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新聞資訊文化

一周觀展指南:在上博賞石,到故宮賞花

時值“五一”勞動節(jié),國內各地的博物館、美術館正準備迎接“蟄伏”數月后的游客。5月1日起,北京地區(qū)的博物館、美術館、圖書館等開始有序開放,故宮、國博、北京畫院等將實行預約、錯峰、限流參觀。而在上海,上博

時值“五一”勞動節(jié),國內各地的博物館、美術館正準備迎接“蟄伏”數月后的游客。5月1日起,北京地區(qū)的博物館、美術館、圖書館等開始有序開放,故宮、國博、北京畫院等將實行預約、錯峰、限流參觀。而在上海,上博關于文房供石的新展已經開放,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藝倉美術館等展館的展覽則進入了閉展倒計時。

與國內逐漸“復蘇”的景象不同,歐美的主要展館仍處于閉館狀態(tài),可以選擇云觀展的方式,來彌補無法遠足的遺憾。

上海

高齋雋友——胡可敏捐贈文房供石展

地點:上海博物館

展期:2020年4月29日—6月28日

展覽以文房供石為主題,展出旅美華人收藏家胡可敏捐贈給上海博物館的一批古典文房供石,以及上博收藏的供石及文人畫石作品,帶領參觀者了解中國歷代文人對天然石的青睞。

時間的形態(tài)——蓬皮杜中心典藏展(一)

地點:西岸美術館

展至2021年5月9日

典藏展匯集了來自蓬皮杜中心的百余件重磅作品,旨在向公眾介紹梳理蓬皮杜中心的館藏歷史,以及相關藝術藏品同其創(chuàng)作地歐洲歷史背景的重要淵源。

觀察——蓬皮杜中心新媒體典藏展

地點:西岸美術館

展至5月31日

該展覽匯集了新媒體館藏中的十五位藝術家的創(chuàng)作,其中包括自影像藝術之初,跨過1970年的轉向,以及延續(xù)至當代的數碼影像的實驗性作品。

客人的到來: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館藏展

地點: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

展至5月17日

作為2012年建館以來的首個館藏展,通過“開放庫房”這一巧妙的結構空間,不僅將藏品的“幕后”推向“臺前”,還在展出過程中不斷激活展覽并使其生長。此次重新開放,館藏展將迎來一位新客人——印度藝術家納利尼·馬拉尼的《尋找消失的血》。

后時尚時代

地點:上海攝影藝術中心

展期:2020年4月11日—7月15日

展出近百件時尚攝影師作品,包括尼克·奈特、彼得·林德伯格、邁爾斯·奧爾德里奇等。

風景與書:明珠美術館兩周年慶典展

地點:明珠美術館

展至5月5日

展覽邀請陳丹青、清川阿莎美、王冬齡、徐冰、嚴善錞、楊小京、周小英中外藝術家,圍繞“風景與書”這一母題展開精彩而多元的當代探索與創(chuàng)造。展覽共展出當代版畫、油畫、裝置、藝術家手工書、古籍善本、古代書畫、手稿等200余件精彩之作,開啟了一場關乎書籍與藝術、時光與記憶的獨特旅程,引發(fā)未來創(chuàng)造之思考。

制作中:藝術與電影的工作場

地點:余德耀美術館

展至6月30日

展覽探索了視覺藝術和電影相互關聯的歷史。24位參展當代藝術家的作品批判、挪用并融入好萊塢和電影工作室體系。展覽也突出了近年來進入洛杉磯郡藝術博物館永久收藏并與電影和錄像相關的卓越饋贈和收購。

光/譜 鮑勃·迪倫藝術大展

地點:藝倉美術館

展至5月5日

鮑勃·迪倫在中國首次開放綜合性大展“光/譜 鮑勃·迪倫藝術大展”,亦是其視覺藝術作品于國內的首次亮相,聚集迪倫五十年創(chuàng)作生涯的七部系列作品,力圖讓公眾在獨特的沉浸式互動體驗中感受其里程碑式的傳奇人生。

遠山 | 汪一個展

地點:寶龍美術館

展期:5月1日—5月17日

呈現青年藝術家汪一藝術創(chuàng)作的三個階段。第一部分展示了他想象中的精神風景;第二部分的創(chuàng)作結合了他現實的游歷;第三部分也是近期的繪畫,更為明確和清晰地勾勒了一條行走的脈絡。

第十三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進京作品、中國美術獎作品展巡展·上海

地點:中華藝術宮

展至5月5日

展覽展出作品從不同審美視角關注現實生活,不同美術體裁表達人民情感。展覽的參展作品門類豐富,涵蓋了中國畫、油畫、版畫、水彩、粉畫、綜合材料繪畫、雕塑、實驗藝術、設計和工藝美術等,代表了新時代中國美術的整體發(fā)展狀態(tài)。

召喚——上海市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美術、攝影主題展

展期:4月8日至5月8日

地點:中華藝術宮

作為首個以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為主題的大型實體展覽,“召喚”除美術、攝影作品外,還將民間藝術、書法、雕塑、裝置、詩歌、影像等文藝形式有機融合起來。在“召喚”這一共同主題下,多角度、全景式地再現了自疫情爆發(fā)以來的感人畫面。

空蒙

地點:安簃藝術空間(靜安區(qū)銅仁路90弄4號1樓)

展期:2020年4月22日—5月27日

安簃藝術空間此次展出了吳笠帆系列作品。當畫家把目光聚射在草芥上時,就會忽略都市連綿的樓宇和霓虹的華光,川流不息的喧鬧車流與人群,成了他隔岸相望的急雨和溪流。

北京

故宮

故宮目前僅開放前三殿、后三宮、御花園、外西路、壽康宮、慈寧花園區(qū)域的室外展區(qū)及東西六宮部分院落。珍寶館、鐘表館等室內展廳和室內服務場所暫不開放。

首都博物館

首都博物館暫定開放區(qū)域僅開放方形展廳一至五層所有展廳,地下一層展廳與圓形展廳暫不對外開放。觀眾可參觀的臨時展覽方廳部分的有:“1420:從南京到北京”“穿越——浙江歷史文化展”。觀眾可參觀的常設展覽有:“古都北京·歷史文化篇”“古代佛像藝術精品展”“古代瓷器藝術精品展”“京城舊事·老北京民俗展”?!拔逡弧逼陂g,5月4日雖為周一,但是首博正常開放。

國家博物館

目前觀眾可以進館參觀基本陳列、專題展覽和臨時展覽三大系列,共17個展覽。其中專題展覽包括“屹立東方——館藏經典美術作品展(一號中央大廳)”、“瑞彩平安——2020新春展(南8、南9展廳)”“高山景行——孔子文化展(北8、北9、北10展廳)”、“隻立千古——《紅樓夢》文化展(北2、北3展廳)”、“周風遺韻——陜西劉家洼考古成果展(北16展廳)”等。

北京畫院

北京畫院美術館內目前有兩大展覽呈現:“灼灼其華——北京畫院藏寫意花鳥畫精品展”,“重師造化——黎雄才的尋源之路展”。

江蘇

須靜觀止——清代蘇州潘氏的收藏

地點:蘇州博物館

展至 5月6日

展覽以《三松堂書畫記》《須靜齋云煙過眼錄》為記錄依據,展示蘇州潘氏家族中潘雋奕、潘世璜、潘遵祁等祖孫幾代人的收藏,展品以書畫、碑帖、手稿為主,延續(xù)了明清傳統(tǒng)文人的審美趣味。

邱啟敬個人展

展期:2020年5月1日-9月1日

地點:和光同塵藝術館(無錫)

藝術家邱啟敬凌跨當代藝術與玉雕創(chuàng)作,以獨特的語言風格和美學特質創(chuàng)作玉石作品。此次展覽作品從經著典籍《黃帝內經》、《山海經》、《心經》中創(chuàng)作意化形象。同時,展覽用六個展廳空間來展開,選擇不同的玉石材料及不同的寓意來表達不同的精神世界。

浙江

無界之歸:第三屆杭州纖維藝術三年展

地點:浙江美術館

展至5月19日

展覽回顧近3年國內外藝術家纖維藝術創(chuàng)作在傳統(tǒng)文化傳承和當代性轉化方面的嘗試與實踐。展覽尤其關注高科技、新媒體對纖維藝術在語言方式上的新探索,嘗試打破以往傳統(tǒng)纖維媒材的單一限制。

賓虹筆耕展

地點:浙江省博物館

展至2021年6月7日

本次展覽選取與黃賓虹相關的15種報刊雜志,包括他主編的《藝觀》、《時報·美術(文藝)周刊》、《畫學月刊》,主筆的《神州日報》專欄等,配合展出手稿逾100張,勾勒他作為一個編輯出版者、美術史研究者的形象。

山西

壁上乾坤——山西北朝墓葬壁畫藝術展

地點:山西博物院

展至5月31日

墓葬壁畫是山西博物院的特色收藏。此次展覽集中展示婁睿墓壁畫、九原崗墓壁畫、水泉梁墓壁畫等代表北朝墓葬壁畫最高藝術水平作品,鮮活呈現北朝高超的繪畫藝術和真實的社會面貌。

陜西

與天久長——周秦漢唐文化與藝術

地點:陜西歷史博物館

展至6月10日

展覽從序曲“民之初生”和“周禮肇興”“秦制垂統(tǒng)”“天子居中”“多元融匯”“天衢盛世”五個部分,從文化和藝術的視角展示了以周秦漢唐為代表的陜西乃至中國古代重要歷史階段的輝煌發(fā)展歷程及其文化。

廣東

從倫勃朗到莫奈:歐洲繪畫五百年

地點:廣東省博物館

展至5月17日

展覽從美國印第安納波利斯藝術博物館引進,以60件作品展現14到19世紀從意大利南部到荷蘭和英國的概況,其中不乏歐洲藝術大師的作品,如提香、魯本斯、倫勃朗、莫奈、高更等。

魏唐佛光:龍門石窟文物特展

地點:廣東省博物館

展期:2020年4月28日—8月28日

展出洛陽龍門石窟的85件文物,重點展品是8件海外回流的國寶級文物,呈現北魏造像的秀骨清像、唐代佛像的富麗健美,講述國寶回歸的故事和古跡的修復過程。

四川

彩繪地中海:一座古城的文明與幻想

地點:四川博物院

展至5月10日

通過來自意大利帕埃斯圖姆考古遺址公園的134件精美文物,梳理這座城市的歷史變遷,以彩繪展現意大利“希臘化”時代歷史,呈現2000年前“大希臘”的戰(zhàn)爭與和平。

臺北

話畫:說明卡片探索記

地點:臺北故宮博物院

展期:2020年4月8日—7月5日

展覽以說明卡片作為探索主題,選取元代畫家倪瓚本人以及具有倪瓚風格的7幅繪畫,創(chuàng)作時間跨越元明清三代,將這些相似度很高的作品與不同年代制作的說明卡片并置展出,比較不同作品與說明卡片之間的組合效果及差異。

筆歌墨舞—故宮繪畫導賞

地點:臺北故宮博物院

展期:2020年4月8日—7月5日

展覽集中展示從唐至民國的26件書畫作品,包括傳宋趙令穰的《水村圖》、米友仁《云山得意圖》、元代倪瓚的《紫芝山房圖》、方從義的《云林鐘秀》、 沈周的《莊周夢蝶》寫意冊等。

線上展

美國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150周年

今年是大都會博物館創(chuàng)立150周年。受疫情影響,目前大都會博物館處在閉館狀態(tài),150周年慶也移至線上。該館開放的在線資源包括視頻、書籍和論文,這讓藝術愛好者不僅可以足不出戶卻宛如來到藝術家工作室,看到里希特等現當代藝術家的作品的創(chuàng)作過程,還可以了解中世紀的文化,并可以通過網絡觀看音樂會。同時在大都會博物館已經出版的1500多種展覽畫冊、雜志等出版物中,精選了五百多種提供免費閱讀和下載,并結合藏品開設展覽的藝術史課程,以及每周從影像檔案中選擇一部影片放映。

洛杉磯蓋蒂博物館

蓋蒂博物館(J Paul Getty Museum)擁有橫跨6000年歷史的藝術珍品,是美國西海岸最佳藝術勝地之一。從新石器時代的粘土人像到梵高的《鳶尾花》(Irises)和雷諾阿的《散步》(La Promenade)只是該博物館虛擬導覽中的“冰山一角”,洛杉磯蓋蒂博物館在網上舉辦一系列展覽,首先推出的三個展覽包括“米開朗基羅:大師之心”、“亞述:古代伊拉克的宮殿藝術”等,以及倫勃朗、包豪斯等藝術歷史在線探究,同時開放的還有350多種蓋蒂出版的書籍下載、在線講座等。

西班牙普拉多博物館

普拉多被稱為“藝術家的博物館”,而不是“繪畫的博物館”,因為其中的一些藝術家的個人作品就有100余幅,在普拉多博物館的網站上,能夠一覽936幅高雅(Goya)作品,其中一些還有評論和視頻。值得一提的是,普拉多博物館的網站上列出了館藏作品的“時間線”,讓人踏上一場線上的藝術史之旅。

梵蒂岡博物館群

高聳的拱頂、錯綜復雜的壁畫和掛毯,梵蒂岡博物館群(Vatican Museums)是擁有豐富創(chuàng)意的場所。當你在博物館的虛擬之旅中探索七個空間時,別忘了“抬頭”看看一系列360度圖像,其中就有西斯廷教堂(Sistine Chapel)。

下列展館因疫情影響暫時休館,“澎湃新聞·藝術版”持續(xù)帶您“云觀展”,可點擊展覽標題了解詳情:

英國

提香:愛情、欲望和死亡

地點:英國國家美術館,倫敦(當前處于休館中)

展覽主要聚焦于1551年,菲利普親王(未來西班牙國王菲利普二世)委托提香創(chuàng)作7件以羅馬詩人奧維德《變形記》故事為藍本的繪畫作品。這7件作品的創(chuàng)作進行了近十年(其中一件未交付),展覽將6件分藏于波士頓、馬德里和倫敦等地作品聚于一處,這是近400多年來它們首次共同展出。

尼古拉斯·梅斯:荷蘭黃金時代的大師

地點:英國國家美術館,倫敦(當前處于休館中)

尼古拉斯·梅斯是倫勃朗最有才華的學生之一。該展覽是英國第一個致力于梅斯的展覽,通過梅斯的近50幅畫作,展現他是如何擺脫倫勃朗對他影響最大的歷史場景與圣經場景描繪,轉向日后最被追捧的日常生活場景繪畫和肖像畫作。

阿爾泰米西婭

地點:英國國家美術館,倫敦(當前處于休館中)

展出巴洛克時期杰出女性藝術家的29幅重要作品,畫作見證了她在18歲時遷往佛羅倫薩,后來遠赴羅馬、那不勒斯和倫敦的風格轉變。繪畫以外,還有一組畫家親筆信。展覽希望觀眾通過這些文獻,發(fā)掘阿爾泰米西婭的立體性格。

大衛(wèi)·霍克尼,繪畫源自生活

地點:英國國家肖像館,倫敦(當前處于休館中)

這是近20年來首個以霍克尼的肖像繪畫為主題的大型展覽,展覽匯集約150件公共和私人收藏,通過關注霍克尼對自己和身邊人的描繪——他的繆斯西莉亞·伯特維爾、母親勞拉·霍克尼、策展人格雷戈里·埃文斯和印刷大師莫里斯·佩恩——追溯他的創(chuàng)作軌跡。

安迪·沃霍爾回顧展

地點:泰特不列顛美術館,倫敦(當前處于休館中)

回顧展重新審視這位波普藝術明星的生活與創(chuàng)作。在那些家喻戶曉的名人肖像畫之外,展覽從沃霍爾早期的速寫到晚期的跨性別者肖像,從銀色氣球到《最后的晚餐》的大量印刷與排列,呈現出他在藝術中的超前性。

奧伯利·比亞茲萊

地點:泰特不列顛美術館,倫敦(當前處于休館中)

奧伯利·比亞茲萊(1872-1898年)是英國插畫家,他的黑墨水插畫受到日本木刻畫風格的影響,流露出詭秘與頹廢的氣息,具有象征和諷刺的風格。他和奧斯卡·王爾德以及惠斯勒都是唯美主義運動的領軍人物。展覽是泰特不列顛美術館近50年來最大的比亞茲萊繪畫展覽,展出超過200幅作品。

年輕的倫勃朗

地點:英國牛津阿什莫林博物館(當前處于休館中)

匯聚倫勃朗職業(yè)生涯的首個十年,展出包括倫勃朗及其朋友、學徒的30多幅油畫和90件素描和版畫作品,這也是迄今為止聚焦倫勃朗青年時代規(guī)模最大的一次展覽。

美國

格哈德·里希特:終究是繪畫

地點: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布魯爾分館(當前處于休館中)

展覽涵蓋里希特長達60年的創(chuàng)作生涯,展出100多幅作品。涉及攝影與肖像,自然主義與抽象主義。里希特把繪畫置于無休止的批評和拷問之下,這些作品一如既往、面無表情地推進著繪畫的發(fā)展,盡管有人說圖像性繪畫在20世紀60年代就消亡了。

真相所在——仇英藝術特展

地點:洛杉磯郡立美術館(當前處于休館中)

展覽是美國有史以來規(guī)模最大的仇英特展,更是亞洲以外的首次仇英特展。展品來自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波士頓美術館、芝加哥藝術博物館、賽克勒美術館、克利夫蘭藝術博物館、納爾遜-阿特金斯藝術博物館、臺北故宮博物院、上海博物館、大阪市立美術館、京都國立博物館等,展覽籌備近十年。

日本

櫻花SAKURA 2020——在美術館賞花!

展至5月10日

地點:山種美術館

日文中有“朧月夜”一詞,形容霧氣籠罩、月光朦朧的春夜,朦朧春夜中的櫻花也是近現代日本畫家們愛好的題材。東山魁夷繪有《春靜》,速水御舟以《夜櫻》仿中國宋畫,稗田一穂的《朧春》則描繪了櫻花臨水照影之姿。此次展出該館豐富的近現代日本繪畫中以“櫻花”為題材的畫作。

熱門文章排行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