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5月4日消息,5月4日下午,為紀念五四運動一百周年,北京大學正式對外發(fā)布《馬藏》第一部第1至第5卷,共計約360萬字,并在北大英杰交流中心舉行首發(fā)儀式。北京大學副校長王博主持儀式,中央馬工程領導、北京大學領導共同揭幕《馬藏》編纂工程的首批成果。
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和發(fā)展已經(jīng)有一百多年歷史,但學界至今仍然缺乏將這一歷史過程中產生的相關文獻匯集和編纂為一體的權威典籍。《馬藏》正是對馬克思主義形成和發(fā)展過程中相關文獻進行的匯集與編纂,旨在通過對文獻的系統(tǒng)整理及文本的再呈現(xiàn),把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和世界傳播與發(fā)展的相關文獻集大成地編纂薈萃為一體。
今日首發(fā)的《馬藏》第一部第1卷至第5卷由科學出版社出版,共收入1884年至1903年間出版的著作、譯著類文獻共28本,約合360萬字。包括美國畢拉宓著作、李提摩太譯的《百年一覺》,美國威士著的《回頭看》等。這5卷書今年年初由科學出版社出版,這是這一學術文化工程建設的最初成果,也是這一學術文化工程建設走出的第一步。
2015年,北京大學牽頭啟動了《馬藏》編纂與研究工程,成立《馬藏》編纂與研究中心,北大馬克思主義學院具體負責組織,聯(lián)合國內外權威文獻單位、研究機構、圖書館以及相關領域的著名學者共同參與,實行多學科聯(lián)合攻關,協(xié)同合作,目標是編纂一套系統(tǒng)呈現(xiàn)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傳播、接受和發(fā)展的歷史文獻典籍。
《馬藏》工程至今已持續(xù)4年。由于規(guī)模浩大,編纂出版將分步實施,全部工程計劃用時20年。其中,《馬藏》中國編計劃于2024年左右完成,國際編計劃于2035年左右完成。
北大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于鴻君在首發(fā)儀式上提到,除了文獻資料價值外,《馬藏》的開拓性還體現(xiàn)在學術價值、學科價值,資政育人價值上。北大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馬藏》總編纂顧海良教授表示,《馬藏》編纂工程意義重大、任重道遠?!恶R藏》編纂工作人員會把世界上各個時期研究馬克思主義的文獻收集進來,比較中國馬克思主義傳播的特殊性,再接再厲,做好《馬藏》的后續(xù)編纂工作。
(原題為《五四百年丨北大發(fā)布“馬藏工程”首批編纂成果 共計約360萬字》)