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新聞資訊藝術

百年前歐洲藝術家如何拼貼與重塑世界?MoMA新展里的視野

面對戰(zhàn)爭、革命,以及技術的發(fā)展,20世紀20、30年代的歐洲藝術家們在重塑世界中扮演著怎樣的角色?

面對戰(zhàn)爭、革命,以及技術的發(fā)展,20世紀20、30年代的歐洲藝術家們在重塑世界中扮演著怎樣的角色?近日,紐約現(xiàn)代藝術博物館(MoMA)的新展“工程師,煽動者,建造者:重塑的藝術家”(Engineer, Agitator, Constructor: The Artist Reinvented)以300余件當時的海報、雜志等平面藝術展品給出了一份答案。這些展品來自世界上最大的先鋒藝術與平面藝術收藏之一——梅里爾·C·伯曼收藏,并在不久前進入MoMA館藏。從前蘇聯(lián)時代的解構主義海報到波蘭、芬蘭等地的先鋒雜志,藝術家們將自己視為“工程師,煽動者,建造者”,在“平面”上構想新的世界。

亂世未必能孕育偉大的藝術。危機能夠給你帶來靈感,也能輕易將你擊垮。在焦慮的時代迎難而上,需要野心、毅力以及不止一點點的勇氣。

《手有五指》(The Hand Has Five Fingers),John Heartfield,德國共和黨競選海報,1928?

《手有五指》(The Hand Has Five Fingers),John Heartfield,德國共和黨競選海報,1928 

這就是展覽“工程師,煽動者,建造者:重塑的藝術家”(Engineer, Agitator, Constructor: The Artist Reinvented)得出的結論——在紐約現(xiàn)代藝術博物館,這場展覽將早期動蕩時代的海報、雜志、廣告和小冊子貼滿展墻。整整一個世紀以前,從莫斯科到阿姆斯特丹的各路藝術家觀察著一個被戰(zhàn)爭與革命重塑的大陸。媒介技術的快速發(fā)展讓他們原來的學院訓練顯得無用。他們正經(jīng)歷著經(jīng)濟和社會的地震。

“工程師,煽動者,建造者:重塑的藝術家”展覽現(xiàn)場,MoMA

“工程師,煽動者,建造者:重塑的藝術家”展覽現(xiàn)場,MoMA

而當“地震”降臨的時候,藝術家們在做什么?他們重新思考了一切。他們否定了現(xiàn)代藝術通常為自己賦予的那種自治,轉向將自己的作品投入與政治、經(jīng)濟、交通和商業(yè)的對話中。對于這些藝術先鋒來說,沒有什么是自動產生的,他們努力地重塑繪畫、攝影與設計,使其成為一種公共事業(yè)。

“工程師,煽動者,建造者:重塑的藝術家”首次展出梅里爾·C·伯曼(Merrill C. Berman)所收藏的300余幅作品,伯曼是一位金融顧問,在過去的50年間建立了可能是最好的20世紀20年代與30年代以來的平面藝術私人收藏。如今,這批收藏進入MoMA藏品,使之一躍成為世界上收藏兩次世界大戰(zhàn)之間的歐洲平面藝術最優(yōu)秀的機構之一。這批藏品還引入了不少女性藝術家的作品,其中包括前蘇聯(lián)海報藝術家Anna Borovskay和Maria Bri-Bein,波蘭全才Teresa Zarnower和德國設計師Fré Cohen,其中大約有三分之一的作品出自女性,這對于一場展現(xiàn)歷史上先鋒藝術的展覽而言已經(jīng)是很大的數(shù)量了。

《我們在建造》,Valentina Kulagina,1929

《我們在建造》,Valentina Kulagina,1929

粗略來說,展覽從“東方”走向“西方”。從前蘇聯(lián)開始——前蘇聯(lián)是"一戰(zhàn)"后藝術革新上的冠軍,彼時的構成主義藝術家們踏上了一場將自己重塑為變革的組織者、宣傳者與煽動者的革命。接下來,展覽轉向波蘭和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和奧地利,然后是德國與荷蘭;在展覽的最后,法國和意大利的設計顯得相形見絀。

《無題(紅色方塊)》,Max Burchartz,1928

《無題(紅色方塊)》,Max Burchartz,1928

1917年,沙皇被廢黜,俄國成立臨時政府,后被推翻。俄國進入內戰(zhàn)。在這樣的情況下,一個名為Unovis的藝術團體應運而生,其意為“新藝術的倡導者”,團體成員如同一個合資企業(yè)或是工廠工人一般,制作海報、表示與衣服。這些人擁抱新的抽象形式,試圖以此來構建一個全新的社會。展覽中,兩幅沒有署名的Unovis海報參考了馬列維奇在俄國革命前構想的抽象幾何形式,制作大量的宣傳資料,將其張貼于建筑上。共色的圓圈和黑色的方塊出現(xiàn)在電報局的墻上,小轎車的車身,這種令人困惑的新組合發(fā)出了一份宣言:全世界的工人聯(lián)合起來。

Gustav Klutsisshi可能是蘇聯(lián)時代最偉大的設計師,他出生于拉脫維亞鄉(xiāng)村,在革命后加入Unovis,并成為歐洲最無畏的蒙太奇照片的實踐者,他將士兵、運動員、領導人的照片以極不協(xié)調的比例粘貼在高對比度的背景之上。在MoMA收入的伯曼收藏中,最令人震驚的顯然是Klutsisshi最早的蒙太奇作品之一《整個國家的電氣化》(Electrification of the Entire Country)原件。如果你湊近看的話,你會發(fā)現(xiàn)通過藝術拼貼,列寧看起來比真人要大。列寧昂首闊步地邁過一個覆蓋著紅色方塊(red square,大寫則意指“紅場”,編者注)的灰色圓圈,圈圈向外輻射電波:宣布走入一個全新的世界。

《整個國家的電氣化》(Electrification of the Entire Country)的拼貼原件,Gustav Klutsisshi

《整個國家的電氣化》(Electrification of the Entire Country)的拼貼原件,Gustav Klutsisshi

在華沙,Teresa Zarnower 與Mieczyslaw Szczuka創(chuàng)辦了雜志《Blok》,以多種語言和醒目的布局展現(xiàn)波蘭的先鋒藝術。展覽中,專門有一間展廳用于呈現(xiàn)《Blok》以及其他20世紀20年代中歐與東歐的先鋒雜志。另一個令人驚喜的發(fā)現(xiàn)來自荷蘭藝術家Fré Cohen的蒙太奇照片小冊子,她用拼貼圖片、充滿活力的紅色字體來宣傳阿姆斯特丹斯希普霍爾機場。

Fré Cohen為阿姆斯特丹斯希普霍爾機場所做的宣傳冊,1937

Fré Cohen為阿姆斯特丹斯希普霍爾機場所做的宣傳冊,1937

“我們將自己視為工程師,我們堅稱我們是在建造事物……我們就像裝配工一樣將我們的作品組裝起來。”在形容20世紀二三十年代藝術創(chuàng)作的吸收法時,德國達達主義藝術家Hannah H?ch這樣說道。這種對藝術家角色以及藝術功能的大規(guī)模重塑與那個時代在工業(yè)、技術、勞動上的變化同步發(fā)生,也和一戰(zhàn)、俄國革命、奧匈帝國瓦解等重大事件的深遠影響息息相關。展覽“工程師,煽動者,建造者:重塑的藝術家”顯示了藝術家們如何重建構想自己的角色,從而為新世界創(chuàng)造富有活力的藝術。展覽呈現(xiàn)了定義了20世紀早期的社會參與、無畏實驗與烏托邦抱負,而這樣策略也將影響今天。

《無題(達達)》,Hannah H?ch,1922

《無題(達達)》,Hannah H?ch,1922

展覽將持續(xù)至2021年4月10日。

(本文編譯自《紐約時報》相關報道與MoMA官網(wǎng)信息。)

熱門文章排行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