史文化遺產的科學;其二,考古是在《文物保護法》這樣的國家大法下開展的合法的學術、文化活動;其三,考古工作能夠在宣傳歷史文化知識、弘揚民族文化、振奮民族精神、增強民族凝聚力方面發(fā)揮積極作用;其四,考古成果可以改變我們認識國情和世界的方式,可以為社會文化發(fā)展,滿足國民的文化需求做一系列正能量的事情。凡此等等,如何是‘盜墓’這樣的非法行徑所能比類的呢?”(《考古正解和考古誤解》)

青海血渭一號大墓,盜墓賊為方便運出盜洞而打碎的青銅鼎。

青海血渭一號大墓,盜墓賊為方便運出盜洞而打碎的青銅鼎。

兩次大討論,網(wǎng)友、科普作者、學者、媒體等各方廣泛參與,使得“盜墓不等于考古”、“考古不是‘合法盜墓’”等觀念,得到了一定傳播,但還遠遠不夠。

“這些年,在每一次重大考古新聞的下面,都仍然還是會看到許多這樣的說法?!闭憬∥奈锟脊叛芯克芯繂T鄭嘉勵告訴澎湃新聞記者,這樣的誤解和污名,并不僅僅來自于網(wǎng)絡發(fā)言,在參與武義南宋徐謂禮墓發(fā)掘和文書整理過程中,他就聽到了一個十分荒謬的說法:多虧了盜墓者,要不然這個墓也不會被發(fā)現(xiàn),武義博物館新館也建不成?!氨I墓賊主觀上違法,客觀上有功”——雖然荒謬,但非常具有代表性。

他以徐謂禮墓和黃巖南宋趙伯澐墓作為對比,解釋考古和盜墓之間的區(qū)別。

徐謂禮墓于2005年被盜,2012年為警方破獲,追回包括后來被定為國家一級文物“南宋徐謂禮文書”在內的57件文物。

“除了文書因為市場原因,盜墓賊沒能將文書出手而被追回外,其他有形器物都沒辦法追回了。另外就是墓主徐謂禮身上當時穿了很多衣服,盜墓賊沒法處理,就被隨意丟棄、破壞?!逼吣旰?,當考古隊進入墓穴時,只發(fā)現(xiàn)了少量衣物殘余。

而趙伯澐墓則幸運很多。2016年,當?shù)剜l(xiāng)民在進行自家宅基地建設當中發(fā)現(xiàn)墓葬,于是上報,鄭嘉勵受省文物局指派趕到現(xiàn)場,制定了應急搶救性發(fā)掘方案,指導墓葬清理工作。

根據(jù)以往經驗,覺得棺木雖然表面上看宛然新造,但是內部可能早已進水。他擔心如將尸體浸泡在水中運輸,稍有顛簸,有機質文物必將瞬刻瓦解。但是棺木表面完好,人們根本不相信內部會進水。

他不僅請來了中國絲綢博物館的專家,同時堅持在棺底鉆孔。這樣,這座浙江唯一的未盜且保存完好的南宋棺槨中的大量衣服才得以完好保存。

“趙伯澐墓的隨葬品,除了墓主人身上的兩塊玉璧之外,全是衣服。墓主人上身穿著八層衣服,褲子也是八層,尸身與棺槨之間用88件衣服塞緊。這些衣服因為是科學考古發(fā)掘,才能妥善保存。設想一下,如果被盜,那么趙伯澐墓中的衣服將和徐謂禮墓一樣,都被糟蹋了。”

在鄭嘉勵看來,兩座墓葬的不同命運已經清楚地表明了考古和盜墓之間在保存文物信息上的本質區(qū)別。

“盜墓出來的東西,所有的文物信息就全沒有了。一件文物它與空間的關系,與其他文物的共存關系,都沒有了。科學考古發(fā)掘的墓葬,里面哪怕一塊磚頭都會得到記錄。哪怕過了一千年,都能夠準確地還原到三維空間。”

“徐謂禮墓被盜,是盜墓者對我們國家犯下了滔天大罪,哪里有什么功?不需要通過盜墓賊來發(fā)現(xiàn),隨著城市更新,也會被發(fā)現(xiàn),然后經過科學發(fā)掘,那其轟動性就不是文書那么簡單了”,“而且我們現(xiàn)在一般很少對墓葬進行主動發(fā)掘,大多都是搶救性發(fā)掘。”

1942年長沙盜墓的“土夫子”挖出來的子彈庫帛書(楚帛書),現(xiàn)流失美國。

1942年長沙盜墓的“土夫子”挖出來的子彈庫帛書(楚帛書),現(xiàn)流失美國。

盜墓不等于考古,“盜筆也不等于盜墓呀!”

對于三星堆博物館與盜墓題材作品“聯(lián)動”一事,鄭嘉勵表示只注意到央視連線了南派三叔,并不了解動畫首映禮原本欲在博物館舉行一事。他覺得,就連線來說,南派三叔本人并沒有什么問題。

“他的發(fā)言非常得體,先說自己是小說作者,沒有資格對考古發(fā)表評價,然后說作為普通公眾,對考古發(fā)掘好奇,希望了解答案,最后又說了現(xiàn)實遠遠比小說精彩。非常有分寸感。”

“問題在媒體?!痹卩嵓蝿羁磥?,媒體一方面低估了公眾對于這種“聯(lián)動”的抵觸,另一方面也低估了公眾對于考古本身的熱情,“好像非得靠南派三叔才能吸引觀眾?!?/p>

“我也知道我們考古人對他是不屑的?!钡卩嵓蝿羁磥恚鳛轭愋托≌f,《盜墓筆記》是相當成功的。如同盜墓不能等同于考古一樣,也不能把以盜墓為題材的作品等同于盜墓行為。

然而在很多網(wǎng)友和業(yè)內人士看來,盡管二者不能等同,但是《盜筆》等盜墓題材的作品極力正面渲染盜墓這種違法行為,其產生的負面影響不可低估。

面對這種質疑,2014年8月4日,南派三叔在微博上回應:“你們放心吧,我會做的比你們想像的更好。我們有大量文物保護的專家做內容顧問,以后小說都會在序言印制前言提醒?!?/p>

2015年《盜墓筆記》網(wǎng)劇加入了大量“上交給國家”的橋段,引起粉絲和網(wǎng)友的不滿與群嘲,并成為當年的網(wǎng)絡流行語。群嘲的背后是對生硬改編的不滿,也隱含著對“文物屬于國有,非法侵占是違法”的不理解,實際上還是對盜墓危害的認識不深。

西安韓休墓的玄武圖。盜墓賊懷疑壁畫后有密室夾層而破壞??脊湃藛T花費一年時間將千余塊碎片修復,無法恢復的部分留有空白,沒有做想象化的補筆。(修復前)

西安韓休墓的玄武圖。盜墓賊懷疑壁畫后有密室夾層而破壞??脊湃藛T花費一年時間將千余塊碎片修復,無法恢復的部分留有空白,沒有做想象化的補筆。(修復前)


西安韓休墓玄武圖壁畫(修復后)

西安韓休墓玄武圖壁畫(修復后)

有學者指出,盜墓小說的流行,使人們對傳統(tǒng)文化的理解有些偏頗,甚至出現(xiàn)了過激行為,盜墓犯罪便是這種過激行為的具體表現(xiàn)之一。比如,北京石景山檢察院以盜掘古墓葬罪等罪名,對8名涉嫌盜竊明代太監(jiān)景聰墓的犯罪嫌疑人提起公訴,其中4人被宣判。據(jù)介紹,這伙人是以暢銷小說《盜墓筆記》為腳本,實施盜墓行動的。

這種聯(lián)系,讓《盜筆》粉絲感覺實在冤枉,“難道我是看了假的《盜筆》?”有網(wǎng)友曾詳細列出了書中人物的結局,表示“這故事你說說!就差打一個標題‘盜墓一時爽,報應死全家’了!再加個子標題‘一個賊悲慘的一生’,也不為過吧。先不說盜墓筆記中就壓根沒盜過幾次墓(認真說只有第一次能算作盜墓),就盜墓賊這下場,也不能說這小說在提倡盜墓吧。”

反對一方則說,里面難道沒有描寫過一支國家組織的考古隊,而主力隊員幾乎全是各懷心思的盜墓賊嗎?

雙方站在各自的立場,似乎誰也說服不了誰,但在一次次的論爭中,有些共識正在形成。觀察本次討論,無論是哪一方,無論是什么身份,發(fā)言之前都得先表態(tài):“我們不是盜墓,我們沒有宣揚盜墓。盜墓是犯罪?!?/p>

山西翼城西周大河口墓出土的兵器套裝箱,里面整齊地擺放著一組長柄武器,由于木質柄很脆弱,考古所把這個1.44米寬,0.9米寬的部分直接提取了,我們得以有機會看到這些武器的擺放、綁系方式等細節(jié)。

山西翼城西周大河口墓出土的兵器套裝箱,里面整齊地擺放著一組長柄武器,由于木質柄很脆弱,考古所把這個1.44米寬,0.9米寬的部分直接提取了,我們得以有機會看到這些武器的擺放、綁系方式等細節(jié)。

考古人也要反思,是不是忽略了考古的人文維度

在2012年的大討論中,中國社科院考古所研究員、二里頭工作隊隊長許宏曾指出,中國考古學家對公眾普及考古學知識方面的不足,“最大的問題,恐怕還是心態(tài)不開放。譬如考古與倫理這類話題,是西方公眾考古的議題之一,但在我們國家也還沒有展開充分的討論。”

近些年,越來越多的業(yè)內人士參與到公眾考古當中來,鄭嘉勵就是其中之一,甚至被稱為“考古界網(wǎng)紅”“考古界出色的段子手”,其于去年出版的《考古者說》正是這種努力的一次集中展示。

在鄭嘉勵看來,公眾對考古的種種誤解和惡評,需要考古人主動出擊。

“這些人,有些是純粹的噴子;有些是合理的,需要我們去釋疑。”在鄭嘉勵看來,許多考古人在發(fā)布、宣傳考古時,只是站在科學維度,而沒有站在人文主義的立場上。

毫無疑問,任何一項考古發(fā)掘,尤其是一些重大墓葬的考古發(fā)掘,當然會增加我們對歷史文化的認知,“但是有一個維度是必須要注意的,那就是考古工作者在宣傳的時候,要知道我們發(fā)掘的墓葬,里面的墓主人在千百年前,跟我們是一樣有血有肉有情感的人?!?/p>

鄭嘉勵說,過去考古相關的電視經常有尸身骸骨的畫面,甚至在直播時直接把“非常殘酷的開棺過程曝露給公眾看”,盡管公眾不一定能清晰地講出這里面有什么問題,“但敏感的人就會感到不舒服,因為他們的生命尊嚴被你的工作所冒犯?!?/p>

“另一方面,如果沒有人文關懷,考古工作者就會淪為為了發(fā)論文、拿成果而研究,這和盜墓賊為了發(fā)財,一個求名一個求財,在目的上不是沒有區(qū)別嗎?”

“考古除了科學的一面,很大程度上還有人文的一面。人文,是為了生活的更好,更充實,個體價值更受尊重。如果把一個墓葬當成純客觀研究對象,你認為這些考古工作人能講出有情感、感染人的故事嗎?不可能的?!?/p>

熱門文章排行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